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比较研究刘法论文_刘法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比较研究刘法论文_刘法

摘要:目的:探讨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方法:本次研究中采用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A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B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C组患者,将三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详细整理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1-5个月内三组患者眼压数值均见降低,但观察B组患者的眼压水平降低比观察A、C组更显著,P<0.05;三组患者术后视力数值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佳。

关键词: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小梁切除术

青光眼患者均见视乳头萎缩、凹陷以及视野缺损、视力降低等方面不良情况,发病久之会导致患者出现眼盲,而有资料显示,我国60%-80%的青光眼患者时闭角型青光眼[1]。近年我国医疗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术式被用来治疗青光眼,但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则有着参差不齐的效果。本次研究则旨在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经三种手术方式治疗的初步疗效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起止日期是2017年1月-2018年3月,对象纳入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于起止日期内抽取我院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0例为对象,将纳入对象以单盲法分成观察A组20例、观察B组20例、观察C组20例。观察A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12:8,年龄在51-65岁之间、均值是(56.93±2.81)岁,观察B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11:9,年龄在50-64岁之间、均值是(56.87±2.69)岁,观察C组患者中男女比例是10:10,年龄在52-65岁之间、均值是(56.48±2.80)岁。将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数据录入SPSS 20.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得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小梁切除术:于距离患者角膜缘约5mm的位置做结膜瓣,注意要以角膜缘做基底,巩膜瓣要是4mm×5mm,厚度在2/3到1/2之间,要将其分离到角膜缘中1mm左右的位置,再将0.2ms/ml丝裂霉素棉片放在患者巩膜瓣下约2min;选择颞上的角膜缘中1mm位置进行前房穿刺。用小梁咬切器将患者的小梁组织切除掉,对其周围的虹膜组织做适当的切除,选择10-0尼龙线在巩膜瓣顶端做适当缝合,详细观察患者的房水滤过状况,再根据实际情况适度调节巩膜的缝线;待患者各方面情况稳定后将结膜瓣关闭,再给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5mg。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于小梁切除术切口处为患者进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

人工晶状体植入: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完成后将人工晶体为患者植入。

1.3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所获各项临床数据,计量资料以( )表示,以t检验;统计学软件分析得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2.1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数值比较

三组患者治疗前眼压数值比较不存在差异,P>0.05;治疗1-5个月内三组患者眼压数值均见降低,但观察B组患者的眼压水平降低比观察A、C组更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眼压数值比较 (n,%)

组别 术前 术后1月 术后3月 术后5月 观察A组 25.09±1.61 12.75±4.09 12.08±2.15 12.02±0.83 观察B组 24.96±1.58 10.21±3.14 9.32±0.75 9.00±0.63 观察C组 25.05±1.63 12.69±4.12 12.01±2.43 12.03±0.18 tAB 0.9764 5.0714 4.9701 6.0217 P 0.7641 0.0365 0.0312 0.0300 tBC 0.9075 5.3206 4.8021 6.1654 P 0.7104 0.0342 0.0305 0.0303 2.2三组患者术后视力数值比较

观察A组患者视力为(0.5±0.1)、观察B组患者视力为(0.6±0.1)、观察C组患者视力为(0.5±0.01),三组患者术后视力数值比较不存在差异,观察A、Bt=0.0053,P=1.8532>0.05;观察A、Ct=0.0050,P=1.9002>0.05;观察B、Ct=0.0047,P=1.8054>0.05。

3讨论

目前,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时,大都选择外科手术治疗,而常选择的术式是小梁切除术。不过经此术式治疗后,患者极易出现术后低眼压以及滤过包裹眼压呈升高状,也会导致患者的白内障病情进展加速。

超声乳化吸除手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临床上已常选择此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可获得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患者的房角粘连程度与手术方法选择息息相关,通常房角粘连≤180°时,则患者大都具有超过1/2的滤过功能小梁网,手术操作中可以用黏弹剂进行钝性分离,超声乳化时使用灌注压抽吸,可以促使粘连的房角充分松解,这时前房角的开放程度变大,能够让更多的房水滤过[2]。上述手术操作不会导致患者出现术后晶状体膨胀的情况,前房也得以有效加深,故而患者出现房角再次关闭的几率较大,且得出房角粘连≤180°的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效果良好,可以起到抑制患者房角粘连关闭持续进展的效果[3]。但临床上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晶状体浑浊,故而单独给予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效果会受到影响,需为患者行人工晶状体植入,以使其病情得到更好的治疗[4]。本次研究中观察B组患者接受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治疗,术后患者的眼压控制良好,视力恢复也明显。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明显,具有极佳的临床推广价值,但临床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术式。

参考文献

[1]冯博.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并发症探讨[J].中外医疗,2018,37(15):1-3.

[2]刘国英.对比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7):29-30.

[3]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等.3种手术方式治疗合并白内障的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02):229-231.

[4]袁建枚,杨新怀,黄勤,等.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术式选择[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06):1078-1080.

论文作者:刘法

论文发表刊物:《大众医学》2018年11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

标签:;  ;  ;  ;  ;  ;  ;  ;  

三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初步疗效比较研究刘法论文_刘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