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构建研究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构建研究论文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构建研究

杜文玲

(淮南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淮南 232001)

摘 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主席在新时期提出的一个新的思想内容,是一种适应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发展,并且从思想层面传达出我国国家发展的思想观念及价值取向的思想内容,通过探寻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形成背景条件及主要内容,整合并明确新时期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路径,为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外交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指导。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主要内容;构建路径

全球治理问题,是现阶段各国及世界范围内所共同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共同存在于世界范围内的各个国家在发展和进步过程中,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独立的获取发展和进步,只有从宏观上走协同模式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获取最终的科学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瑞士辛德勒车辆公司制造的以CFRP为主的整体式车体结构(见图1),在运行试验中跑出了140 km/h的速度。该车体结构具有质量轻、舒适度好和安全性高等特点,但由于缠绕工艺复杂,难以实现量产。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概念

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词汇的性质角度分析,可知其属于一种复合性的词汇类型,实际上,共同体是这个词汇的核心,人类命运,是作为词汇的修饰前缀的形式出现的一种附加词汇。所谓人类命运,是指一种普遍意义上的人类,这一社会群体作为个体生命的发展规律以及作为一个独立群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存在的形式和规律,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从人类本身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两方面出发,所形成的一种以追求人类社会共同发展为目的的群体性概念,这种共同体中的元素可包括小到村庄县城,大到省、市、国家。且这种共同体的建立,不受地域、人口、环境等外部因素的影响,是可以突破这些限制进行构建的一个共同体[1]。从我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容概念出发进行研究,可知这一概念是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在结合我国国家治理要求和全球治理战略环境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战略思想内容。十九大报告审议后,这项思想内容被写进了党章,更意味着我国和我党站在了实现人类社会共同发展的高度,确定了国家治理的态度,提出了全球治理背景下的中国方案。

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形成条件

1.理论条件

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论述,是新时期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条件。从马克思主义背景下这种思想的形成上分析,可知所形成的共同体思想是以继承传统思想的内涵为途径,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并没有进行专项的论述,只是在不同的著作内容中有所提及[2]。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初级阶段是指以自然力量为依托形成的共同体,主要是指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的以来关系,具体的联结元素为血缘。第二个阶段则从具体和基础的共同体元素过渡到了比较抽象的共同体阶段,这里的抽象性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下主要是指利益关系。第三个阶段,在马克思主义背景下被定义为真正意义上的共同体,主要是指人作为不同的个体在消除了阶级利益的区别的情况下实现自由的发展,整个社会关系是处在人们的共同控制下呈现出来的一种状态。从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观察,可知马克思主义理论下的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最终追求的是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处,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平共处三个层次,而新时期习近平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则是一种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拓展和延伸[3]。除此之外,从国家发展的历史角度上分析,不同阶段的领导人所提出的不同的国家建设的核心思想,从本质上来说,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是互通性的。

2.现实条件

本文所讲的现实条件,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环境方面的条件。在现实条件内容中,主要包含了以下四个层次。

青少年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休闲与青少年健康成长密切相关。青少年休闲活动受到诸如技能缺乏、自信心不足、没兴趣、成为模范心理等[14,41-43]个人内在制约的影响。由于青少年时期是不成熟向成熟过度的阶段,人际间制约如缺乏同伴、父母的态度、项目领队和其他长辈的态度[40-43]对青少年休闲活动的影响十分显著。而结构性制约因素主要有学习任务、缺少时间、缺乏有组织的活动项目或机会等[14,31,43]。

关于利益层面的内容,在构建命运共同体背景下,主要强调在困难中携手前进,在合作中取得共赢。从利益层面要想实现上述的国家发展成效,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第二,西方国家的价值失序问题的影响[4]。西方国家价值失序,主要表现在其对于价值结构认知的独立性和单一性,这种认知状态没有充分考虑外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这种情况下,使得西方国家的价值认知出现失序现象,只有将其纳入到命运共同体的范畴,才能实现对于这种失序状态的转变。

第三,基于应对外部环境中来自国际社会的质疑而提出这一态度和思想。从外部环境对我国提出的质疑角度分析,主要包括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质疑问题,即“中国威胁论”“中国担忧论”“中国责任论”。为应对这些质疑,提出我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

第四,基于寻求我国自身的建设和发展道路而提出[5]。从社会发展阶段分析,现阶段,我国已经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这一阶段使我国走上了中国梦追梦人的道路,在国家的发展中,不仅要求我国人民积极利用国际环境中的有利条件,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也对国家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具体的来讲,资源利用、外汇储备问题,都是目前我国发展和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都需要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指导下完成。

3.历史文化条件

第二,人类寻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应保持绿色环保的理念,寻求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1.关系层面的内容

第二,合作共赢与资源共享。主要是指在构建命运共同体过程中,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相处模式优化改变为交流对话模式,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转变为伴随性发展而非结盟式发展。形成国家关系的和谐稳定发展局面。

第一,国家之间的基本尊重与地位平等。其中,尊重主要强调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保持对对方主权上的尊重,另外,还包括对独立国家的发展思路与方法在选择上的尊重。关于平等方面,也重点强调了主权方面的平等,这种要求主要侧重与对强势国家的要求。对于国家发展规模较大,国力较强的国家而言,要求其不允许依托其强盛的国力对相对弱小的国家进行欺凌。另外,关系层面上的平等还包括了两国之间在建立合作关系的过程中地位的平等。从具体的要求角度分析,要求大国要能够从主观上做到在合作中依照联合国宪章等相关的国际法律开展合作,并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在合作中坚持民主和共同协商的原则,在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达成合作。

这里所致的关系,是指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关系,且在关系建立过程中,又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生态这五个方面的内容。这就所谓的“五位一体”的共同体关系。而具体到关系层面上来讲,这种关系是指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7]。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背景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以下两个层次。

2.利益层面的内容

第一,突出的全球性问题对世界各国提出要求。全球性的问题,是无法依靠一个单独的国家一己之力实现解决的,且这些问题的出现所造成的影响范围,也是涉及全球范围,也就是全人类的,比较典型的问题包括金融危机、环境问题、气候问题、互联网安全问题等。

第一,注意提升开放性,提倡创新性。从我国发展来看,在发展环境上,国家的发展是处在一个瞬息万变的国际环境中。因此,要想在发展中处理好利益层面的关系,则要求国家的发展应当本着开放创新的原则,认清自身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取得的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社会发展成果,就是在开放创新的原则指导下获得的成果。

第一,人类之于自然的态度要保持善良,即从主观上呵护和善待自然环境。

3.文化层面的内容

第三,共担保护环境的责任。并明确责任的内容划分。具体的来讲,就是基于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状态,根据各国的责任承担能力和责任承担方式进行具体分析,确保责任承担的共同性和不同国家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责任承担的合理性和针对性。

普通铸石板按其形状分为矩形、直角梯形、扇形、圆形、多边形等,其厚度包括20 mm、25 mm、30 mm、40 mm几种规格。

4.生态层面的内容

关于生态层面主要是基于上文所提到的解决气候、环境这类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而提出的一个维度内容,其内容包含了三个层次。

第二,在利益层面的关系处理中还应坚持共同发展的原则。具体的实践方法是从世界市场的大环境出发,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调动作用。将市场的范围逐步扩大到全球,并且灵活制定治理模式,减弱或消除政治方面及价值观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实现全球范围内的共同发展和利益共同获得。

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高,对于医院自身而言,一支高效专业的信息队伍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这样的技术人才往往很难从内部产生,适当地引入专业第三方社会资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手段。

这里所讲的历史文化条件,主要是从我国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维度出发,探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思想体系对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影响[6]。从历史角度观察,在我国社会和历史发展的初级阶段,所坚持的政治主流思想的代表是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大同的思想本质,实际上与共同体的概念是相通和一致的。而从人与自然的关系维度上分析,我国历史文化内涵中所提出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也是一种从本质上强调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共享资源的一种思想。而从外交角度来讲,我国一直坚持的外交原则和观念,是一种对外“交好”的思想观念。到了现代,这种思想社会环境和格局的变化逐步演化成一种求同存异的思想,可见“同”一直是我国社会发展不变的一个追求目标。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其文化层面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以尊重为前提实现文化交流,即要认清各个国家之间的文明和文化内容与背景,在本质上来讲并没有层次高低的差别,需要对多元的文化和文明背景给予充分的尊重,并在此基础上对比观察,做到对文化层面内容的有效借鉴和利用。第二,以交流为目标促进人类文明的进步。这一点主要是指,在广阔的世界环境中鼓励文化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而更好地驱动不同文明之间在碰撞中走向日臻完善的方向,最终推动人类文明创新性和持续性地发展。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当代价值

1.理论价值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起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依托于我国各个社会发展阶段领导人思想结晶所提出的一项思想内容。从性质上来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对前期历史发展中的思想体系的延伸和发展。从现代理论的角度来看,这种延伸和发展使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新成果。另外从国际角度上来讲,西方国家的价值时序问题,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得到了调整和缓解,从理念支持的角度上来讲,这一理念的提出,实现了国际秩序中的价值理念的更新。改变了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为国际社会秩序和规则的合理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从我国的国际形象的角度上来说,这一思想内容的提出,为树立良好的国家形象,摆明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态度提供了更加充分的理论支持,这不仅在国际社会上形成了一种示范作用,也将我国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目标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为创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的格局不懈努力。

2.实践价值

提出了维护世界秩序的可行性方案,也为我国自身的发展创造了契机。从世界秩序的维护目标的角度来分析,追求世界和平是全人类努力奋斗的永恒主题。但在各个国家的发展中,一些带有新时代特征的矛盾和问题开始出现,使一些西方国家的阶级矛盾不断加深,给世界运行秩序的混乱埋下了隐患,因此,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下,提出了在众多的差异和矛盾中,无论各个国家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差异程度有多大,都可通过寻求和探索找到具有共同性的价值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矛盾,实现了国际秩序的稳定维持。而从我国自身的建设和发展的角度上来讲,这一理论的提出优化了我国和社会发展的国际环境条件,为更好更快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动力和环境。

五、构建路径

1.优化关系格局

这里所指的关系格局的优化,是基于我国和周边国家的关系格局而言的。即建立我国与周边国家联动的命运共同体。目前,在构建这一命运共同体格局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一项实践措施就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这一倡议以丝绸之路为契机,将我国以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联系在了一起,以实现发展对策共商、资源共享,利益共赢的目标,这种状态下,能切实的实现周边国家与我国的命运联动、发展共存的状态[8]。基于关系格局的优化,从未来发展的目标角度分析,不仅局限于与周边国家建立共同体的关系,而是要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进一步发展与东盟、非洲、拉丁美洲等区域的命运共同体关系。

传统方法:a.求出系统的闭环极点(特征根);b.使用劳斯判据判稳。MATLAB软件仿真可直接用roots()命令求得特征根也可用pzmap()命令绘制零极点分布图,如图4所示。

2.实现经济发展的合作共赢

经济发展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基础条件,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想从经济维度入手,形成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的联动效果,就需要将合作作为经济发展的模式,将共赢作为经济发展的目的。通过金融货币政策的改革以及金融领域的发展,为各个国家间经济领域的合作创造更大空间。我国举办的金融界盛会包括了APEC峰会、G20峰会等。通过金融峰会的召开,也传递出我国在经济发展上坚持的创新、活力、联动与包容的经济发展理念和目标。

为了从根本上实现社会人才供需总量的平衡发展,继续医学教育管理的招生规模要和实际的就业率进行适度的挂钩。各个专业的供需数量之间的平衡状态对于毕业生的就业专业特征以及市场的人才分割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只有两者之间尽可能地保持一致,才有可能避免出现专业性方面的供需不平衡问题。在就业的市场化运行机制的模式下,高校设置的专业以及专业招生的数量,最终都是会进入到社会中并受到制约,就业率就是反映供需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把专业招生规模与实际的就业率进行挂钩,适当进行结构上的调整,这样对于人才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具有实质性的积极作用,同时会有效地促进高校就业率的提升,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及完善发展。

3.构建新时代的文明观

所谓的新时代的文明观,是指在沟通与交流的前提下,通过文明对话的方式促进我国新时期文明观的完善和优化,并且将这种借鉴和学习转变为一种具有持续性的常态。另外,新时期文明观的构建,还需要通过构建新的文化交流机制来实现,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角度上来看,文化交流的方式已从依托出传统媒体的模式转变为了依托新媒体模式,这也对我国的文化交流平台和文化传播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积极有效地利用好这些新时期的文化交流和传播工具,才能真正地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以及在这种文化影响下形成的文明观对内被我国人民理解和接受,提升文化认同,对外造成国家文化交流和形象宣传的效果,体现出我国文明观的国际价值。

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在其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结合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发展特点,不断调整党内与社会各种关系的规范。党内法规是中国共产党结合实践的独创,为中国共产党从严治党、治国理政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党的纪律性法规是党内法规的一种,是党内法规中关于纪律要求的具体化。

4.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

这里所指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构建,主要是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和国家发展角度来探讨。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在对资源充分、有效、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形成的一种良好的发展模式。另外,从国家发展的角度出发,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则需要在人才储备、国际合作及生态机制的建立上同步实现人才储备的充足、国际合作良性循环及生态机制科学合理的前提下实现。

六、结语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是适应世界环境变化的国家发展思想和理念,对国家自身的发展和建设来说,也从国际环境的层面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了优化和完善的作用,只有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支持下,国家自身的发展才能持续稳定,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格局才能在前进中不断地优化和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寅.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J].国际问题研究,2017(5).

[2]廖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权与主权内涵[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58(6).

[3]王芸芸.浅析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及价值意蕴[J].党史博采(理论),2018(1).

[4]陈明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特征及其构建意义[J].理论月刊,2017(10).

[5]周杨.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实践意义[J].山西青年,2017(21).

[6]张小艳.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四重维度探索[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2).

[7]张华波,邓淑华.马克思发展共同体思想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11).

[8]赵德友.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J].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18,38(6).

O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Du Wenling
(School of Marxism,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Huainan 232001, China)

Abstract: Building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the new ideological content put forward by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the new era, refers to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that adap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 and society in the new era and conveys ideological concepts and value orientation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from the ideological level. This paper explores background conditions and main contents of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clarifies the path of constructing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in the new era, hop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the social, economic,cultural, and diplomatic development.

Key words: human destiny community; ideological connotation; main contents; construction paths

中图分类号: D8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499(2019)07-0007-03

doi: 10.3969/j.issn.1674-9499.2019.07.003

收稿日期: 2019-06-04

基金项目: 淮南师范学院2017年校级质量工程教研项目“形势与政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研究”(2017hsjyxm82)

作者简介: 杜文玲(1986—),女,安徽池州人,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原理与方法论、大学生创新创业研究。

[责任编辑:师清芳]

标签:;  ;  ;  ;  ;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内涵构建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