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98例留置导管的患者,根据是否采用PDCA循环管理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9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5.96%高于对照组的8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2%低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采用PDCA循环管理,可以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泌尿外科;管道护理
导管留置常作为外科患者术后观察病情和判断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而泌尿外科具有引流管多的特点,因此导管护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给患者提供高质量的管道护理,一直是泌尿外科护理中的重点。PDCA循环管理是一套广泛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循环体系,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医院质量管理。运用PDCA循环管理的模式对导管华丽工作持续质量改进,从而尽量减少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泌尿外科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98例留置导管患者,根据是否采用PDCA循环管理分为对照组(99例)和观察组(99例)。观察组中男59例,女30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50.37±4.53)岁;对照组中男58例,女31例,年龄42~77岁,平均年龄(50.52±4.6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PDCA循环管理。
1.2.1常规护理由于留置导管较多,患者多有紧张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对其进行心理疏导,讲解留置导管的相关知识,使其认识到放置导管的重要意义,主动配合治疗。为患者家属讲解留置导管时的注意事项,让患者家属参与护理,注意观察,以防发生不良事件。同时置管期间,护理人员要妥善固定引流管,加强巡视,观察引流管有无扭曲,如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对导管周围进行消毒,及时更换敷料,以防导管周围感染。对留置导尿管的患者,用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d,每天更换引流袋。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并记录引流量,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1.2.2PDCA循环管理
1.2.2.1计划(P)查阅文献,根据以往护理经验,仔细分析置管期间可能存在的问题。如为防止置管滑脱,患者应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但患者常因不舒适而未采取约束姿势,常会导致置管滑脱;如果患者出汗较多,引起胶布卷边,如果不及时更换,也容易导致导管滑出;在放置导管前,护理人员未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部分患者未认识到置管的重要性,加之对留置导管耐受力差,自行拔出导管。护理人员应根据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计划:①采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培训,内容包括管道相关知识、放置导管的意义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注意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包括理论及技术操作培训,组织护理人员到服务较好的医院进行实地观摩或经验交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理论及技术操作考核,与绩效挂钩以提高护理人员的责任感。③科室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全面负责,全员参与,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④制定导管护理操作流程,所有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
1.2.2.2实施(D)①采取多种患者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导管护理的宣传教育,如为患者发放图文并茂的导管护理知识方面的小册子;以多媒体的形式在病房循环播放;护理人员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在进行管道护理时宣传导管护理知识。②制定导管护理操作流程和拔管的应急预案,并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同时加强对护理人员尤其是低年资及轮转护理人员的理论和技术操作培训,规范操作流程,训练其对应急情况的处理能力,每天认真填写《患者脱管危险因素评估表》,并学会进行危险因素的评估。③加强对留置导管患者的巡视,并在患者床尾悬挂防止导管滑脱的警示标识。④器械科人员严把器械质量关,对器械的使用问题定期进行随访,护理人员也应将器械存在的问题及时反应给器械科,以不断改进。
1.2.2.3检查(C)成立导管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负责科室的导管质量管理工作,具体工作由全科护理人员共同负责实施。加强对组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及时对可能存在不良事件风险的患者进行评估并上报管理小组,由组长及护师对可能存在的风险制定防范措施,并进行指导。同时,组长要加强对以上措施实施情况的检查,并将结果在全科通报。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对好的做法进行推广。
1.2.2.4处理(A)导管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收集患者及家属满意度的调查结果和导管相关不良事件的防范情况并进行汇总分析,以座谈会的形式在全科进行通报,推广成功经验,对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办法,并进行整改,对整改情况进行追踪。如此反复,不断循环。
1.3观察指标采用本院自制患者满意调查表,患者出院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对所有患者护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行统计。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率为95.96%高于对照组的8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02%低于对照组的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泌尿外科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大多数均需要进行插管治疗,且涉及到的管道种类较多;另外患者的年龄差别比较大,以老人和小孩的数量较多,因此对管道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较高,稍有差错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和时间,在某种程度上管道护理与基础疾病治疗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泌尿外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通过对护理人员自身的培训,加强自身的责任心,提高职业成就感,真正做到视患者为亲人,使他们在工作流程上自觉考虑患者的需要,通过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管道护理相关知识的普及,有效的避免了导管扭曲、意外拔管的风险。通过对各种不同的管道应用不同的标识,使护士在记录各引流管引流液量、色及更换引流袋时避免了张冠李戴。通过建立管道护理质量管理小组有效的起到督查落实各项改进措施;同时也激发了管理小组的成员创新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
总之,PDCA循环管理模式激发了护理人员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导管护理的专业性,有效提高管道安全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及差错事故。
参考文献:
[1]罗芳.应用管道标识对ICU患者进行管道安全护理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4):72-73.
[2]申添名.PDCA循环管理在泌尿科管道护理中的应用.吉林医学,2014,35(32):7273-7274.
[3]余元华,符湘云,王患芳,等.PDCA循环法在控制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4):275-277.
论文作者:郭荣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管道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泌尿外科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