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与控制十分复杂,而且施工管理与空盒子工作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其中施工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管理水平与控制质量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的效益与质量。对此,分析与研究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有着深远意义与关键作用。
一、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背景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影响项目成本、进度。如果紧前工作质量不合格,需要整改,就会增加成本,也会影响紧后工作的开始时间,延长进度,进而影响工程项目施工总目标的完成。这就要求建筑工程项目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必须更为科学、严谨,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使得建筑工程项目的工序更加精细,大大增加了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与控制工作的难度。因此,为了使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总目标达到最优,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需要总结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现状
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从设计、施工到管理人员都偏年轻化,理论知识丰厚,实际工作经验较少,缺乏经验丰富的老员工的指导带领。而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相对不高,员工流动性较大,导致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升缓慢。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单位对基层工作人员没有统一性质的管理与培训,这也导致建筑工程会存在一些细节上的问题。施工材料也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劣质的施工材料会导致建筑工程质量存在巨大的瑕疵。随着近些年的房屋建筑开发,开发商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资金回笼与周转,在与施工单位磋商的时候,会将工期设立的十分紧凑,导致施工质量一降再降。经济环境也是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因素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随着出台的有关法规和条例。我国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尽管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一些工程还存在诸多质量问题。工程质量功能涉及范围广、企业建筑战略重视方面多,使得项目质量管理必须适应新发展、新变化,管理过程中采用新方法、新技术。也正是如此,我国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不断向高层次、全面化迈进。
三、工程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存在问题
(一)质量管理缺乏全局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是贯穿项目始终、各个阶段的动态监测过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脱节、阶段性过强现象,某些环节的管理流于形式,事前控制不全面。
(二)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存在漏洞,一些检查、验收文件缺少有效签字,相关负责人员职责不明确、责任落实不到位。建筑工程项目一经验收具有不可逆性,特别是一些隐蔽工程,交付使用后无法及时整改,便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由于工程项目规模大、人员多等特点,还存在各部门技术交底不及时现象。
(三)从业人员技术水平有待提高
部分管理人员偏于年轻化,缺乏现场工作经验,对标准规范的理解不够准确、深刻;施工人员多为外来务工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于新技术掌握存在不熟练现象,缺少基本的安全质量常识,只依靠管理人员提醒是远远不够的,施工人员自身时刻注意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疏漏。管理层往往重使用轻培养,这也使施工现场管理缺乏组织性、规范性,同时不利于施工效率的提高。
(四)现场管理安全意识淡薄
施工现场临时出入口较多且看管不够严格,部分建筑材料摆放位置不合理,危险位置没有设置警示牌,施工人员随意穿梭施工现场,外来人员不易识别容易进入现场,不利于现场封闭化管理,有可能发生事故,没有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四、项目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质量教育
质量是企业在市场立足的基本保障,因此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相关人员的质量教育非常重要,尤其是项目管理层人员,项目质量管理整体控制水平主要还是看管理人员的能力和全局意识。组织管理人员参加相关培训学习,提高质量意识及管理能力,在整个工程项目营造一个良好的质量环境。
(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建立健全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建立严格监督管理制度,确保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必须重视各个验收环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建立奖罚分明的奖惩机制,表现突出人员给予奖励;工作不到位人员给予警告或处罚,防止类似工程质量问题再次发生。同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制定质量管理体系。
(三)施工方案先行制度
施工未动,方案先行。在施工组织编制阶段,结合工程的特点,编制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确保每个分项工程均有可行的施工方案。为确保施工方案的可行性,更好地保证施工质量,所有施工方案由项目总工审核并组织项目、分包主要技术人员进行可行性分析、讨论,并由企业技术部审批。在施工前,针对每个施工方案均进行方案交底,确保施工管理层和监控层各人员均充分了解施工方案要点及注意事项。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均编制施工技术交底,并督促班组长对各施工人员进行切实可行的交底,保证技术交底的内容落实到各工作面上去,对较复杂的节点部位进行详细放样,并严格按放样图施工。
(四)样板引路制度
样板是成功之母。样板引路是施工中保障质量,避免该工序大面积施工后产生许多问题的有效措施。首先进行工艺方案确认工作。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标准、注意事项等(关键是要有针对性,抓住重点和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报监理单位批准,甲方同意后再做样板。随后挑选有经验、操作技能较强的班组,严格按照技术标准、施工图设计文件以及审批通过的专项方案进行样板施工。对于工程质量样板的制作过程,应当进行拍照,保留照片资料。关键部位、重点工序应分层解构,并附文字说明。
(五)加强施工过程检查
加强施工过程检查,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在质量控制中要改静态管理为动态管理。包括:工序的质量控制;每道工序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都要对影响工序质量的条件或因素进行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要运用一定的检测手段对其进行检测,确保其能够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质量控制点的设置及工程质量的预控;其目的是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抓住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对施工重要部位和薄弱环节事先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便对其进行预先控制,并在施工过程中作为重点严格控制;其次是工序质量的交接检查:指前道工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移交下一道工序。第三是隐蔽工程的检查与验收:这一部分是防止质量隐患和事故的关键。
(六)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
从业人员自身的修养和行为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和效果,应组织施工人员参加技术培训,有条件单位可组织施工人员到农民工夜大学习,提高技术水平。对于年轻的管理人员,领导应多加指导,同时多组织其参加培训学习活动。
(七)强化安全管理
加大安全宣传力度,提升全体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严格按照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工作,合理规划材料放置位置,对于危险部位设置警示牌。配套安全检查监督制度,定期对各岗位安全意识、安全施工方式、安全文明施工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并制定相应的奖惩政策,使施工人员信服的同时也调动其检查安全文明施工的积极性,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
五、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变得更为复杂,而且质量管理和控制贯穿建筑工程项目的所有施工环节。对此,唯有不断加强施工质量控制和管理工作,严格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并且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时加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强化施工材料管理等,才可以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赵建恩,马玉新.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3,(6):145-147.
[2]骆凤平.浅谈建筑施工工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J].江西建材,2014,(16):285-289.
论文作者:谢升鹏,裘晓铃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2
标签:工程项目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建筑论文; 工序论文; 质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