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论文_梁启贤

探究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论文_梁启贤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贵州遵义 563002

摘要:目的:探讨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03例,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核磁共振检查,认真分析CT、核磁共振数据,全面观察并比较两种检查结果病变的部位、大小、数量、边缘、形态、密度/信号等特点。结果:CT共检出46处病灶,MRI则共检出138处病灶,CT对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低于MRI,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CT相比,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检出率明显更高,定位更准确,可清晰的显示病变特点,是腔隙性脑梗死的首选检查方法。

关键词:CT;核磁共振;腔隙性脑梗死;诊断意义

脑干穿通动脉、脑深部白质缺血性梗死及持续性高血压是造成腔隙性脑梗死发病的主要原因,好发于中老年人,病程进展速度快,若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有效治疗,会使病情延伸,对人体造成严重影响[1]。腔隙性脑梗死主要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无意识障碍、反应迟钝等,严重威胁老年患者身体健康,因此尽早明确诊断,找出病因并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CT和核磁共振(MRI)的不断进步及发展,参照患者的临床症状,可对腔隙性脑梗死进行相对准确的早期诊断[2]。本文就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进行探讨,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使用我院“中联医院信息系统-临床医护管理-住院医生工作站”,从175例住院病人中选出103有完整CT、MRI检查的病例进行探究。本次研究中全部病例均符合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其中男67例,女36例。年龄36-92岁。其中30-39岁4人;40-49岁10人;50-59岁19人;60-69岁25人;70-79岁27人;80-89岁16人;92岁1人;平均年龄61.92岁。103例患者中,大部分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绝大部分表现为下肢无力和言语不清,部分表现为头昏、眩晕、呕吐、抽搐、鼻唇沟变浅、舌偏、手足麻木、流涎、皮温减退等。

1.2检查方法:

CT检查:采用GELightspeed64排螺旋CT对患者进行扫面,探测器组合0.65mm乘32,扫描完成后重建5mm层厚,5mm层间距,图像上传至PACS系统进行分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MRI检查:MRI设备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MAGNETOM1.5T超导磁共振扫描仪,对颅脑行常规MRI平扫,扫描包括T1WI、T2WI、FLAIR、DWI、ADC,其中前三个序列扫描层厚均为6mm,重建矩阵320x320,DWI序列扫描层厚5mm,重建矩阵192x192,b值选0和800。

1.3图像分析:

对病变的部位、大小、数量、密度、边缘、形态及与周边结构关系进行详细观察和分析;在MR常规序列上对病灶特点进行观察,参照ADC图观察扩散DWI(加权成像)序列中的病灶弥散受限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CT、MRI检出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情况:

103例患者行CT检查时共检出25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10处可疑腔隙性梗死灶,11处腔隙性梗死灶MRI显像为软化灶,4例软化灶MRI显像为梗死灶,另有30例缺血灶。MRI则共检出138处病灶,其中包括顶叶9处,额叶7处,枕叶5处,颞叶4处,半卵圆中心区21处,放射冠9处,基底节61处,丘脑10处,脑干10处,小脑1处。可见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病灶检出率明显高于CT(χ2=63.65,P<0.01)。

2.2腔隙性脑梗死病灶的CT及MRI特点:

(1)数量: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分为单发、多发两种,103例患者中61例为单发,其余42例为多发病灶;(2)形态:病变主要表现为长圆形、小圆形、斑点状;(3)大小:34例患者病灶最大径线低于5mm,49例患者病灶最大径线为5—10mm之间,其余20例患者病灶最大径线介于10—15mm之间;(4)密度/信号:腔隙性脑梗死病灶CT图像上呈低密度(或略低密度),在MRI图像上呈等长T1WI信号、略长或长T2WI信号、FLAIR呈高信号,DWI序列则呈较为明显的高信号,ADC呈低信号。(5)边缘:病灶无明显的占位效应,边缘模糊。

3讨论:

腔隙性脑梗死的病灶体积一般都较小,最大径线低于15mm,属于一种微梗死,是脑组织缺氧缺血导致脑细胞代谢功能异常,可使脑细胞出现水肿等改变。CT、MRI检查、诊断脑梗死的基础主要是脑缺血区组织水肿,在局部脑组织灌注不足,比正常临界值低时,相对的缺氧、缺血可使细胞内代谢出现紊乱,导致细胞内环境发生改变,使细胞外钠离子向细胞内渗入,迫使细胞内的渗透压升高,继而引发细胞的中毒性水肿,患者就会感到肢体乏力、头痛、头晕等[3]。

MRI与CT在诊断腔隙性脑梗死病变中,MRI检查有以下优点:①MRI检查可发现周围组织密度分布不清、分界不明显的病灶。②MRI可以发现早期的缺氧、缺血性病灶。③MRI分辨率较CT高,骨性伪影和软组织不会造成干扰,易查出较小病灶,对后颅、脑干等部位病变可准确成像,使病灶更清晰[4]。

参考文献:

[1]肖庆华.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3):23-24.

[2]董琼.腔隙性脑梗死CT与磁共振诊断价值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2,11(7):543,552.

[3]付振杰,付瑜莹.MRI和CT检查在腔隙性脑梗死的应用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2010,(4):26-27.

[4]梁江涛,杜亮.关于CT与MRI用于脑梗死的诊断比较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8):723-724.

论文作者:梁启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8

标签:;  ;  ;  ;  ;  ;  ;  ;  

探究CT与核磁共振在腔隙性脑梗死中的诊断意义论文_梁启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