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培训模式探讨武晓磊论文_武晓磊

安全培训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培训模式探讨武晓磊论文_武晓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界对电力需求量逐渐增多。目前,电力产业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提高电力产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可以保证各界快速发展的正常运行。本文就对安全培训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和培训方式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安全;培训;电力生产;措施

安全培训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企业队伍素质的一条必由之路。然而,培训的方式、方法和内容不同,培训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有的事半功倍,有的事倍功半。那么,怎样才使安全培训“事半功倍”呢?下面就对安全培训对生产管理的意义进行分析。

1 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意义

电力安全生产是指在发电、输电、变电、配电及用电等的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电力基本建设的安全生产是指水电建设、送变电建设及火电建设等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电力安全生产不但是电力企业自身发展的现实需求,在提高电力企业经济效益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是电力安全生产劳动作业的必然要求,对于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在全国范围内输送和配置电能具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电力安全生产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力需求,在交通、农业、工业、通讯等各方面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如果电网崩溃致使大范围停电,极有可能会造成交通中断、手术事故及人民生活极为不便等问题,甚至对国际之间的交往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为了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或者避免在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电网灾害、设备毁坏以及人身伤亡事故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就必须充分重视电力安全生产管理。

2 电力企业生产中安全培训现状

对电力企业来说,安全培训对其安全生产尤为重要。安全培训方案应该包含培训活动的方式,培训的内容,培训师的水平和安全培训模式的系统性建设等。而目前电力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中还存在问题:

2.1安全培训模式不完整、系统性不强

目前电力企业的安全培训工作主要是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注意事项的宣讲,简单地强调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建立完整的安全培训方案。每个阶段员工接触的生产工作可能不同,需要关注的生产安全事项不同,无论缺乏哪种安全培训都会造成安全生产问题,目前的安全培训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模式建设。

2.2培训缺乏反馈评价机制

目前大多数电力企业的培训仍然是安全技术人员通过PPT的形式对员工进行灌输,而且培训结束后并没有答疑和反馈的途径,然后随便经过测试就让员工开始从事生产工作,并不关心培训的效果如何。另外缺少对培训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员工在培训过程中的疑问和对培训工作的建议无处反馈,无法实现安全培训质量的实效。

2.3安全培训注重理论学习,脱离实践

目前电力企业的培训缺乏实践性的指导培训,新员工对电力企业的生产过程并不熟悉,仅仅通过理论宣讲和学习,员工在生产中仍然不知道如何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对于员工的生产安全意识的培养很难产生效果,不利于员工对电力设备和电力生产安全的掌握。

2.4缺乏安全培训专业老师

电力企业作为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特殊性行业,由于企业规模和成本的限制,往往直接找企业中工作时间较长的员工,或者仅具备安全理论知识的老师对员工进行培训,对于安全培训老师的质量不作要求。这就容易造成安全技术人员不能全力以赴投入培训或者培训的老师缺乏实践经验,造成培训质量的下降,很难满足员工安全生产的培训要求,培训结果并不理想。

2.5安全责任不明确、没有落实到位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阶段,以电力企业、石油企业为首的能源资源型企业正在进行体制上的改革和变更,在这个关键时期更加要注重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就目前的电气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来说,安全生产和管理方面存在着很大的漏洞。首先,从体制上来说,电气企业的安全问题的责任往往没有明确的划分,这就直接导致出现安全问题的时候,其责任不能真正的落实到个人,这就极大的阻碍了电气企业的安全生产的落实。从目前各大电气企业的实际调研情况来看,很多电气企业都已经对内部的安全责任体制问题作出了调整或者改革,但是往往都是没有针对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而是只是从体制上进行改革,并不能真正的融入实际的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当中,只是流于形式,这就导致了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问题并没有一个正确而严肃的认识和理解,不能认真的去执行。

3 安全培训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

3.1重视学习和培训,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学习主要是指经验交流和案例反思,它是提高电力企业控制风险能力的途径之一。组织经验交流可以促进电力企业内部公园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工作经验;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和反思,指出案例存在的风险,共同探究相应的对策,从而可以在整体上的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和控制风险能力。加强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安全教育的培训,不但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而且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工作人员工作的安全系数,从而极大的提高员工应对和解决风险的能力。

3.2通过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决定安全行为。制定完善的安全培训方案,培养员工对于生产安全的认知,进而提高员工在电力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意识,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主动地参与生产的安全管理。如今很多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完全追求利益,而缺乏对安全生产的意识。当生产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时,为了追赶工期,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小程度的安全隐患不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不会发生安全事故,而恰恰就是这种小的安全隐患一直不去防范,逐渐形成大的安全问题,一旦安全事故发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就很难再进行弥补。因此,安全生产要未雨绸缪,经常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和安全指导,使员工提高生产安全意识。只有通过不断地安全培训,使员工牢记安全的必要性,提高安全生产的自觉意识,才能保证生产的安全进行。

3.3强化安全管理,建立安全生产新机制

要适时调整安全管理方式,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已有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另一方面要重视企业安全管理、职工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完善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机构等,使电力企业安全管理符合国家法律和政府有关规定,确保电力生产安全可靠。新形势下,电力安全生产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国家电力体制改革后,电力主管部门转变为企业;随着电力企业资产的多样化,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和内容有所改变;电网建设和电源建设的加快,社会生活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事故处理向法制化方向发展;电力生产企业进入商业化运营等。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认真的思考和研究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探讨安全生产新机制,保障电力生产。

3.4引入和应用安全行为科学理论

电力行业具有高度危险性。电力系统具有能量高度集中、交换和转换的过程和形式丰富及电磁能的瞬变和暂态无形和快速等特性,使得电力行业也潜伏着高度危险,数据表明约有60~70%的安全生产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也说明非常有必要将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引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将安全行为科学理论引入到电力安全生产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不但可应用分析事故原因和责任,实现科学、有效地控制人为事故的目标,而且可以应用到安全管理、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及安全建设等方面,同时也可服务于提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塑造专业人员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专业人员分析和解决问题、应对突发事件等方面的能力。

4 结语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管理具有着独特的历史意义,这不但是历史发展的需求,更是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电力安全生产和管理,不仅能够保障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秩序,更是关系到整个国家能源储备和发展的,需要社会各界人民的广泛监督,也只有社会多方面参与到安全生产中,才能够真正的落实安全生产和管理,保障人民的正常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朝元.基于电力企业安全培训的有效性探讨和方法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7,(20):152-153.

论文作者:武晓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安全培训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及其培训模式探讨武晓磊论文_武晓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