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探讨_可持续发展论文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X22;C9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51(2003)03-0056-(06)

适度人口理论因应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与人口发展的外部环境密切相关。时至今日,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正成为时代的“显学”,如何适应新的形势,深化适度人口理论研究,构筑符合可持续发展理论的适度人口理论体系就成为时代的要求,具有重大的意义。

一、构建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的理论依据

1.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

在马克思看来,人是一个整体,具有自然、社会和精神(思维)三方面的属性,这些属性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完整的表征了作为整体存在的人。

首先,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具有自然属性。其一,人来源于自然,是自然界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结果;其二,人依赖自然,须与自然界进行密切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其三,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是人的一部分,二者相互包含;最后,人还具有自然需要[1]。人的自然属性决定了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重要组成要素,其生产必须与自然生产(环境生产)相适应。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仅具有自然属性,是自然存在物,更重要的是,人还是社会存在物,“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具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本质属性,体现了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影响和制约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社会属性表现在,人不但是在社会中产生的,而且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中才能生存与发展;另外,人与人之间具有较强的合作精神和归属感。这就促使我们要协调好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以及可持续发展系统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后,“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具有精神属性(思维属性),能思维,有理性,具有意识和自我意识,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意识基础在于实践,但人的意识一旦形成就会对实践产生巨大的反作用,从而影响甚或制约着人对自然、对社会、对自身的利用与改造。人的精神属性表明人与动物不同,具有一个与外部客观世界不同的内部“主观世界”,并由此产生了人的精神生活、精神需要和精神能力,从而能够极大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争取实现一定的目标和理想。人的精神属性表明,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认识客观世界、合理地调控和利用客观世界,这就为人类对可持续发展系统进行适度的宏观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另外,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相适应、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也都为正确认识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依据。

2.三种生产论

叶文虎较早提出了包含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的“三种生产”理论[2]。这一理论认为,人类的社会存在,客观上决定了人们既要生产物质资料,又要进行人口自身的再生产,同时还要受到环境生产(资源生产和废物消纳)的外在制约。也就是说,由人和环境组成的世界系统,在基本层次上,可概括为三种生产——物质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系统,而系统运行演化的态势及方向取决于上述三种生产之间的相互协调。

三种生产理论认为,环境或自然为物质生产提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以及生产过程得以进行的场所,为生产与生活的废料提供排放的空间和净化条件。要使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下去,首先要有环境生产。该理论还认为,三种生产相互嵌套,构成环状结构,任何一种生产环节的不畅都会危害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发展,三种生产相互之间应逐步达到和谐。这一理论发表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其后学者们继续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使其不断完善,如将科学技术纳入到社会生产力的内容中,在环境生产中加上环境灾害等(图1)[3]。

图1 可持续发展系统三种生产运行模型(改进型)

“三种生产”理论是在马克思主义“两种生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资源与环境之间的经济思想,为我们重视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问题,遏制人口的激增、资源的破坏和环境的恶化,实现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也为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的出现莫定了理论基础,正如叶文虎所预言,“适应于三种生产和谐的适度人口理论必然将应运而生”。

3.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地位及作用原理

可持续发展要素众多,涉及领域广泛,构成一个复杂的超巨系统,具有以人为本、层次性、适度调控等特性,可在人的有意识的调控下,向更加适合人类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演化。

第一,智能人是可持续发展控制系统的构成主体。可持续发展系统调控机制复杂,对其认识有待深入,甚至尚存在一定的争议。但人,确切地说是智能人,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调控主体,却是毫无疑义的。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人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站在系统外自觉对系统进行调控管理的因子。作为高级智能生物,人不仅可以通过社会经济活动改造自己,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且能够通过生产劳动改变人与环境之间的物质与能量的传输,使人与自然趋向和谐,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人口要素是可持续发展基础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基础系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平台”,直接制约着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基点与状态,决定一个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及其进程。人口作为一个基本组成要素,与资源、环境一样,是决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因素,对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健康运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人口指标是可持续发展过程系统的重要衡量因子。可持续发展本身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是一个矢量。显然,它并不是单要素、线性变化的轨迹,而是多要素相互影响、复杂非线性演变的轨迹,可以反映不同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的态势及其走向,衡量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及取得的成就,是一个过程系统,并构成指标体系。由于人口的独特地位,人口指标在可持续发展过程系统中至关重要,利用人口指标可以测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分析经济发展中的结构转换、研究区域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等。

第四,人的全面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目标系统的中心目标。任何发展都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是人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发展,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满足。可持续发展作为迄今为止最优发展模式,把“人”作为“问题的中心”,强调“每个人,不管是现在的还是将来的人,都有生活的权利”,都“有权顺应自然,过健康和生产性的生活”,追求人自身的丰富与完善。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人始终是能动的主体因素,是系统的组织核心,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所当然成为核心目标。离开人的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系统演化的支撑和目的,像一艘没有了船员及目的地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中失去动力,找不到航向,不可能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的理论内涵

1.适度的人口规模和人口增长率是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人口是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基本要素,人口数量是人口子系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变量,任何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都必须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和增长率,适度的人口数量是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必需的,也是可持续发展系统得以顺利演化的重要前提。一般说来,随着人口规模的增大,在人均生活水平不下降甚至上升的前提下,必然会导致物质总需求的急剧增加,进而加大对资源的需求和对环境的压力,并最终会对在有限的资源环境基础上进行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基于此,国外有学者提出了一个公式[4]:

I=P·A·T

公式中I代表环境受到的负影响,P代表人口数量,A表示人均消费水平,T表示单位产出对环境造成的负效应或污染,它与生产技术密切相关。通过公式可以看出,环境污染程度或资源的消耗程度(即环境所受负影响)取决于三个因素,在人均消费水平和生产技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人口数量的增长;而人均消费水平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总的趋势也是日益提高的,这更加重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一方面会造成对资源的过度需求,加重资源危机;另一方面则会导致人口群体生产和消费增加,进而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当前,全球环境恶化原因有诸多因素,但深层次的起因恐怕还是由于人口过多[5]。因此,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使人口规模限定在一定的人口承载力范围之内。事实上,可持续发展将后代人与当代人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他们之间在占有资源环境方面具有同等的权益。为此,在资源环境扩展有限的情况下,必须保持人口适度,使人口数量基本处于静止状态,至少是不能增长过快[6]。

从人口与社会经济关系角度分析,人口是全部经济活动中的基础和主体,人口的增长既必须与生产资料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相匹配,也必须与生活资料增长的数量与质量相匹配,而且人口的增长还必须适应环境的承载能力。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不仅会影响人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就业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会影响投资和资金分配,影响人口质量的提高,给资源配置、福利保障、社会安定等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带来持久而巨大的压力,延缓甚或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以中国为例,由于人口增长过多,每年新增加的国民收入约1/4被新增加人口消耗掉了,严重地制约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素质的提高。

再从三种生产理论来看,在科技水平没有获得巨大进步、人类尚不能有效控制和改善环境生产的情况下,环境生产的“生产量”在某种意义上是一定的,与此相适应,人的生产不能、也不应过度膨胀,人口规模与增长率必须保持适度。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口规模越小越好。事实上,人口过少也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不能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环境,以至于不能给后代人“营造”一个有利的发展“平台”。可见,人口数量的多寡本身是中性的,并非是一个推动或阻碍经济发展的绝对因素,关键是拥有并保持一个与经济、环境相协调的适度人口规模及增长率,即一地的人口规模应与当地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吻合,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相适应,并保持稳定的、接近更替水平的人口增长率,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为此,应在正确评价区域环境与经济对人口的承载能力的基础上,制订合理的人口数量调控政策,使人口规模不致过大或过小,以保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有序演化,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

2.日益提高的人口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可持续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人的全面发展”既是可持续发展的中心问题,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而人的发展的基点则是人口素质的改善和提高。实际上,任何发展都不仅仅是外部世界的发展,在本质上它更是人自身的发展,“惟有人类素质和能力的发展才是取得任何新成就的基础,才是通常所说的发展的基础”[7]。因此,人口素质问题也就成为可持续发展系统正常演化的关键问题,人类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自觉地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8]。从某种意义上讲,人口的素质问题比数量问题还要重要,人口素质的高低不仅体现了人口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低,而且直接影响到资源环境配置效益的高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动力。在全球贸易一体化广泛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与其说是资金,倒不如说是掌握现代技术知识与技能的人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指出,在智力型劳动中,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劳动者的能力比大约为:

小学∶中学∶大学=1∶7∶25

综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人力资本由数量向质量扩张的历史,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就是以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替代低素质的劳动者,同时,把劳动力推向一个不论智力水平还是健康水平等综合素质都越来越高的阶段。这是因为,低素质的人口往往只能采取外延式粗放经营的生产方式,大量耗费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经济效率十分低下,社会效益也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将是十分困难的。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广大劳动者素质的提高[9],为此,必须大力发展科技,普及全民教育,提高医疗水平,促进全民族综合素质的提高。

可持续发展要求以人力资源为主要驱动力,逐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替代,努力提高人口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成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10]。首先,人口素质与人口的生育水平呈负相关,高素质人口通常生育率较低,人口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人口数量的控制。其次,人口素质提高是科技进步的源泉,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而且,人口素质的高低与资源环境的利用关系密切,提高人口素质有利子提高资源利用率,扩大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承载能力,从而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展望未来,人类社会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后,将进入一个以知识经济为主的时代——可持续发展阶段,知识作为生产要素被列入标准生产函数之中,它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作用日渐突出[11],而知识的拥有与利用无疑是与人口的素质密切相关的,它要求必须把提高国民素质置于中心位置,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可见,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从根本上要依赖于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们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素质立国”必将成为走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抉择[12]。

3.合理的人口结构及分布格局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人口“是一个具有多种规定性和关系的丰富的总体”,而人口结构则是指反映人口按各种规定或关系进行分析的内部组合状况和比例关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离不开人口结构的相应调整、发展和变化,人口结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口构成的变动不仅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和反映,而且反过来又会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或延缓作用。一般说来,合理的人口结构能够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合理、高效地利用自然资源和切实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相反,如果人口结构不尽合理,也会阻碍生态—经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从人口自然构成上看,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出极端的不平衡。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日趋降低,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趋势明显,表现出劳动力不足、劳动人口抚养系数增大等情况,给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影响。而广大发展中国家则还处在人口转变过程之中,人口数量激增,呈观明显的年轻型人口结构特征,人口的就业压力大,对资源环境的破坏也日趋严重,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快的人口增长率成为这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包袱。而人口的年龄结构,不但反映当前的社会经济和政策变化,而且它还是决定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未来的生育水平、国民收入、消费结构、甚至社会结构都不同程度地受人口年龄结构的影响。人口过分年轻化和老龄化,都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或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另外,人口的性别结构在某些地区也变得极不平衡,严重影响了人口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未来社会的稳定。

其次,从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上看,人口结构也不尽合理,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富人生财,穷人生孩”,并由此带来双重挑战。一方面,发达国家人口数量少,但他们占用着大部分的地球资源,对地球形成巨大的压力,对环境的恶化应负主要责任,这是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另一方面,第三世界人口太多、增长过快,人民生活贫困,消费不足,为了生计和还债,不得不加大开发环境的力度,也对地球系统造成巨大的压力。正是因为人口的社会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不同层次的人们对环境的关怀程度及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同,才使得当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可持续发展领域中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双方对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侧重点以及如何划分并承担环境责任等问题都存在较大的分歧,真可谓是“原则上全球一致,实践中纷争不已”,从而也就无法体现可持续发展含义中区际公平(代内公平)的原则,使得国际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并不十分顺利,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再次,人口的合理分布是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系统良性演化的重要条件之一。所谓人口的合理分布是指一地的人口数量和人口结构应与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经济条件相匹配,或者说是与最适度的人口容量相适应,从而维持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良性循环。由于地球上各区域资源环境的差异性和不平衡性,各地所能承载的最大人口数量和最适人口数量存在着极大的不平衡性,因而人口的合理分布并不是指人口的平均分布,而是指适应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人口分布。实际上,当今地球上人口的地域分布是极不平衡的,人口分布不合理现象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即使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之内也同样普遍存在。相对于环境承载力而言,人口的过分拥挤或过分稀少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或阻碍区域、甚至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区域性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性贫困问题都多少与人口的不合理分布有关。

4.转变观念与公众参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观念隶属于思想意识领域,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一个范畴。马克思主义认为,意识(观念)是客观事物与规律的反映,它来自于客观实践,受人类社会实践的制约;然而,它一旦形成就会对实践产生巨大的反作用,对人类的实践行为产生重要的指导作用。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是对以往社会发展道路和发展理论的扬弃和深化,要求人们必须改变目前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树立全新的可支持人类永续进步的发展观念。事实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观念,正是文化观念的变革与进步的结果。只有彻底改变过去不合理的资源环境观念、人口观念、生产观念、消费观念,在人类的心目中树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生态文明思想观念,才能使人类自觉地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13]。从某种意义上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最最要紧的就是,我们必须改变我们的思想”[14]。因此,要使可持续发展系统能够得以有序演化,就必须转变人们的传统思想观念,大力进行可持续发展文化建设,以实现人的革命和人的现代化[15]。正如有些学者所指出,生态危机本质上是人类文化的危机,人类必须从文化上进行自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正确处理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创造条件[16]。可见,人口思想观念是影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文化因素,转变观念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成为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众参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是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持续发展的全面有效实施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广泛参与,公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运行演变,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能否最终实现。如前所述,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转变观念,建立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全球伙伴关系”,树立新的全球伦理观、生态文明观,从这个意义上讲,可持续发展进程就是一种新文化产生、扩散的变化过程,是人类发展思想史的一场革命,而这种变化与革命“取决于规模巨大的教育、辩论和公众参加的运动”[17],取决于全社会的普遍参与。另外,从战略的最终收益看,可持续发展战略是针对全体地球公民的,“人”处于普受关注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中心,“人民的福利是所有的环境政策和发展政策的最终目标”[18],任何可持续发展战略都必须在广大公众的积极有效参与下实施,离开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纸上谈兵”,永远不可能实现。事实上,可持续发展本身是针对全球性问题提出的,而全球性问题的出现无疑并不只是某个或某些人的责任,而是全体民众都负有或大或小的责任,从责任分摊的角度讲,可持续发展也应在公众的广泛参与和监督下实施。

三、小结

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是适应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人口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口再生产与物质再生产相适应的基本理论,体现了人口生产必须与物质生产、环境生产相协调的原理,最本质地反映了人口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既“身在其中”又“置身度外”的独特地位与作用,是传统适度人口理论发展到今天,与新的可持续发展理论相结合的最新成果。

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等多方面要素的理论体系,任何一个要素的不适都会影响到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影响整个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健康运行。而且为了突出人的主体性及其在可持续发展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该理论特别强调人口的思维属性,把人的思想转变独立出来,作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可持续发展系统运行出发,我们还应重视公众的参与作用,把公众参与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和内容。因此,在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理论体系中,日趋适度的人口数量与近乎稳定的人口增长率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不断改善和提高的人口素质是优化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关键,合理的人口结构与人口分布是推动可持续发展进程的重要条件,树立新的思想观念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系统良性演化的内在要求,而日益广泛的公众参与则是可持续发展战略运行的重要支撑和内容。可见,所谓的“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概念,从其内部构成上看,它是一个包含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及转变观念、促进公众参与的概念体系,是人口数量、增长数量、质量、结构、分布的全面适度;而从其外部环境上讲,是指人口状况与研究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相协调,处理好人的生产、物质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的关系,使区域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关系达到和谐。用一个函数关系式表示,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就是:

OPS=f(r,ev,s,e,u)

式中r表示资源变量,ev是指环境因素变量,s表示社会变量,e代表经济变量,u为扰动因子,f代表人口与资源、环境、社会及经济之间的函数关系,OPS则代表可持续发展适度人口,是由资源变量、环境变量、社会变量和经济变量共同确定的最优人口。可见,适度人口不仅是指人口系统内部诸变量的相互协调,更是指人口诸要素与外部环境的相互适应;它不但要与社会经济变化相互适应,而且还必须与资源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和供养能力相互协调。

[收稿日期]2003-02-12

标签:;  ;  ;  ;  ;  ;  ;  ;  ;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适度人口理论探讨_可持续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