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华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茂名 525000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持续提高的同时,也使得其对于自身的居住环境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钢筋混凝土是我国房屋建筑中常用的一种结构材料,做好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管理和控制,是提高建筑整体质量的基本条件。本文主要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房屋建筑是人们日常生活作息的场所,而房屋建筑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混凝土施工是房屋建筑施工的关键环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做好混凝土浇筑施工工艺的控制,是保证房屋建筑质量的关键所在。
1、混凝土结构概念与特点
1.1 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混凝土结构是一种把水泥、砂、石以及水作为主要材料,与其他辅助性材料制成的一种以混凝土为主的制作结构,包括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等几种类型。在浇筑混凝土结构的时候要注意对温度的掌握与调控,这样才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1.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能够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必然有其值得应用的特点:①可塑性强,可以根据建筑施工的需要和工程设计通过模板塑造出多种的样式;②抗震性高,混凝土结构的内置钢筋等其他材料可以有效的提升结构的抗震、抗爆性能,而且结构在塑造的过程中经过多次振捣与夯实,较为坚固;③容易调配,混凝土结构的主要材料大多是砂、石、水泥,比较容易采集且容易运输。
2、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
2.1基础结构的施工
在对房屋建筑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该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技术的选择。例如,对于阶梯状基础,应该依照台阶的分布,一次性完成全部的浇筑工作,避免留下任何缝隙;对于杯口状柱基础,为了实现对于标高的有效控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应该首先对杯口底部的混凝土进行振实,等待一段时间后再继续进行浇筑,同时结合两侧对称的方法进行模板位置的浇筑,避免出现单侧混凝土过重的情况,减少质量问题;对于大体积基础,考虑到其对于混凝土的整体性能要求较高,可以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的方式,确保层与层之间的紧密结合,避免出现裂缝问题。如果无法一次性浇筑完成,则应该设置相应的后浇带,结合混凝土的性能以及在凝结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膨胀收缩情况,对后浇的尺寸进行确定;对于条形基础,考虑到其水平距离较长,在浇筑前,应该在基础两侧明确标高线的位置,同样采用分层分段浇筑的方式,以梯形对每一个层段进行衔接和浇筑,将段与段之间的混凝土浇筑距离控制在2-3cm,保证施工质量。
2.2剪力墙结构的施工
在剪力墙的施工中,混凝土浇筑一般按照长条形流水线的方式进行,在每一段浇筑完成后,适当提升浇筑高度,逐步完成整个墙体的施工。在浇筑过程中,应该在墙体底部均匀浇筑一层厚度在5cm左右的混凝土,使得不同的工序之间可以预留出相应的施工缝隙,但是如果缝隙位于门洞或者窗洞的位置,应该特别注意,以免影响施工质量。剪力墙工程的混凝土浇筑必须保持连续性,避免出现间断的情况,同时应该加大对于接口位置混凝土的振捣力度,确保接口的有效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对孔洞位置进行浇筑时,应该确保其余周围的混凝土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内墙与外墙接口墙柱部分的浇筑工作应该与墙体的浇筑同时完成。另外,为了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在对剪力墙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应该坚决避免钢筋的移动,同时结合现场浇筑环境,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避免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剪力墙结构的破坏。
2.3框架结构的施工
如果房屋建筑为高层框架形式,在对混凝土浇筑技术进行选择时,需要考虑框架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标准。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按由柱到梁的顺序,依次进行浇筑,将柱体放在梁板之前考虑。同时,为了保证框架浇筑的顺利进行,为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提供一个良好的施工平台,应该在安装完模板后,进行钢筋绑扎前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提升混凝土的支撑作用。
2.4钢筋位置的施工
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施工中,钢筋的位置是非常关键的,直接影响着最终的浇筑质量。因此,必须时刻关注钢筋的位置,一旦发生偏移,应该及时进行校正,以确保建筑整体结构的稳固性。通常来讲,建筑主梁附近是钢筋的密集设置区域,而数量众多、体积庞大以及不规则摆放的钢筋很可能会对混凝土浇筑施工造成影响。在进行位置浇筑时,可以采用细石混合水泥进行浇筑,结合人工振捣的方式,在达到预期浇筑效果的同时,也能够确保混凝土浇筑的顺利进行。
2.5 进行混凝土结构施工时注意事项
(1)模板安装:在混凝土浇筑前,需要首先对模板进行安装,监理工程师必须切实做好模板安装的监理工作。①是应该了解设计施工图纸,对模板的尺寸、垂直度、安装线等进行检查;②是应该检查模板以及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包括竖向模板斜撑、剪刀撑,以及水平模板支撑系统等;③是检查预埋件、管线的位置、数量等是否准确。
(2)质量控制: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可以利用串筒、导筒和溜槽等进行配合浇筑,根据构件的结构特征以及配筋数量,对混凝土分层浇筑的高度进行调整,通常情况下不应该超过振动器的1.25倍。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需要做好振捣次数和振捣时间的控制,一般在20-30s左右,当混凝土表面出现泛浆同时形成水平面后,就可以停止振捣。如果采用的是插入式振捣器,则应该坚持快插慢拔的原则,并且确保插点的均匀性,避免出现遗漏的情况。振捣过程中,每一次移动的距离应该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同时将振动板与模板的距离控制在200mm以上。
此外,对混凝土浇筑的速度也要进行严格控制,不宜过快,以免在墙板以及梁柱交界位置出现结构裂缝,影响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和使用安全。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房屋建筑一般都会采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避免出现工程裂缝,在施工中,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温度进行控制,通常温度越低则混凝土内外温差越小,对于施工也就越有利。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浇筑温度不能超过35℃,如果是夏季施工,则应该尽量避开炎热时段,选择早上或者下午进行施工,制定科学合理的浇筑方案,保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如果工期较紧,需要赶工,则应该设置相应的防晒网,尽可能避免阳光对于混凝土的直接照射,以免温度过高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后期养护:在混凝土施工中,后期的养护技术同样关系着施工质量,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该安排专人进行混凝土的养护工作,通过覆盖草席、洒水湿润等措施,确保混凝土始终处于一个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中,避免混凝土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减少温差裂缝和干缩裂缝产生的机率。
3、结语
总而言之,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整体的质量,需要施工单位通过施工材料控制、搅拌运输管理、混凝土浇筑施工管理以及后期养护管理相互配合的方式,确保混凝土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而保证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艳红.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 居业. 2016(02)
[2] 罗有明. 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 江西建材. 2015(13)
[3] 蒋云辉. 探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J]. 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4(06)
论文作者:陈志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4
标签:混凝土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钢筋论文; 模板论文; 位置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6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