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临海市白水洋小学 317000
摘 要:目前作文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教作文无法,学生写作文无奈,教学结果是无效。从教学生作文中,我感到从中颇有收获。不是方法独特,而是培养孩子写作是用心引导,边实践边探索,如果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够这样,相信作文教学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学生作文 培养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理念中,更加强调激发学生作文的内部动机,更加强调激发学生写话、习作的兴趣,更加强调“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这是符合时代要求的。我们的作文教学,应从这些指导思想中大力深挖内涵,让我们的作文指导科学有效。教学生作文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是一直充满着乐趣和挑战,有着成功的喜悦,也充分认识到写好作文兴趣与基本功非常重要,培养他们多观察、多读书、多练笔、多思考、多修改的习惯,还要提高他们的写作信心。要想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作为语文教师必须要掌握作文教学理念,从实际出发,用心去教,在实践中摸索。唯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更无激情,做什么事肯定事倍功半,且没有学习的动力,到头来会半途而废;基本功是发展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了坚实的基本功,以后只要顺势利导,自然形成。我从事语文教学中摸索到一些头绪。
一、学会观察
要注意观察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鲁迅先生说过:“留心各样的事情,多看看,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对于周围的人物、动物、植物、景物……都要留心观察。观察生活,开掘源泉。孩子智能发展还处于低级阶段,“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我们要根据儿童“情绪性”的特点,把他们带进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尽可能多要接触自然万物,让他们内心丰富多彩,让他们情趣得到熏陶,来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并创造性表达的欲望。看看田野里的庄稼,圩堤上的杂草,江边的芦苇,小河里的鱼儿,早晨的农贸市场……世界对学生来说,是陌生而丰富的,学生经常没完没了地向我提出一些幼稚和可笑的问题。这就是学生走进自然和社会的收获,应该抓住机会去引导。有时候也让我无所适从,只好陪学生查阅资料,以便对问题彻底解决。“走万里路,读万卷书”,让学生从中得到“无穷无尽”的收获和乐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观察在平时,观察在引导。现在有的学生,当老师布置写作任务了,才去急匆匆地观察,又缺少必要的引导,那样没有一点效果。平时养成观察的习惯,这就要从小培养。
二、教学生说故事
孩子的表达能力要从小培养。由谁培养?毋庸置疑,“在家靠父母,在校靠语文教师”了。我是利用讲故事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的。每个小孩都爱听童话故事,学生也不例外,每天总缠着我,要听故事。我是老师,自然这个重任就推到我身上,只好想法子积累故事,说给学生听。有时候,临时编故事,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为了教会学生说的本领,我就跟学生定个“君子协定”:我说一个故事,你也得说个故事。没想到学生欣然同意了。有一次,学生竟然让我随便出个题,学生要根据所出的题来编故事,这让我大为震惊,我也发现学生的潜能。我想这是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好机会。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三、让学生多看书
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莎士比亚说:“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俄国著名作家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瞭望世界的窗口,改造灵魂的工具,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只有多读书,好书反复读,读到心领神会,有的句、段,还能熟读、背诵,灵活运用。看书是为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就是增加对文章的感悟,从而使自己的文章中透出自己的文学修养和人格魅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年少时熟读背诵一些好文章,可以经久不忘,也可以学到一些作文的方法。鲁迅先生还主张“广博”,除了阅读文学书以外,还要适当阅读一些历史、地理和科学技术知识方面的书籍,以增长知识,扩大视野。读书,还要养成认真的习惯,不要走马观花,不求甚解,应该努力做到读一本书有一本书的收获。
四、让学生多练笔
老舍先生告诫我们:“要打好基础,第一步就要学会‘记’,每天记一件事。”“最好的窍门就是‘每天必写’、‘天天拿笔’,哪怕是写几十个字也好。”因为“习惯养成之后,虽不记,也能抓住要点了,这样日积月累,你肚子里的东西就多了起来。”不练,不写,手就生;多练,多写,熟就能生巧。
五、教会学生多思考
我们的教育应该帮助孩子掌握思考的技能,使他们走出单纯的知识记忆而善于联想、敢于判断、勇于创造,从而学会学习。为了培养学生学会思考,我费尽心思。阅读文章后,我还看一遍,然后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还要就一些情节与学生交流;在写文章时,不必急着动手,而是要努力构思,尽量用好词,造好句,组织好写作材料。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
总体上说,目前我们的作文教学基本上是处于一种无序的状态:教师教作文无法,学生写作文无奈,教学结果是无效。从教学生作文中,我感到从中颇有收获。不是方法独特,而是培养孩子写作是用心引导,边实践边探索,如果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够这样,相信作文教学有效性会大大提高。
论文作者:王丹亚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1
标签:学生论文; 作文教学论文; 知识论文; 自己的论文; 故事论文; 兴趣论文; 习惯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