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研究论文

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研究

张鸿雁1,杨永红2,杨雪佳1

(1. 华北石油管理局总医院,河北 任丘 062552;2. 华北油田华苑医院,河北 河间 062450)

摘 要: 目的 探讨在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非诺贝特联合瑞舒伐他汀是否具有很高的价值。方法 选取混合性高脂血症病人,采取对照实验方法,参考组的治疗方案为舒瑞伐他汀药物治疗,探究组采用非诺贝特联合瑞舒伐他汀,进行临床治疗效果评价。结果 探究组的血脂水平改善明显,临床疗效高于参考组,两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非诺贝特联合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具有治疗安全可靠性。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血脂

0 引言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血液疾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发生了异常,造成胆固醇以及甘油三酯的水平明显升高。由于脂质的存在方式为蛋白质,而不能溶于水,所以导致出现了高脂血症,可以诱发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1]。混合性高脂血症指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均高,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改善机体的血脂水平异常,能够降低血清中的胆固醇水平,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见药物[2]。本文以我院诊治的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概括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2016 年3 月至2017 年4 月,选取我院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共计8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例数相同。纳入标准:确诊混合性高脂血症。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肝肾疾病、不耐受他汀类药物患者。男35 例,女45 例;病程6-20 年,平均(10.5±0.26)年;年龄50-68 岁,平均(52.1±3.2)岁。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同意。

ICME-14的会标中数学元素无处不在:勾股定理以及偶数、奇数、八进制、二进制既是中国古代数学的灿烂,也是现代中小学数学的内容;画面非常几何化,主画面由圆和螺线组成,是中心对称的.螺线的使用也暗示着现代教学理论中的“螺旋上升”的理念.主画面呈“S”型,表示会议举办地在上海(Shanghai),并呈向前的动感,表示我们积极进取的态度.

1.2 方法。对照组睡前口服瑞舒伐他汀钙片(可定) ,10 mg/次,1 次/天。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服用非诺贝特胶囊(力平之),晨起口服100 mg/次,1 次/d[3]

1.3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方式为将数据录入统计软件SPSS 18.0,计量资料t 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表示方式;计数资料卡方检验,P<0.05 提示差异有统计意义。

2.2 两组不良反应。对照组中发生1 例肌痛、1 例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率5.0%,观察组发生1 例肌痛,不良反应率2.5%,两组差异显著,P<0.05。

2 结果

2.1 两组血脂水平。治疗前两组的血脂水平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血脂水平得到明显改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血脂情况对比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赛最为看重的是学生的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活动设计、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幼儿园教师说、弹、唱、跳、画、做等教育基本技能以及幼儿园教师职业基本素养和保教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因而学前教育的课程改革应该从高职学生的实际出发,摈弃学前教育专业知识的过于理论化、研究化,应该强化学生的教育能力、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倡学生的教育实践,让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实现专业理论的灵活运用,以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唤醒学生的职业崇高感。

注射用硫酸核糖霉素19批次样品[为2017年国家评价性抽验样品,来自A、B、C三厂家,均为原料药直接灌装(原料药来源一致)];三氟乙酸(色谱纯,北京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乙腈(色谱纯,默克化工技术有限公司);硫酸(分析纯,南京化学试剂股份有限公司);无水硫酸钠(分析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超纯水(自制)。

3 讨论

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瑞舒伐他汀是一种他汀类药物,瑞舒伐他汀的脂溶性较低,主要通过选择性主动运输进入肝细胞内,作用于HMG-COA 还原酶,由于具有水溶性因此可以避免与其他混合性高脂血症药物发生相互作用。该药物不仅能够有效降低血脂的浓度,同时还能够通过其他多种方式有效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症状:①抗炎:能够有效减少炎症反应,通过降低c 反应蛋白的浓度,同时可以明显对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以及释放细胞活化因子的进程产生阻碍作用从而减少炎性反应[4]。②保护内皮: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受到他汀类药物的保护,能够有效提高一氧化氮的生物利用度,从而达到保护内皮细胞的作用。③稳定斑块:有效减缓血管内血栓的形成速度,抑制斑块的生长和对血管细胞造成的损伤。该类药物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常见胃肠道反应和横纹肌溶解等,但是不良反应率较低,临床使用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合理使用[5]。非诺贝特可以对腺苷酸环化酶产生抑制作用,抑制脂肪组织水解,减少肝脏合成超低密度脂蛋白,增加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与瑞舒伐他汀联合使用起到协同降血脂作用。对照组中发生1 例肌痛、1 例肝功能异常,不良反应率5.0%,观察组发生1 例肌痛,不良反应率2.5%,两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两种药物联用有很好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混合性高脂血症患者的治疗中应用非诺贝特联合瑞舒伐他汀,能够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具有治疗安全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张宏.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7,2(12):184-185.

[2]钟晓东,赖丽燕.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5,12:38-39.

[3]张宏.应用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2(12):184-185.

[4]杨霞.分析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63 例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J].医疗美容,2016,9(11):91-92.

[5]韩文先.他汀类联合心血管药物治疗102 例混合性高脂血症的临床效果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23):104-105.

中图分类号: R453

文献标识码: B

DOI: 10.19613/j.cnki.1671-3141.2019.90.099

本文引用格式: 张鸿雁,杨永红,杨雪佳.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154.

标签:;  ;  ;  ;  ;  

瑞舒伐他汀联合非诺贝特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疗效与安全性观察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