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癫痫小儿患者48例,将患儿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各16例,A组采取苯巴比妥治疗,B组采取托吡酯片治疗,C组采取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三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A组患儿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B组患儿显效9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7.5%;C组患儿显效9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3.75%;三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P<0.05。结论:三种药物治疗小儿癫痫均有显著效果,丙戊酸钠的不良反应更少,在用药中应结合患儿病情进行选择。
关键词: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
癫痫是一种脑神经元异常放电的脑功能障碍综合征[1],为神经系统常见病。小儿癫痫以药物治疗为主,选择效果显著,安全性高的药物十分重要。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癫痫小儿患者采取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进行对比,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癫痫小儿患者48例为本试验对象,患儿均符合癫痫的诊断标准。患儿家长对本次试验知情同意;排除严重肝肾疾病患儿、药物过敏患儿、不能完成本次试验患儿。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患儿男9例,女7例;年龄1~13岁,平均(10.2±1.8)岁;失神性发作4例、全身性痉挛发作9例、部分性复杂性发作3例;B组患儿男10例,女6例;年龄1~12岁,平均(9.7±1.9)岁;失神性发作3例、全身性痉挛发作10例、部分性复杂性发作3例;C组患儿男8例,女8例;年龄2~12岁,平均(10.1±1.6)岁;失神性发作4例、全身性痉挛发作8例、部分性复杂性发作4例;三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各项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相似度高,可进行对比研究。
1.2方法
A组给予患者苯巴比妥治疗,苯巴比妥初始剂量为每次2~3mg/(kg·d),每日1次;治疗3d后增加剂量,每次0.6~1.2g/d,每日1次;B组给予患儿托吡酯片治疗,托吡酯片初始剂量为0.5~1.0mg/(kg·d),逐渐增加治疗,增加至4~8.0mg/(kg·d),每日1次;C组给予患儿丙戊酸钠治疗,丙戊酸钠初始剂量为10~15mg/(kg·d),逐渐增加治疗,增加至100~200mg/d,每日1次。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三组患儿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疗效判定根据患儿癫痫改善情况及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判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显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明显减少,药物使用次数减少,病情明显得到缓解。有效:经过治疗后患儿的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有减少,病情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后患儿癫痫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相比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均数±(x±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取卡方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三组疗效对比
A组患儿显效10例(62.5%),有效5例(31.25%),无效1例(6.25%),总有效率93.75%;B组患儿显效9例(56.25%),有效5例(31.25%),无效2例(12.5%),总有效率87.5%;C组患儿显效9例(56.25%),有效6例(37.5%),无效1例(6.25%),总有效率93.75%;三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2三组不良反应对比
A组出现5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4例胃肠道反应,1例皮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B组出现3例不良反应,其中包括3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C组出现1例胃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C组不良反应最少,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小儿癫痫在临床上较为多见,该病为脑功能出现暂时性、阵发性的紊乱,患儿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肌肉抽搐等,临床主要通过脑电图进行诊断,如不能及时有效治疗,可对患儿神经发育、智力发育造成影响,引起临床上的广泛重视。小儿癫痫的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尚未完全明确,但多数学者认为该病的发病因素和遗传因素、内分泌疾病、颅内感染、脑血管疾病等有关。在确诊癫痫后应及时治疗,降低对患儿的损伤。在用药中应遵循小剂量逐步增加的原则。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均为常见的抗癫痫药物。苯巴比妥是通过对中枢神经系统突触传递进行抑制,将癫痫发作阈值提高[2],来达到抑制癫痫的效果。托吡酯片主要对钠通道、γ-氨基丁酸受体进行抑制,减少脑部异常放电。而丙戊酸钠则通过对神经细胞兴奋性进行抑制[3],达到抗癫痫效果。结果显示,A组总有效率93.75%;B组总有效率87.5%;C组总有效率93.75%;三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2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75%;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了三种药物治疗小儿癫痫均有显著效果,应根据患儿具体病情进行选择,同时应注重药物安全,减少不良时间发生。
参考文献:
[1]李艳,马萱.苯巴比妥与托吡酯片、丙戊酸钠应用在小儿癫痫中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4):134-135.
[2]曾东.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及预后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4):123-124.
[3]陈秀莲.苯巴比妥、托吡酯片、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的疗效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9):67-68.
论文作者:高秀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4
标签:癫痫论文; 患儿论文; 戊酸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小儿论文; 有效率论文; 巴比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