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改革面临重大转折:从供给型金融转向需求型金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论文,金融改革论文,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传统体制下的金融体系设计是一种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供给型金融制度。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初步确立,一定程度的买方市场已经形成,金融改革面临着战略性转折,即金融体系的设计要从过去的供给型转变为需求型。
一、供给型金融的基本特征
所谓供给型金融,指金融体系围绕着增加供给运行,金融操作的基本原则遵从提高供给能力的经济发展战略要求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它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
1.以城市和工业为导向的金融体系
长期以来我国采取向工业偏斜的经济发展战略,在资金投入、能源安排、价格设计、物资供应等诸方面上都严重地倾斜于城市。与此相适应,金融体系的设计主要是为城市服务的,对农村缺乏应有的金融支持。据有关专家的测算,仅“八五”期间,我国农村资金通过金融渠道净流出2557亿元(指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农村存款大于农村贷款的数额),每年平均有511亿元农民的存款为城市和城市工业占用。到1994年底,农村居民在农村信用社的储蓄存款已达4816.0亿元,占其总金融资产的60%左右,但是,农村信用社贷给农户个人的贷款仅占25.9%。当前农村居民的资产存量构成情况也说明了这一点。1990-1994年间,农村居民的生产性固定资产只占总资产的6.6%左右,远远低于住宅资产33%的比重。
2.以国有企业为中心的金融体系
围绕着增加供给的原则,整个金融体系是围绕着国有企业来运作的,作为金融业主干的国有银行一直没有对私人的金融服务予以应有的重视,构成了我国长期存在的畸形发展的金融制度。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居民的金融服务应是金融业务活动的重要领域之一。在发达国家的金融体系设计中,消费者的住房抵押贷款占其业务量往往是第一位的,其次才是企业贷款,而且比抵押贷款少得多,它们的整个金融体系是为消费者设计的。而在传统的金融体制和经济结构下,我国居民与国家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并不具有完整意义上的金融关系特征,实际存在的只是单向金融转移关系,即居民将货币结余存入银行,银行集聚的闲散货币只对企业发放贷款。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储蓄主体已完成了由财政主导型向居民主导型的转化过程。但是,居民与国家银行之间的信用关系仍然是保持着单向的金融转移关系,这造成了居民部门金融资产结构的严重失衡,居民部门的金融负债往往很少,甚至趋于零。
而且,国有金融机构(主要是国有银行)对非国有企业的融资存在着极大的压抑和不平等。在1980-1992年间,作为民营经济主体的城镇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业,其贷款之和在国有银行贷款总额中的占比只维持在5-6%的低水平,并且近几年来该比重还呈下降的趋势,如在1994年,仅为3.8%,1996年则为3.6%。民营企业融资极其困难,资金严重缺乏,这严重阻碍了我国民营经济的正常发展。
3.地方政府严重介入的金融体系
长期以来,以供给型为特征的政府行为必然表现出对全社会有限的金融资源的强烈追求和瓜分。由此塑成现存的地方政府严重介入型的金融体系,这主要表现为:银行机构的设置、层级的安排与行政区域的结构基本相称,“地区趋同”式的金融组织结构,几乎在每一级行政区域内都出现了同等级别的银行组织群;“模仿、移植”式的金融机构和工具,即所谓“逾淮而积”。
4.结构单一的金融体系
这主要是指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结构极其单一;缺乏中长期信用工具;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缓慢。
5.以现金计划和贷款规模为主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1986年以来,现金计划和贷款规模一直是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由于现金需求具有不稳定性,完全是个人及企业的行为,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金融工具的多样化、专业银行和金融机构利益主体地位的逐步确立(它们可以自主地做许多非贷款资产业务),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不可测性和企业、个人经济行为的多因素影响,以及价格、储蓄、销售等宏观经济内生变量越来越趋向于市场导向,以现金计划和贷款规模作为贷币政策中介目标已很不如人意。1993年底我国的货币政策开始以货币供应量为中介指标,这无疑比以前是前进了一大步,但它仍然是供给型金融制度在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选择上的延续。由于现实经济生活中货币流通速度变化的复杂性、金融结构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居民资产选择行为的不断变化而引起货币需求函数的进一步复杂化,以及当前我国现存的企业资产制度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大大增加了测算倾向供应量的难度,货币供应的内生性大大增强了,这无疑对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实施效果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和带来巨大的冲击。
二、供给型金融造成金融体系运行的长期低效率和金融压制
依附于传统经济运行机制下的供给型金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金融体系运行的长期低效率,货币银行体系中积累着越来越多的不良资产,为潜在的通货膨胀的爆发埋下巨大隐患,同时表现出明显的金融压制现象,金融运行呈现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这些都使得金融体系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大。
具体讲,一方面,银行不良资产最主要的是银行不良贷款,包括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居高不下,且不断加剧,从深层次分析,原因在于现有体制下我国企业制度与银行体制相互作用中存在的机理障碍。由于国有企业与国有专业银行均不构成一般规范的市场主体,导致企业和银行经营活动的非市场取向并存和双重恶化,国有企业和银行资金的非商品化,又形成了银行信贷供应上的“大锅饭”与企业对银行信贷无节制的追求。结果亏损严重的国有企业就自然而然地向银行货币体系转嫁它们的低效率,使得国有企业和银行都尝到了资金无序扩张造成的恶性循环的“苦果”——一方面是企业的过度负债,另一方面则是银行的过度贷款。这样,银行的不良资产便积累得越来越多了。
另一方面,供给型金融又强化了金融压制现象,金融运行呈现出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在我国,由于金融体系发展不平衡,政府对金融干预过多等原因造成了金融压制现象。供给型金融制度的动作是金融压制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强化了金融压制。国有企业强烈的缺乏硬约束的贷款需求得到了银行强有力的支持最终导致了大量不良资产的积累,民营企业迅速崛起、不断发展内在所需要的生产经营资金又受到严格的限制而纷纷转向民间金融。一边是为减轻国企负担而不断下调的低利率(从1996年5月到1998年3月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央行已连续四次降低利率),一边则是民间经济需要迅速发展而追逐稀缺资金而不断促进着的民间高利率。一边是巨额资金从货币银行体制流向房地产业,积压逐年增加的空置商品房(1994年我国积压商品房已达3200万平方米,1995年上升到5000万平方米,1996年上升到6000万平方米),一边则是由于对住房需求急切但缺乏有力的金融支持的居民住房的进一步紧张;一边是金融社会组织结构的大力构建,一边则是金融市场运作核心——利率机制在反映资金资源供求状况上的进一步扭曲……等等。当前我国金融运行中存在的这种种问题大大掣肘了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和持续发展。供给型金融必然陷入金融抑制状态。
金融压制进一步助长了金融二元结构(即体制金融与体制外金融并存)的演化。在体制金融方面,政策规定远低于社会利率的名义利率作为基准利率,制定很低的存贷利率上下限,推行严格的信贷规模控制和高准备金制度。国有金融机构主要为国有企业服务,银行系统无法对效率、风险不同的贷款对象实行差别利率,贷款风险大的中小企业及一些新开工项目难以得到信贷支持,民营企业难以取得资金融通,而国有银行缺少经营自主权,也无法以效率标准对社会资金需求者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由于体制外金融存在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民俗禀赋等特点,因而在我国现阶段不断扩大、日愈活跃。金融二元结构状态的不断强化,虽然依托于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但这样的金融制度是极不利于全社会资金资源的优化配置的,它带来金融秩序的混乱、通胀压力的加大、社会治安的难度、金融风险的增大乃至全社会金融运行的无序状态。
三、金融改革的战略选择:转向需求型金融
所谓需求型金融,是指金融体系的设立、金融机构的运作应面向市场、面向需求,围绕社会合理消费进行,金融服务以支持社会需求为导向,从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金融制度安排。需求型金融体制的设立是经济形势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首先,银行货币体系经营资金资源只有以市场为导向才符合于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其次,非公有制经济同样需要金融中介的强有力的支持,而偏好于国有企业的供给型金融显然是不符合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和不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再次,无论从确立居民完整意义上的经济主体地位的角度看,还是从居民投资行为对国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的角度看,享有贷款权,是居民经济行为的应有之意;最后,适应买方市场状态的客观要求,这是向需求型金融转变的最直接原因。而要实现这个转变,主要应进行以下战略性的调整:
第一,既要把居民真正地纳入货币供给的调控体系,更要把居民作为金融服务的直接对象。当前应大力发展消费信贷业务,重点是住房金融业务,适当引导居民增加实物资产,促使其转向住宅、公共工程、电子信息产业等,使这些产业早日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同时,配合当前我国的教育制度、医疗和社会保障制度等各项改革,把居民方方面面的消费领域和投资领域都纳入金融服务的视点,为居民的消费、投资行为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这样,迫切的任务是尽快调整和改善现存的专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开辟对居民的资产业务,改善居民部门的无金融负债局面和储蓄结构。
第二,建立充分市场化的以商业银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和直接融资市场三者为主体的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并存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目前,我国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已由传统的财政主导型转变为专业银行主导型。但是,由于供给型金融体制下存在着的长期信用机构缺乏、非银行金融机构极不发达、专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极不合理、金融工具缺乏、银企之间债权与债务关系约束力普遍软化、风险的高度集中等现象,专业银行主导型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已潜伏着严重危机。与市场经济体制所要求的资本社会化相适应的应该是培育一种以商业银行、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和直接融资市场三方为主体的间接金融与直接金融并存的充分市场化的高效率的储蓄——投资转化机制,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上各个经济主体的多元储蓄和多元金融资产投资需求。因此,当前主要的是应大力发展非银行性金融机构,发展公开上市股票、柜台交易股票、内部非交易股票、企业中长期债券、投资基金等资本市场。
第三,完善利率机制,把利率真正地作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一个中介指标。这是建立需求型金融体系的核心。加强央行对利率的可控性和可测性,理顺利率机制形成的各种关系,让利率能真正反映全社会资金资源的供求状况,这既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又用早于逐步熨平二元金融结构不断恶化的现象,还可以促进需求型金融体系的良性运作和抵制需求膨胀型通胀压力。
第四,培育资本社会化的营运机制,实现资金的彻底商品化。按照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来经营社会资金资源,努力实现资本的社会化,在社会资金的来源、吸收、注入、使用、投向和回流等方面都实现社会化,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来发展经济。这样,当前重要的是进一步改革已有的投融资机制,实现投资主体和融资主体的多元化。
第五,改革企业的资产结构制度,促使企业的资产结构多元化。降低银行贷款所形成的负债资产比例,适当增加企业的资本金比例,使企业形成风险小、有资本实力、结构合理和有效率的资产结构,国有企业更应如此。
最后要特别指出的是:不要把需求型金融仅仅理解为满足社会资金需求的一种金融设计,这样的理解不仅是片面的,也是有害的(这会产生需求膨胀型通胀结果的嫌疑)。需求型金融的实质在于:它是一种面向市场的、社会资本经济型的金融制度。
标签: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企业贷款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 国企论文; 社会企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