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 适
(四川省安岳县教育局 安岳 642350)
计算机科学既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又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这一学科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值得大力发展和推广。
一、提高对计算机学科特点的认识,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
计算机应用在教学上,则成为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有力教学工具。计算机学科的教学具有知识新、信息量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但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充分培养学生协调各器官综合运用的能力和操作计算机的实际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又是使学生学会运用书本知识去指导自己上机操作计算机的有效途径。通过实践验证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实现理论的升华,从而达到学会基础知识,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各器官的综合运作机制,有效地巩固所学理论,实现手脑并用的教学目的。
鉴于此,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有待改善。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框架,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认识计算机课堂教学、运用现代的电化教学或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为计算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和活力,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质量,有力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就成为了当今计算机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
二、培养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计算机课程的教学实践性很强,按传统的教学法去组织教学,只能把学生置于被动、盲目的学习地位上,不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教学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去主动探索与获取,激发学生的思维和联想,及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并给以适时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会与会学中不断进步,就成为了我们教师的首要任务。计算机学科的操作性和技能性很强,来参加计算机学科活动的中小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很容易产生兴趣,但在操作中一旦觉得枯燥乏味的理论难于溶于操作实践时也很容易失去兴趣,这就说明学生的初始兴趣是不稳定的,需要我们的教师去很好地组织和给以及时、恰当的指导,才能较好地维持这种兴趣,不然的话,一些学生对计算机学科所产生的学习兴趣在萌芽时期便会夭折,严重影响计算机学科教学的效果和进程。
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计算机学科的特点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及组织教学方法,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诱使学生的内因在优化的外因上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在上机实践中去理解和掌握书本上抽象的基础理论,从而达到掌握计算机操作的方法和形成操作计算机基础技能的目的。
三、注重学生年龄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指出:“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要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不同年龄阶段的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根据《纲要》对学习层次的分类和学生的实际年级分段灵活作出具体、合理的教学安排。按不同的目标实施教学,以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生知识范围狭窄、活泼好动,对计算机世界充满好奇心,引导他们了解计算机基础知识,通过指法、文字录入、文字基本处理、简单绘图操作、简易动画和简易网页制作等上机操作训练,能较好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兴趣,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熟练掌握键盘、鼠标的操作方法和操作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初中学生思维活跃、对学习计算机知识比较感兴趣,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文件处理、文字处理技巧、简单图形处理、动画制作、网页设计等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知识与技能,那些对计算机学科很感兴趣的初中生,也可适当引领他们学习些程序设计的入门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使学生对计算机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掌握更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对信息技术这一高科技的魅力获得体验,激发学生学计算机知识的热情、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能力。
四、吃透“两头”,因材施教。
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建立在学生的主体作用上,一方面我们必须弄清楚教学内容的知识结构、地位作用、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内在联系等内容,即“吃透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接受能力、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予以了解,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做准备,亦即“了解学生”。只有既吃透了教材,又了解学生,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组织教学。除此之外,对参加计算机学科学习活动的学生,至少要按小学、初中、高中分类或分级组班教学,或根据参加学习人数的多少分得更细些组班进行教学更好,以使知识结构落差不是很大,有利于组织教学。即使对同一知识结构的组班教学,也要立足于面,照顾到“点”的知识需求的策略考虑教学内容和上机操作,以使人人皆有所获,不至于让一些人吃不饱,而让一些人却吃不了。即使外部条件完全相同,学生也会因学习兴趣、其他学科的学习状况、勤奋程度以及智力因素等的不同,在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中呈现出不同的层次。针对这些情况,也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既要面向全体学生,提出统一的要求,又要立足于大多数学生,及时抓好“两头”,还要承认差别,区别对待,做到以点带面,点面结合,使所有学生都有所获。只有既统一要求,又因材施教,才能适应学生的不同特点,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各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提高。
目前,由于各地的发展不平衡,计算机学科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材,对教学内容没有统一的规定和尺度。有些学生家里有计算机,有些学生有条件参加一些辅导活动,也有些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条件较差或根本无条件学习计算机知识,这样,就使得来参加计算机知识学习活动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制宜地注重因材施教。
论文作者:罗适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7期(上)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9
标签:计算机论文; 学生论文; 学科论文; 知识论文; 操作论文; 学习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7期(上)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