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藏阿里地区干部体检分析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郑边疆[1](2020)在《党旗飘扬风帆劲 奋勇争先开新局》文中指出组织工作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是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就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事关党的组织工作方向性、原则性、战略性问题作出了科学回答和时代表达,?
孙秋菊[2](2020)在《社区结构与功能视域下的藏传佛教寺院研究 ——以普兰县科迦寺为例》文中指出在历史上,曾经是近乎全民信教的西藏地区,藏传佛教与世俗社会的关系异常密切。目前,西藏地区仍有数量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在人们的生活中仍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西藏地区的藏传佛教寺院中,既有不少占地规模巨大、僧众人口众多的大中型寺院,但更多还是小规模的乡村寺院,亦可称之为社区寺院。这类社区寺院或乡村寺院规模虽小,但数量多,而且与西藏乡村社会的联系更为紧密,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仍不乏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一座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中尼边境地带的喜马拉雅山区乡村寺院科迦寺为例,基于较为充分的田野调查,采取民族学人类学及社会学等学科的社区研究路径,以宗教研究的结构与功能范式为理论关照,探讨西藏乡村寺院与地方社区的关系及其在社区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论文正文共有五个部分,包括绪论、第一至三章及结语。首先,阐述了科迦寺及其所属社区即科迦村的基本概括。从科迦寺的历史演变来看,该寺是一座千年古寺,起初属噶当派,后改宗直贡噶举派,元代改宗萨迦派,一直延续至今。科迦寺虽然历史悠久,但目前规模较少,在寺僧人只有15人,属于西藏地区较为典型的乡村寺院。以科迦寺为中心的科迦村是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普兰县的一个行政村,论文从地理区位、聚落与民居、人口、婚姻与家庭、生计与经济活动、社区特色文化等内容进行了民族志描述。其次,以寺院为中心,探讨科迦寺与科迦村的关系,厘清科迦寺在多个层面对科迦村所存在的依赖。从僧人层面看,科迦寺的僧人不仅全部来自科迦村,而且僧人的日常生活及在寺的修行、学习等都离不开家庭的支持。从寺院的经济来源看,科迦村的村民个人和家庭的人力、物资、金钱供奉,以及社区集体的的人力物力财力供奉,都是科迦寺重要的经济来源。从管理层面看,科迦寺也高度依靠科迦村。第三,从社区参与分析科迦寺的社区功能。科迦寺既是科迦村的历史记忆中心,也是科迦村空间建构中的神圣中心。在社区经济方面,科迦寺一方面是通过向外来游客收取门票,以及开办藏香厂、招待所等途径,直接参与科迦村的产业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则是通过扶贫、养老等方式间接参与科迦村的财富再分配。在宗教方面,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节庆活动,科迦寺都是科迦村的主要宗教服务提供者。最后,就西藏地区的乡村寺院与社区的关系及其在社区所承担的功能做出了总结性的分析,得出了论文的结论:乡村寺院与社区是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乡村寺院在高度依赖社区的同时,也高度参与社区的世俗生活,在社区的凝聚、空间建构、经济、宗教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赵海,马晓华,吕娜,刘小星,边巴次仁,宋春燕[3](2019)在《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西藏阿里地区藏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其所致疾病慢性化进展的现状,探讨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8年3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的2 043名藏族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HBsAg阳性率以及乙型肝炎慢性化进展致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现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阿里地区乙型肝炎进展致不良肝病结局的影响因素。结果阿里地区藏族人群总体HBsAg阳性率为18.01%(368/2 043),其中男性HBsAg阳性率为17.13%(185/1 080),女性为19.0%(183/9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13,P>0.05);农牧民HBsAg阳性率为23.26%(217/933),高于城镇居民的13.60%(151/1 110)(χ2=31.91,P<0.05)。HBsAg阳性人群中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原发性肝细胞癌分别占64.13%(236例)、16.58%(61例)、10.60%(39例)及8.70%(32例)。40~49岁为肝硬化代偿期发病高峰,50~59岁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原发性肝癌发病高峰。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患者母亲HBsAg阳性、对乙型肝炎不了解、饮酒、生活习惯不规律、未规律治疗是阿里地区乙型肝炎患者进展为肝硬化失代偿期及原发性肝癌等不良结局的影响因素(均P<0.05,均OR>1)。结论阿里地区藏族人群中HBsAg阳性率高,慢性化进展迅速,不良肝病结局发生率高。应进一步加强预防干预,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乙型肝炎患者的抗病毒治疗及随访管理。
方素梅[4](2019)在《民主改革以来藏北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阿里地区改则县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藏北高原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草地是藏北高原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类型,当地群众主要从事畜牧业生产活动。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民主改革以前藏北牧区几乎没有任何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和机构。通过对阿里地区改则县的实地调查,可以看到民主改革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藏北牧区经过艰苦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传统分散的游牧部落社会,走上了团结、合作、富裕的现代高原牧区发展道路。作为民生建设重点的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跨越式发展,逐步建立起以县为龙头、乡为枢纽、村为基础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和服务能力不断得到改善,农牧民健康水平逐步提高。目前,藏北牧区医疗卫生发展依然面临很大的问题和困难,只有从当地的自然条件、人口分布和历史文化等特点出发,才能够更加客观地衡量和认识其发展成就,并针对制约藏北牧区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措施和建议。
冯志峰[5](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侯尤峰[6](2018)在《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西藏和平解放后的发展历程也是西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西藏现代化作为我国现代化的一部分,基于自身资源优势,参与国家现代化建设并在其中分工。西藏现代化是由国家推进实施的外源性现代化,其现代化是全方位的,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现代化以及人的现代化。对口援藏是推进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政策平台,在西藏不同的发展时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口援藏是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的引擎,促进了西藏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的发展,巩固了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是干部人才援藏,加强了西藏治理能力建设。对口援藏推进了西藏经济现代化发展,在交通、能源、通讯等方面解决了西藏发展的瓶颈,促进了西藏的对外开放和发展。对口援藏也促进了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改善了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在西藏教育、卫生事业发展中起到了中坚作用。对口援藏在发展西藏经济的同时,也促进了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通过发展保障、民族交往以及制度建设等方面的作用促进国家认同发展。在将来的发展中,对口援藏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作用,成为推进共同文化价值建设的平台、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的平台、促进共建共治共享的平台、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的平台。对口援藏作为中央统一组织实施的支持西藏发展的政策,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价值内涵。本文通过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比较分析,揭示其不同发展阶段中的政策继承和扬弃,在矛盾冲突、倒逼发展中自我完善,形成了不同时期的对口援藏政策特点。如同许多事物发展一样,对口援藏也有一个成长完善的过程,本文通过政策分析指出对口援藏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有关政策运行机制和政策功能发展完善的建议。对口援藏作为支援民族地区发展的政策探索和试验,取得了成功的经验,可以进一步扩大政策使用范围,促进民族地区共同发展。对口援藏政策属于宏观民族政策范畴,对其进行评价和认识,应采取系统性分析方法,不能简单地根据投入产出的经济计算来评价,也不能因某一具体援藏项目的得失而质疑整个援藏政策。
杜文娟[7](2017)在《红雪莲》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作家协会重点扶持作品陕西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作品国家电网公司重点选题东莞文学院签约作品李敬泽阿来刘醒龙贾平凹联袂推荐一、热血青年柳渡江并非孤儿,也不是穷得穿不起裤子的人家出身。他的父母高呼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口号,随大部队挥师南下。父亲的部队在渡江战役中所向披靡,顺风顺水先期到达南方,急着接收并管理南方的大中等城市。他随母亲和保育
吴桐[8](2016)在《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2010年,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2020年西藏自治区与全国一同进入小康社会,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公平可及提出了相应的要求。目前西藏自治区全区居民健康水平与自身相比有很大提高,但是关键指标与全国及西部其他省份仍有很大差距;研究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能够为西藏卫生服务建设重点提供参考。目的与内容:本论文对西藏自治区目前的经济社会状况下居民的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现状进行系统综合地描述,分析目前西藏自治区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存在的问题和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及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将有助于提高西藏地区的居民卫生服务利用水平,改善人群健康状况。方法:本论文主要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定量方法利用已有的统计年鉴、卫生服务调查、当地统计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通过和全国及其他地区对比,尽可能地描述出当地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的特点。定性方法通过访谈西藏当地卫生计生一线工作人员,补充发现当地的主要健康问题,以及分析当地卫生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情况。结果:(1)从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状况来看,西藏自治区经济水平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医保覆盖率高,社会医疗保险是当地居民获得医疗服务的重要保障。但西藏经济状况与全国水平相比较差,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大;西藏居民城镇化水平低,人口密度全国最低;居民出生率高,受教育程度较低;卫生服务提供方资源短缺,交通不便,制约当地居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和获得及时有效的卫生服务。(2)从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需要情况来看,西藏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逐渐提升,但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差距。当地居民发病以两周内新发为主,自感程度比全国严重;传染病病种简单,形式单一,为当地居民健康的主要威胁;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是影响当地居民的主要慢性病,地方病防控形势严峻。(3)从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利用现状来看,居民的两周平均就诊次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年住院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居民首诊地点普遍比全国平均水平级别高;城乡居民老人、幼儿等行动不便者就诊和住院率相比当地其他年龄段和全国同年龄段平均水平较低;居民在县级以上藏医院住院比例远高于全国中医院住院比例,但在县级医院则远低于全国中医院平均水平;妇女剖宫产和助产的比例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当地虽然有较高的儿童的疫苗接种率,但是疫苗及时接种率远比全国低。(4)西藏在自然环境、交通状况、部分居民的就医习俗、居民生活习惯、居民人口结构、受教育程度、卫生提供条件等方面客观存在着对当地居民健康和获得及时有效的卫生服务不利的方面。结论:(1)西藏居民当前健康水平相比于全国来说较低,对卫生服务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也较低,处于低水平状态,需要通过系统规划,更好地满足当地人民的健康愿望,提高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2)影响西藏卫生服务需求的因素包括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以收入和医疗保险为主,非经济因素主要有当地的气候地理和人文环境因素、交通因素、人口结构因素和医疗资源供给因素。各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对西藏卫生服务需求的总量和结构构成影响。(3)西藏自治区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较大,影响因素较多,可以通过发展西藏地区的经济、加强健康教育等努力满足西藏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郑洲[9](2014)在《关于改进干部人才援藏工作的研究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引言援藏工作是党和国家治藏方略与边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和平解放以来,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发展,做出了全国援藏的重大决策,举全国之力支援西藏。干部人才援藏作为全国援藏政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西藏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特别是1994年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做出"分片负责、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重大决策以来,在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精心部署下,18个对口支援省市(含2004年已不再承担援藏任务的四川省)、17家中央企业和70
王明亮[10](2015)在《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革吉县489名干部职工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和比较,探讨各病种人数、民族性别分布、比例等,为进一步做好革吉县干部职工的保健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对革吉县489名干部职工的体检结果进行民族、性别对比分析。结果参加体检干部职工平均年龄32.3岁(最小19岁,最大77岁),全部体检项目合格人员仅为29人,占比5.9%,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检异常指标的前5位是:幽门杆菌感染、血红蛋白偏高、脂肪肝、胆红素偏高、肾功能异常(发病率>34%)。结论与高原环境、生活方式、工作等相关的疾病如幽门杆菌感染、血红蛋白偏高、脂肪肝、胆红素偏高等已成为影响革吉县干部职工健康的主要疾病。定期体检能及早发现疾病,但体检后的系统分析、健康管理、积极的疾病干预有必要深入进行。
二、西藏阿里地区干部体检分析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藏阿里地区干部体检分析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党旗飘扬风帆劲 奋勇争先开新局(论文提纲范文)
培根固元、补钙壮骨—— |
筑牢对党绝对忠诚的思想根基 |
大抓基层、治弱补强—— |
实现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 |
守正创新、提质升级—— |
用品牌化理念塑造党建形象 |
刚柔并举、选准用活—— |
培育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筑巢引凤、智汇阿里—— |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
(2)社区结构与功能视域下的藏传佛教寺院研究 ——以普兰县科迦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理论范式与研究方法 |
四、田野工作 |
第一章 孔雀河谷的科迦:先有寺,后有村 |
第一节 千年古寺:科迦寺 |
一、历史演变 |
二、现状 |
第二节 中尼边境的喜马拉雅山区村落:科迦村 |
一、概况 |
二、聚落与民居 |
三、人口、婚姻与家庭 |
四、生计与经济活动 |
五、社区特色文化 |
第二章 寺在村中:科迦寺依存于社区 |
第一节 寺院僧人对社区的依赖 |
一、科迦寺僧人来源 |
二、僧人对家庭和社区的依赖 |
第二节 寺院对社区的经济依赖 |
一、科迦寺的经济来源概况 |
二、寺院对社区个人和家庭的经济依赖 |
三、寺院对村集体的经济依赖 |
第三节 社区对寺院的管理 |
一、寺管会对的管理 |
二、村委会对寺院的管理 |
第三章 寺院的社区参与及其功能 |
第一节 科迦寺与社区的历史记忆与空间建构 |
一、以科迦寺为中心的社区历史记忆 |
二、科迦寺对科迦村社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科迦寺的社区经济参与 |
一、直接参与社区经济活动 |
二、间接参与社区经济活动 |
第三节 科迦寺的社区宗教服务 |
一、为社区提供日常宗教服务 |
二、为社区节庆提供宗教服务 |
结语:从互惠及相互依存看藏传佛教乡村寺院的社区功能 |
一、科迦村与科迦寺的互惠关系 |
二、科迦寺的社区功能 |
三、对宗教理论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阿里地区藏族就诊人群HBsAg阳性率现状 |
2.2 阿里地区藏族就诊人群不同年龄段HBsAg阳性情况 |
2.3 阿里地区HBV感染慢性化进展现状 |
2.4 阿里地区乙型肝炎患者不良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 |
3 讨论 |
(4)民主改革以来藏北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阿里地区改则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藏北牧区历史上的医疗卫生状况 |
二、改则县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三、改则县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因素及面临的困难 |
四、结语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导论 |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
(一)现实问题聚焦 |
(二)问题研究意义 |
(三)问题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
后记 |
(6)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研究理论基础 |
四、研究主要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 |
第一章 援藏与对口援藏 |
第一节 援藏的现实因素及其内涵发展 |
一、援藏的现实因素 |
二、援藏政策内涵的历史变迁 |
三、对口援藏政策的价值内涵 |
第二节 援藏发展与对口援藏的形成 |
一、优先发展西藏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 |
二、以人财物多种方式扶助西藏农牧业发展 |
三、全力支持西藏兴建现代工业 |
四、支持西藏建设现代教育 |
五、大力发展西藏卫生事业 |
六、探索实行对口援藏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是西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推力 |
一、西藏现代化的外源性需要中央对其改革发展进行统筹主导 |
二、西藏现代化的整体性需要对其发展进行综合性援助 |
三、西藏现代化的艰巨性需要多方面力量参与发展援助 |
第二章 对口援藏政策的历史发展 |
第一节 第一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起步 |
一、政策背景:扭转西藏人民的贫困局面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二节 第二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发展 |
一、政策背景:加快发展着力改善西藏群众生活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节 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机制形成 |
一、政策背景:西藏转折发展与长治久安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四节 第四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完善 |
一、政策背景:缩小西藏与内地发展差距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五节 第五次西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提高 |
一、政策背景:促进西藏实现跨越式发展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六节 第六次援藏工作会与对口援藏工作转型 |
一、政策背景:推进西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二、政策内容 |
三、本时期对口援藏政策特点 |
第三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地方政府政治现代化 |
第一节 从“政教合一”到“政教分离” |
一、西藏政教关系的发展 |
二、西藏政教关系的特点 |
三、西藏政教合一制的瓦解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巩固 |
一、西藏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
二、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中的困难和挑战 |
三、西藏民族区域自治基础的巩固与发展 |
四、干部人才援藏提升西藏治理能力 |
第四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经济的非典型性二元结构 |
一、“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非典型性二元经济结构”的突破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经济发展转型 |
一、夯实了西藏发展基础 |
二、促进西藏潜在比较优势向现实竞争优势转化 |
三、促进了西藏经济的开放发展 |
第三节 援藏项目的实施与西藏“造血功能” |
一、援藏项目建设的特点 |
二、援藏项目建设对西藏“造血功能”的影响 |
第五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社会治理现代化 |
第一节 西藏社会的二元结构 |
一、西藏社会“二元结构”产生的原因 |
二、对口援藏与西藏“二元结构”社会的改变 |
第二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
一、推进教育结构调整 |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 |
三、探索在内地办西藏中学和西藏班 |
四、支持西藏中小学实行助学金制度和“三包”政策 |
五、提高基础教育整体质量和水平 |
第三节 对口援藏与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
一、完善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
二、加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 |
三、提升医疗卫生整体能力和水平 |
第六章 对口援藏与西藏民众的国家认同发展 |
第一节 民族认同 |
一、民族的核心特征和非核心特征 |
二、民族认同的主要特点 |
三、民族认同是个体基于外在客观因素的内在主观价值选择 |
四、个体价值选择与多层次群体身份认同 |
第二节 国家认同 |
一、政治认同、文化认同是构建国家认同的重要内容 |
二、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一致性与冲突性 |
第三节 对口援藏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
一、以发展保障促进国家认同 |
二、以民族交往推进国家认同 |
三、以制度建设促进国家认同 |
第七章 对口援藏政策运行及问题 |
第一节 对口援藏与“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一、对口援藏的政策供给 |
二、西藏“双线一体”政策模式 |
第二节 对口援藏政策发展和实施中的问题 |
一、政策研究调整存在滞后性 |
二、政策指导的前瞻性不足 |
三、项目援建决策程序不完善 |
四、项目援建执行有偏差 |
第三节 对口援藏政策问题成因分析 |
一、缺乏系统的宏观政策研究和政策指导 |
二、各项援藏政策资源整合的有效性不足 |
三、没有形成援藏政策发展的内生动力 |
第八章 适应现代化发展的对口援藏政策完善 |
第一节 对口援藏政策完善的必要性 |
一、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新时代发展要求 |
二、完善对口援藏政策是探索民族地区发展“新路径”的需要 |
第二节 调整完善对口援藏政策运行机制 |
一、体现五个原则 |
二、从四个方面完善运行机制 |
第三节 丰富对口援藏政策功能 |
一、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二、加强民族交往交流和交融 |
三、促进共建共治共享 |
四、推进西藏法治社会建设 |
结论与展望 |
一、客观公正认识和评价对口援藏 |
二、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发挥对口援藏的作用 |
参考文献 |
附表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8)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1 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1.1 卫生服务需求理论 |
1.2 卫生服务需求衡量方法和指标 |
1.3 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2 国内外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2.1 国内外卫生服务需求研究现状 |
2.2 国内外卫生服务需求的描述性研究 |
3 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现状 |
3.1 卫生服务需求研究现状 |
3.2 研究方法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意义 |
4 研究内容及对象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对象 |
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5.1 研究方法 |
5.2 技术路线 |
5.3 数据质量控制 |
6 论文实施进度安排 |
结果与讨论 |
1 西藏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1.1 经济发展水平 |
1.2 人口结构状况 |
1.3 教育现状 |
1.4 参保情况 |
1.5 卫生服务提供情况 |
1.6 交通情况 |
2 西藏自治区医疗卫生服务的需要现状 |
2.1 总体健康水平 |
2.2 疾病状况 |
3 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现状 |
3.1 总体需求和利用现状 |
3.2 其他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利用 |
4 西藏自治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
4.1 经济因素 |
4.2 非经济因素 |
5 现状分析和影响因素讨论 |
5.1 西藏需求的特征 |
5.2 影响因素 |
5.3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体检对象: |
1.2 体检方法: |
1.3体检项目: |
2 结果 |
2.1 |
2.2 |
2.3 血红蛋白偏高 (血红蛋白偏高:高出正常值范围最高值) 。 |
2.4 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脂肪肝也成为当代人常见的慢性病之一, 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 |
2.5胆红素偏高。 |
3 分析讨论 |
四、西藏阿里地区干部体检分析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党旗飘扬风帆劲 奋勇争先开新局[N]. 郑边疆. 西藏日报(汉), 2020
- [2]社区结构与功能视域下的藏传佛教寺院研究 ——以普兰县科迦寺为例[D]. 孙秋菊. 西南大学, 2020(01)
- [3]西藏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就诊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赵海,马晓华,吕娜,刘小星,边巴次仁,宋春燕.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2019(05)
- [4]民主改革以来藏北牧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以阿里地区改则县为例[J]. 方素梅.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 [5]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对口援藏政策与西藏现代化发展研究[D]. 侯尤峰. 中南民族大学, 2018(05)
- [7]红雪莲[J]. 杜文娟. 红豆, 2017(05)
- [8]西藏自治区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 吴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9]关于改进干部人才援藏工作的研究报告[J]. 郑洲. 西部发展研究, 2014(00)
- [10]西藏阿里地区革吉县489名干部职工健康体检结果分析[J]. 王明亮. 西藏科技,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