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尹德斌,宋晓华
(石家庄学院,河北 石家庄)
摘 要: 校企合作被公认为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之一。有效的校企合作应具备明确的目标、较高的契合度、稳定的利益共赢机制和完善的保障机制四项基础内容。为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校企双方需要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合作目标,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并通过加强高校自身资源与能力建设和过程监督与指导,保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构建
创新型国家建设、经济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着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强烈需求,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校企合作作为重要人才培养模式,其价值性早已得到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广泛认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010-2020)》指出要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机制创立,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作为目前高校教育改革中的基本思路,应当与时俱进,在进行模式构建与实践过程要充分发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导向作用。
一 当前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校企合作模式已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发展及运作过程中仍存在着很多现实问题。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教师,其一言一行对于学生各方面的成长来说,都可能产生重要影响。辅导员必须做到言行一致、公平正义,才能被同学信服,才能成为学生内心的榜样。针对一些辅导员道德素质低下的现象,学校必须严格控制,加强对辅导员的素质训练,确保学生权利平等。同时,辅导员应明确自身职责,学生才是其工作的主体,要切实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一) 校企合作领域侧重人才供需,企业参与合作育人动力不足
由于社会分工与组织属性差异,社会企业很少以人才培养视角与高校展开合作,合作动机大多是人才选聘或是缓解短期用工需求,即校企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选人用人方面,而在校企合作育人方面表现不足。通过依托校企双方资源优势,进行人才培养,则需要将人才培养与企业本质利益相结合,激发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二) 校企合作实践偏重职业技能,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系统培养
校企合作的根本目标是“育人”,即将学生培养为适应社会发展变化、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这就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多方面能力。但当前大部分的校企合作实践中,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机会更多是简单技能操作训练,偏向于实践能力培养,对于创新思维和意识、健全的社会人格等缺乏系统培养。
笔者以蓝墨云班课为网络教学平台,将手机作为课上课下必备工具,对《数据结构》课程进行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提高课程教学效率和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三) 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侧重形式创新,过程管理体系不够完善
流体因子属性通过估算P波和S波的速度比及密度,利用梯度和截距的差值变化趋势来显示流体因子异常。即偏离泥岩基线的距离,距离泥岩基线越远,越有可能聚集油气。研究区目的层沿层流体因子属性平面分析表明,成2、成3井处流体因子值较大,呈现正异常,为油气聚集区。
二 校企合作模式建构基础条件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当前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高校与企业要从长期和全局视角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作为校企合作目标,以此来指导校企合作模式选择与运行。创新创业人才是一种依赖心智能力的高端人力资本和智力资本,包含创新和创业两个层面。[4]创新是对新事物进行创造或旧事物进行改造;创业是把创新从理念变成现实的过程。创新是创业的基础与源泉,创业是创新的实践与检验,两者之间存在紧密逻辑关系,密不可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践行能力,[5]使之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提高社会适应性,[6]突出体现人的创造潜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侧重于创新素质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开发。创新素质是指在人基本素质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愿意尝试并能够运用多种有效方式去创造新事物、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素质,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能力等内容。创业能力是凭借自身的知识与科学的思维方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是行动主体综合素质的体现。[7]
(一) 明确的校企合作目标
校企合作目标是校企合作的基本前提,也是校企合作模式选择与创新的指示器。从现有经验来看,不同校企合作模式具有各自优势:如订单式人才培养在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提高岗位获取能力方面具有优势;顶岗实习在强化学生岗位认知,促进角色转换、提高职业保持能力具有优势;工学交替式在提高学生专业技能方面具有优势;校内工作室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优势等。校企合作模式构建首先要明确校企合作目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校企合作模式设计与规划。
在现有校企合作实践中,大多高校往往更加重视校企合作数量与形式创新,对校企合作过程运行管理缺乏重视,如缺乏明确的校企合作育人目标,缺乏相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对学生实践过程缺乏有效指导与监督等。完善的过程管理体系是实现校企合作目标,促进校企合作长效稳定发展的重要保障。
(二) 较高校企合作契合度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中,应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创新与发展。
(三) 长效稳定的利益共赢机制
“绿色2”是在生态环保问题日益严峻的社会背景下,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方针下应运而生的,是转译“Green Revolution”中的“Green”进一步演化形成的。21世纪开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在汉语修辞的作用下,“绿色2”的使用频率更高,并继续向更独立更自由的方向发展。例如:
(四) 健全校企合作运行保障机制
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培养过程适宜采用过程导向,即让学生获得任务完成过程的完整体验。结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适宜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应具备四方面特征:一是在实践过程中,能使学生充分获得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机会;二是能使学生获得有关法律、管理、技术、经济等方面知识内容,构建广博知识体系;三是具备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发挥想象、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形成自信、独立、坚韧、乐观、责任、合作等创新创业人格;四是使学生能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践行能力。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校企合作能否得到长期稳定及有效发展,取决于合作主体利益被满足程度。[2]校企合作双方存在多方面利益诉求:对高校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即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也可为科学研究获取一手资料等;对企业而言,即可提前锁定人才,满足用工需求,也可获得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以及提高企业品牌在高校市场的影响力等。为使校企合作长效稳定并能向更深层次发展,则需要高校加强自身服务能力建设,深入研究合作企业发展需求,找准利益集合点,共建利益共赢机制,与合作企业发展成为相互依赖的“利益共同体”。
三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基本思路
校企合作正如校企双方的联姻,高校与企业资源优化组合的基本前提是合作双方具有较高契合度。双方之间的契合度越高,则会越紧密。较高校企合作契合度有四种表现:一是校企双方均有较强的合作意愿,能够尊重彼此利益诉求,具有较高情感契合度;二是校企双方对合作目标、实现途径和具体操作过程等认知一致,具有较高认知契合度;三是校企资源优势互补,具有较高资源契合度;四是校企双方在价值理念和社会规范等方面具有共融性,具有较高文化契合度。
(一) 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合作就本质而言是不同属性的组织之间的合作问题。[1]从组织合作视角,成功的校企合作需要具备以下的基础条件。
(二) 明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导向校企合作模式特征
校企合作能否产生最大效益,取决于合作运行过程中保障机制的完善程度。[3]首先,要有完善的管理体系作为组织保障,如成立专门校企合作组织机构,负责校企合作工作的整体规划、组织安排、沟通协调和日常运行。其次,要有健全的制度保障,规范校企合作活动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如校企合作管理制度、激励政策,合作监控与评价反馈制度等。第三,要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保障,能够对学生实践提供有效指导。第四,要有校企合作资金保障,以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运行。
对照组4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病症,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密切监测,并定时测量、记录患者的血压。
(三) 拓展合作领域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模式
校企深度合作强调的是高校与企业之间的 “过程”合作,即通过增加校企之间接触点与合作面,使校企之间形成积极互利关系。[8]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特征表明,校企之间需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才能为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与创业能力开发提供适宜的实践环境。在调查发现中,一些企业为提高组织效率往往将资源集中在其价值链活动中“战略环节”,对非战略环节当中的一些微小项目则寻求外包;一些中小微企业由于规模较小,资源有限或者人才缺乏,往往希望能够找到适宜的合作伙伴,能以较低成本帮助其解决生产和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高校可以将企业的这些合作需求引入校园,使高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需求有机结合。在该合作模式下,企业从中可以通过较小的成本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部分创新问题,提高校企合作动力;学生能够深刻体验到一项工作任务完整的工作过程,使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善、能力得到更充分和全面的锻炼。
(四) 加强校企合作资源、组织和制度建设
建立与发展校企深度合作,需要高校具备与之相匹配的能力与资源条件。首先,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建设。硬件资源建设包括开发项目合作的场地、购置能够完成具体工作的设备资源和软件资源等。软件资源建设包括师资队伍建设、知识库建设、课题研究等内容。其次,加强校企深度合作组织建设,要从学校和专业两个层面进行。学校层面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总体规划、设计与协调;专业层面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具体运营。再次,加强校企深度合作制度建设,如设立专项奖学金、学分置换、素质测评加分等措施,激发学生参与热情,给与适当绩效奖励、职称评定加分等措施提高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另外,高校还应树立品牌意识,通过营销宣传手段扩大自身的品牌影响力。
(五) 完善校企合作过程监督与指导机制建设
校企合作过程指导与监督是实现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在合作运行前,校企双方要对合作项目的难度系数、资源投入、实施方案、组织安排等进行评价与检验,以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企业利益目标的双重实现。在合作运行中,学校教师要发挥主要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培训并指导学生做好实践过程记录,引导其及时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企业需要定期指派专职人员对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高校教师要加强与企业人员的沟通,及时调整实践任务内容。合作运行后,校企双方依据前期建立的校企合作运行效果评价体系,对运行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及时对合作模式和方法进行改进。
四 结语
校企合作是进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主体,在校企合作中无疑要发挥主导作用。需要高校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管理水平以及科学研究水平,开拓校企合作的新视角,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索适宜的环境和平台。
参考文献
[1] 周雪梅,周红利.组织合作理论指导下的现代职教校企合作体系建构[J].职教论坛,2013(15):4-7.
[2] 王振洪,邵建东.构建利益共同体 推进校企深度合作[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61-63.
[3] 马永斌,柏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研究与探索[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5(6):99-103.
[4] 董慧.校企协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6(11):38-41.
[5] 赵峰,薛蕗婕.内涵式发展视阙下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8(8):73-76.
[6] 陈洁瑾.校企合作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J].中国高校科技,2015(03):37-39.
[7] 董云飞,郑丽波.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策略思考[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4(5)157-159.
[8] 洪贞银. 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 2010, 3(31): 58-63.
The Building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Based on Training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YIN De-bin ,SONG Xiao-hua
(Shijiazhuang University, Hebei, Shijiazhuang)
Abstract: Nowadays, the training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is the main dir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s recognized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ths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chools and enterprises, such as focusing on the supply and demand of talents, neglecting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being lack of management of cooperation process. Sucessiv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should include four factors: the clear cooperation objectives, the high integrating degree, the long-term and stable benefit-win mechanism and the perfect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guarantee mechanism. From a long-term and global perspective, universities and enterprises shoul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s as their cooperative goal and explore the deep-seated mod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Key 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alent training;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 building
本文引用格式: 尹德斌,等.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导向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J]. 教育现代化,2019,6(71):44-46.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71.013
基金项目: 本文系石家庄学院2017年教学改革研究资助项目(课题编号JGXM-201708A)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尹德斌,男,满族,吉林抚松人,石家庄学院,讲师;宋晓华,女,吉林安图人,石家庄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