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能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能让学生走进动画世界,激发表达欲望 ;能拓宽视听范围,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 (2019)08-031-01
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入课堂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象、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景教学效果;起到了其它手段所无法比拟的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声音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进行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而录音是一种贮存和提供音频信息的手段。我在教学小学语文第十一册《飞夺泸定桥》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放录音,让学生聆听课文录音,他们的心潮随着作者的情感激流而澎湃,一种生于斯长于斯的民族自豪感会从心底油然而生,学生听完录音,对红军战士那种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从而激发学生对红军战士的崇敬之情。在教学中,我充分发挥课文录音的示范作用,让学生听录音无声读,伴录音轻声读,跟录音试着读……真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录音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欲望,为深入分析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时利用录音教学,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二、多媒体教学能再现情景,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我在引导学生理解《飞夺泸定桥》这篇课文内容时,先播放电视录像,再引导学生精读课文,结合刚看完的录像所呈现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说说课文是怎样描写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的?这时学生结合课文内容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一是“飞”就是抢时间争速度,必须在敌人援兵的前面赶到泸定桥;二是“夺”就是攻天险,不顾惊涛骇浪,不畏铁索高悬,不惧敌人的枪林弹雨冲向对岸消灭敌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时我自己再加以引导,学生就能深深地了解到红军战士“飞”的艰难,“夺”的艰险。通过影片展示的图像、动画、声响效果,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从而对英雄人物有了深刻的认识,学生被红军战士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深深感染,受到英雄人物的熏陶。而这些,是仅仅靠分析文字无法达到的效果。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因此,教师善于利用影视教学,不但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还能突破知识的重难点。
三、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走进动画世界,激发表达欲望
心理学告诉我们,动态的变化着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位学生都酷爱“动画片”。而多媒体正是从小学生的爱好出发,用声、光、电、画等媒体制作动画,配以不同的色彩,增添画面的可视性和美感,创设出一个美妙的教学空间。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让他们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在教学听、说训练《知错就改》根据教学内容制作了1、孙小圣和小熊丁丁去公园。2、孙小圣在公园的柱子上留下七个字。3、孙小圣改正错误等三幅动画片。在教学时逐幅播放,同时根据需要适时配上声音,这样学生就不知不觉地被带入了一个美妙的动画世界,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利用起来,促进心理内化,学生兴趣盎然,每欣赏完一幅动画后就会议论纷纷,争先恐后的举手想要发表自己的意见。甚至有同学还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见解。如:当一名同学说到孙小圣知道自己错了低下头的时候,就有同学提出问题:“光知道错了还不行,应该改正。”那怎么改正呢?同学们针对这个问题有进行了一番讨论。有的同学说:“应该擦掉”有的同学说:“应该在亭子旁竖一块牌子写上:禁止涂写”等。同学们在讨论中不仅能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而且使自己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在讨论中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发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四、多媒体教学能拓宽视听范围,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
人类感觉器官获取信息主要靠视听觉,而传统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觉让学生记忆,这种记忆较为枯燥,因为被动记忆,记忆的时间也不长。多媒体则从不同方面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形成学生大脑皮层多个兴奋中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在自学的感知思维中培养了记忆能力。如:《翠鸟》一文中有一段描写翠鸟的。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我利用多媒体制作一个放大的翠鸟镜头,让学生从翠鸟的爪、羽毛、眼睛、嘴等方面进行细致的观察。通过观察学生看着画面,就能很快的说出翠鸟的外形特征,每每我一提起翠鸟长的什么样,同学们都能准确无误的告诉我。学生对翠鸟外形特征的认识更直观、准确、记忆也就更为深刻了。
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对理解课文、及时反馈是很有裨益,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的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
论文作者:黄丽冬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2
标签:学生论文; 翠鸟论文; 泸定桥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课文论文; 记忆论文; 多媒体论文; 《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8月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