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考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汉语论文,韵律论文,结构论文,模式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 引言
音节数目会对语词结构产生一定的影响和限制作用,是汉语不同于印欧语系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说,在汉语的动宾结构中,通常排斥2+1结构;而在定中结构中,通常排斥1+2结构。
1+1 1+2 2+1 2+2
(1)动宾结构 存包 存包裹 *存放包 存放包裹
(2)定中结构 车厂 *车工厂 汽车厂 汽车工厂
对于这些现象的描写和解释,相关的研究有吕叔湘(1963)、陆丙甫和端木三(Lu & Duanmu 1991)、端木三(Duanmu 2000)、冯胜利(2000)、吴为善(2006)、周韧(2007、2011)和柯航(2007)等。
不过,在过去的研究当中,却很少有文章讨论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而在韵律模式上,汉语的状中结构展现了比动宾结构和定中结构更为复杂的格局,请看以下例子。
(3)1+1 1+2 2+1 2+2
重学 *重学习 重新学 重新学习
已关 已关闭 *已经关 已经关闭
必胜 *必胜利 *必定胜 必定胜利
常练 常练习 经常练 经常练习
例(3)中的四组例子都是状中结构,但我们发现:第一组排斥1+2式,第二组排斥2+1式,第三组排斥1+2式和2+1式,第四组不排斥任何一式。如果仅仅从这种例子进行考察,我们很难得出任何关于状中结构韵律模式的有效结论。
鉴于这种复杂的情况,本文决定对现代汉语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进行全面的、大规模的调查描写,并在描写的基础上,尽力揭示背后隐藏的规律。
众所周知,汉语不同于英语等印欧语系语言,句法成分和词类之间并不是一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在汉语的状中结构中,状语既可以由副词充当,也可以由形容词、甚至可以由动词和名词来充当,例如:慢跑、认真学习(形容词作状语),跳投、跑步前进(动词作状语),电话联系、集体出动(名词作状语)。不过我们必须要承认,在现代汉语中,充当状语能力最强的词类毫无疑问是副词,副词最主要的语法功能就是充当状语。本文暂时不考虑其他词类充当状语的情况,也不考虑带状语标记“地”的情况,而集中考察由副词直接充当状语的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
二 对状中结构韵律模式的考察
为了对现代汉语中的副词有一个系统和整体的了解,我们穷尽检索了《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一书,其中共收录副词338个。不过,当中有两种副词不在本文的考虑之内。
第一种情况是:经过我们的仔细审核,有一些词不应该被看成副词,这些词包括“不宜、大半、而后、凡、凡是、反、怕、生怕、许、无”,总共10个。其中“不宜、怕、生怕、无”应该归入动词,“而后、凡、凡是、反”应该为连词,“许”出现在“许多”与“许久”等组合当中,应看成是粘着语素,而不应看成是词,“大半”应是名词(或数量词)。
第二种情况是:有一些副词(尤其是语气副词)由于本身语义上的要求,只能修饰谓词的复杂形式,而不能修饰光杆谓词。这里所说的谓词复杂形式,是指以谓词为中心成分所构成的动宾结构、状中结构、主谓结构和后附体态助词等复杂的短语格式。这种副词的典型代表有“白白、好在、万万、幸亏”等词,请看以下一些例子。
(4)?白白浪费——白白浪费时间(修饰动宾结构)
?好在聪明——好在老李聪明(修饰主谓结构)
?万万记住——万万不要忘记(修饰否定结构)
?幸亏撤退——幸亏撤退得早(修饰述补结构)
?眼看胜利——眼看胜利了(修饰带“了”动词)
构成复杂形式后,充当状中结构中心的谓词短语的音节数目一般都在两个以上,因此无法考察这些结构的韵律模式,所以这种副词也不属于本文的考察范围。这种副词共有61个,它们是:白白、本、并、不定、不觉、不愧、不料、不由得、大多、大约、到底、倒是、多亏、反正、高低、共、好容易、好在、简直、仅、仅仅、净、究竟、据说、决、可、可巧、恐怕、每、乃、难道、其实、恰好、恰巧、且、却、说不定、似乎、随手、万万、唯独、无非、幸好、幸亏、眼看、一个劲儿、一共、一口气、一连、一头、一下、一下子、约、早晚、正巧、至多、至少、至于、终、终究、总共。
本文考察的范围就是除去上面两类后剩下的267个副词,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能修饰光杆谓词。根据它们所能修饰的光杆谓词的音节数目,将其分为三类,本文分别称为a类、b类和c类。
a类词是只能修饰双音节谓词,但不能修饰单音节谓词的副词。a类词的典型代表是:“必定、乘机、大力、何等、接连、日益、私自、相继、一再、早日”等,相关的例子如:
(5)必定胜利——*必定胜 乘机逃跑——*乘机逃 大力扣杀——?大力扣
何等狂妄——?何等狂 接连失败——*接连败 日益强大——*日益强
私自更改——*私自改 永远感谢——*永远谢 一再推脱——*一再推
总算到来——*总算到
以上这些不成立的格式中的一些结构,如果其中的谓词以带宾语或其他方式构成复杂形式,也是能够成立的,例如:
(6)a.乘机逃到国外 b.大力扣这个球 c.私自改了成绩 d.总算到了
这些格式之所以能说,是因为副词不只是修饰谓词,而是修饰以谓词为中心的整个谓语部分,所以当谓词后头加上诸如宾语、补语或一些体态成分后,在韵律上也变重了。但是,必须要承认,这些格式都不能单说,如例(5)所示;而且一般不能出现在句子末尾,如(7)所示。
(7)a.防止犯人乘机逃跑——*防止犯人乘机逃
b.对手善于大力扣杀——*对手善于大力扣
c.成绩不得私自改动——*成绩不得私自改
d.救灾物资总算到来——*救灾物资总算到
所以,这些副词还是要被视为不能修饰单音节谓词。
a类词总共有103个,分别是:暗暗、必定、必将、不曾、不妨、不免、不时、不住、曾经、乘机、处处、从来、从未、从中、凑巧、大大、大都、大力、大肆、大体、定向、顿时、多半、反倒、反而、奋勇、公然、姑且、何等、忽然、胡乱、缓缓、几乎、极端、极力、及早、渐渐、接连、竭力、就地、就近、居然、连连、连夜、陆续、屡次、略微、猛然、明明、默默、难以、千万、亲笔、亲手、亲眼、然后、日益、擅自、甚至、始终、势必、顺便、私自、随即、索性、特此、特地、特意、万分、往往、未免、无从、务必、先后、相继、向来、徐徐、一旦、一度、一概、一举、一一、一再、依次、已经、毅然、永远、预先、再三、暂且、早日、早已、照例、只得、只顾、终于、逐步、逐渐、逐年、专程、自行、总算、足以。
不难发现,a类词本身都是双音节词,而没有单音节词。
b类词是只能修饰单音节谓词,但不能修饰双音节谓词的副词。b类词数量不多,在我们的考察当中,只有“必、重、单、复、过、胡、渐、颇、尚、现、硬、暂”这12个,相关的例子如下所示。
(8)必胜——*必胜利 重学——*重学习 单说——*单说话
复发——*复发作 过强——*过强大 胡批——*胡批评
渐冷——*渐寒冷 颇累——?颇劳累 尚好——?尚良好
现买——*现购买 暂停——*暂停止 硬撑——?硬支撑
同样不难发现,b类词本身都是单音节词,而没有双音节词。
c类词是既能修饰单音节谓词性成分,也能修饰双音节谓词性成分的副词,这些副词典型的代表有“别、不断、成天、果然、尽量、立即、仍旧、随时、未必、直”,相关例子如:
(9)别走——别走开 不断要——不断索要 成天喊——成天叫喊
果然妙——果然精妙 尽量找——尽量寻找 立即走——立即走开
仍旧好——仍旧良好 随时关——随时关闭 未必强——未必强大
直叫——直叫唤
c类词本身既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与a类和b类词相比,c类词数量最多,总共有152个。其中,单音节词52个,其余100个基本为双音节词(含少许三音节词)。
c类词是:按期、按时、白、甭、比较、毕竟、便、别、不、不大、不断、不禁、不必、不要、不用、不至于、才、曾、差点儿、常、常常、成天、重新、从头、从小、的确、顶、都、独自、多、多么、反复、非、非常、分别、分外、赶紧、赶快、赶忙、刚、刚刚、格外、更、更加、怪、光、果然、过于、还、还是、好、何必、很、互相、回头、或许、极、极其、即将、将、将要、较、接着、皆、尽管、尽快、尽量、竟、竟然、就、就是、来回、老、老是、立即、立刻、连、连忙、马上、没、没有、莫、偏、偏偏、恰恰、悄悄、亲自、全都、任意、仍、仍旧、仍然、稍、稍微、十分、时常、时而、时时、是否、首先、随后、随时、随意、太、特别、挺、统统、偷偷、未、未必、勿、瞎、先、相、也、也许、一、一道、一会儿、一块儿、一齐、一起、一同、一向、一直、依然、已、亦、尤其、有点儿、有时、有一些、又、愈、再、在、照样、真、正、正在、直、只、只管、只好、只能、只是、只有、总、总是、最、最好。
在我们考察的267个副词当中,a类词占38.58%,b类词占4.49%,c类词占56.93%。
三 对现象的概括描写
我们先讨论a类。前面已经说过,判断a类的主要标准就是它们可以修饰双音节光杆谓词,但不能修饰单音节光杆谓词。在没有实际考察之前,我们猜测这种只修饰双音节谓词的状语可能既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但考察结果却是:a类词都是双音节词,却没有单音节词。这就是说,仅从a类形式考察,观察诸如例(5)中的例子,可以发现状中结构2+2式比较常见,但排斥2+1式。a类词都是双音节的事实可能表明:
判断一:在状中结构当中,作为句法中心的谓词在韵律上不能轻于作为修饰语的状语。
但很快就会发现,b类词并不支持这个观点。因为判断b类词的主要标准就是它们可以修饰单音节光杆谓词,但不能修饰双音节光杆谓词。同样,在没有实际考察之前,我们猜测这种只修饰单音节谓词的状语既有单音节词,也有双音节词。但考察结果却是:b类词都是单音节成分,却没有双音节成分。仅观察例(8)这种例子,就会认为状中结构1+1式比较常见,但排斥1+2式。从这里就可以推出一个和刚才的结论完全相反的判断:
判断二:在状中结构当中,作为修饰语的状语在韵律上不能轻于作为句法中心的谓词。
其实,完全可以将上述两种判断结合起来,得出的结论就是:
判断三:在状中结构当中,作为修饰语的状语和作为句法中心的谓词在韵律上应该相等。
但是,c类词的出现是对判断三这个规则的破坏,因为c类词既可以修饰单音节谓词,也可以修饰双音节谓词,而且c类词既有单音节成分,也有双音节成分。c类词既可形成2+2和1+1式状中结构,也可形成1+2和2+1式状中结构。
但如果再仔细观察,我们可以发现这样的规律:
判断四:如果一个单音节副词状语可以修饰双音节谓词,那么这个单音节副词状语一定可以修饰单音节谓词;如果一个双音节副词状语可以修饰单音节谓词,那么这个双音节副词状语一定可以修饰双音节谓词。
这是类型学中对蕴含共性(implicational universal)的一种表述方法,含有两个相关的命题,分为前件和后件。蕴含式推定:如果前件为真,那么后件一定也为真,不能为假。这是要建立一种“四缺一”的情况,其中三种情况是可证实(attested)的,排除只在逻辑上存在的第四种情况,或者说,一种未被证实(unattested)的情况。
判断四的两个规则排斥两种情况:第一,某个单音节副词可以修饰双音节谓词,但不能修饰单音节谓词;第二,某个双音节副词可以修饰单音节副词,但不能修饰双音节谓词。这两种情况在我们的考察中是不存在的。和类型学蕴含共性一般表现出“四缺一”状况不同的是:判断四中的规则只是一种“三缺一”的情况,因为副词总是要修饰谓词的,不可能既不能修饰单音节谓词,也不能修饰双音节谓词。
如果判断四中的规则确实成立,那么判断三中的规则仍然有效。一般来说,蕴含式表达前件表述的是一种更难发生的情况,而后件是一种更容易发生的情况(试分析“如果小张能跳过一米八,那么小张能跳过一米五”)。所以后件常常代表了语言中的一些普遍规律,是一种相对更为常见、更为基本的情况。
所以,正如判断三和判断四所述,单音节副词修饰单音节谓词和双音节副词修饰双音节谓词,是状中结构中更为常见和更为基本的情况。
四 对现象的分析和解释
在目前的理论中,利用句法结构来预测短语韵律模式的理论有两个,一个是端木三(Duanmu 1990、2000)提出的“辅重原则”(Nonhead Stress Principle),另外一个是Cinque(1993)提出的“深重原则”(Depth Stress Principle)。状中结构的句法结构可以表现为(10a),也可以表现为(10b)。
辅重原则要求短语重音落在句法的非中心成分上,深重原则要求短语重音落在结构中内嵌最深的成分上。关于汉语的重音,我们可以有一种简单的理解,即将汉语的单音节视为“轻”,将汉语的双音节视为“重”,即“单轻双重”。对于状中结构,辅重原则将预测作为修饰成分的状语获得重音,那么状语在韵律上就重于中心词或不小于中心词,因此辅重原则将支持2+1式但排斥1+2式的状中结构。深重原则对状中结构韵律模式的预测截然不同。仔细看(10a)或(10b),会发现在状中结构“必定胜利”中,中心词“胜利”都处于结构中最深的位置。深重原则预测中心词在韵律上重于或不小于状语,因此深重原则将支持1+2式但排斥2+1式的状中结构。
从a类词和b类词构成的状中结构来看,它们只能形成2+2和1+1的格式,既排斥2+1的格式,也排斥1+2的格式。而c.类词不仅有2+1的格式,也有1+2的格式。就这样看的话,辅重原则和深重原则难分优劣。
不过,本文更愿意利用深重原则来进行解释。我们曾经对汉语定中结构的韵律模式进行分析,认为在处理诸如“大房间”和“红苹果”这样一些1+2式形名组合时,深重原则要略优于辅重原则。具体讨论细节可参看周韧(2007、2011)。
仅靠深重原则来说明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是不够的,我们认为,还需要加上“左起音步”规则来预测汉语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关于左起音步,冯胜利(2000)和陈渊泉(Chen 2000)等都有论述。所谓左起音步指的是,音步的切分只能是从左向右进行,而不是从右向左进行。例如以下的五字串的节奏切分只能从左向右进行,而不能是从右向左。
(11) 5 5 5 5 5 (12) 5 5 5 5 5
第一步(5 5)5 5 5 第一步5 5 5(5 5)
第二步(5 5)(5 5)5 第二步5(5 5)(5 5)
第三步(5 5)(5 5 5) 第三步(5 5 5)(5 5)
(11)展现的是“左起”的音步切分方法,第一步将前两个5组成一个音步,第二步将第三和第四个5组成第二个音步,第三步将最后一个5归到第二个音步中,形成(55)(555)的节奏。而(12)展现的是“右起”的音步切分方法,最终的结果会是(555)(55)。通过三声变调证据,我们可以确信前一种从左向右的音步划分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肯定会念成(wú wǔ)(wúwú wǔ),而不是(wú wú wǔ)(wú wǔ)。
我们要说的是:2+1式状中结构不违反左起音步,但1+2式状中结构违反。以“特别好”和“很优秀”为例,如果音步左起,那么“特别好”先将“特别”归为一个音步,形成“(特别)好”,再将“好”附加到前一个音步内,形成“(特别好)”。而1+2式的“很优秀”显然是违背“左起音步”的,从左向右划分第一个音步不能是“(很优)秀”,因为“优秀”是词,在节奏上不能分开。而划分第一个音步也不能是“(很)优秀”,因为“单音不成步”。①
前面说过,深重原则支持1+2式,排斥2+1式。而刚才我们又说明了2+1式结构符合左起音步,但1+2式结构不符合左起音步。那么利用深重原则和左起音步,我们有如下分析:
第一,2+2式和1+1式的状中结构,既不违反深重原则,也不违反左起音步;
第二,2+1式的状中结构违反深重原则,但不违反左起音步;
第三,1+2式的状中结构符合深重原则,但违反左起音步。
这种分析很适宜解释前面描写和概括的语言事实。由于2+2式和1+1式的状中结构均不违反深重原则和左起音步,因此最为普遍和常见。而2+1式和1+2式的状中结构不可能同时符合深重原则和左起音步,只能满足其中的一条规则,因此都是受到限制的结构,不如2+2式和1+1式普遍。
但是,如果利用辅重原则和左起音步来预测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的话,得出的分析将是:
第一,2+2式和1+1式的状中结构,既不违反辅重原则,也不违反左起音步;
第二,2+1式的状中结构既符合辅重原则,也不违反左起音步;
第三,1+2式的状中结构既不符合深重原则,也违反左起音步。
按照这种分析,一方面将预测2+1式状中结构为一种完美的结构,另一方面也将预测1+2式状中结构为一种完全不能成立的结构,这显然和前面观察到的语言事实是相违背的。也就是说,加入左起音步这条规则后,深重原则体现了比辅重原则更好的预测能力。
加入左起音步这条规则对解释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有很大帮助,但左起音步对动宾结构和形名定中结构似乎不起作用。如例(1)中的动宾结构和例(13)中的形名定中结构。
(13)1+1 1+2 2+1 2+2
大事 大事情 *重大事 重大事情
老兵 老士兵 *老迈兵 老迈士兵
周韧(2007、2011)认为深重原则可以很好地解释为何动宾结构和形名定中结构只有1+2式。在动宾结构中,宾语是内嵌最深的成分,而在形名定中结构当中,中心名词是内嵌最深的成分。②所以,按照深重原则,动宾结构应该是宾语重,而形名定中结构应该是中心名词重,它们都排斥2+1式的结构。不过,如果左起音步起作用的话,也应该允准2+1的结构。但在这两种结构中,基本倾向排斥2+1式,说明这两种结构并不遵循左起音步。
周韧(2007、2011)认为不管辅重原则还是深重原则,都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形式化描写手段,而真正决定韵律模式的理据在于信息量,哪个成分携带的信息更多,对整个结构的语义贡献更大,在韵律上就更凸显,在韵律上重。在动宾结构中,宾语充当新信息的可能要远远大于动词,因此宾语携带的信息更多,更应该在韵律上重。而在形名定中组合中,形容词在语义上对中心名词的贡献不大,因此携带的信息不多,应该在韵律上轻。③也就是说,在这两种结构中,信息量原则的作用压制了左起音步的作用。
而之所以左起音步能对状中结构起作用,原因就在于我们很难确定在状中结构当中,到底是状语的信息量大,还是作为中心的谓词信息量大?请看下面一些例子。
(14)a.国内经济缓慢增长。b.老张心情特别舒畅。
c.大家尽量配合工作。d.小李经常忘记关门。
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中,很难说这些句子的信息焦点是充当状语的副词,还是充当中心的谓词。以(14a)来说,可以是“增长”为表达的中心,理解为“尽管缓慢,但毕竟在增长”,但又何尝不能是“缓慢”为表达的中心,理解为“尽管在增长,但是太缓慢了”。正是因为从信息的角度来看,很难确定到底状语是表达的中心,还是中心词是表达的中心。当信息量原则难起作用,被中和的时候,左起音步就开始起作用了。
五 小结
我们认为,在韵律模式方面,状中结构尽管展现了比动宾结构和定中结构更为复杂的一面,但也不是没有规律可循而完全不能被描写和解释。
本文对由副词作状语的状中结构的韵律模式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考察,认为汉语状中结构韵律模式的基本格局为2+2式和1+1式,而2+1式和1+2式是状中结构中比较受限的格式。对于这些情况,我们采用深重原则和左起音步两条规则来分析和解释,最后指出,造成状中结构韵律模式复杂的深层次原因在于其结构内部信息焦点不明确,因此有别于动宾结构和定中结构。
①冯胜利(1997、2000)认为“左起音步”是构词的音步,而“右起音步”(即“从右向左”)是一种构语的音步。状中结构是短语,那么在冯先生的体系当中,状中结构应该更适用“右起音步”。我们认为不论词、短语还是句子,音步都应该是左起的,而“右起音步”还缺乏证据。像“(人民)(总理)(人民爱)”这种短语结构,就是符合“左起音步”的切分,如果短语真是“右起音步”的话,那就应该说成“(人民爱)(人民)(总理)”,这显然不如“(人民)(总理)(人民爱)”顺口。
②在句法树中,一般将动宾结构处理成“中心词—补足语”(head-complement)的关系,将形名定中结构处理成“附加语一中心词”(adjunct-head)的关系。
③周韧(2007、2011)曾经利用定语排序的规律,说明在多重定语排序中,形容词的排序常常靠前,且常常有主观性,因此携带的信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