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常由许多单项工程所组成,布置比较集中,且工程量大,工种多,施工强度高,再加上地形方面的限制,容易发生施工干扰。因此,需要统筹规划,重视现场施工的组织和管理,因时因地选择最优的施工方案。通过几年的施工实践,从施工布置、施工计划管理、施工质量管理、施工人员管理等方面,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现场管理做一简要论述。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组织一个科学合理的施工是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目标,同时,为了能确保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必须使得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考虑到水利工程建设具备一些明显的特点,比如:工期长、投资大、工序复杂、任务重等等,因此,为了可以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其进度,进一步提高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就显得极其关键了。
1.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投资大,参与单位多,建设周期长,施工任务重等特点。为了可以满足施工企业管理的客观要求,必须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同时,促进文明施工。考核施工企业的质量、安全、工期、成本四大指标,施工现场是第一系统目标的落脚点。施工现场对于安全管理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通常来说,施工现场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存在较多的事故隐患、需要进行较多的露天高空作业、还有拥有较大人员的流动。在这种情况下,经常容易发生坠落物体和物体打击等事故,综上所述,必须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的水平,对于施工操作人员的工作条件进行进一步的改善,避免事故再次发生是十分关键的,此外,施工企业确立企业信誉的最关键的是指标合同履行率,为了保证合同工期的顺利完成,必须使得施工现场管理组织管理的好,尤为重要的是,在实际施工现场控制工期方面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用网络计划技术。企业效益的源泉是成本,就实际施工现场而言,占据较大部分的是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的消耗,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无效劳动,尽量减少设备占用时间,提高机械设备利用率,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
综上所述,对于进一步做好施工现场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施工企业进一步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确保施工安全,保证合同工期的如期完成,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只有重视对其管理才能促进文明施工。
2施工技术准备
一个水利工程项目,其施工工艺、材料使用品种、各施工工种组相互配合等,都要求必须拥有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洞悉具体的施工工艺,施工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步骤尽在掌握之中,了然于心。同时考虑施工队伍、材料供应、资金、设备等,科学、合理地做好施工组织方案,并以橫道图或网络图表示出来,使每一分部工程都纳入受控范围之中。针对具体的施工合同要求,尽最大限度地去优化每一道工序,每一分部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施工规范、技术交底等工作,可以使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新的施工工艺、新的材料特征,共同提高技术操作、施工水平,从而保证水利施工项目的进度、质量。
3、施工进度管理
进度管理作为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目标之一,是十分重要的。工程进度失控,必然导致人力、物力的增加,甚至可能影响工程质量和安全。拖延工期后赶进度,建设的直接费用将会增加,工程质量也容易出现问题。在关键时刻(如截流、下闸蓄水)赶不上工期,错过有利的施工机会,将会造成重大损失。如果工期大幅度拖延,工程不能按期投产受益,这种损失将是巨大的,直接影响工程的投资效益。延误工期固然会导致经济损失,盲目地、不协调地加快工程进度,同样也是片面的,也会增加大量的非生产性支出。工程建设各部位的施工进度统一步调,与资金投入、设备供应、材料供应以及移民征地等方面协调一致,并适应现场气候、水文、气象等自然规律,才能取得良好的经济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因此,进度控制就是以周密、合理的进度计划为指导,对工程施工进度进行跟踪检查、分析、调整与控制。进度控制的主要文件有合同文件、进度计划、现场的管理性文件(如现场指令)等。施工企业在投标阶段就应拟订确实可行的进度计划,施工期间应严格按照合同文件和进度计划进行施工,根据工程项目建设的特点,可把整个施工过程分为若干个施工阶段,逐阶段加以控制,从而保证总工期按期或提前实现;按分包单位分解,确定各分标的阶段性进度目标,严格审核各分包单位的进度计划,各分包单位协调作业,保证工期的顺利完成;按专业工种分解,确定不同专业或不同工种相互之间的交接日期,为了下一道工序按时作业、保证工程进度,应不在本工序造成延误。工序的管理是项目各项管理的基础,通过掌握各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及时间,能够控制各分部工程的进度计划。按工程工期及进度目标,将施工总进度分解成逐年、逐季、逐月进度计划,短期进度计划是长期进度计划的具体落实与保证。
4、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是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质量不合格,工程就无法顺利进行,不仅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进度,而且还将产生反工成本,带来经济损失,影响企业效益。更严重的是一旦失事,将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保证施工质量。一切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施工技术规程的制定和贯彻,施工工艺的安排和控制,技术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推行,都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为主要前提。
质量管理从“事后检查”发展到全面质量管理经历了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企业的全员参加质量管理;产品的全部过程进行质量管理;对全体人员进行质量教育和培训。贯彻全面质量管理,必须形成制度,持之以恒,才能使质量水平不断提高。
在工程的施工中,为了保证该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对每一道工序,从原材料入手,认真执行施工员初检、项目负责人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的“三检制”制度;提高职工和外用工的质量意识,保证了各单元质量达到100%的合格,整个工程达到优良标准,使业主感到十分满意。
5、施工人员管理
人作为管理的对象,要避免产生失误,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以发挥“人是第一因素”的主导作用。首先,要有合格的现场施工管理人员,施工管理工作具有专业交叉渗透、覆盖面宽的特点,施工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一定深度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水平,还要有一定的法律、经济、行政管理的知识和经验,更需要具备丰富的工程时间经验和遇到突发实践的应急经验。而施工企业也要想办法提高现场施工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提高组织协调和应变能力,能够因人、因事、因环境、因目标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组织管理方法,使之与实际情况尽量保持协调,从而使管理工作真正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其次,要有合格和技术过硬的现场施工人员,施工管理人员是工程建设的管理者,而施工人员是工程建设的建设者,施工人员的技术条件、职业道德、文化修养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好坏。施工企业要保证施工操作人员做到持证上岗,做好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强化全体人员的质量意识。
6、结语
总之,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是一项严密而科学的系统工程,这其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多的,同时存在一些不确定性,必须按照工程所存在的不同特点,施工单位进行周密部署,充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在进行实际施工时,为了可以按时、保质的完成施工任务,必须严格质量、安全、进度和资金管理,克服工程建设中的各种困难。
参考文献:
[1] 赵金亮.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J].科技向导,2014,14(08):277-278.
[2] 宋效兰.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J].实践与创新,2016,18(35):194-195.
[3] 杨炳瑞.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怎样管理[J].工程技术,2017,(1):44-45.
论文作者:叶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11
标签:进度论文; 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工期论文; 水利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序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