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 湖南株洲 412000
【摘 要】目的:探究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患者100例,随机的将这10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动态心电图的方法检查,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常规心电图的检查,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之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通过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动态心电图检查显示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6.0%,常规心态图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84.0%,除此之外动态心电图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率的阳性率分别为(90.0%、92.0%、46.0%、22.0%),明显的高于常规心电图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率的阳性率(76.0%、78.0%、10.0%、6.0%);结论:与常规的心电图的诊断方法相比,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并且治疗环境安全、可靠,操作方法简单方便,值得在以后的治疗过程中推广。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心律失常
冠心病已经成为了当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的提高了,对人们的健康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经调查发现全球死于心血管疾病的有1700万人,因此已经成为了我国公共卫生问题。
本次研究主要阐述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采用的是分组对比的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动态心电图的方法检查,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常规心电图的检查,经过检查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具体的数据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到2015年1月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50例观察组的患者中,男性有23例,女性有27例,年龄27~70岁,平均年龄(61.1±2.1)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3.3±4.5)年;对照组的50例患者中,男性有20例,女性有30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48.4±2.3)岁,病程1~3年,平均病程(1.5±3.5)年,经过严格的诊断之后,所有的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患者,其中这些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信息经过分析之后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观察组采用的是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法,采用的是12导联的动态心电图,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在检查的过程中,患者应该取仰卧位,并且要不断的控制患者的情绪,记录下必要的数据,排除掉其他的影响因素,保证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1.3 诊断标准
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观察的参数主要有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其中心肌缺血的诊断标准为:常规心电图的检查显示同一导联的T波小于R波的1/10,动态心电图的检查结果需要符合以下的3个内容,就可以明确的诊断,首先是ST段呈水平或者下移,下移的距离大于0.1mV,其次下移的时间大概要持续1min,最后是如果连续两次出现ST段时间的间隔大于1min,ST的测量标准就变为J点之后的80ms。
另外心率失常的诊断标准为:在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及时的记录下患者的心率、心跳的节奏、持续的时间和起止的状况等等,最后结合心电图的情况去顶心律失常的类型。
1.4 观察指标
在检查的过程中需要观察的主要的指标有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和心率失常的情况。
1.5统计学方法
通过所有数据均进行统计学分析,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x2进行检验,统计结果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
两组患者进行检查之后,观察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具体的数据分析如下,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冠心病主要是由于管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的官腔狭窄,甚至会出现阻塞的现象,在冠状动脉功能性病变的过程中,极易的引发痉挛等病变,还可能诱发心肌缺血以及缺氧猝死的症状,近年来我国的冠心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和复发率都及其的高,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在使用常规的心电图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虽然可以有效的获取到所需要的信息,但是监测不到实时的变化情况,然而动态的心电图可以24小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的心脏功能进行有效的监测,一旦发生异常的情况就可以及时的显示出来,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在进行确定心律失常种类的过程中,由于种类比较多,因此需要仔细的判断,以免造成误诊的情况,目前很多医院都采用的是动态的心电图的检查方法,这样可以有效的对患者进行检查,并且在操作的过程中简单方便、没有任何的创伤,并且费用比较低[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分组对比的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冠心病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的患者都为50例,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进行研究,观察组采用的方法是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方法,对照组采用的方法是常规心电图的检查方法,进过一段时间的检查之后,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的症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动态心电图方法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远远的高于采用常规心电图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96.0%,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的阳性率为84.0%,观察组患者心肌缺血的阳性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心肌缺血阳性率,除此之外观察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率的阳性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率的阳性率分别为90.0%、92.0%、46.0%、22.0%,对照组患者的房性心律失常、室性心率失常、短阵室上速以及房室传导阻率的阳性率分别为76.0%、78.0%、10.0%、6.0%,动态心电图的检测功能有效的弥补了常规心电图的缺陷,提高了心肌缺血病例诊断的准确性,并且可以准确的反应心肌缺血的发作频率以及持续时间,减少了很多遗漏的问题,每一种检测的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有优点也有缺点,动态心电图的缺点主要表现在其导联相对较少,其中的一部分的心肌缺血的数据没有办法记录,因此必须将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结合起来使用,提高全面诊断的准确率,不仅保障了患者的治疗效果,而且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另外在对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检查的内容提醒患者在检查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如检查前的3小时不能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影响到了检查的结果[3]。
综上所述,动态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显著,与常规的心电图的检查相比,不仅减少了检查的时间而且提高了检查的准确率,检查的费用也更容易让患者接受,对患者的身体伤害也比较小,值得在以后的检查过程中推广[4]。
参考文献:
[1]郑易,岑镇波,胡海雷.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1,04(06):639-640.
[2]李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3,05(19):191-192.
[3]谢玉华,代西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4):117-118.
[4]张昆.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24):134-135.
论文作者:刘彩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2
标签:心电图论文; 患者论文; 心肌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冠心病论文; 常规论文; 动态论文; 《航空军医》2016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