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BIM技术应用于工程造价管理中,能够提升造价管理的效率性与专业性,为造价管理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数据基础。通过将BIM技术应用于工程招标、设计、施工及竣工结算阶段,能够使工程资源得到优化配置,降低工程实施成本,同时保障建设工程在期限内顺利实施。
关键词:BIM;工程造价管理;应用
1BIM技术的优势
虽然近些年来很多造价软件发展相对成熟,如广联达、鲁班等等,但BIM技术却有其自身的很多优势。通过建模,BIM可以将原来的二维图纸转换为三维模型,通过分析模型解决在设计、施工和维护等方面的各种问题,节约了时间和成本费用。
BIM可以将将工程图纸的CAD文档通过三维图形算量软件导入,运用软件识别设计图纸中的各种建筑构件,快速建立仿真模型从而能够准确地计算项目工程量。为整个工程项目的不同阶段的造价管理提供了准确的数据,再通过模型获得项目各工作段的工程量,很大程度提高了工程量的准确性。同时应用BIM后,建筑企业可以利用BIM模型对整个施工阶段的工程量进行修改完善,最后经过设计单位的审核之后,作为竣工验收的一个最主要组成进行竣工结算。这说明,施工单位在提交竣工模型的同时就已经提交了工程量,而设计单位在审核模型的同时就相当于审核了工程量,所以工程量结算中最重要的工程量核对问题就迎刃而解,极大程度地提高了造价人员工的工作效率。
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会减少造价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开阔造价人员的眼光,把工作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整个项目的全面管理,如项目管理,合同管理,新材料新技术应用等,极大程度地提高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从事造价的工作人员带来更为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
2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应用中的问题
2.1缺乏对BIM技术的认知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水平并不是太高,特别是在工程造价方面这个问题更加突出;同时对于BIM技术的研究和理解也不是特别深入和细致,个别管理人员甚至对此知之甚少,导致应用的水平较差、层次较低,不能熟练运用BIM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模型累有效管理对工程造价,导致其作用没有最大程度发挥出来。
2.2BIM技术在造价管理工作中应用不足
我国对于BIM技术的研究还处于初级的阶段,对于BIM技术的原理、内涵和应用等都还不是十分明确和清楚。其在工程造价领域的应用和发展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有关人员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通过认真的钻研和总结,将其中的理念、技术、思想等与工程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实际问题充分结合,为提供决策和管理措施等发挥好基础与平台作用。
2.3跨区域工程造价管理难度大
目前,工程造价主要采用定额计价的管理模式,主要是通过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对涉及的地域和市场情况进行详细的了解与考察,进而计算工程量,提出管理模式。这种管理体系下,工程造价受到地域和行业的限制都比较明显,当工程换地域或供货厂家时,之间的管理信息特别是造价将失去原有的效用。这主要是由于管理模式和思维的落后限制了造价机构的管理和实际操作能力,并且各种数据无法适应变化了的形势与任务需要,不仅在管理上造成了局限,还会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
3.1投资及招投标阶段
工程投资阶段是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阶段,造价分析管理能够为工程投资决策的制定奠定基础,保证工程投资收益与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在投资阶段使用BIM技术的可视化及模拟化功能更,能够根据数据库其他相近工程的信息及市场价格,创建科学的建筑信息模型,进而对工程总投资与收益进行概算,保证投资决策的方向性与科学性。招投标阶段时间紧、任务中,传统计算方法难以全面有效地进行工程量清单计算。利用BIM技术能够使工程各个环节的工程量得到迅速而精准地计算,保证了工程招投标工作的科学性与严谨性,为工程造价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3.2工程设计阶段
工程设计是对一项工程项目进行造价管理的核心环节,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限额设计模式是当下很多建筑行业所普遍采用的方式,该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合理分配资金,让公司的利益最大化。每当设计完一份图纸后,都必须对图纸进行检查与设计分割工作,审查图纸的难度会因为设计分割而大大增加。而采用BIM技术之后,可以让工作人员整合和检查这些设计好的图纸,及时发现图纸中的不合理之处并进行修改,为顺利展开工作提供了保障。BIM技术让工程量计算的精确度与计算效率得到提高。工程量的计算是其他一切造价工序的基础工作,是工程造价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使用BIM技术的计算软件可以让计算更为精准,让计算的效率得到很好的提高。另外,它结合了相关的国家标准及计算规定,还可以生成电子文件,便于实时交流和传递信息,让各个专业的协调和配合更简单,大大提高了造价管理的效率。
3.3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是执行工程造价管理的主要环节,并且受到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将BIM技术应用到施工阶段,能够根据工程的空间、人物力资源数据形成综合性的数据信息报表,根据成本信息与施工现场进度等进行灵活性的施工管理,为保证工程成本提供坚实的依据。利用BIM技术能够将工程进度、材料、技术、设备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进而对工程消耗、输出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施工阶段的精细化控制。以新疆地区为例,冬季气温极低,对工程施工人员与技术具有很高的要求,合理管理工程材料、规划工程工期,才能够保证工程实施的效率与成本。
3.4竣工阶段
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BIM技术在工程管理应用中的最后一个阶段,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需要对各项工作进行检验收尾,但是若在前期的图纸设计、工程资料存储等方面出现问题,就会对工程竣工阶段的效率产生影响。将BIM技术和工程竣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相结合,主要体现在对工程造价信息的高度整合和调控,通过BIM技术的数据建模可以实现对工程造价数据的智能化管理,对信息搜索、信息储存效率的提高作用显著在工程造价竣工结算阶段,BIM技术能够对各种造价进行整合处理,提高工程造价竣工结算准确性。竣工结算是工程竣工阶段的最重要的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一般的施工单位在竣工结算时基本采用按月结算或按季度结算的方式,会在发工资月的中旬将项目工程款预支出来,最后在月末根据施工进度进行结算。传统的工程结算方式需要参考传统的二维图纸,图纸中的数据集中度不高,并且难以实现对工程量的汇总与拆分。基于此,要想提高工程竣工结算效率,应该积极引入BIM技术,通过相应的技术软件如鲁班造价软件等制定出初步的造价文件,并根据工程实际造价情况进行调整,提高竣工结算效率。BIM技术软件的支持可以支持工程造价管理人员的实时结算。
结论
总之,BIM技术对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并且其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和广泛。这种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对于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无论是从理念上还是从技术上都是一种促进和革命,能够提升建筑工程管理的科学性、可靠性和规范化;并且,对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社会效益,也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这一技术,并对其充分进行研究和运用,为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可靠的依据和保证。
参考文献:
[1]倪修凤.浅谈BIM技术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6(10):121-122.
[2]刘宏志,靳书栋,屠庆波,等.BIM技术在输变电工程造价管理中应用的推进策略研究[J].建筑经济,2016(9):63-68.
论文作者:黄明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2
标签:技术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量论文; 造价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造价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