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四十里铺中心卫生院;甘肃平凉744024)
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偏头痛的中医内科疗法以及相关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92例患者分成各自4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方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效果较为明显,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内科;偏头痛;
引言:
偏头痛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原发性头痛病症,该病症有一定的家族性发病倾向,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并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病症发作有一定的周期性,发作一段时间以后会有间歇期,然后又会再次发作。患者在较为安静、幽暗的环境中则症状明显减轻,睡眠中也会有显著缓解[1]。并且,在该病症发作前和发作时,有时会表现出神经或精神障碍。该病症的诱发因素有很多,包括身体激素改变、药物影响、食物添加剂刺激、睡眠状况、情绪表现等等。当前,该病症的治疗依然没有十分有效的方法,临床上主要以控制头痛和缓解症状为目标。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具有一定的疗效,为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偏头痛的中医内科疗法以及相关体会,我院实施了本次研究,现就此做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以随机的方式将92例患者分成各自4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范围在21岁到7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5±5.1)岁;病程最长者为12年,最短者为6个月,平均病程为(4.8±1.1)年。观察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范围在23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0.3±5.5)岁;病程最长者为11年,最短者为4个月,平均病程为(4.5±1.3)年。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病症状况、病程等一般资料,两组患者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疗法,具体为,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每天用药1次,每次用药量为5mg。
观察组患者接受中医内科治疗,选择具有疏风通络、温经止痛的方剂,基础方剂如下:丹参30 g、酸枣仁30 g、黄芪30 g、当归15 g、菊花15 g、熟地各15 g、地龙15 g、天麻10 g、合欢皮10 g、白术10 g、川穹12 g、防风12 g、远志6 g、甘草6 g;针对患者头痛位置的不同,稍做增减。头痛位置偏一侧的患者,在方剂中增加黄岑12 g、柴胡12 g。头痛位置在前额的患者增加葛根10 g、白芷10 g。头痛位置在后针部,增加蔓荆子10 g、羌活10 g。药物以冷水入药,大火煮沸,再调至小火煎煮;反复煎煮两次,得药汁300ml左右,分早晚两次服用;患者每日服用一剂。
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4周治疗,期间不服用其他任何干扰性药物。
1.3 观察指标与临床疗效
两组患者均连续接受4周治疗后,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疗效标准采用卫生部制定的标准[2],将效果分为四个级别:控制、显效、有效和无效。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完全消失并且不再发作,视之为控制;患者经过治疗,症状基本消失,治疗积分降幅超过50%,视之为显效;患者经过治疗,症状有显著改善,治疗积分降幅在50%到20%之间,视之为有效;治疗后,症状没有显著缓解或有加重趋势,治疗积分降幅不足20%,视之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控制患者、显效患者和有效患者数量之和所占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作为数据统计分析的工具,计数数据表示为(数量/百分比),以卡方检验作为验证差异的方法;P<0.05作为判定是否具有显著差异的标准。
2 结果
在各自46例的观察组合对照组中,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1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表1所示。
3 讨论
偏头痛作为一种常见疾病,在女性群体中的发病率呈更高,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该病症在男性和女性群体中的发病比约为1:2-3;偏头痛患者备受折磨,对生活和工作有十分严重的影响[3]。
当前,对于偏头痛的实际引发病因,尚未形成确切结论,有相关研究表明,可能与遗传、代谢、饮食、精神相关[4]。其发病机制当前主要有三种学说,一是血管学说,二是神经学说,另外还有一种三叉神经血管学说。西医治疗偏头痛,主要以缓解头痛症状为目标,通常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比如盐酸氟桂利嗪,使患者的局部动脉得以扩张,改善血液循环状况,进而达到缓解头痛的目的。
中医内科对于偏头痛的研究也较为深入,认为该病症为由于风邪入体引发的“脑风”疾病,再加上静脉阻塞,肝肾失调等原因共同引发。所以中医认为该病症的治疗不能限于局部,而应从机理平衡的角度施治。
在本次研究中,各自46例的观察组合对照组中,5例观察组患者治疗无效,13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无效;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9.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其效果值得信耐
参考文献:
[1]佘继先.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20):101-102.
[2]王岩.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体会[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1):254-255.
[3]张雄文.偏头痛的中医内科治疗效果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3,(20):15-16.
[4]雷平元.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J].健康必读杂志,2013,(3):294-295.
论文作者:马巧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8
标签:患者论文; 偏头痛论文; 内科论文; 中医论文; 病症论文; 对照组论文; 头痛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4月下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