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修炼与个人修养论文

太极拳修炼与个人修养

文/吴颖锋 薛奇英

太极拳与中国传统文化渊源深厚,以意领气、以气催形,追求天人合一,崇尚整体和谐。“意”即意念、念头、思想,是对丰富高深的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觉悟。站在“意”的角度讲,太极拳是一种“哲拳”。“气”是主宰身体运动的能量本体,是通过人体生物电刺激肌体组织而产生的体内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换。太极拳蓄发开合、呼吸吞吐的变化过程,实际上是体内能量的转换过程。站在“气”的角度讲,太极拳是一种“理拳”。“形”是指拳术的外形动作和招法外相,是显现于外的表象。太极拳的“意”与个人修养共同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共同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长期修炼太极拳,能从中感悟出超乎拳的哲理,进而潜移默化地提升人生修为。本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儒、释、道思想,用13个太极拳动作要领剖析太极拳与个人修养的关系。

1.正松——塑造谦和中正的君子品格。

正、松是练好太极拳的筑基法门。“正”是为了“松”,“松”是为了“通”,气通则劲整。“正”包含重心对正、骨节对正、气路对正、劲路对正四个层面的含义。“正”取决于体内骨骼排布的空间结构,即骨架子。骨是承载身体重量的硬质支撑。练拳时通过自己盘架子、老师捏架子等手段,达到正架子的目的。“松”包含肌肉放松、内脏放松、关节放松、精神放松四个层面的含义。“松”取决于身上柔软的部分,即肌肉、内脏、关节韧带、思想精神,既有物质层面,也有意识层面。练拳时要求身正体松,腰松脚实,让肌肉像是挂在骨架上一样,以便感受内气潜行。“正”在身体姿态上表现为“四平四直”。“四平”即脚平、胯平、肩平、头平。“四直”指头顶百会到裆底会阴垂直,尾闾垂直,两侧腰线垂直。静式时“立如枰准”,动式时“随遇平衡”。一旦身正,再经放松,就会感到浑身通透,内气潜行,怡然逍遥。“正”不仅仅指动作外形,还指内气。拳论要求“气以直养而无害”“切勿妄动”,就是要让内气走正道大道,不走歪门邪道,妄动则气息散乱。拳论又云“节节贯穿”“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长期进行“正松”训练,就会气通劲整,把“浩然正气”逐渐养成“中气”,进入“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的太极拳中高层次。

正、松是塑造君子品格的铺路基石。习练者时时反观自查,每每感受“正松”的妙境,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自己做个正人君子。君子人格要求做人正派,处事公正,光明正大,正理平治,养浩然正气,行正道坦途。所以,太极文化暗合君子养成之道。

2.有舍有得——抵达乐于奉献的人生境界。

在很多人家的厅堂上,高悬“舍得”二字,提醒自己不吝惜、肯付出,有舍才有得。“舍得”是人生中不断面对的选择。每一个选择既能反映其为人处世的态度方法,也能反映其人生智慧和生活哲学。佛说:“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佛家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在“舍得”中成就自我。舍就是得,得就是舍,如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样。在现代人看来,“舍”是付出和奉献,“得”是获得和认同。

练太极拳套路时要“舍”。舍弃身上的僵劲,让自己变得“羸弱”;舍掉先前所学,让自己变得“无知”;舍掉过往积累,时常为己“清零”。从零开始,怀着虔诚之心练拳。日积月累,运柔成刚。练太极拳推手时也要“舍”。舍己从人,引进落空,沾黏连随,随屈就伸。

要想把农民变成产业农民,首先,农民不能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工作,除了给农场干活,自己家地里还得打理,这种情况,他们不会专心工作,应该投的投入品也很难保证按时,定量施用。其次,农民必须有学习能力,能够按照专业公司提供的农业种植方案,严格执行。再次,服务对象和技术提供方必须现场驻人,进行过程监督,否则达不到与其目标,双方均会遭受损失。最后,农业技术服务方最好能够把技术服务方案和现场田间管理作为统一的农业服务接管,否则技术方案的落地将会有所折扣。

“脚踏实地”是用来褒扬一个人办事靠谱,做事实在,不玩花样。在太极拳中,脚踏实地更是一个重要的动作要领。陈全忠先生强调:“灵不灵在于脚,利不利在于脚,力不力在于脚,活不活在于脚。”太极拳中,脚踩实地十分重要,也非常关键。太极拳要求脚趾弹性抓地,像是在冰面上练拳一样,脚既要有吸附冰面的黏沾力,还要能随时获得冰面的反弹力,以便于静时稳定自身,动时弹射足弓。如果练拳时脚下飘忽、脚趾乱动、重心不稳、侧边翻起,或者脚掌像木屐一般僵硬死板,都无法有效发挥足弓的潜能。在练拳时,要反复检查自己是否做到了“脚踏实地”,是否实现了“腰松脚实”,天长日久,就会在不断纠正中将“脚踏实地”烂熟于心,潜移默化地改变自己的品性,在现实生活中习惯性地脚踏实地,稳妥处事,扎实靠谱,不搞浮夸。

3.挺起脊梁——增强仁人志士勇于担当的品质。

骄傲自满、自鸣得意俗称“翘尾巴”,是应该戒除的陋习。练习太极拳时也不能翘尾巴。尾椎下梢端向裆内卷合,搭接长强、会阴,贯通任督二脉,一旦翘尾巴就会导致任脉和督脉连接不上,使内气断裂而无法形成周天循环。太极拳要求尾闾中正,骶骨垂直下沉,尾骨下梢端前合,束肋塌腰,只有这样才能使内气聚敛,出入于丹田,沿任督二脉循环。所以,练习太极拳要不断提醒自己改掉“翘尾巴”的毛病,从而潜移默化完善自己,做一个谦逊低调有内涵的人。

我们通过一个小小的动作,就能体会到太极拳舍与得的关系。先把身法调整端正,平心静气,然后长舒一口气(把一切烦心事全都放下),如释重负般地放松自己,会感到胸腔膈肌下降,心气沿着骨骼顺流下去,松沉渗入大地深处,此时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肉降而骨升的内动感。骨升的感觉实际是地球回馈给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反弹回来的力道。这股力道顺骨架上行而入于肌体,沿着经络而浸润四梢,让全身内外浑然一体。这股力道被称为真气(也称冲气、元气、清气)。清气上升、浊气下降;阴阳二气,循环无端。如老子所言,“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何为四梢?舌为肉梢,齿为骨梢,发为血梢,甲为筋梢。这个实验的结论是,当你心肝情愿地把自己“舍给地球”,地球就会让你“得到真气”。一舍一松,真气自来。先舍后得,边舍边得,自然而然。所以,长期练太极,舍得成习惯,会把“舍得”铭刻于心,化作自觉行动,从而培养出习练者甘于付出、乐于奉献的精神。

4.脚踏实地——褒扬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

现在国有企业有较强背景优势、资源优势,非常有利于国有企业的保值增值,但由于内部管理流程复杂,三重一大等联签表决,造成非专业表决专业事项,跨部门内耗严重,从而导致决策慢,市场竞争不够强。

5.不翘尾巴——展现谦逊低调的君子品格。

人们通常用脊梁来比喻在国家、民族或团队中起中坚作用,在意志、胆量和节操方面超常的人。例如“祖国的脊梁”“民族的脊梁”等。事实上,我们在太极拳演练中更加重视脊梁。陈鑫认为,“腰为第一主宰”(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脊梁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身骨骼的主干,具有支撑骨盆以上体重、屈伸旋转运动、保护椎管神经、提供椎髓造血等四大功能。太极拳对脊梁要求极高,如腰杆竖直、立身中正、虚领顶劲、竖颈松肩、含胸拔背、束肋塌腰、收腹敛臀、尾椎下沉、节节贯穿等。通过太极拳训练,要达到“牵动往来气贴背”“气贴背敛入脊骨”,高效传导核心力量,支撑承载上盘压力的目的。从阴阳二气的角度讲,人体脊背为阳。沿着脊椎而行的督脉为阳脉。督脉主外发,主吐出,主释放。人体胸腹前为阴。沿着胸腹前中线而行的任脉为阴脉。任脉主内收、主吸入、主蓄纳。太极拳凡是发劲、撑开、伸长的阳性动作,都是“力由脊发”。现实社会也一样,凡是遇到创新变革的时候,都需要有伟人和英雄挺起脊梁,勇敢担当。我们常赞赏某人有骨气,这个“骨气”就是骨子里的阳刚之气。所以在日常练拳中,会对脊梁多一分重视,多一分爱护。这会潜移默化地培养我们的担当意识。

6.虚心——奠定成功的基础。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站在太极拳的角度上仔细品味,会发现毛泽东同志这句语录语义双关,妙趣横生。它不仅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准则,还可以被直接当做打开太极内功之门的钥匙。从字面上讲,“虚心”是把心脏所在的胸腔腾空放虚。练太极拳时,胸口一含,心肺一沉,胸内密度下移,心气下降,“放心”而不“揪心”,就能让胸空腹实,气沉丹田,胸腔豁然舒畅,进而从太极拳“塑形”的初级层次上升到“导气”的中级层次,完成“招熟而渐悟懂劲”的嬗变。所以说,“虚心”能使拳艺进步。从做人而言,虚心会孕育出更大的包容性,提升人的修养。包容是大爱。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爱自然,以博大的胸怀,善待世间万事万物。

与其相似,太极拳的“虚怀若谷”,能培养格局宏大的圣贤风范。“虚怀若谷”原意是指一个人的胸怀像山谷一样深广。在太极拳里,该词具有更丰富的含义。“虚怀”即胸口内含,背部随之凸出。“若谷”比喻像山谷一样下陷而内敛。“虚怀若谷”与太极拳“含胸拔背”如出一辙。虚怀若谷,还能让人联想到空谷幽兰、空谷足音般的谧静神秘,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感受到天人合一的超然境界。所以常练太极拳,常念“虚怀若谷”,可培养大气磅礴、纵横天地的圣贤风范。

7.不卑不亢——培养有礼有节的待人态度。

一个高效运转的系统,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人体也一样。人体构造十分复杂,由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免疫、神经和循环等九大系统组成。运动系统又由骨、关节和骨骼肌组成,仅全身骨头就多达206块。在太极拳运动时,这么复杂的系统究竟哪个部分先动?哪些部分后动?后动者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各自朝哪里动?动多少?整个过程非常复杂。太极拳论有云“心为令,气为旗”“意气君来骨肉臣”,明确指出太极拳运动的最高指挥官是意念。要在练拳时放松身体,卸除僵劲,一切听命于意念的指挥调度,感受内气汩汩涌动、内劲节节贯穿。在体会意、气、形之间精妙配合的过程中,会得到享受不尽的美妙感觉。换句话说,服从意念的领导其实很惬意。练拳时产生的这种意识运用于现实生活中,就是增强组织意识,提高政治站位,从思想上认同核心、情感上爱戴核心、组织上维护核心、政治上捍卫核心、行动上紧跟核心,在“守纪律、讲规矩”的大环境中,享受上下齐心的和谐完美。

8.心平气和——养成淡定从容的处事风格。

有一个网络热词叫“淡定”。它奉劝人们戒焦戒躁,遇事冷静处置,先别脑袋发热、一时冲动。练太极拳同样需要淡定,需要心平气和,感受“扫除妄念,卸净浊气,先定根基,收视返听,含光默默,调息绵绵,操固内守,注意玄关。功久则顷刻水中火发,雪里花开,两肾如汤热,膀胱似火烧,真气自足。任督犹车轮,四肢若山石,一念之发,天机自功。每打一势,轻轻运行,默默停止,惟以意思运行,则水火自然混融。久之,水火升降如桔槔之吸水,稻花之凝露,忽然一粒,大如黍米,落于黄庭之中”(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的美妙景象。长期修炼太极拳,还会对“心平气和”一词有新的认识。“心平”与“气和”不仅仅是一般的并列关系,更有逻辑上的递进关系。“心平”与“气和”是一因一果,只有心态平静,才能内气调和。这种理解是对该词原有内涵的丰富。在太极拳练习时,为了找到内气调和顺畅的感觉,练习者必须先将自己的心态调整平静,静下心来练,感受“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递进过程,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地修复自己爱冲动、易焦躁的性格缺陷,做一个淡定从容的大智之人。向善若水,静水流深;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舟。

9.趾高气扬——批评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的丑态。

对全科护理人才进行培养,让人类新时期的保健需求得以满足是护理教育现阶段的要求[6]。在高等护理教育中,对高级专科护理人才进行培养是非常重要的项目之一,培养综合型高素质护理人才则是护理教育的趋势。在人们保健意识逐渐提高、健康观念逐渐改变,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过程中,社会对护理人员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应加强成人医药护理继续教育,让护理人员不断学习护理新方法、新技术和新知识,进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护理服务[7]。

与“心平气和”类似,“趾高气扬”也有着双关含义。从字面上讲,趾高气扬直译为一旦脚趾向上翘起,内气就会上扬。练拳也的确如此。一旦脚趾翘起,则头重脚轻、横气填胸,就会丧失沉稳而灵动的太极味。故而,练拳要求十趾抓地、脚踏实地、腰松脚实。练拳中对“趾高气扬”进行不断检讨批判,自然而然形成内省低调的性格,提高习练者的修养,使其不再骄傲自满、盛气凌人。

10.服从领导——增强组织意识,提高政治站位。

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是人的气节。现实中,不管面对什么对手,既不自卑,也不自傲,不卑不亢,平等对待,态度得体,分寸恰当,有自信才能有自尊,才能彰显中定气节,展现君子人格。练拳时要求立身中正,内心笃定;不偏不倚,不贪不欠;上下对正,内外三合;刚柔相济,随遇平衡。练拳时,低头弯腰则为卑,挺胸鼓腹则为亢,卑亢均为失中。不卑不亢,方可身正体松,内气调和。君子人格也如此,既包含逆境时不沉沦堕落,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也包含顺境时不骄傲自满,不自我膨胀,不得意忘形。卑,会显出奴性。亢,则显出兽性。只有不卑不亢,才算完美人性。

随着对肺癌研究的逐渐深入,继表皮生长因子之后,ALK基因被认为是肺癌的又一主要驱动基因,其中肺腺癌ALK阳性率为2%~7%。随着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快速发展,对于肺腺癌的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其中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在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患者的治疗中疗效明显[1]。本文探究肺腺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ALK)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观察采用克唑替尼治疗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1.团结协作——强化团队意识,加强成员配合。

一个单位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还不够,还需要成员之间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各司其职、和谐相处,才能实现高效运作。正如《易经·乾卦·彖传》所言:“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假如成员之间互不配合、相互挖坑,甚至相互陷害,那么整个单位的效能一定很低。太极拳也如此。太极拳要求身体各部分密切配合,该松的就松,该让的就让。诚如是,能量才能像蠕虫一般向前蠕动,节节贯穿。如果某个部分该放松时它偏不放松,非要较较劲,那么该处必然出现“堵点”,内气必然淤堵,从而导致全局瘫痪。最明显的例子是,一些初学者练拳时膝盖超过脚尖,便在膝盖处形成“堵点”。这是因为大腿和小腿配合不好,膝盖以上的重力全压到膝关节上,造成膝关节疼痛。如中医所说,“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明代李中梓《医宗必读·心腹诸痛》),达不到太极拳“延年益寿不老春”(王宗岳《十三势歌》)的目的。正确的做法是:腰松脚实,大腿和小腿对接好;膝盖尖不超过脚尖,委中穴不能软,小腿支撑有力。做到脚实、腰松、腿通,则整个腿部支撑有力。同样,在内气开合的过程中也需要相邻部分协调配合。假如在开时内气由甲向乙传递,那么合时必然从乙向甲返回。如果开时甲不让着乙,那么合时甲方必然得不到乙方的反馈。相邻部分是相互依存、互为因果的,这与牛顿第三定律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不可分割同理。我们常见到一些人练拳时身体乱拧,关节乱转,就是因为他们不能让身体内相邻部分有效配合的缘故。所以在练拳过程中,始终要提醒身体相邻部位密切协作,“切勿妄动”(王宗岳《太极拳论》),互敬互让。如此长期训练,必能增强习练者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提高整体效能。

12.坦荡无私——培养胸怀天下谦谦君子的品质。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述而》)。孔子认为,君子做事坦坦荡荡,光明磊落,心胸像大海一般宽阔;小人经常斤斤计较,患得患失,总认为别人在算计自己,时常夜不能寐,生活难以安宁。法国作家雨果有句名言:“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太极拳运动是一个相对运动,运动时空胸实腹、松胯圆裆,就会给内脏和关节运动提供更宽阔的空间,让气息坦荡运行。路越宽,气越通。《老子》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无私则不争,不争则顺遂。太极拳运动在坦荡、无私、不争的心境下轻轻运化,则能通灵达慧,浑然天成。

13.心如止水——养成举重若轻波澜不惊的心态。

心如止水既是一种心态,也是练拳的要领。《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十三势行功心解》亦曰:“发劲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练拳要戒除三心二意,专注一方,心无杂念,外不受物欲之诱惑,内不存情虑之激扰,在清静无为、恬淡虚无中感受阴阳相生、开合互易的精妙转换,感受物我两忘、大道同一的超然境界。

就现实状况而言,一体化教师同时担任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是不现实的。解决这一困局的策略是一体化教师的教学应该有所侧重。熟知企业生产过程的专业理论教师,教学侧重应该是理论教学。理论教学除了专业理论知识以外,还应该包括职业素质、安全生产、岗位操作规范等方面。而熟知专业理论的实习指导教师,根据专业理论教师授课的实际进度,与其加强沟通,注重同步地进行实习指导教学。简言之,不能把一体化教师简单机械地理解为一个人。一体化的内涵主要是相互沟通和协调,达到理论教学和实习教学在内容和进度方面的相互配合,就实现了一体化教学。

修养学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汇,例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见贤思齐、群而不争、矜而不党、审时度势、浩然正气等,都能在太极拳理论中找到非常近似的词汇,有的甚至可以被直接当做太极拳的动作要领。太极拳不仅强身健体,更能对提高修养具有“无心插柳柳成荫”的妙处。这种潜移默化的“潜行为”更彰显东方文化含蓄深厚的魅力。

(编辑/刘强)

标签:;  ;  ;  ;  ;  ;  ;  ;  

太极拳修炼与个人修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