市场转型过程中的国家与市场———项基于劳动力退休年龄的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论文,劳动力论文,过程中论文,退休年龄论文,国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市场化是中国过去20年间最为重要的社会变迁之一。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到底扮演何种角色?波兰尼认为市场领域的崛起并非一个简单线性的自为过程,国家的参与下塑造而成。安德森指出不仅在市场形成过程中,即使在成熟市场运作中,都需要国家的“去商品化”福利政策供给。从中国劳动力市场发育的过程来看,波兰尼和安德森的理论是适用的。
本文研究对象界定为退出劳动力市场的退休人员。使用三个大型调查数据,它们分别是:2004年欧洲综合社会调查(ESS2004),2003年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3),2004年北卡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首先考察劳动力寿命在欧洲成熟市场国家中的情况,分析在成熟市场下劳动力寿命的决定机制,然后我们再考察在市场转型国家中劳动力寿命的决定机制,从而初步获得市场和国家各自“劳动力商品化”角色功能和“去劳动力商品化”角色功能是如何影响劳动力寿命的。在劳动力退休年龄的决定因素中,人力资本和社会经济地位均是重要的影响变量,但是这两个变量具有高度相关,所以我们将这两个因素分开,分别形成劳动力寿命的人力资本决定模型和劳动力寿命的社会地位决定模型。
在欧洲成熟市场国家中,一致显示出人力资本和社会经济地位均对退休年龄有显著影响。具体考察欧洲成熟市场国家中人力资本和社会经济地位对退休年龄的影响,我们观察到退休年龄与人力资本或者社会经济地位之间呈现出“U”形关系。
将上述关于欧洲成熟市场国家的结论推广到市场转型国家时,发现激进市场转型初期劳动力寿命缩短并非是市场化导致的,是在激进市场转型早期,由于经济紊乱以及劳动力去商品化福利削减所导致的,在休克阶段后期,市场秩序从紊乱走向有序和稳定之后,市场开始发挥作用,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各转型国家的劳动力寿命均延长了。
市场化有助于延长劳动力寿命。无论是经历激进转型的东欧市场转型国家,还是渐进转型的中国,我们都发现市场带来的劳动力寿命延长效应。市场除了对所有劳动力有普遍性的劳动力寿命延长效应之外,还对低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有补偿性延长效应,对高人力资本的劳动力有激励性延长效应。
转型过程中作为构建劳动力市场的国家“去劳动力商品化”的福利供给政策,也对寿命有重要影响。“去商品化”福利供给越多,则劳动力寿命越长。强福利供给的捷克劳动力寿命比弱福利供给的其他东欧市场转型国家长;中国体制内福利供给多于体制外,因此体制内劳动力寿命比体制外长7-9年。
中国作为渐进转型国家,在转型早期就出现了市场化导致的劳动力寿命延长现象,同时也因为是渐进改革,仍然存在着劳动力商品化福利政策在体制上的二元分割。劳动力寿命在转型中不断延长的进程被打断——市场转型一度使中国的劳动力平均退休年龄延长了4年左右,但是到1993年后开始逐渐下降。下降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中国仍然存在着福利供给和劳动力价格上的体制内外的二元差别:体制外的劳动力价格低于体制内的,体制外的劳动力福利供给低于体制内的,这导致体制外劳动力的平均退休时间早于体制内劳动力7-9年,而随着时间的发展,体制外劳动力占全部劳动力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这提醒我们注意体制外劳动力的去商品化福利保障问题,如果不加强体制外劳动力的福利供给和提高体制外劳动力的工资给付水平,中国的劳动力平衡寿命下降趋势将可能会继续加重。
标签:法定退休年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