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与生产力理论的重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产力论文,重构论文,知识经济时代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 —2826(2000)09—0022—07
历史发展到了21世纪,社会生产活动的内容正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因此,反映社会生产活动的生产力概念不仅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且应当走在时代的前面,引导我们建设21世纪的新型生产力。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概念
什么是生产力?过去的流行说法是:生产力是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这种以征服自然为目的、以自然界作为征服对象的观念,在理论上是不正确的,在实践上也是十分有害的。新近的说法是:生产力是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此说也并不完全正确。特别是对于知识经济时代,其缺点正日益显露。
第一,这种对生产力的定义,没有说明人类改造自然的目的。人类并非为改造自然而改造自然、为显示自己的能力而改造自然,而是为了实现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的目的。离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目的,改造自然就没有意义。
第二,人类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并非仅仅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利用自然。片面地强调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和改造,忽视对自然界的保护观念,导致了对自然界生态环境的破坏。19世纪以来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巨大破坏,使人类面临严重的生态危机,在很大程度上与这种生产力观念相关。实际上,真正高水平的生产力,应当力求在尽可能少地改变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来提高人类生活水平。
第三,它难以准确地描述知识经济时代人们生产活动的能力。在历史上,第一产业的确是直接改造自然的活动,第二产业在更大的规模上改造自然,然而现代高科技的第三产业——例如信息服务业,已经很难说直接以改造自然作为它的活动内容,而这种产业恰恰是当代最先进的生产力之所在。这些高科技产业很大一部分提供的是精神性消费品。这类生产活动无疑需要一定的来源于自然界的物质条件,但这些生产活动本身要完成的任务,并非改造自然,而是创造人文资源。因此,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从征服或改造自然来定义生产力的概念,已经不再适应。我们应当建立能够引导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准确的生产力概念。
其实,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作为经济活动核心的生产活动,当然也是如此。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开发和投入相应的资源。所以,生产活动过程是人类开发、创造和利用客观资源,以生产出满足人类利益的物质实践过程。人们开发和利用的资源,可分为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前者来自自然界,而后者则来自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文化创造活动。
因此,生产力是人类依靠、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创造、开发、利用和保护人文资源,以实现自身生存与发展的利益目的的能力。简言之,生产力是社会开发和利用资源生产出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的能力。这一定义,既适用于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也适应于今天的社会,是比较全面的生产力定义。
这种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正是人类为了解决利益目的与客观资源的矛盾而创造出来的产物。所以我们还可以说,生产力是社会解决其所面临的经济活动基本的矛盾——利益目的与客观资源的矛盾——的技术性能力。这种物质生产实践能力,作为人的主观利益目的与客观资源之间的中介性产物,是最基本的社会存在,而作为一切资源之母的自然资源,则是最基本的自然物质存在。
关于生产力的上述两种定义,是完全等价的,是用不同的术语、在不同的意义背景下描述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语义环境下,我们将分别使用这两种本质相同、形式不同的定义。
二、生产力的新三要素说
这种作为“解决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的能力”——人类开发和利用资源以满足其物质利益的能力的生产力概念,不同于传统的“生产力”概念,具有其丰富的内涵。
作为征服者的劳动者,作为征服对象的劳动对象,作为征服工具的生产工具,这三者是传统观念所认为的“生产力的三要素”。它被理解成马克思主义的本意,以至于当人们只能把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分工是生产力的一系列思想,纳入到这一神圣的“三要素”中来理解,而不敢越雷池一步。其实,生产力的这种传统的“三要素”说,在理论上有很多缺点,在实践上也有害处。
首先,这种说法具有逻辑矛盾。社会生产力作为全社会的劳动者具有的能力,不能把劳动者本身包括在内。把“劳动者”本身作为“劳动者能力”中的一个要素,好比把某人作为他自身能力的一个构成要素,在逻辑上是讲不通的。其次,劳动对象,如土地、原材料等劳动对象,只是劳动者改造和利用的资源,而不是劳动者本身的能力,因而也不能作为生产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的要素。土地是劳动对象,怎么能够作为劳动者的能力?这也是一个逻辑矛盾。在“三要素”中,惟有生产工具可以作为生产能力的组成部分,劳动工具中所含的人的智能因素以及人们设计与操纵劳动工具的技能,才是人真正的能力因素。撇开人的智能与技能,生产工具只是资源,也不是人的能力。
其次,这种说法没有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依据,而是对马克思关于劳动过程的分析的曲解。马克思说:“劳动首先是人和自然之间的过程,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引起、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201—202、202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我们需要澄清的是:第一,马克思所说的三要素,不是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三要素,而是劳动、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三要素;第二,在马克思那里,这三个要素不是作为人的生产能力的生产力的三要素,而是劳动过程的组成结构。硬把马克思对劳动过程的结构性分析,套在作为人的生产能力的生产力的头上,作为对生产力的组成要素的分析,可以说是最典型的“张冠李戴”。
实际上,社会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开发和利用资源,以生产出满足人们的物质利益的能力,应当由下述各方面的能力构成,这些能力才构成生产力的真正要素。
第一要素:人类开发、创造、保护和利用资源的能力,即体现在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以及劳动资料。
这一能力要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第一是发现和开发自然资源,创造和开发人文资源的能力,如发现和开发石油,创造和开发因特网等,这类能力是整个生产力的基础;第二是利用这些资源,生产出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这类能力是生产力的目的所在。这两方面的能力,归根到底是生产中所应用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以及作为其具体体现的生产工具等劳动资料。因为在社会生产中应用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其目的无非是开发和创造资源(包括生态环境资源),得到有利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产品和服务。所以,正如马克思早就指出的那样,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科学是“生产过程的独立因素”,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在此基础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的确是非常重要的理论发展。科学技术本身就直接是生产力要素,而且是第一要素,而不是如现在许多教科书所说,是渗透到生产力要素中的东西。必须指出的是,只有被应用于社会生产活动中的科学技术,才是解决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的手段,才是社会生产力第一要素。那些尚未被社会生产活动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只是潜在的生产力要素,还不是直接的生产力要素。
处在人的主观目的与自然资源之间的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到底属于资源,还是人类利用资源实现自身目的的能力?我们认为,生产工具具有两重特性:作为自然资源转化的产物,它们是资源,生产工具的客观有限性体现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同时,作为人类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的科学技术能力的载体,是生产中应用的科学技术的具体体现,是生产力的组成要素。马克思认为生产工具是人的延长的肢体,因而是人的能力的组成部分。因此,生产工具中体现的人的主体能力,是生产力的构成要素;而生产工具中所含有的自然资源(即生产该生产资料所耗费的自然资源),属于客观资源。
第二要素:对资源的社会组织能力,即体现在社会宏观与微观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管理科学技术”及其使用的物质工具。
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水平以及作为其体现的生产工具,标志着人类开发和利用资源的能力。而一切资源必须由社会进行各个不同层次上的组织,才能得到正确而充分的开发和利用。因此,社会必须具有组织社会资源的能力。经济活动中应用的管理科学和技术及其使用的物质工具,正是对社会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管理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社会生产力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理所当然是生产力的因素。而对人力资源的组织,又是对社会资源的组织和管理的核心,因此,分工是一种生产力。马克思明确地指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这是社会劳动的自然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423—424页。)
生产力的这一要素,主要包括下述两方面内容:一是宏观经济管理的科学技术,对今天来说,也就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科学技术及其所使用的一系列物质手段,它负责对全社会的资源进行宏观配置与组织。二是微观经济活动管理的科学技术及其采用的物质手段,它负责对企业和家庭的资源进行配置和组织,一切生产经营管理的规章制度、方法与设施,均属此类手段。管理科学技术的任务,是通过组织和协调人们在劳动中的作业关系,最大限度地把潜在的人力资源开发为直接的人力资源,对资源进行科学的配置,力图用最少的资源生产出人们所追求的最大利益,从管理方面来解决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
第三要素: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即劳动者创造、掌握和应用上述两大技术手段的素质和技能。
上述两大能力——两大生产力要素,本身也是人类创造出来的,而且需要人们掌握与应用,因此,作为这两大能力的基础,还有一种“元能力”,即人们创造出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并且掌握和应用这些科学技术的能力,它是劳动者本身的素质和技能。这种能力,特别是劳动者的创新能力,是生产力发展的不竭源泉。因此,我们应当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这里所说的“劳动者”,包括科学技术工作者、管理者和第一线的生产者。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融上述两大要素于一体,所以是最根本的要素——因为自然科学技术和管理科学技术既是由劳动者创造出来的,又必须由劳动者自觉掌握与应用,才能发挥它们的作用,真正成为现实生产力。
需要说明的是,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既含有作为资源的一面,也含有作为生产力要素的一面。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需要消耗自然资源来开发,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素质与技能是自然资源的转化形式,我们称之为“人力资源”。此外,劳动者作为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资源(包括自己身上的潜能)的能力,因而劳动者的素质与能力也具有生产力要素的一面。所以,劳动者的能力与素质,既是资源,又是生产力的要素。
这就是我们主张的生产力的新三大要素。它们之所以是生产力的要素,是因为它们的确构成人类利用资源实现经济目的的能力。
有人会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的劳动对象会发生相应的变化,那么,这些似乎能够作为生产力发展标志的劳动对象,是不是生产力的要素呢?我们认为,不是!因为它们不是人的能力。我们不能把能够体现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说成生产力。实际上,生产力的上述三大要素体现在生产过程所涉及的所有事物之中。具体地说,体现在生产资源和劳动产品当中。不同的生产力,会使用不同的资源,包括不同的劳动对象。农业时代的动力资源是人力和畜力,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动力资源是煤,现代社会的动力资源是电,以及各种发电的能源。它们都体现着生产力的第一要素——自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所以,作为劳动对象的自然资源本身并非生产力的要素,但是它体现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同样,任何时代的科学技术都体现在那时代的劳动产品当中,因而劳动产品也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标志之一。所以,资源(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是能够体现这种能力的客观事物,可以作为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但其本身并不是生产力的要素,因为它们并非人的能力的构成要素。
三、生产力的生成与发展机制
社会生产力,作为人类发明的解决经济活动基本矛盾——主体的利益扩张与客观的资源约束之间的矛盾——的产物,是怎样生成与发展的呢?
既然生产力是矛盾的产物,那么,矛盾的双方对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都做出了贡献,生产力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
社会面临的自然条件与能够获得的资源,对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两大作用:第一,它们向社会提出挑战,提出人类社会生产力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决定了生产力的发展方向;第二,它们给社会生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能的客观条件,从而决定了生产力可能的发展方向、可能的性质与可能达到的水平。这种关键性作用对早期人类社会尤其突出:那时社会所能利用的资源局限于本土,生产力不能不受到本土的挑战与资源的约束。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对物质资源的依赖将越来越低,地理环境的重要性也日益降低。然而,社会所能获得的核心资源(包括本土资源与外来资源、有形资源与无形资源、物质资源与人力资源)对社会生产力的性质与水平,仍然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没有相应的资源条件,不可能形成相应的生产力。正是由于这两大作用——提供挑战与提供应付挑战的客观条件,因此社会面临的自然条件与其能够获得的资源,可以说是社会生产力之母。
然而,客观环境的挑战与客观资源条件,只能提供发展生产力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并不能完全决定社会生产力。因为生产力作为人类解决经济活动基本矛盾的技术能力,是这一矛盾的双方——人的利益主体与客观资源共同决定和形成的,应当由双方共同决定。因此,那种认为本土资源决定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和“人口决定论”,是错误的片面的理论。社会中人的主体状况对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也有巨大的作用。在类似的自然环境下,可以形成完全不同的生产力。
那么,人类主体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大体可概括为两个方面:
第一,人们主体利益目的的有秩序的解放程度,决定着主体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从而进一步决定着生产力的发展动力。如果一个社会不允许人们去实现自身利益目的,主体利益目的处于抑制状态而得不到解放,那么人们将会缺乏生产力上的创新精神,不去努力发现与开发新的资源、发明资源的新的利用方式,那么社会生产力将会停滞不前。而当一个社会过于放纵人们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以致失去控制,那么人们对资源的争夺将产生社会混乱,同样也不会具有资源开发和利用上的创新,以至生产力无法进步。只有那种既允许人们有争取自身利益的自由,又有严格的产权制度与市场规则约束的经济制度,才会使主体创新精神得到充分解放,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二,人们除了生产力中已经体现和应用的素质与技术之外,还有尚未与其他生产力要素相结合的素质与知识,它们尚未成为现实生产力的组成部分,因而只是潜在的生产力。在人类追求利益目的的强大动力驱使下,这些素质与知识将决定人们如何开发和利用资源,从而形成相应的生产力。
由此可见,人类的主体状况——利益目的的解放、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潜在的素质与知识水平,是社会生产力之“父”。它们在客观环境的挑战与客观资源条件所决定的生产力发展的可能性范围内,决定着生产力的具体发展状况,最后决定生产力的性质及其所采取的形式。因此,发展生产力必须同时考虑这两个方面,既不可能仅仅强调客观环境与资源,也不能仅仅强调人们的主观能动性,搞“无米之炊”。只有二者的结合,才能促使社会生产力快速健康的发展。
四、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尺
上述生产力的新三要素说的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于能够科学地确定社会生产力的衡量标尺,从而进一步明确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
衡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可以从两个角度,得到两类标准。一类是从生产力本身的发展程度出发,得到确定衡量其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尺,即社会生产力的各个要素的发展高度与深度;二是外在标尺,即生产力发展所产生的实践效果及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发展社会生产力,必须以外在标尺为最基本的目标,而以内在标尺作为实现生产力发展的方向。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内在标尺,是衡量生产力各要素本身所达到的程度。因此,根据生产力的三个构成要素,它由下述各指标组成:
——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以及体现它们的生产工具的先进性指标,也就是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所达到的技术水平。这一指标又可以分为两项:一是创造、开发和保护资源的水平,二是利用资源的水平。这种水平主要体现在自然界在多大程度上被人们所认识和掌握,人类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这种程度可以通过同时代的横向比较来得到,我们可以评价某社会或某企业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等。
——衡量经济活动中所应用的管理科学技术及其使用的工具的先进性指标,也就是对社会资源的组织所达到的水平,社会宏观经济运行规律和微观的企业运行规律的认识与驾驭水平。与自然科学技术及生产工具的先进性指标一样,管理科学技术及其使用工具的先进性,同样可以通过横向比较与历史尺度来刻画。
——衡量劳动者的素质与技能的水平指标。这是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最具根本意义的重要指标,然而由于其带有“软件”性质,而且不易测量,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如何衡量社会的劳动者素质与技能水平呢?我们建议:可以借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社会发展指标体系,建立两项指标:第一,用成人平均受教育年限来衡量劳动者素质水平;第二,用成人平均受技术教育年限来衡量技能水平。当然,这种衡量指标只注重受教育的时间,而忽视教育的效率与质量。但作为易行的粗略指标,还是可取的。
除了上述内在标尺之外,我们还应当用生产力对国民经济的发展的作用,也就是生产力的实践效果,来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这就是衡量生产力整体发展水平的外在标尺,衡量的是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共同产生的效果。我们认为,外在标尺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
——客观事物资源化程度,即对客观事物的开发利用的广度与深度。我们知道,在生产力发展史上的任一阶段,客观事物中有些是显在资源,即人类已经有能力加以利用的资源,有些事物则只是潜在的资源,即人类还没有能力加以利用的资源。从前者到后者,需要一个转化过程,这个转化过程即自然物质的“资源化”过程。客观事物的资源化程度,就是已经转化为显在资源的客观事物的范围及其利用深度。对客观事物的利用范围越广,利用程度越深,生产力发展水平当然越高。
对人文资源的创造与开发的深度与广度,也是这项指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因特网及网上信息资源,便是当代人类创造和开发的重要人文资源,其深度与广度是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指征之一。
——劳动产品的平均水平。它反映的是社会能够把资源转换成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一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集中体现在它所能制造的产品的平均水平上。产品水平主要由产品性质和产品质量所决定。例如,普通农产品可以作为传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标志,而转基因农产品则是现代先进生产力的标志。汽车、电视产品则是工业时代生产力的标志,它们的质量体现着生产它们的企业和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 即平均每个社会成员年生产总值,它与劳动生产率是同一类指标。这个指标反映在单位时间中,平均每个社会成员把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的能力,即生产出社会利益的能力。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际上通行的衡量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然而,单纯用人均GDP 作为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准,是不全面的,甚至会诱导人们为了提高GDP 的值而滥用资源,形成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以,这个指标还需要下面的第四项指标来补充与制衡,这就是反映单位产值所平均需要付出的资源代价的指标。
——资源利用效率。它既可以定义为单位产值消耗的资源数量,也可以用单位资源生产出的产品的GDP值来衡量。这一指标, 既是生产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水平的结果,也是对社会资源进行科学组织的管理科学与技术的结果,同样也是劳动力素质与技能的结果,因而是生产力的三个要素共同产生的结果。
在上述四项指标中,如果说产品的平均水平和客观事物资源化程度,是人们利用资源生产出物质利益的广度与深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质的标志,那么,人均GDP和资源利用效率, 则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量的标志。它们共同刻画社会经济生活处于正常状态时的生产力发展在改造世界的外部表现上达到的水平,是正常状态生产力水平的外在指标。
——保护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抗灾能力与环境治理能力,实质上也就是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自我修复能力。社会生活并非仅仅处于正常状态,各种自然的人为的事变,常常使社会经济生活处于非正常的灾害状态。社会生产力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社会经济的自我修复,使之回复到正常状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第四项外在指标,它包括社会的抗灾能力与环境保护能力。
用以上五项外在指标作为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可以引导社会生产力全面健康地发展,充分发挥生产力改造世界、造福人类的效果,沿着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的方向前进,成功地解决社会经济生活的基本矛盾。
上述三项内在标尺与五项外在标尺,是相互统一的。内在标尺是为实现外在标尺(也即发展生产力的实践目的)服务的,是外在标尺的实现手段,外在标尺则是生产力发展的目的。二者构成了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完整刻画。
五、结语
这种建立在利益扩张与资源约束的矛盾基础上的生产力概念,以及由此而得到的生产力水平的衡量标尺,决非坐而论道,它有非常直接的实践意义。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所走的弯路,在很大程度上与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没有到位有关。其主要教训,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出于摆脱贫困和抵抗发达国家政治经济压力的强烈愿望,长期以来,存在着一种倾向:把追求产量与生产总值的提高,作为经济发展的惟一目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产值成为生产力发展水平几乎惟一的指标。这种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理解,是仅仅强调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中的一个方面——追求物质利益的一面,而忽视了任何产值的取得,必然要投入和耗费有限的资源,有时甚至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这就导致了一系列失误。因此经济发展的根本任务在于努力开发资源,努力用最少的资源来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利益的需要。衡量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指标是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度与广度,以及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不仅仅是产量。
其次,在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说”的影响下,我们倾向于把生产工具作为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最硬的标志,有时会忽视增强社会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抗灾能力与环境保护能力,没有认识到这也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内容。
其三,在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说”的引导下,我们倾向于把生产力的发展,理解为引进新的机器设备,而忽视生产和使用这些生产工具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忽视了管理科学技术。邓小平提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在传统的生产力“三要素”中找不到明确的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邓小平这一思想的贯彻实施。要克服这种失误,必须在思想上认识到生产力的真正的三要素——自然科学技术与管理科学技术及其设施,以及劳动者的技能与素质。
总之,经济活动的基本矛盾是人类无止境的利益追求与有限资源的矛盾,生产力是解决这个基本矛盾的能力,它包括自然科学技术、管理科学技术和劳动者的素质与能力这三大要素,而这种能力体现在资源、生产工具和劳动产品中。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指标不仅是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而且包括资源利用效率、资源开发利用的广度与深度,以及社会经济的自我修复能力(抗灾能力与环保能力),这对于引导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将有积极意义。
[收稿日期]1999—11—25
标签:知识经济时代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能力素质论文; 过程能力论文; 组织发展论文; 重构论文; 管理科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自然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