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青岛市 266400
摘要:目的:回顾性的总结了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方法:对80例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进行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在心理,气道管理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临床效果。结果:70例病人经有效治疗和护理后痊愈,10例病人死亡。结论:对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和抢救成功率。
关键词: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
前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指在创伤、感染、体克或大手术等严重疾病过程中继发的一种以进行性呼吸困难和难以纠正的低氧血症为特征故急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急促、顽固性低氧血症为主要表现,机械通气是其重要的支持治疗手段。该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发展迅猛,预后极差,发现时一般已到中、晚期,至今死亡率仍较高,因此,在此期间加强病人治疗与护理,对减少患者死亡率有至关重要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4月至2015年7月我院治疗的8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其中男性35例,女性45例,年龄在17岁至73岁之间,平均年龄在47岁。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病因进行分类:多发复合伤为21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为39例,有机磷患者为1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三例,颅脑损伤患者中9例,中毒性休克患者为6例。
1.2方法
对80例呼吸衰竭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进行积极治疗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在心理,气道管理以及营养支持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临床效果。迅速纠正缺氧是抢救ARDS的重要措施。一般需要高浓度(>50%)吸氧才能使PaO2>60mmHg。因单纯吸氧不能提高PaO2,临床上多采用人工呼吸机辅以机械通气给氧,开始选用间歇正压通气(PIPV),如PaO2仍达不到要求水平,应采用呼气终末正压通气(PEEP)。机械通气的病人应采用45度半卧位,以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重点监测患者呼吸、脉搏、心跳等生命体征指标的变化,并定时对患者血气指标进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一旦病人的呼吸频率大于30次/min,出现口唇及四肢末梢和意识模糊,护理人员首先要考虑病人已进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期,应立即通知医师做好抢救准备。患者气道护理主要包括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呼吸道通畅护理以及气道湿化护理等措施。
2.结果
80例病人全部采用机械通气治疗,经过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后,44例病人抢救成功,治愈率为81.48%;10例病人因病情过重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8.5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结论
3.1俯卧位通气的实施与护理的优点
病人处于俯卧式体位,气体便会转到身体的上面,而上方肺部正常,气体会转到身体的下方或底部。通气时气体送往底部正常的肺部便能产生正常的通气,而被转往上方已变实的肺部,会因地心引力等的关系而重新慢慢张开,背侧通气改善,肺内通气分布更均匀,从而改善氧合。仰卧位时心脏重量直接垂直压迫肺向背侧胸壁,使该部位的肺组织通气、血流受限,而俯卧位时心脏重量作用于胸骨,从而改善心脏下肺单位的通气灌注。
3.2俯卧位通气的具体内容
俯卧位通气前应向家属和意识清醒的病人说明这项治疗的目的、作用、方法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恐惧心理,以取得理解和配合。准备好支撑用的软垫或枕头。确保足够的人力(至少5人),其中医生或有经验的护士负责保护头颈部和固定气管导管,防止颈部的扭伤和气管导管的弯曲和移位。记录机械通气的参数检查瞳孔大小和对光反应。需要时给眼药水或眼药膏保护眼部,用保鲜膜 或者透气胶布使眼睛闭合。确保负压吸引装置完好。每次俯卧时间尚无统一标准,应根据临床经验来确定,临床研究报道45 min至136 h不等。但是当病人出现俯卧式通气对病人没有任何帮助;严重并发症,如血压下降时就应该停止俯卧式通气。
3.2心理护理的具体内容
患者由于生理病理变化与病痛的折磨,精神状态、生理状态、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方式都会随之改变,会出现特殊心理需求与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主动与病人和家属沟通,了解和关心其心理状况,用合适的方式给予病人心理安慰,帮助缓解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治疗。使用机械通气后患者的行为能力下降,因此要求护士严密观察,建立积极有效的沟通方式,并能够准确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及状态。帮助患者接受患者角色,认识疾病,正确对待疾病。
3.3确保基础护理的质量
密切观察病人心率、心律、血压、呼吸、SpO2等。定时动脉血气分析监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对呼吸机参数进行调节。观察病人意识及瞳孔对光反射,如果清醒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出现躁动不安、挣扎等不适,应及时报告医生,必要时追加镇静剂。注意无菌操作,同时观察痰液颜色、性状及量,并记录。俯卧位时面部、眼部、乳部、髋部及会阴部等部位受压容易产生压疮。为减轻颜面部水肿,把头部垫高15°~30°,防止头颈过度牵拉。帮助病人活动踝关节、腕关节,防止肌肉萎缩并予穿弹性袜防止深静脉栓塞的发生。
3.4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
常见的并发疾病和相关并发症:慢性呼吸衰竭:常在 COPD 急性加重时发生,其症状明显加重,发生低氧血症和(或)高碳酸血症,可具有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临床表现;自发性气胸:如有突然加重的呼吸困难,并伴有明显的发绀,患侧肺部叩诊为鼓音,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应考虑并发自发性气胸,通过 X 线检查可以确诊。这些常见的并发症和并发疾病,医护人员必须指导患者正确配合治疗,从而提高疗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4.结语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发于原心肺功能正常的病人,至今死亡率仍较高。总之,在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时,护理人员提供的合理,有效的综合护理服务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的保证,对抢救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黄静霞,邓小明.急性呼吸窘迫征的治疗进展[J].医学综述,2013,12(5):300-302.
[2].李晓娟,李争艳,胡滨.21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4,7(3):175-176.
论文作者:耿守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4
标签:呼吸论文; 病人论文; 窘迫论文; 综合征论文; 患者论文; 并发症论文; 心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