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生活的话语_文学论文

文学生命谫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命论文,文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文学是人类的精神之花,有自己的生命。

一、文学生命之根

一种生命之根,是指这种生命从无到有之所以会发生的那种基本的内在依据和动因。

文学的基因、源头在哪里呢?

文学是人学。人类包括物质和精神的一切创造,都根源于人的本质本性,正如马克思所说,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结果。解开人类创造之谜的关键,便是对人自身秘密的揭示。这是一个十分诱人的课题,它吸引了近代尤其是20世纪以来的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病理学、文艺学等多个学科的关注。它们已经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例如:哲学主体性理论、发生认识论、人的多层次需求理论、意识结构理论、集体无意识理论、形象思维理论,等等。在这样的思想资源和文化背景下,这里着重谈谈自己的看法。

人的本质本性,历史地看,是一个内涵丰厚、不断展开的复杂的巨系统。一般人们所能看到的是它的发展形态。它表现为多层次、多姿态,丰富多彩,因此人们可以从不同的侧面对它作出多种界定。有的认为,它是指人的自然属性(食、色);有的认为,它是指人的阶级属性(在阶级社会里);有的认为,它是指人的文化属性;有的认为,它是指人的精神属性(追求自由、创造);等等。然而,这些还不是人的本质本性的根本的、原始的状态。

人的本质本性的原生态是由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物欲、情欲、智欲,可统称为“原始三欲”。所谓物欲,即人追求生存、温饱和物质享受的欲求;情欲,即人追求性的生理满足和爱(情爱、亲爱、友爱)的情感满足的欲求;智欲,即人追求在知与行两个方面进行认识和创造的欲求。这三项“原欲”的界说,从思想资源来讲,既有马克思主义的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类、物质、精神——三种生产的理论),又有我们传统文化的基础(食、色),也有现代科学(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的借鉴,当是可以成立的。

这里,笔者的新思考主要有三点。首先,“物欲”、“情欲”是对我国传统概念的一种积极改造。“物欲”由“食”而来;“情欲”由“色”而来。这种改造表现为内涵的深化与拓展,并不止于“吃”、“性”而已。“物”,包含着衣、食、住、行;“情”,包含着爱情、亲情、友情,这些正是动物所不具备而为人所特有的,更合乎人的本质本性。

其次,“智欲”这个新提法,在融汇、综合外来理论中关于人的“自由本质”论、“自我实现”论、“精神生产”论的基础上,突出和强调了人以大脑思维潜能为基础的精神创造本质。正是这个本质,使人得以沿着文明向上的阶梯不断进化,提升。

其三,三个概念中都有一个“欲”字。这是受马斯洛“需求”说的启发,但与它又有不同。“需求”偏于被动,“欲”求则更趋能动。欲而致动,这表征着原始三欲不是静止状态,而是一种本然的动态结构。

最后,三欲之间不是等量平行的,它们以智欲为中心、为主导,又相互独立,生克互动,造成蕴含强大生命原能的动势场。它通过与外界(自然、社会、人)进行信息能量交换,不断地将人的本质力量外化,对象化,生机无限。

从人类的进化史或个体发育史来看,当人之所以为人一经确立或落地出生,人的原始三欲已然作为一种潜在的本质力量存在于他的生命体中。人类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物质的生产与争夺,政治的建构与厮杀,精神的创造与论辩,生活的悲欢与离合,乃至于深层心理的涌动与纠葛,等等,无不由此生发而来。文学作为浸润着人性原汁的精神之花,自然也不例外。

二、文学生命之树

据说,宇宙是从大爆炸开始的。爆炸生宇宙;宇宙生地球;地球生自然;自然生人类;人类生社会、生文化、生科技、生文学……

文学是人性之欲与社会、自然交媾和合的产物。在人性三欲中,与文学最密切的是情欲和智欲。有情欲,就有喜、怒、忧、思、悲、恐、惊,就有爱,有恨。有智欲,就有对种种复杂情感的品味、体验、认识、积累、升华。同时,智欲本身还会对自然、社会、人生发生形而上的叩问和猜想。情欲智欲交融互动,造成文学生成的内在玄机。这玄机,通过不断与外界的信息交流,聚合能量(情智一体的结合能),它的“外化”,便有文学的诞生。

文学生命最早的形态是口头文学。那时,人类刚刚揖别动物界,没有贫富、阶级、尊卑、文字,一切都是共享,一切都是口传。口头文学大体有两种体式:那些对天、地、人的叩问和猜想,生成美丽的神话;那些对社会人生喜怒哀乐的品味和体验,化为随口的歌谣。无论神话还是歌谣,都如天籁自鸣,浑朴自然,呈现着人类的童心童趣。这是文学无邪的童年期。

后来,贫富、阶级、尊卑出现了,文字出现了。文字被尊者们独占,成为他们特权的表征。他们依靠剥削,养尊处优,试图寻求自己更为全面的发展。但他们并不轻松,在为权力、金钱、地位、名誉等的争斗中,从另一方面体验着人生的苦辣酸甜。这种情智积累,加上有暇在语言文字和形式上刻意追求,形成以审美载道为主要特征的“雅文学”。这种文学,在反映社会人生的深度和形式的创新上,是对民间文学的一种超越和发展,但在与民众的关系上又不免隔了一层。雅文学的出现,使文学生命之树发生第一次大的分杈,形成雅文学与民间文学共生的局面。

再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商品经济开始萌芽,在贫富之间出现了第三等人。他们于温饱之余,也开始掌握初步的文化。但因为社会地位不同,在思想和艺术情趣上,他们与“尊者”和“卑者”都有所区别。他们所期望的,更多的是人生知识和消闲娱乐。据此,以知识、趣味、逗乐、解闷为宗旨的各种通俗文学应运而生。这样,文学生命之树完成了第二次大的分杈,实现了雅、俗、民三元一体的总格局。

三元之间,就受众面来说,民间文学最广,俗文学次之,雅文学又次之。就文学价值而言,雅文学由于得益于文化精英的创造性加工和精神灌注,在思想性艺术性上达到更为丰富和成熟的程度,居于中心和主导的地位。它的优秀之作,常常成为民族文学的代表和旗帜。就依存关系而言,雅文学需要不断从俗文学和民间文学汲取生活和民众文化的滋养,民间文学特别是俗文学也需要从雅文学汲取精神、艺术滋养,同时,它们的提高和普及也为雅文学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三种文学,虽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别,但流贯于深入的民族精神应是一致的,唯其如此,才能共生互补,融为民族文学的统一体。

分别来看,雅文学、俗文学、民间文学,又各有自己的生命,各有自己的运行轨道。其中,俗文学、民间文学,主要适应于知识程度和审美欲求较低的大众需要,它们的发展基本表现为内容的更替,而在艺术形式上一般变化不大。雅文学除了内容需求反映更为复杂深刻的社会生活和人生体验,艺术上尤其强调独创性,这是它生命中最本质的内核。其“内核”的人性之根,在“三欲”中的“智能”。智欲具有很强的自我“裂变”功能,自由和创造是它的天性。这种天性,给雅文学注入强大的生机,催动它不断自我创新,自我繁衍,成为发育最充分和多彩多姿的一族。

最初的雅文学包含两种创作路向:现实主义的(主要从民间歌谣继承而来);浪漫主义的(主要从远古神话继承而来)。在中国,《诗经》和《楚辞》就是这两种路向中的代表之作。后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两种路向此消彼长。发展到近代,尤其是20世纪,由于创造主体思想精神日益复杂化、个性化、多元化,雅文学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现实主义由以往偏重于社会现实层面的“典型”描写,转向强化心理描写、民俗文化描写以及日常生活描写等,产生了心理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无边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功能现实主义等等。浪漫主义则沿着想象与幻想方向演化,通过想象、联想、象征、意象、意识流、荒诞……在内容与形式(特别是后者)上更为强调求新,求异,从而造出名目繁多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由于它们过分强调表现人的主观意念、情感,挖掘人的潜意识、非理性,以致同一般读者的审美和情智需求距离越拉越远,终于引出反其道而行的后现代主义。

对于雅文学来说,后现代主义一开始就带有一种极端主义的倾向。它在消解“深度模式”,追求“平面化”的同时,也放弃了对意义的探寻,对审美的追求,大多数创作不仅未能更贴近文学的本质,反而相距更远了。这样,尽管它作为一种现代先锋文学不失其价值(尤其在叙事和语言探索方面,但难以在雅文学长期立足。于是便又有现实主义(当然是具有世纪之交时代特征的新现实主义)的“回归”。

雅文学生命的要义,一是关注价值、意义、人性(其表层是现实的社会人生),二是追求审美。它的发展,也只能遵循这样的方向。二者兼备最好,偏重一面也行(或潜入社会、人性的深层,或强化形式的创新),但失去这种追求却不行。规律不可违,新时期以来雅文学创作思潮演变更替的事实说明了这一点。

从微观上看,文学生命的基本单元是具体的文学作品。作品的生命表现为二重性:一方面它是文学生命整体的一个“全息元”(体现着文学本质特性),同时也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内容有内容的生命,形式有形式的生命。在内容中,社会有社会的生命,自然有自然的生命,文化有文化的生命,故事有故事的生命,人物有人物的生命,心灵有心灵的生命。在形式中,结构有结构的生命,叙事有叙事的生命,章句有章句的生命,语言有语言的生命。而无论内容的生命,还是形式的生命,又都灌注着作家的生命。从理论上讲,文学作品各层次的生命都是“全息”的。一部成功的作品,正是这三种生命融合的结晶。融合的程度越高,作品的生命能越强,也就越优秀。文学作品的生命和美,正体现在它的“丰厚浑圆”。

文学家庭中还有另一支:理论批评。从“生命”的角度看,理论批评虽然由文学鉴赏而生,但其发展动力并非来自这一个方向。在原理上,哲学和美学给了它重要的影响。这样就形成了两个方向,一个自下而上,一个由上而下。

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两个方向相向发展,形成双流。一是以作品品评和文学流程(文学史)的考察为基础,构建起一个应用性的研究(即文学批评和文学史研究)领域。一是以一定的哲学、美学原理为指导,开辟出一个基础性的理论(即文学艺术原理)研究领域。二者本质上是一体的。但这一头一足,中间悬空,还不能自如地上下贯通,限制着应用研究的提高,也影响着基础理论的充实,这是理论批评生命发展中必须解决的课题。

到了近代,由于社会、人文科学众多分支学科的创建,提供了大量新的理论参照,以及文学理论批评自身的长期积累,这一空缺迅速得以填补,涌现出许多具有中介性的新兴学科:文艺心理学、文艺符号学、文艺社会学、文艺批评学、文艺美学、主体论文艺学、文艺现象学、文艺阐释学、文学价值论、接受美学、结构主义文艺学以及文体学、叙事学等等。它们属于理论批评的“发展性理论”领域。至此,理论批评也完成了自己健全的“生命链”,即:应用性理论发展性理论基础性理论。

这三种理论,上下贯通,呈开放姿态。基础性理论向上,通过美学中介,通达马克思主义哲学,并从这里汲取最基本的理论指导;应用性理论向下,同各种具体生动的文学艺术实践和社会实践相连,并从这里获得丰富的现实源泉;技术性理论居于二者之间,既是基础性理论的具体化,又是应用性理论研究的科学升华,也是传统理论与各种有关新理论的结合部,因而是酝酿和推动整个学科理论调整、突破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这是一个富有内在活力的完整的生命系统。

三、文学生命与环境

文学作为人类情智创造的一种精神文化生命,它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具备和保持良好有效的环境。这种环境大致包括三个层面。

(一)心理层面。文学作品的胚胎,形成于作家主体的精神心理领域。从生命流程来看,作家心理环境的优劣,是决定作品的方向、质量和命运的首要因素。欲使文学发育正常,文学家首先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环境基础是:正直、善良、积极、进取,酷爱艺术;进一步,则是能与社会公众心理相沟通。社会公众心理中的情感、思想、愿望,尽管还处在朦胧潜隐状态,但凝聚着公众对历史、现实、未来的传承、感受与思考,可以让人悟察到一个民族情智的趋向和深层的脉搏。文学家如果能够找到与这种社会心理的契合点,使自己独特的人生感受和艺术追求与深广的社会内涵相衔接,必将超越个人的小悲欢,为优秀文学的形成提供有效的心理环境。

(二)社会层面。文学生命既经形成,就要寻求生存、传播和发展,这就需要适宜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中最具有决定性的是政治和政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表明,在我们国家里,政治和文艺政策的正确与否,对文学生命是生死攸关的事。值得庆幸的是,历经磨难之后,人们已确认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正确性和必要性。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这一方针,宽松自由而又严肃的艺术政策,文学发展的社会政治环境是完全可以得到保障的。

广大读者——受众,也是文学生命社会环境的重要部分。文学生命需要经过读者的接受才能显现,才能释放自己的“艺术能”,对社会人生发生作用,同时,读者的欣赏习惯、审美趋向,又反过来影响作家,从而也影响文学(尤其是通俗文学)的发展。为此,受众的素质(思想道德境界、知识水准、艺术趣味等),就不是无足轻重的。有鉴于此,关注和培育积极健康的读者群体,应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三)文化层面。精神文化有一个庞大的“生命家族”,文学是其中最为鲜艳多姿的一支。文学生命同这个家族息息相关。良好的文化环境,最突出的特征是它的丰富性、开放性。一个民族,首先要创造条件使本民族各种门类的文化充分发展起来,同时对外开放,将世界其它民族创造的先进文化(包括文学艺术)介绍进来。如此,中外文化并存,古今文化同流,主体交叉,和而不同,相容互补,形成强大的文化“共同场”。如果说,心理环境、社会环境,分别为文学生命准备了良种和沃土,那么文化环境则提供了充足的空气和阳光。

此外,在文学系统中,对于创作来说,理论批评也构成了一种环境,可称为“内环境”。严肃认真而又符合艺术规律的理论批评,其影响更为真接、具体亲切。这是不言而喻的。

标签:;  ;  ;  ;  ;  ;  

文学生活的话语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