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堂教学有效性主要指的是要运用最少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获得知识内容的最大化掌握。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理念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发展趋势,要求教师强化自身教育思维理念和教学方法手段的变革与创新,在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前提下,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强化课堂教学实效的提升,构建起集自主、合作、探究为一体的课堂教学文化,使之更加契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更加契合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本文主要对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应用进行思考和探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应用策略
一、精心设计问题强化问题设计有效性提升
问题是思维活动的重要源泉,要想将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深入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之中,教师需要以教学目标为统领,在课堂教学中强化探究性、启发性课堂提问的设计,借助科学的问题强化学生探究学习兴趣的激发,助力教育教学目标的达成。一方面,教师要提出有着准确问点的问题,对问题解决的关键进行把握,特别是要搞好难易程度的有机结合,就是教师要本着“跳一跳,摘桃子”的原则,提出的问题应当是学生通过教师引导或独立思考所能够解答的,若问题难度过大,学生的学习探究动力难以被激发,若问题过于简单,则难以让学生充分思考、相互交流探究。同时,问题的设计覆盖面要尽可能地大,问题应当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对各类学习水平的学生进行充分考虑和照顾,还要注重对提问时机的把握,要在学生有一定了解但未全面掌握、有一些观点和思想想要表达但不知从何说起时进行提问。比如:对直线y=3x+4与两条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进行求解一题中,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一条直线和两条坐标轴所围成的图形是什么样的?如果学生能够回答出直角三角形的答案,教师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提问:如果对其面积进行求解,应当先求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出借助点的坐标求解进行直角边长度的计算。
二、密切生活联系强化情景创设有效性提升
数学教学中要强化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要借助生活中较为熟悉的事例将教材中的那些较为抽象的数学问题有效转变化为具象、形象的内容,并借助情境创设的方式将其展示给学生,从而强化学生思维启迪,最大限度地消除数学的神秘感和陌生感,这样的教学能够将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比如,在进行“合并同类二次根式”和“合并同类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日常较为熟悉的奥特曼和怪兽进行情境的设置:①2只奥特曼+3只奥特曼=;②5只怪兽+8只怪兽=;③7只奥特曼+11只怪兽=。①+②+③是否可以?原因是什么?这样学生就能够想到先将他们充分归类,将同类二次根式或同类型的概念引出来。有趣、新颖的课题引入,往往能够强化学生求知欲望的激发,将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点燃,将知识内容学习和探究的条件和环境提供给学生。这样的教学就能够将实际生活和知识内容有机联系结合起来,实现教学情境的巧妙创设,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探究兴趣激发出来,助力学生思维的发散与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渗透数学思想强化教学灵动性提升
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这样的认知和体会,虽然他们耗费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强化考题讲解和训练,但实际落实到学生身上的效果则是:虽然他们做了大量的例题,也进行了问题的求解,但问题求解之后学生并未科学掌握、有效应用相关的数学原理和逻辑思维。这些内容需要通过教师的深入反思、原因分析进行探索。在初中数学例题讲解过程中,并非例题讲解得越多越好,而是应当以例题和知识为载体,潜移默化地将数学思想渗透其中,强化学生数学思维品质的全面提升。具体到初中阶段,教师应当注重函数思想方法、类比思想方法、化归思想方法、分类思想方法、方程思想方法、整体思想方法和数学结合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在进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章节的教学中,通过类比方程组以及方程组的解对不等式组和不等式组的解集概念进行理解,将类比思想渗透其中,让学生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进行迁移,在积极参与、交流探索和潜移默化地进行新知识内容的理解。借助数轴对不等式组的解集进行求解,将数形结合思想渗透其中,让学生更加明了、直观地进行认知和理解,还可以通过列不等式组的方式进行实际问题解决,并将建模思想渗透其中。在例题讲解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组织和引导学生对解题后的思考、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类、数学相关规律的技巧和小结进行探究,进一步做好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问题的解决,强化对例题广度和深度的挖掘,实现例题辐射面的扩展,这个过程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升是极为有益的。
比如: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长为8cm,另一条边的长度为10cm,求这一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在这一题目的讲解中可以将分类讨论的思想充分渗透其中,先让学生对哪一个边是等腰三角形的腰进行确定,深化学生对等腰三角形几何特征的认知和理解。但这一问题在学生求解中被忽略,有的学生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基本要求进行了忽视。以这一题目的教学为基础上,教师可以强化问题一题多变策略的实施。
变式1: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边长为3cm,另一个边长为6cm,请计算这一个三角形的周长。
变式2: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底边长度为y,三角形的周长为14cm,请将二者的函数关系式写出来,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两者的图像画出来。这一题目中所渗透出的函数思想,以函数为基本的载体,在周长一定的情况下对底边边长和腰长的互相影响和制约关系进行研究。同时,不能对一般三角形基于边长关系的要求进行忽略,要注重强化学生思维严谨性的训练。借助科学有效的变式教学思维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实现思维定势的突破,强化学生思维灵活性和变通性的培养,将充分的思维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思考强化对概念认知理解程度的加深,引导学生对解题的方法、教训和经验进行充分总结,这样对于学生学习动机和情感体验的培养大有裨益,能够将传统的被动学习有效转化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结语: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应用中,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强化问题设计有效性提升,密切生活联系强化情景创设有效性提升,渗透数学思想强化教学灵动性提升。
参考文献
[1]马园园.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4).
[2]何小兰.关于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教育时代,2016(4).
[3]吴军.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读与写杂志,2018(8).
[4]马万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2012(7).
论文作者:刘蘋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学生论文; 角形论文; 思想论文; 有效性论文; 教师论文; 思维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10月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