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2新疆医科大学急诊科高压氧室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2)
【摘要】目的:针对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后会出现的心理状况展开探讨,分析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20例出现HIV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分别在暴露3天后以及采取应对措施28天后者两个时间段,采用SCL-90量表这些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结果:这些护理人员在HIV职业暴露后3天后其身体症状、强迫、抑郁、焦虑等评分很高,在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28天后,以上指标评分明显降低,存在统计学差别。结论:护理人员的HIV职业被暴露后会影响到其身心健康,会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有利于改善其负面情绪。
【关键词】HIV职业;护理人员;心理状况;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5-0220-02
目前我国患艾滋病的人数逐渐增多,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的人员,每天都与患者进行接触,包括患者的血液、体液等[1],往往在对患者展开护理工作时极易出现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的风险,从而影响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因此,本文特针对护理人员在出现HIV职业暴露后会产生的心理状态展开探讨,并进行针对性地分析,寻找应对策略,现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4年7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艾滋病科就职并且出现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25例来作为对象,这些护理人员均为女性,年纪大都在21岁至50岁之间,其出现职业暴露的因主要为拔针时被刺伤、整理用物被刺伤、HIV体液、血液喷溅到眼黏膜、被回套针帽刺伤等,对应例数分别为13例、3例、6例、3例。
1 2 方法
在护理人员出现HIV职业暴露时需对其进行伤口方面的处理、服药期心理方面的关怀及护理、预防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这三方面。其具体内容如下:
伤口方面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护理人员刚出现职业暴露,需立即对伤口进行处理,对于被污染的皮肤用肥皂液及清水对其进行清洗,并且运用生理盐水冲洗黏膜,对于伤口则需挤出伤口处血液,再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但须注意不能进行局部伤口的挤压,进行清洗后用75%乙醇或0.5%碘伏消毒,最后进行伤口包扎,运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暴露黏膜。同时将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的相关资料报告给医院职业鉴定委员会,对其暴露程度进行评估,并采取预防性用药和治疗,尽快对这些护理人员进行血液检测等,并进行记录。
服药期心理方面的护理。HIV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身心健康所受到的损害很大,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专业心理咨询师需对其进行适当的心理辅导及支持,以冷静、友好、耐心的态度对护理人员开展情感支持,多与护理人员进行沟通,并且学会倾听、鼓励等,让其学会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障碍,并且鼓励其增强信心,树立生活的目标。同时护士长及相关人员应当对护理人员进行适当的了解,包括其心理状态、家庭环境等,对其进行关怀,并鼓励其家人多学会倾听护理人员的内心感受,并且在护理人员进行服药的期间对其不良反应进行观察,并且进行处理,同时在采取应对措施是应对HIV职业暴露的护理人员的隐私进行保护。
预防职业暴露的知识培训。对于护理人员尤其是艾滋病科的新上岗人员进行相关预防职业暴露的培训措施,主要包括护理操作的准确示范,提高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及时,改善不正确的医疗护理行为,遵守护理规章制度,必要时在护理时带上具有防渗透的口罩、眼镜等,避免护理人员出现职业暴露。
1 3 观察指标
采用SCL-90量表对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量表采取1到5分的评分制,量表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强迫、偏执、精神病这9个因子,每项因子评分满分为5分,分数越高则说明该项因子的症状越明显,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发出问卷25份,收回25份。
1 4 统计学方法
在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医学统计软件SPSS17.0的统计,用 (%)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并用χ2检测;计量数据以(x-±s)表示,t检测,若取得数值P<0.05,则表明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人员在HIV职业暴露后3天的SCL-90量表各项因子评分中值为(3.45±1.23)分,进行针对性的应对措施28天后SCL-90量表各项因子评分中值为(1.17±0.59)分。比较可得暴露后3天和进行针对性的应对措施28天后这些护理人员SCL-90量表各项因子评分存在明显差别P<0.05,t=10.238。
3.讨论
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的工作人员存在着极高的职业风险,在进行护理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HIV职业暴露会使护理人员出现不良的心理状态,有些还会威胁到其生命安全[2-3]。因此在护理人员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护理操作时必须注重防护措施,同时在其出现职业暴露时也许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且医院需对这些护理人员进行心理鼓励以及支持。本研究就护理人员在出现HIV职业暴露后的心理状况展开探讨,并分析应对策略,总结得出,医院应该对HIV护理过程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护措施,同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其了解及时处理职业暴露的流程,在出现职业暴露后多关注护理人员的心理状态,给予其心理上的疏导,减轻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
【参考文献】
[1]王嘉川,陈竹,何伶俐等.28例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原因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2015,43(03):343-346.
[2]梁桂月,陆雪萍,谢春梨等.护理人员HIV职业暴露后的心理状况及应对策略[J].内科,2013,12(01):87-88.
[3]胡晓英,范秀球,叶英武等.5例护理人员HIV/AIDS职业暴露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54(18):3540-3541.
[4]张可,福燕.临床医护人员HIV职业暴露及其防护——附5例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2,25(01):15-17.
课题名称:护理人员职业暴露后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分析(院级课题),课题号:LFY2015012.
论文作者:东保吉1,齐玲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护理人员论文; 职业论文; 心理论文; 对其论文; 因子论文; 量表论文; 伤口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