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乃东

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乃东

(大唐林州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大数据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数据技术在众多大型企业管理中已得到普遍应用。文章针对目前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在电力企业管理运用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认真分析。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应彻底改变传统的分散营销模式,实现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大数据,组织优化,提高整体竞争力,以其充分发挥大数据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作用。

目前,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职能大都由不同的部门进行,无论物资采购与供应、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等方面,物流管理基本都围绕着财务、运作、营销三个基本职能展开,主要涉及如运输、库存、订单等,由于各个部门活动目标与物流管理的目标不尽相同,使得电力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成本、物流信息等方面与生产的一致性要求有较大差距。因此,大数据下的计算机技术对电力企业物流保障所能作出的贡献,无疑是最有成效也是最有前途的管理选项之一。

电力企业生产要涉及物流领域中原燃材料的生产、运输、储存等诸多环节,在诸多环节之中,每一个环节都存在物流链断裂的可能性从而造成企业的生产损失。因此,利用计算机技术对相应的巨量数据进行采集、管理、跟踪、分析和共享,才能在大数据管理的基础上保证企业物流在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大数据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运用,涉及到一系列专门的数据管理系统,如企业的生产控制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质量控制系统等,如LIMS系统,ERP系统以 及RFID技术等,通过这些计算机数据技术的采用,使电力企业能在大数据管理过程中最大程度地控制物流供应链安全问题的产生[1]。

1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供应链安全管理中的重要性

现代企业的管理涉及到巨量信息采集和处理的大数据管理过程,尤其是电力企业还必须重点关注生产的连续性以及安全生产方面的控制,从而使其大数据管理工作变得更为巨大,因此大数据下的计算机技术在电力企业的物流供应链管理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1.1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即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需要的各种原始数据进行搜集,并建立对应的数据库,这是大数据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发挥作用的重要基础。通过原始数据采集建立的数据库,可以使相关人员快速检索到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包括从物资采购与供应、设备管理、仓储管理、生产物流管理等整个供应链所需要采集的各种数据、与生产相关的各项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标准、原材料质量标准、企业发布的各项信息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为电力企业的物流管理提供最原始的基础数据支持[2]。

1.2工作记录流水账

计算机数据系统可以对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相关部门的日常工作进行记录,从而形成相应的管理档案,以方便对相应物流管理链上的工作进行总结和审查,以及在发生物流供应链管理以及生产安全问题后进行追踪和分析等。主要包括相关物流链上的企业的产品认证情况、信用记录情况以及各项物流管理决定和命令的发布和执行情况等[3]。

1.3质量追溯

在电力企业生产质量控制最主流的认证体系中,无论是 IS09000系列还是ISO1400、ISO1800认证,都要求对物资供应链的安全以及质量状况进行全面的跟踪。必须依靠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包括原材料生产、运输、储存、加工等所有可能影响到电力企业供应链安全的质量控制环节进行全面的跟踪式记录,保证物流安全的可追溯性,在发生问题后可以立即发现导致问题发生的具体环节,从而对物流供应链起到全面的保障作用[4]。

1.4评价体系

利用计算机大数据管理技术,在足够充分信息数据的支撑下,采用各种数据分析模型,对物流、生产和库存的相应形式和前景进行相应的评价,在相应物流供应链出现安全风险时 及时预警,并为企业高层进行相关决策提供基础的数据分析和支持[5]。

2电力企业物流供应链在大数据下计算机技术管理中的运用

2.1 ERP管理软件系统

ERP系统是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的简称,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管理思想于一身,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员工及决策层提供决策手段的管理平台。它是从MRP(物料需求计划)发展而来的新一代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它扩展了MRP的功能,其核心思想是供应链管理。它跳出了传统企业边界,从供应链范围去优化企业的资源,优化了现代企业的运行模式,反映了市场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的要求。它对于改善企业业务流程、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显著作用。ERP系统实际应用中更重要的是应该体现其"管理工具"的本质。电力企业的ERP系统主要是通过对企业所拥有的人、财、物、信息、时间和空间等综合资源进行综合平衡和优化管理,利用电力企业本身的大型化协调企业各管理部门,并围绕市场导向开展业务活动,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6]。

2.2质量管理控制系统

质量管理控制系统包括ISO9000、LIMS(laboratoryinforma-tionmanagementsystem)软件系统,即通过对生产环节以及物流供应链的质量检测和控制的企业实验室采集的相应数据建立数据库,在企业质量管理相关部门和人员中实现广泛的信息共享,并将以实验室数据为核心的电力企业质量管理控制部门的相关工作流程,包括样品登记、管理、检测、分析以及生产过程中各项物流产品质量指标和供应商审核等相关工作直接采用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处理,保证数据收集和传递过程乃至相应的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并且为相应的物流供应管理部门和人员提供进行质量管理决策的信息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应用射频识别技术

应用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此技术的基础是RFID系统,RFID系统由电子标签、读卡器以及计算机终端组成。其原理是通过对相应的物流及库存货物加入相应的电子标签,然后,对其信息进行采集和追踪,使其在整个物流过程中都处于可跟踪可追溯的状态,从而对其在电力企业的整个流通环节进行全程控制。RFID技术的应用可以对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储存乃至生产情况进行相应的编码信息处理,通过相应的数据库自动 控制系统完成其全部物流跟踪和追溯的过程。相关人员只需要在检索过程中输入相关产品的电子识别码,就能对其整个物流状况进行全面的实时了解[7]。目前大多物流企业都建立了按照RFID技术的要求对相应的物流物资进行库存及发运管理,充分显示了 RFID技术的优越性。

3电力企业计算机数据技术在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3.1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普及度不高

对于电力行业来说,由于其中大多数为大型企业,这些企业往往依靠以往长期积累的经验,对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促进物流供应链的管理认识不足,同时不愿意增加成本购置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必需的软硬件设施和添加相应的技术人才,绝大多数根本没有使用任何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虽然有一定规模的电力企业均在某种程度上采用了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但普及度仍然偏低。

3.2 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

从目前众多电力企业来看,其物流管理大部分采用的是最基本,最传统的模式。即使有部分电力企业采用了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管理模式,但仍是建立在传统模式的基础上,没有实现管理模式的现代化与规范化;有的企业不采用“物流中心”管理模式,缺乏对物流信息的了解,无法实现物流信息的共享,制约了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发展。完善的物流管理体系无法实现,企业不能最大效率地利用资源,加大了物流管理的投资成本与管理成本,降低了企业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制约着企业的发展。虽然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应用并不是电力企业的必然选项,但构建健全完善的物流管理计算机大数据信息系统,能够保证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电力企业搜集更多的资源,同时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大大提高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水平,提高综合效率,提升综合竞争力。

3.3企业数据管理的软硬件技术

就目前来看,与电力企业管理相关的主要软硬件提供商,很多都为国外品牌企业。尤其是比较关键的大型质量管理控制软件,如上述的ERP系统、LIMS系统以及大型的物流管理系统,更是被国外品牌占据了主要的市场份额。在硬件方面,对于计算机数据技术在食品企业管理中运用非常关键的RFID系统,包括电子标识需要的芯片以及扫描仪等,中国厂商的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方面也不能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市场需要。企业数据管理的软硬件技术不发达,严重制约了其对企业物资供应链的保障作用。

4计算机大数据分析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的对策

4.1以制度的形式推动计算机数据技术的应用

电力企业尤其是有担当的大型电力企业在以制度的形式推动计算机数据技术的应用方面尚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中国的电力企业大多都具备一定的最基本的计算机数据技术应用的素质和观念,因此制度的建设和执行事关重要,电力企业有能力也有办法能够实现努企业层面上的生产物资管理、工程物资管理、现场物资管理、备品配件管理、设备监造管理、物资进口管理、物资招投标管理等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的建设工作以及相关的数据采集,从而最大程度地推动计算机数据技术在食品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4.2 激励机制

要使计算机大数据产业在电力企业中的广泛应用,还必须得到可提供相应计算机数据技术的软硬件生产企业的支持。因此,鼓励与电力企业积极与相关的计算机大数据公司合作,同时国家也有必要在产业政策方面,对与此相关的国内软硬件生产商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如税收优惠和高新技术产品补贴等,促使其能迅速跟上国内市场迅速成长的需要。尤其是对ERP、MRP软件系统的开发,使之能够迅速与企业的物流供应链接轨。

4.3加强对电力企业的计算机大数据的认识

对于规模以上的电力企业来说,其企业管理几乎都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计算机数据技术,因此促进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运用的难点和关键在于能否使电力企业各种资源得以有力整合,业务处理效率以及数据采集的准确性,数据统计的全面性和灵活性等。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关计算机大数据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中重要性的宣传。另外,即使大多电力企业其意识到计算机数据技术的重要性,但其并不具备应用相应技术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因此有必要对这部分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或其他教育方式使其掌握基本的运用技能。

参考文献:

[1](美)罗纳德.H.巴罗著.王晓东等译[M].企业物 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M].北京,机械工业 出版社,2002.

[2]崔介何.企业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3]何明珂.物流系统论[M].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

[4]朱道立,龚国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5]宋华,胡佐浩.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0.

[6]马士华.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7]韦银,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食品与机械,2016,第32卷第2期:226-228.

论文作者:李乃东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7

标签:;  ;  ;  ;  ;  ;  ;  ;  

大数据下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电力企业物流管理中的应用论文_李乃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