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展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展

张展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山东淄博255213)

【摘要】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血管腔体痉挛或狭窄导致的严重心肌缺血综合征,在中老年人群中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预后较差。为了探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我院多名患者进行对比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症状。本文详细记录了此次治疗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医;冠心病;补气活血法;临床疗效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此病是诱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直接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冠心病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趋势。过去,临床上主要使用西医疗法治疗冠心病,但效果一般。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使用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我们对 2013 年 12月~ 2014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8 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 78 例,其中男 54 例,女 24 例,病程大于 1 年者 50例,小于 1 年者 28 例。对照组 30 例,男 20 例,女 10 例,病程大于 1 年者 21 例,小于 1 年者 9 例,年龄平均在 39~65 岁之间。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心绞痛类型、病情、一般情况基本相同,具有可比性(P>0.05)。西医诊断符合 WHO(1979)制定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均有典型心绞痛发作,静息时心电图有明显缺血表现,ST 段缺血性偏移>0.1mv.。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临床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脏、肾脏、造血系统疾病患者;排除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患者。

1.3治疗方法

两组入院后均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钙通道阻滞剂,β- 受体阻滞剂。两组在此基础上均予舒血宁注射液 15mL 加入 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中静点,每日一次,15d 为一疗程,治疗前分别做血、尿、大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及心电图检查。观察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消耗量,心电图变化。

1.2.1 治疗组 采用中药补气活血为治疗原则,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黄芪 50g、当归 15g、赤芍 20g、地龙 10g、川芎 15g、红花 10g、桃仁 10g、丹参 15g、降香 10g、葛根 15g,随证加减,兼痰浊者加胆星、半夏、瓜蒌,阴虚者加麦冬、玉竹,偏虚者加桂枝、薤白,每日一剂,水煎取汁 300mL,早晚两次分服。15d 为 1 疗程。连续治疗 4 个疗程复查心电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2 对照组 我院给对照组患者使用西医疗法进行治疗。口服消心痛每日 3 次,每次 5mg。15d 为一个疗程,服药期间保持心态平和,防劳累,忌生冷辛辣刺激之品,连续治疗 4 个疗程复查心电图,观察疗效。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舌诊、心绞痛发作频率、脉象。采用心电图检查监测心脏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的肝肾功能、二便、血液进行常规检查。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 1979 年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座谈会修订的冠心病、心绞痛疗效评定标准。显效:症状体征显著好转,心绞痛发生次数明显减少,少于治疗前 80%或基本消失;心绞痛分级改善 2 级,静息时心电图基本正常;有效:症状体征缓解,心绞痛次数减少,少于治疗前 50%~80%,心绞痛分级改善 1 级,心电图 ST 回升≥0.05mv ,但未达到正常水平。无效:原有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无变化或加重,心绞痛分级无变化。心电图基本与前相同或加重:ST段较治疗前降低>0.05mv。

2.2 治疗效果

中药治疗组显效 31 例,有效 43 例,无效 4 例,总有效率94.87%,对照组显效 7 例,好转 16 例,无效 7 例,总有效率76.67%。两组总有效率有明显性差异。

3 讨论

冠心病可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是心血管临床常见急危重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冠心病的西医病理基础为动脉粥样硬化,中医病机为气虚血瘀,病位在心。而心主血脉,控制体内血液的正常运行,将精气运输到全身各处,滋养全身器官。冠心病属于中医中“胸痹”的范畴,临床多见于男性,且年龄多在 40 岁以上,具体可分为阳气虚衰、心肾阴虚、阴寒凝滞、痰阻心脉、心血瘀阻、气阴两虚、气滞血瘀、气虚血瘀八种类型。气血瘀滞是导致冠脉粥样硬化的根本因素之一,因此该病的中医治则为行气通络、活血化瘀、养心补气、虚实夹杂,因虚致实,正如《素问?调经论篇》所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心主血脉,主病在心。气血运行失调,心脉淤阻,不通则痛,则心痛症状乃作。临床以气虚血瘀证多见。气虚是血瘀的病因,血瘀是气虚的结果,其病机为本虚标实,心络不通,血脉瘀阻。治疗上注意补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原方主治脑血管疾病,笔者在临床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同样获得较好的疗效。中医学认为,气血同源,气为血帅,血为气母,气虚可夹有血瘀,而血滯血瘀又可使气虚,气虚血淤恶性循环。故补血可以行气,补气可以行血。补阳还五汤中黄芪补气扶正固本,使气旺则血行,桃仁、红花、当归活血化瘀,当归还有养心作用,丹参、川芎有去瘀生新之效。三七化瘀通络止痛,地龙有通经活络之功,降香活血散瘀止痛降气化浊,葛根取其提升之力,诸药合用共奏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能改善心肌代谢,降低能量消耗,维持氧的供求平衡,提高心肌耐氧能力。丹参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减少心肌耗氧量,且丹参对抗红细胞凝聚,减轻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微循环。川芎可以抑制体外血栓形成,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小血板聚集,缓解冠心病心绞痛,降低冠脉阻力。葛根素可扩张冠状动脉,改善缺血区的心肌供血。临床结果显示:中药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盛炜.姚祖培.冠心病气滞血疲证的研究进展CJ习.中医药导报.2010.16(12):102-101.

[2]刘爱萍.益气活血通络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临床观察CJ习.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90 :387-388.

[3]李存业.土辉.樊伟.剖宫产术中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处理[J习.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1391.

[4]潘秀芹.土水红.产后出血82例临床分析[J习.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13):2085-2086

论文作者:张展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2月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2

标签:;  ;  ;  ;  ;  ;  ;  ;  

中医补气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张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