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院校后勤管理中,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能够确保院校后勤组织结构的专业化以及管理方式的制度化。若要使精细化管理理念运用到院校后勤管理环境中这一想法顺利实施、就要将后勤管理责任细化到个人、并对后勤管理的具体环节与步骤进行革新。文章就简要对这一问题展开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院校后勤;精细化;管理
一、院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1、后勤工作的现状要求实行精细化管理。要改变对后勤工作的认识。不少同志认为服务就是伺候人。在院校教职人员中后勤人员似乎比教学管理人员及教师低一个档次。造成此现象的客观原因是在传统思维下,很多人认为院校拼的就是教学质量,院校的发展进步、办学特色都离不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院校几乎将所有精力放到了教学管理上,研究的是教学管理,评价的是“升学率”、“获奖率”、“课题结题率”,总结的是教学成果,表彰的是“优秀教育工作者”。而对后勤工作另眼相待,要么视其为教学工作的附属,要么说起来重要,干起来不重要。
2、要营造好后勤工作的环境氛围。院校领导把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上,不论是参观见学还是学术交流;不论是教学竞赛还是课程评比,可以说是年初有计划,落实有人抓。而针对后勤服务人员的业务学习、参观、交流却是少之又少,可以说在没有上级的统筹安排的情况下,院校自身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去组织后勤人员开展上述业务提高活动的机会几乎没有,导致后勤管理人员工作观念陈旧,方法老套,不能针对新形势、新变化去对待自己的工作。此外还存在机制不健全,评价体系不完善,干好干坏都一样等现象,这些都给后勤工作带来诸多不良后果。
3、社会分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要求。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精”就是切中要点,抓住运营管理中的关键环节;“细”就是管理标准的具体量化、考核、督促和执行。精细化管理的核心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责任的落实,以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4、适应院校改革发展的迫切需要。在管理工作中如何做细、做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将自己的工作做细做精做优,用良好的形象树立地位,用优质的服务打造品牌,才能不断提高院校后勤服务,适应院校后勤的改革发展,真正实现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管理模式的转变。精细化管理是以精细操作和管理为基本特征,通过提高人员素质,克服惰性、控制滴漏,强化链接,协作管理,从而提高整体效益的管理方法,后勤推行精细化管理能将后勤服务工作做得更实在、更全面、更优质,是增强后勤务实性,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
5、是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新要求。精细化管理是“用心工作,真心服务”工作思想的具体体现,其目的就是把看似简单、很容易的事情用心做好,具体来说它要求每一个管理者都要到位、尽职。一次性把工作做到位,工作要日清日结,每天都要对当天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及时处理等等。“认真做事才能做对,用心工作才能做好”,所以推行精细化管理是后勤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新要求。
二、院校后勤管理的现状
1、缺乏机关职能部门的权威性。具体表现在:在处理问题时得不到其他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也往往会因为后勤工作的服务性而非政令性而处处遇到阻力。
2、缺乏人手。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后勤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和以前相比后勤工作涉及面更宽,工作量增大、工作节奏大幅度加快,所以人员的配备也要相应地增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表面上各个岗位上的人员都有配备,但真正的专职人员没有几个,甚至还出现人才断档,发展受限等情况。后勤工作在量上是硬要求,每个点位要走到,具体事要做过来。缺人的问题不可避免地导致工作不够细致,不够及时,服务不到位。
三、院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1、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的管理。当院校要进行精细化后勤管理的目视化、流程化与平准化的作业时,后勤管理工作人员在面对流程建立与现行作业模式的改变时,人员对工作的改变会产生严重的不安与排斥现象,针对后勤管理人员的作业流程进行深入的探讨后,容易发现作业流程的改变模式无法符合大家的期望,所以精细化的后勤管理体系在运用上不单只是将后勤管理作业加以制度化与标准化,在进行流程改善时必须将人员的因素考虑进去,所以要成功的导入精细化后勤管理方式,人员的心态往往是成功或失败的关键所在。而构建人性化的管理是从人员的角度来审视他们对工作的接受度,引导人员确实了解自己的工作现况与需求,再诱发人员自行去思考作业上的困难点,激发人员能够自主性改善动机,借助人员自行改善的工作场所中,其自身也较容易接受作业的改变并且乐于工作。
2、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院校后勤实施精细化管理,要建立健全后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应制定招标采购、人事、工资、服务承诺、检修、报修、工程质量检验反馈、检查考评、责任追纠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严格界定责任,建立岗位责任制和经济责任制,实行职、权、利相结合,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纵横协调,制度配套,规范工作流程,使各岗位、各工种之间衔接有序,规范工作标准,该分解的分解,能量化的量化,从严管理,加强考核和监督检查力度。总之,后勤的每项工作都要用制度的形式加以规范,使之明细化、系统化,既科学合理、又符合实际;既便于操作执行,又能充分体现院校后勤整个管理过程的条理性、层次性、可持续发展性,以促进院校后勤工作效率的提高。
3、以动线为主的合理化的流程。院校在进行精细化后勤管理体系的改善时,是以物资保证为主的合理化管理原则进行改善作业,而合理化的管理是指后勤管理过程的合理运转,就是各类物资的动线从物资的需求规划开始到满足需求,所有的物资需求动线都会遵循流通规律,运用明确且有体系性的流程与有规律的作业方式,来构建出最短的物资需求动线、最少的物资需求作业程序、加快的物资需求与满足速度和最少的人员劳动力消耗,这一整个后勤管理作业流程上建立出合理的物资运输与配送机制。因此后勤管理运用合理化的改善手法是由将后勤管理体系由内而外根本地进行改善,而不是仅仅依据精细化管理模式依样画葫芦,所以必须依据研究对象单位的制度与文化进行最适切的规划。
4、在管理过程中营造一种有利的环境。其一就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在院校后勤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持续不断地推进精细化的管理方式,必须在各管理层面,根据本校的现有实际状况,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要奖惩分明,对于达到目标的给予物质、精神和事业等激励,达不到目标的给予相应处罚,让各部门和所属人员看到进步和希望,从而不断提升部门和个体的积极性,当然,这些激励机制的建立必须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反复讨论、反复修改、不断完善的过程,这样激励机制才能更科学、更有效。二是营造机制活、体制顺的外部环境。院校后勤有很多领导者,但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有各类规章制度,但缺少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目前后勤管理过程中往往以“管”、“罚”为主,缺少对人员个人愿望的了解及合理需要的及时满足,缺少真诚有效的交流沟通。这就要求后勤必须能营造一个机制活、体制顺的环境,在工作中不断细化量化标准过程中实施目标责任管理,实施时提升执行力。
结束语
总之,院校后勤是院校整体的一部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句古话早已道出了后勤工作的重要性,只要后勤工作的某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发连锁反应,因此,实行精细化管理是院校后勤工作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罗文敏.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对策研究[J].中外高校家,2016(19):344-346.
[2]张东秀.高校后勤高校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途径[J].现代高校,2016(28):1771-178.
论文作者:宁亚琦,彭辛,丁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精细化论文; 后勤论文; 院校论文; 人员论文; 作业论文; 工作论文; 后勤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