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贸易研究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

李春连[1]2008年在《建国以来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研究》文中指出经济发展环境是围绕经济活动并足以影响经济活动的一切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往往对该区域的进步和繁荣起着关键性的决定作用。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发展环境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和政府十分关注的课题。改善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的焦点和难点,运用经济史学理论,对建国以来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问题进行专题性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广西那坡、靖西、大新、龙州、凭祥、宁明、东兴和防城等八个县(市、区)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以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史实为依据,采取宏观考察与个案研究相结合之方式,具体研究建国以来该区域的经济发展环境,进而探讨“优化发展环境,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边境”的现实问题。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论述本文选题的确定、学术研究动态、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方向问题;第二章从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和自然资源这叁个方面详细分析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第叁章用较大篇幅从经济发展水平、民族构成以及人口资源叁个角度重点阐释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经济环境,并探讨了其经济发展滞后的来龙去脉,以期把握经济运行的某些内在历史特征和经济规律;第四章主要选取特色浓郁的少数民族传统(包括独特的风俗习惯与宗教信仰和土司制度残余)、中越跨境民族交往及中越关系等叁个视角对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的社会环境进行重点探析;第五章是对建国以来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总的审视,同时对该区域“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边境”提出有关发展政策建议。通观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近60年的发展变迁,我们可以看出该区域的经济发展受到自然界极大制约,经济发展水平一直较低和长期的局势动荡对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后遗症至今尚未根除。因此,研究建国以来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以史为鉴,能够促使我们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区情、县(市)情的发展建议,使该区域能在广西未来的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能成为广西新一轮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

NGUYEN, VAN, ANH(阮文安)[2]2014年在《中越边境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中国与越南的贸易经济关系取得快速的发展,两国经济改革开放之后也对促进双方的贸易经济关系有积极的作用。从2000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跟东南亚国家联盟签订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议,然后自2006年越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双方贸易每年都不停的增长。两国有比较长的共同边界线所以经济贸易合作发展已是历史和客观的必要,而都遵循着“尊重主权与自国的领土完整,互不进犯,互不干涉内政,横向协作与和平”的规则。发展边境贸易是中越关系的一个成功的领域。多年来越南的七个省是广宁,谅山,高平,何江,老街,莱州,奠边与中国的两个省是云南,广西已经主动发展经济的合作。边境贸易带来的好处对两国中与每个边境地方的经济发展有着越来越有重要的意义。但是,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边境贸易的货物结构不合理,贸易不平衡,基础设备不够完善,走私与偷运的问题还很复杂,影响到中越边境贸易的发展。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中越边境贸易的现状及成就。这里分析了两国的边境贸易的有关政策,研究通过边境的进出口的实际情况如进出口形式,货物结构等;拿中国和越南的集中几个特色省来分析情况,代表两国发展边境贸易的特点;中国对越南边境有两个省是云南和广西省,本文集中分析广西对越南边境发展边境贸易的现状,关于进出口正额,小额的现状,拿广西东兴边关是对越南芒街边关来代表分析情况;越南对中国边境有七个省,通过大量研究可以结论越南有集中叁个边境省比较发展是老街,谅山和广宁省。这叁个省发展边境贸易越来越强烈,表现在进出口金额的数据。再次,通过分析对中国和越南边境贸易多年来的情况,指出与解释了中国和越南对于中越边贸的存在问题,对发展两国的边境贸易活动有不良的影响。最后,本文分析了中越边境贸易的机会与挑战后,本文从通过国家管理中越边境贸易,地方管理中越边境贸易以及中越边境贸易的企业来提出边境贸易健康发展的对策。本文认为着叁个对象是对发展中越边境贸易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对每个对象有提出具体的对策。

邓凌涛[3]2016年在《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的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广西与越南(简称桂越)边境贸易由来已久。宋朝时,广西民众已经与相邻的越南开展了水陆边境贸易往来。历朝历代广西边民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积极开展与越南的边境贸易活动。1991年,中越关系实现正常化,结束了双方长期存在的非正常状态,边境往来恢复正常,双边贸易大幅提升,两国大力扶持鼓励边境贸易活动,为桂越边境贸易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氛围、经济基础和政策条件。关系正常化以来的25年间,桂越边境贸易迅猛发展,经历了快速升温、稳定发展、规范发展的3个阶段,贸易结构逐步优化,贸易形式也由边民互市贸易转向边境小额贸易。此外,为推动桂越边境贸易,多年来,桂越双方在交通、旅游、排雷等多领域展开密切合作,既改善了边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又振兴了边疆经济社会,达到了兴边、富民、睦邻的预期成效。同时,发展桂越边境贸易,既给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带来了积极有利的因素,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和负面的影响,存在着无法回避的矛盾问题。总的来看,新形势条件下,从宏观层面考量,国际政治局势总体保持稳定,但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将给桂越边境贸易带来挑战;从微观层面上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运行,极大冲击了现有的边境贸易活动;展望未来,桂越边境贸易将在积极寻求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支持下,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盘活现有机制,力争再次取得跨跃式发展,助力边疆社会经济发展。

李胜军[4]2015年在《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边境贸易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境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边境民族自身发展的一部分,而民族自身发展既是民族问题的一部分,也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的一部分。边境贸易在促进边境民族地区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边境少数民族对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感,也提升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科学内涵。本文基于在文山州边境贸易的实证调研,对文山州边境贸易的状况及问题进行了系统论述。自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边境贸易发展处于平稳上升时期,边境贸易已经成为文山州对外贸易的主要组成成分,也成为文山州边境民族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形式和重要途径。通过田野调查、案例分析和文献分析,本文对文山州边境贸易的历程、现状、困境和发展对策展开探索。初步认识到文山州边境贸易发展目前面临的困境是“总量小、速度慢、结构差”,须从政府引导、资金投入、政策扶持、国际合作等方面入手,改变文山州边境贸易发展滞后的现状。总体来说,文山州边境贸易发展任重而道远。

黎升[5]2013年在《桂越边境贸易变迁研究(1991-2010)》文中认为桂(中国广西)越(越南)边境贸易相关研究成果颇丰,然而一方面冷战结束、苏东剧变后,世界政治格局转变,另一方面亚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建,国际经济秩序重建,过去的研究已经难以满足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的现实需要,本文拟将对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的1991年—2010年的桂越边境贸易变迁进行研究。新形势下的桂越边境贸易在桂越贸易、广西与东盟国家贸易、中越贸易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发展一方面给广西带来了新的机遇——借助桂越边境贸易的发展走向东盟,提升广西经济的自身增长能力、加速经济增长、提高边境贫困落后地区的生活水平、实现民族团结与边疆稳定;一方面又可以提升中国在中、美、越叁国中的政治博弈能力,实现南海区域的和平与稳定;与此同时,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的桂越边境贸易变迁研究又是桂越边境贸易研究中的一大空缺,对1991年—2010年的桂越边境贸易变迁的研究又是对桂越边境贸易研究的有力补充,基于省与国的视角来研究国际贸易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也是对国际贸易理论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进一步充实。桂越边境贸易自古有之,本文认为从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年)丁部统一安南(越南)至今桂越边境贸易主要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1、古代朝贡制度下的桂越边境贸易;2、中法战争至1949年被迫开关放埠下的桂越边境贸易;3、1949年一1991年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中的桂越边境贸易;4、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新的政治格局下的桂越边境贸易。本文重点研究第四个阶段,梳理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近20年的桂越边境贸易变迁,探索边贸发展过程中各种经济现象形成的原因。1991年中越关系正常化以后,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一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推动下,桂越边境贸易展开了新的篇章,根据1992年—2011年《广西统计年鉴》的数据,本文把1991年—2010年桂越边境贸易发展分为两个阶段:1、1991年—2002年11月的恢复和缓慢发展阶段;2、2002年11月至今的快速发展阶段。在进行桂越边境贸易研究时,部分学者忽略了桂越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条件,本文拟将对其进行分析阐述,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本文认为发展桂越边境贸易具有以下叁个方面的优势:1、桂越边境贸易的历史传统优势;2、地理、文化、资源优势;3、区域经济合作制度构建的优势。本文将运用历史学、区域经济学等方法,以边境贸易规模、边境小额贸易、广西口岸发展和边境贸易商品种类等为参考指标对1991年—2010年的桂越边境贸易进行系统分析,通过对多个参数的研究来寻找桂越边境贸易发展中的一般规律。重点解释说明以下五个经济现象:1、2004年桂越边境贸易异常增长的原因;2、桂越边境贸易在中国—东盟削减贸易关税的情况下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3、桂越边境小额贸易取代边民互市贸易在桂越边境贸易中的主体地位,在2002年从过去的30%突然猛增到60%并长期稳定在60%—70%之间的原因;4、桂越边境贸易顺差长期存在并且仍在逐渐扩大的原因;5、政府和民间力量推进桂越边境贸易发展的作用。本文认为目前桂越边境贸易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1、边境地区基础设施条件滞后;2、优惠政策逐步弱化;3、进出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4、走私现象严重。对此,本文提出五点发展对策:1、加强边境地区基础设施建设;2、改善边境贸易发展的政策环境;3、提高边贸进出口产品质量,优化边贸进出口产品结构;4、加大打击走私力度;5、加强边贸发展中的人才队伍建设。

卢凌[6]2012年在《广西靖西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文中提出靖西县位于广西中越边境地区,是壮族人民聚集地,自然资源丰富。靖西县拥有国家一类口岸——龙邦口岸、二类口岸——岳圩口岸及4个边民互市点。随着国家对靖西县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建设,尤其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及中越“两廊一圈”构想的逐步落实,为靖西县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振兴地方经济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充分发挥靖西县的资源、口岸、交通及政策机遇等优势,积极推动边境贸易的快速健康发展,对带动靖西县经济的整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利用文献法、参与观察法及深度访谈法等社会研究方法从事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1)概述了中越边境贸易发展历程,并对中越两国边贸政策以及百色市的边贸优惠政策作了介绍和分析。(2)从多角度分析靖西县的边境贸易发展状况。从靖西县的基本概况入手,重点分析了靖西县的边贸基础设施、边贸形式、边贸种类、边贸规模及边贸跨境结算方式,并将靖西县与凭祥、防城港的边境贸易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3)分析了靖西县边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4)提出了促进靖西县边境贸易健康快速发展的对策措施。本论文的研究对广西其它边境少数民族地区县市的边境贸易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朱米媛[7]2018年在《沿边开放背景下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境贸易是最具特色的跨境贸易方式,发生边境贸易的前提是国家必须相邻。边境贸易也是对我国贸易方式的一种补充,边贸政策是国家给予边疆地方兴边、富民、睦邻的特殊优惠政策。我国拥有广阔漫长的海陆边疆,沿边少数民族沿着边境线跨境而居。边境贸易对于提高当地的经济成长速度、加快本地资源的开发和流动、将贸易与精准扶贫精准结合联动发展,帮助稳定边境的社会治安、增强民族团结,乃至带动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间友好合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只要相邻的两国有良好的建交关系,并且边界正常开放,必然会与邻国在一定边界范围和领域内进行边境贸易活动,这是边境贸易存在的经济规律和基础。云南拥有独特的地理优势,云南有四千多公里的边境线,其中有包括德宏、红河、文山等八个边境地区的二十五个县分别与越南、老挝和缅甸国土相接,是这叁国与中国开展边境贸易的窗口。云南自身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物种和矿产多样,贸易结构也与相邻叁国高度互补,具有很大程度上的的比较优势。我国和云南省本地近年来制定的许多政策也对云南边境有所倾斜,云南面临发展边境贸易的内部和外部优势,在我国的开发开放政策和经济带建设等优惠政策向云南省倾斜的大背景大机遇下,云南沿边通过毗邻国家之间边贸形式带动自身省域的经济高效运行,为当地财政和经济注入新生机,进而提高国家沿边的整体水平。边境贸易在云南近年来的发展势头不容小觑,在我国沿边省份中备受瞩目。尽管云南省边境贸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意义,但是云南自身基础设施的缺陷、内外部政治环境与竞争压力大、边境结算不畅、贸易结构不合理以及双方监管与合作存在等因素依旧制约着云南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云南省的边贸的经贸效益值得深入探索。本文通过文献分析、实证分析、统计归纳、实地调研等研究方式深入分析云南省边境贸易的发展情况。在阅读和参考了丰富的关于边境贸易的相关材料、文献书籍以后,本文首先以国际分工、地缘经济、沿边开放差势、需求偏好相似等理论作为该篇论文的理论依据,简要概括了边境贸易的理论基础及其自身的内涵外延,然后简要梳理了云南省从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边贸发展历史进程,并结合了云南自然资源、交通网络、口岸和经济带、云南沿边开放政策以及云南周边国家资源的情况,分析云南省自身发展边境贸易的资源和实力。之后,本文不仅分析了云南省的总体边境贸易情况,还以边境贸易对象国为分类对象,探讨了云南与缅甸、老挝和越南之间的边境贸易规模、边境贸易结构和边境贸易结算方式,对这个叁个国家的边贸现状情况做了横向对比分析。对比发现云南省与缅甸的边境贸易占比最大,且云南与老挝、缅甸和越南都是进出口附加值低、但是具有互补性的商品。此外,本文还结合模型分析了云南的边境贸易进口和出口分别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探讨云南省生产总值与云南省边境贸易输入、云南省边境贸易输出之间的关系,以及云南省生产总值与滇-老边境贸易总额、滇-缅边境贸易总额、滇-越边境贸易总额之间的动态关系,发现云南省边境贸易的出口比进口对云南省经济增长的贡献要大,并且云南省与缅甸的边境贸易对云南省经济增长贡献在该叁国中属最多。最后,综合云南发展边境贸易的优势和现状,指出云南省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通过一系列的合理、有效分析,本文认为可以从政府加强引导、对不同的出口市场制定差异性战略、完善边境贸易的结算模式、优化自身的商品质量和结构、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推动边境贸易多元化的发展等方面进行改进,帮助云南的边境贸易朝着良好的方向稳步发展。云南省如果把握机会,依托自身的区位、资源、口岸和战略优势,全方面、深层次、多角度地增强对边境贸易的重视程度,强化对边境贸易的政策扶持力度,深入探讨和寻找如何跨越制约云南省边境贸易的障碍的路径,积极推动边贸,以边贸带动扶贫,让边境地区的发展不断朝着又大又好的方向稳步向前,不仅能够促进云南省边境贸易的繁荣稳定和互邻友好,还能带动云南省的整体实力进入发展快车道中,使辐射作用将更加突出,真正为我国打开南亚、东南亚市场的首要的、重点的通道。

阮松海[8]2017年在《中越边境贸易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边境贸易是毗邻国家间贸易的一种特有形式,在国家对外经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边境线全长2.28万公里,在漫长的边界线上与越南、俄罗斯、朝鲜,蒙古、印度等15个国家接壤。漫长的边境线及众多的陆上邻国,决定了边境贸易必将是中国对外经济中一种重要的经济形态。在中国繁荣的边境贸易中,利国,富民,睦邻,兴边,安邦的中越边贸一直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1991年11月中、越两国邦交实现正常化以来,随着双方政府和工商界的共同努力,中越边境贸易获得了迅猛发展,对繁荣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中越双方贸易总额987亿美元,其中边境贸易额达到252亿美元,占两国贸易总额的1/4。中国已连续十二年成为越南第一大贸易伙伴,而越南也超过了马来西亚成为中国在东南亚中的最大贸易伙伴。但是,伴随着中越经贸往来日益增多,中越边贸规模日益扩大,诸如边贸管理政策不够规范和连贯、边贸形式单一、双方边贸占比失衡、非法贸易猖獗等问题也随之显现。那么,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何在?两国政府和各自的贸易主体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因此,根据中越边境贸易的现状,分析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对于促进中越边境贸易可持续发展,促进中越两国经贸繁荣发展,乃至于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比较优势理论、资源禀赋理论、地域依赖理论等,采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中越边境贸易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采用规范分析法、统计分析法,对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上述问题的主要成因是中越双边关系不够稳定、边境贸易管理政策不够连贯与规范、边境地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边境贸易结算机制不够健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促进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建立稳定的双边关系,推动边境贸易正常发展;完善边贸政策法规,促进边境贸易持续发展;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边贸投资环境;加强边贸口岸管理,提高通关速度和效率;改进边贸结算方式,规范边贸经营秩序;开展多种贸易形式,实现边境贸易多元化;加强产品质量和推介,提升边贸企业竞争力。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提出中越边境贸易研究的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基础理论。边境贸易涉及到经济学和管理学等众多学科领域,本章介绍了边境贸易有关的正额贸易、小额贸易,并重点论述了与边境贸易有关的比较优势理论、地域依赖理论。本文研究尽可能地将目前流行的多种理论进行综合应用,以避免本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视角的局限性。本章通过国内外边境贸易的理论研究分析,以便为边境贸易问题对策制定提供理论借鉴。第叁部分中越边境贸易特点、现状、经济影响分析。在吸收、借鉴了边境贸易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中越边境贸易特点、现状、经济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第四部分中越边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对中越边境贸易现状及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章列举了中越边境贸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以便针对性地制定中越边境贸易发展对策。第五部分中越边境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第六部分结论。对研究成果进行必要的总结,指出存在的不足,展望进一步研究方向。希望通过以上的研究有针对性的提出中越边境贸易发展对策,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符合两国边贸实际情况的边贸体系,并且能对毗邻的其它国家边贸体系建立提供一定的借鉴。

姚骋[9]2014年在《中越关系视野下的我国边境城市功能变迁》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功能一般由国家赋予,是指城市为服务国家或地区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要求承担相应的任务。边境城市,作为特殊的城市类型,其功能的性质与内涵不仅受到本国制约,还深受国际关系大环境的影响。中越边境城市作为中越关系中重要的地缘因素,曾是中越两国冲突的导火索,也是两国合作往来的重要场域。中越关系的变化发展时刻改变着中越边境城市的功能,从最初的朝贡通道到军事战场、再到经济合作平台。以中越关系历史发展为主线,探讨中越边境城市的功能变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本文以我国的中越边境城市为研究重点,在一般性研究和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中越关系背景下的边境城市功能形成、变迁,以及功能变迁的特点和意义。本文的分析框架如下:第一章,利用地缘政治理论和次国家行为体理论为本论题进行理论层面的解释,建立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章,中越关系视野下的我国边境城市功能的一般性研究,以中越关系史为线条梳理边境城市功能的形成和变迁。第叁章至第五章,进入案例分析阶段。第叁章选取桂越边境城市——凭祥作为案例分析对象,对其历史发展进程和社会经济现状做出概述。第四章,分析凭祥传统城市功能的表现、特点及意义。第五章,分析凭祥在中越关系新时期下功能的升级与拓展、特点及意义。最后的结语部分,梳理全文的论证过程,概括研究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中越边境城市功能随中越关系的变化发展发生着变迁,中越关系正常化前后分别表现出对外防御和对外开放与合作的不同特点,且不同历史时期里各功能强弱也有不同。此外,边境城市功能一直伴随中越关系变化而被动的调整与适应。随着中越关系进入新时期,两国更多的合作为边境城市带来功能的升级和拓展,而边境城市将在两国关系中有更多的主动参与。

韦建福[10]2008年在《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走向文明和社会进步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广西边境地区口岸城镇化作为广西城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其城镇化水平落后于广西整体水平,在新时期,也滞后于自身经济发展水平。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滞后,不但严重阻碍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整个广西经济全局的发展,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本文以广西边境地区口岸城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它的城镇化发展的历史考察、现状分析、以及未来发展模式进行探讨,系统地梳理了广西边境口岸城镇的发展演变过程;通过比较其他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成功模式,结合广西边境地区及周边地区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发展的机遇与挑战,探讨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的特色发展道路,为学界及相关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文章首先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形成的过程。影响边境口岸城镇形成、发展的因素包括:军事战争的需要、交通要道的重要性、民族交往和民族融合的推动、边境贸易不断发展壮大的必然要求。并进一步论述边境口岸城镇形成发展的鲜明特点,即边境贸易的扩大和边境城镇的发展两者之间的相互推动和相互促进。第二部分分析边境口岸城镇对整个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对国家而言,口岸城镇肩负着实施对外开放和边境防务的职能;对地方而言,口岸城镇是当地经济活动的中心,肩负着“兴边富民”,推进边境地区工业化,振兴少数民族经济的使命。第叁部分分析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照城镇化的衡量指标,得出边境地区口岸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边境口岸城镇人口规模普遍较小;二是边境口岸城镇工业基础薄弱;叁是边境口岸城镇功能单一,第叁产业发展迟缓;四是口岸城镇化发展滞后,严重制约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最后以龙州县水口镇为例,用具体的事实来说明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水口镇的表现。第四部分是全文的重点和中心,对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战略模式提出构想。先是简要介绍边境地区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优势,主要表现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富集的口岸资源;实施“边境建设大会战”带来的契机。再结合这些优势,对比国内叁种城镇化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提出发展边境口岸城镇化的两种模式:一是规模化发展模式;二是专业化发展模式。并分别以凭祥市和爱店镇两个边境口岸城镇作为这两种模式的代表,进行论证这两种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最后,对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的发展前景提出展望。由于全国、全区正处于城镇化发展的上升时期,边境地区的硬件、软件方面都无法与发达地区相比较,在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方面处于劣势;边境地区的教育、思想、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是当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而这些方面也是边境地区薄弱的环节。所以,本文认为,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整个社会的大力支持和投入,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建国以来中越边境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环境研究[D]. 李春连.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2]. 中越边境贸易的现状及发展的对策研究[D]. NGUYEN, VAN, ANH(阮文安).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

[3]. 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的广西与越南边境贸易研究[D]. 邓凌涛. 广西民族大学. 2016

[4].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 李胜军. 广西民族大学. 2015

[5]. 桂越边境贸易变迁研究(1991-2010)[D]. 黎升. 广西师范大学. 2013

[6]. 广西靖西县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 卢凌. 广西民族大学. 2012

[7]. 沿边开放背景下云南省边境贸易发展研究[D]. 朱米媛. 云南财经大学. 2018

[8]. 中越边境贸易发展对策研究[D]. 阮松海. 扬州大学. 2017

[9]. 中越关系视野下的我国边境城市功能变迁[D]. 姚骋. 暨南大学. 2014

[10]. 广西边境口岸城镇化发展研究[D]. 韦建福. 广西师范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中越边境贸易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