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发展策略探究
解惠惠 广西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
摘要: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为使更多人快速适应新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满足更高层次的文化需求,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概念已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反向社会化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为社会变革注入新活力。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将反向社会化与社区教育相结合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以反向社会化为中心,提出更新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观念、创新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教学方法、优化社区反向社会化教育形式以及均衡社区反向社会化教育资源的发展策略,以期对推动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有所裨益。
关键词: 学习型社会;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策略
自20世纪90年代,“学习型社会”的概念被首次提出,它就被界定为是一种社会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型社会为人们的学习行为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使学习的深度与广度都得到延伸,能够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不断促进人的综合全面发展[1]。近年来,反向社会化的重要性在成人社会化与社区教育研究中逐步彰显,成人的反向社会化通过家庭、学校、社区等教育载体对成人进行实施。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教育适应社会发展而蓬勃兴起,其所表现出的反向社会化作用日益突出,同时,社区教育具有终身、开放和自主的特点,具有多种学习方式和无所不包的学习内容,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对各类知识的学习需求,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亦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将反向社会化与社区教育相结合是与时代发展规律相切合的,这种教育形式通过颠覆社区教育的原始表现形式,为社区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也将对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
一、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概述
相关研究已经充分表明,同正向社会化一样,反向社会化也是社会化的一个有机组成。玛格丽特·米德提出的“三喻文化”理论充分表明,人类文化是能够实现自下而上传播的,由晚辈给长辈带来积极影响,帮助年长者在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自身行为规范等方面不断获得提升。这一过程从社会学角度说,是反向社会化的过程,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则是社区教育的过程。社区教育的施教主体是多元化的,既可以是成人,也可以是年轻一辈,所有社区居民既可以是教育者,也可以是受教育者。反向社会化是实施社区教育的其中一种重要形式,反向社会化与社区教育是呈周期性、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是当代社会进步机制的重要体现。
与模糊综合评判相比,层次分析法从某种程度上忽略了人为的判断模糊性,当过多的不确定性因素以及模糊性的因素出现时,就会使得层次分析法受到相应的影响[3]。
二、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发展策略
(一)更新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观念
广义上的社区教育要树立“向晚辈学习”的社区教育观念。或许传统时代的教育观念是晚辈必须对长辈毕恭毕敬、言听计从,处处以长辈的意志行事,但是,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传统的教育观念已经与现代的社会进程相斥。在这个崭新的网络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时代,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与日常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一代的年轻人接受新事物、新观念的速度快、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创新创造能力强并且可以轻松玩转各类高科技产品,掌握最前沿的信息,他们产生新的文化认同观,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如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网购、智能手机的普及等都对长辈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并且传播范围逐渐扩展开。因此,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长辈应当树立向年轻人学习的新观念,也要树立终身教育观,不断学习新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习惯,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全员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氛围,全员共同进步,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二)创新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教学方法
随着信息化的普及,社会的进步,新一代的年轻人对长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可以扮演多种角色,不仅学生具有可塑性和向师性,教师亦有可塑性与向生性,教师可以从学生身上获取各种有用的知识观念。必须要树立新教师观,以陶行知先生的“小先生制”为例,培养更多的小先生,扩大教师培训的范围,形成“人人教,人人学,处处教,处处学”的终身学习氛围。一方面,要更新和创造社区教育教学方法,由于新的教育因素的介入,教育教学已经打破了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法,社区教育方法创新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社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另一方面,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的内容,不能因循守旧,复制传统意义上的教学内容,应该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年轻一辈对于新知识技能的接受速度远远快于老一辈,他们应该将代表时代进步的新知识和技能传递给老一辈,包括现代生活知识、文化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以及社会科学领域的新知识技能等[2]。
(三)优化社区反向社会化教育形式
社区教育包括形式多样的层次与学习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群体的学习需求,意味着其受欢迎度愈加高涨。充分利用各种社区教育形式,既可以优化教育结构,又可以综合利用各类教育资源,也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定的社区教育效果需要有相应的社区教育形式作保证。心理距离的拉近又可以加快反向社会化的进程。为了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我们应创立“无代沟”式的社区教育,鼓励晚辈充分运用大众传媒、网络电子产品来引导、帮助长辈,帮助年长一代不断适应各类新事物,方便他们的日常生活,从而改善人际关系,促进人际交流,形成一种“子女教家长,学生教老师,晚辈教长辈”的良好社会学习风气。
(四)均衡社区教育反向社会化资源
社区教育作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政府以及相关部门的重视度愈来愈高。社区教育资源是指在社区内有可能对社区成员产生教育功能的各种资源[3]。首先,应该建立共享机制,相互分享、开放现有的教育资源。其中包括软硬件资源的开放共享,如为社区提供教室、图书馆、计算机室、手机APP网络课程、微课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各类需求信息。其次,对现有的社区教育资源进行分类、整合,不生搬硬套,让年轻一代帮助年长一代科学合理的选择教育资源(包括文化资源、人力物力资源、信息资源),并且合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再次,政府应鼓励民办教育机构参与到社区教育的建设之中,形成国家、社会、单位三位一体的社区教育办学格局,保证社区教育资源的合理均衡配置。
三、结语
学习型社会在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周期的缩短以及社会对人力资源开发需求增加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社区教育是学习型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具有终身、开放的特征,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既能促进成人身心充分和谐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的进步,加强社区教育与反向社会化的结合,对学习型社会以及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有重要意义。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必须不断掌握和更新各种知识和信息,不断调整自我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求,为建设学习型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在生产、经营和提供劳务活动中因使用劳动力而支付的所有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总和,是企业总成本的组成部分,范围包括: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其中,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做好人工成本管理,根本目的是有效控制人工成本的构成与比例,提高人工成本的投入产出效率,达到企业和员工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邬宏亮.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社区教育功能的实现路径[J].中国社区教育,2018(03):151-153.
[2]刁桂梅.论反向社会化与社区教育创新[J].湖北大学社区教育学报,2005(5):26-28.
[3]熊卫平.社区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协同发展策略[J].继续教育研究,2010(9):28-31.
基金项目: 2019年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专项课题“少数民族社区教育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机制研究——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编号:YCSW2019065)。
作者简介: 解惠惠(1994-),女,山东日照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专业2017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成人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标签:学习型社会论文; 社区教育论文; 反向社会化论文; 策略论文;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