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_刘杨

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_刘杨

(哈尔滨应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78)

摘要:在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中,将着重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的专业性强化。根据近些年数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调查发现,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普遍不高,归其原因还是专业课程的设置不合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将改革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模式,加大专业方向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的比例,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做出相关方案。

关键词:就业导向;高校数学;就业

前言

大学数学的主要专业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这个以往的红牌专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却持续下降。要知道,数学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是分不开的,大大小小的交易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应用,但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却存在就业率低的现状。本文将根据此点,着重讲解该专业就业方向的应对策略。

1 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现状

它是成立于20世纪初的专业,专业内容涉及教学与科研领域。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能让两者互相促进,致使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毕业生市场需求很大,前景一直被人们所看好。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的教育方式也发生着巨变。但这个专业的教学方式没有与时俱进,教师还秉持着以往的教学模式,忽视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理论认知没有多大增长。数学专业的知识不新颖、老师讲课的方式索然无味,都能导致学生无法认真学习,让专业对人才的培养达不到预预期的效果。

时代在改变,社会需求也在改变,以往的方式并不适合新时代的教学。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人而言,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具备创新性、文学修养、实践能力,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并不是要一张文凭、一个摆设品。专业学生要以就业为奋斗目标,要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专业性,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培养具备创新思维、高能力、高素养的应用人才。

2 教学方式的更改

2.1 专业内容的与时俱进

教学内容是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基本要素。所以专业的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就要提高其就业能力。毕业后有多大竞争力,就看有多大实力。要开展有效措施,就要做相关计划:第一,专业课程的内容要有其特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与普通数学教学不一样,它不仅仅是理论上的知识,更要根据现代发展的状态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想要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为学校增名气、为教师增名誉,就要让专业知识变得有趣,让学生乐于去学习,调查当今学生的兴趣面,设计具体的教学内容;第二,结合当今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开展相对应的教学课程,高校想要通过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整体实力,就要以社会的变化而变化,以当今的需求作为培养学生技能的标杆。专业学生可以往金融业、IT业、证券投资等偏理工性的领域扩进,为学生扩大就业面的选择范围。

2.2 以学生为教学中心

教师是知识的传输者,学生选择什么专业,就会有相应的专业课程。教师让学生掌握所负责的课程,是其职责。如何高效的教学,对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的水平和就业竞争力做提升,就需要教师有更新和优化教学课程的方法。紧跟着时代发展的需求所做出调整,专业课程也要随着需求而进行改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核心,提高学生的上课效率与认真度。因为面对的学生都是成年人,固有的死板教育方式绝对是不可行的,专业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的教学方式试探学生的上课积极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有效措施,让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学习之中。提高整体的专业知识普及率。比如进行《代数学》的教学课程时,就让根据学生的基础掌握度和整体水平做出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注意学习好的同学,以满足整体学生的专业知识为己任,毕竟学生水平不在一个水平,用同样的问题考验全体,难免会有些力不从心,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逐渐由简易难稳定提升学生专业水平。

2.3 保持专业课程的合理性

从教学整体上,要保持数学专业合理性的同时,也要根据时代的就业发展设置社会需求大的计算机软件应用和金融数学,争取让学生往研究型与应用型两类人才做发展。解决数学专业课程的一些存在缺陷,专业知识应用性不强而造成的就业面狭窄。根据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录取不严格,很多学生的基础并不扎实,教师在传授知识时,不要过分讲究成绩和效率,也要为学生的学生能力做教学调整对策,否则会使大部分学生对学习数学失去信息,从而导致厌学心理。加大专业课程的实用性,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才是学生高效就业的保障。

3 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

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的就业领域,如何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根本的对策就是提升其专业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提供砝码。高校学生都应该以学生的专业技能出发,近些年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学生就业率不高,还是因为没有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专业性技能不强,就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如今的高校教师,应该在学生进入高校第一年开始,就悉心培养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学习,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引导,为其制定自己的未来职业规划;随后两年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探知欲,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灵活运用,结合实际就业需求做分析调整;最后一年,专业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有效的强化就业能力,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校都会有一些实习基地,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良好的发展,可以为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提供计算机软件和大数据处理及金融模拟操作的机会,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IT、金融业的就业前景比较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学习专业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就业能有更加广阔的选择性。因此学生不能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多参加能对未来的发展有帮助的活动或者培训机构,可以动员学生根据兴趣学习不同的知识,并考取相关的证书,参加银行或者证券公司的招聘考试在金融领域立足。高校每年都要召开数学专业师生交流会,让那些出色的高年级学生为学弟学妹们提供经验心得,为他们以后的就业提供方向的选择性。学无止境,高校也可以让研究生们介绍如何选择考研学校与专业的选择,为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学生提供多条道路,让他们的未来就业更加多彩。经常鼓励学生去社会上实践所学的知识,认识社会对人才方向的需求。帮助学生多积累一些就业经验,不断强化其专业素养。

结语

在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学中,要以就业前景为教育中心,强化专业教学内容的专业性、教学方法的与时俱进、重视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与就业竞争力,为社会不断输送高技能、高素养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蔡吉花,倪岚,张秋杰.以就业为导向的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改革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2015(6):77-79.

[2]王海燕.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6):92-92.

[3]容轶愚.基于就业导向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思考[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3):118-119.

[4]黎勇.转型发展背景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育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初步实践[J].高教论坛,2017(1):23-27.

作者简介:刘杨(1982.09-),女,黑龙江省人,本科,讲师,数学与应用数学。

论文作者:刘杨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基于就业导向下的高校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教学分析论文_刘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