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菲诗意语言教学艺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诗意论文,语言论文,艺术论文,董一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董一菲说:“教师的语言是教学的灵魂,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语言表达更是教学艺术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效果。”教学的本质不在于传授多少,而在于感染、激励、唤醒学生。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更要加强自身的语言修养,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寻求适合自我的语言艺术,增强课堂教学的语言魅力,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走进语文课堂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一、优美的导入语言
董一菲认为,对于教师来说,准确、生动、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确是提高学生兴趣的砝码,而对于语文课堂来说,导语艺术就不仅仅要求准确、生动和富有感染力,最好要富有浓厚的文学色彩,使学生在导语中获得审美感染和熏陶。①
例如,在校本课专题《诗的色彩与民族审美》一课中,她设计了这样的导语:俄国画家列宾说,“色彩即思想”。古今中外的艺术家都有自己钟爱的色彩。向日葵的金黄是梵高生命的向往;莫奈用棕色表现伦敦漫天的迷雾,实则传达的是自己内心的一缕寂寞和孤独;多瑙河流淌的是施特劳斯的湛蓝;四月的天空飘洒的是诗鬼李贺瑰丽的红雨。
在一片缤纷色彩中,学生接受了审美的洗礼,他们发现,原来生活是如此的绚烂多姿,诗歌是如此的璀灿夺目。
再如,在诗歌专题《诗经》教学中,她设计的导语是:《诗经》是我们古老先民的第一声吟唱,而“爱情”这个亮丽的字眼也已从河洲水湄的《关睢》里隐隐传来,已从水乡泽国的《蒹葭》里淡淡呈现,已从灼灼的《桃夭》中闪烁成幸福,已从青青的《子矜》里低徊成爱恋。“一日不见,如三日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这就是《诗经》爱情诗的“纯度”,这就是它的深度。赤诚可表,日月可鉴。今天我们一起来鉴赏《诗经》中的爱情诗。
董一菲的诗歌专题教学,每一则导语都是一首优美的诗。其特点是语言优美、广征博引、直抒胸臆、诗情浓艳。风格因专题基调而定,或粗犷,或细腻,时而欢快,时而严肃。
二、精美的解读语言
诗意的语言很精美。董一菲擅长用诗意的语言解读文本,精讲知识。精美的语言常常用于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揣摩作品语言,“力求做到教师语言与作品语言的完美融合”。②即使用本色的语言解析,也透出女性的精细之美。
例如,《故都的秋》这篇课文的一个教学重点便是体会文章中貌似平淡的语言所表达的深刻含义。“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在分析这些句子时,她这样精讲:这里有着悠悠的态度和颓唐的情调,更有着沉重与无奈。面临着抗日战争的古城故都,朝不保夕,这不禁让人生出无限的眷恋,留住过去的辉煌,过去的色彩,过去的北国的秋天,缠绵于既往的久久不能释怀的眷恋,是《故都的秋》颓唐情调的另外一层意味,也是最动人心弦的地方,因为对逝去的“美”的眷恋有谁不曾有过呢?
在教学中,教师所起到的作用就是拉近学生与作品的距离,教师力求用最贴近作者的语言来引导学生,使他们走入作品,感受作品,从而升华出他们独特的感悟。也正是这种诗意的讲解让学生们不知不觉地进入她所营造的课堂氛围之中,去主动地品味、欣赏诗歌。
再如,在一节汉字课上分析“间谍”“雉堞”“通牒”“喋血”这几个词,她是这样解读的:“间谍”主要是刺探情报,无论书面的,还是口头的,都和语言有关,因此是“讠”字旁;“雉堞”是墙城,因此是“土”字旁,中国有墙文化,国有国墙,城有城墙,家也有家墙,呈现一种封闭状态,这个词对你了解古代诗文会很有帮助;“通牒”的牒是一种文件,古代的木牒,所以是“片”字旁,如“通关文牒”;“喋血”就是血流出来的样子,既然血流出来必须有伤口,因此是“口”字旁。如“沙场喋血”等等,有一种壮美惨烈的味道,“喋血”这个词表现力很强,能够强烈地冲击人的视觉,形成一种审美效应。
董一菲说:“教师是学生与知识之间的桥梁,而学生在语文课上往往会遇到一些晦涩难懂的文字,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以语言深入浅出引导学生,使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并掌握所学的知识。”③在这里,她用最本色的语言来细致地分析这几个读音相同、字形相近的词,进行简明扼要的解释,学生便当堂消化理解了这几个词,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致的对话语言
董一菲说:“课堂是师生对话的生命场,这里有激情的闪烁,有美的陶醉,有理性的沉思,灵动的飞扬,静穆的升华,沉醉的超拔,思维的碰撞,汇成涓涓的细流,润物无声,有时像惊涛拍岸,雪浪千重。”④董一菲用诗意的语言与学生对话,学生也回报以诗意的语言。师生对话充满智慧,课程资源有机生成。
例如,在《采薇》自主学习交流的环节,师生有一场精彩的对话。
生:另外“采薇采薇”三次比兴,有一种时光流逝的感觉。这是一个复杂的比兴,而“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就是一个简单的比兴。
师:看来还要补充一点就是两处比兴“一繁一简”。那么,在《采薇》的比兴里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
生:时光流逝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情感的加深。
师:一种情感总会显得失之于单纯,只有将人物的情感刻画得复杂微妙痛苦焦灼,才会有一种深沉的冲击人心的力量。这个话题我们另一组同学再探讨,我们还说比兴。
生:借助“薇”的成长过程表现时光的流逝十分巧妙,非常像电影镜头,体现了四季轮回……
师:很有想象力。杜甫在《兵车行》里说,“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一个士兵整个一生都在征战;“岁岁金河复玉关,年年马策与力环”(柳中庸),太悲苦了。你对《采薇》的感情基调把握得很好。
在这段对话中,先是学生提出“采薇之作、之柔、之刚,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老师自然追问为什么要暗示时光的流逝,学生回答是“为了表现抒情主人公思乡情感的加深”。紧接着老师用精致的语言概括了“两处比兴‘一繁一简’”,再用“痛苦焦灼”简析了复杂情感交织的妙处,含蓄地告诉学生不要把情感单一化。当学生将“采薇”的推演比喻成“电影镜头”时,教师立即以杜甫《兵车行》里的诗句来观照,并引用柳中庸的诗句强调“太悲苦了”。师生用精致的语言在对话中多元解读文本,配合很默契,表现很精彩。
再如,教学《乡关何处——乡愁诗鉴赏》课时,教师引用于右任的《国殇》后师生的对话。
师: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于右任先生表达故国故园之思的时候要用一个反复的形象“葬我于高山之上兮”,表达的是什么情感?
生:因为他是一个爱国人士嘛,不能回到祖国。所以希望葬在高山之上,望着大陆的山河。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也表达出作者的思乡之心。
师:在台湾啊,最高的山脉是哪一座山呢?
生:著名的阿里山。他就想葬在阿里山上,望我大陆,望我故园。
师:有这样一句话说“远望以当归,悲歌以当泣”,“远望”就全当回故乡了,于是古人忧愁的时候都要登高望远,怀乡的时候也要登高望远。我们回忆一下,南唐后主李煜在他由君主的地位沦为阶下囚的时候,曾经写下“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清照也曾在她的青春岁月的时候,当她的丈夫赵明诚远离家乡的时候,说“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作为南宋的爱国主义词人之一,辛弃疾是将那“栏杆拍遍”,想一想那“栏杆”在哪里?有楼的地方,可以望远的地方。岳飞也这样抒发感情说:“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北望中原,还我山河。这一切都是——“登高望远”。那么“登高望远”,结合独特的、生命的感受,家国之感,身世之痛,于右任老人是这样说的:“葬我于高山之上兮”,然后他运用的在这里还有一个大家熟悉的典故,这个典故来自那遥远的南北朝时期北朝的乐府民歌,写出了北中国的雄奇壮丽,那就是我多情的国土,六个字怎么说?(师生齐说“天苍苍,野茫茫”。)“天苍苍,野茫茫”这是一种深痛的家国之思。
在这段师生对话中,最为精彩的是教师的知识拓展,让我们不得不佩服她丰厚的知识储备和语文素养,由此让我们更加具体地领略了“诗意语文”文学、文化、审美叠加形成的“语文味”。师生通过对话不断深化对文本的解读,教学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知识与情感,就这么自然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了。
四、丰富的情感语言
董一菲说:“对于语文教师来说,教学就是要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传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这些情感的感染,语文教学就是要设置一个具体可感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去感悟,去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
例如,鲁迅的文章的特点是旗帜鲜明,语言犀利泼辣,感情强烈,但由于年代的差异,现在的很多学生能够理解鲁迅作品中所表达的强烈感情却难以产生共鸣,而《记念刘和珍君》一课又是作者怀着一种崇高而神圣的感情,鞭笞反动军阀和反动文人,歌颂刘和珍等英雄的献身精神,去求真理,为真理而斗争的一篇作品。鲁迅先生的这种感情在文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学生却体会得不深。如何把鲁迅先生的这种感情通过教师的语言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受到感染呢?董一菲说:“我在课前查阅了许多有关课文背景的资料,文字、图片、视频材料……在备课时,英烈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精神使我眼睛湿润,我想,要让学生动情首先就要让他们对背景有深入的了解,于是我将有关的材料,打印下来发给学生,课堂上介绍背景时,用自己的语言对一些细节进行生动地描绘,给学生看相关的视频资料,学生通过老师的介绍和视频的直观感受,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对烈士的尊敬之情。”
教师要“披文以入情”,只有教师自己被文学作品中蕴涵的感情所打动才会在此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情感体验去打动学生,使他们也产生强烈的共鸣。
再如,在讲李煜词专题时,董一菲先向学生介绍了李煜的生平经历,讲了他“做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身世与才气,讲了他与大小周后的浪漫爱情,也讲了他历经国破家亡的愁苦,当同学们都沉浸在老师的介绍中时,教师问:“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这‘红’字用得好不好?”一个学生这样回答:“李煜诗中的‘红’字,寓意深刻。红不仅指花,而是艳丽如花的红颜知己,此时的李煜已失去了国家,又失去了此生的挚爱,自古就有无数为红颜而洒泪、洒血的英雄,而李煜饱蘸心血,用‘红’怀念他的爱人。”还有学生答:“我认为‘红’代表的应该是黄昏,这便有了一种强烈的悲壮色彩,春天本来是美好的、生机勃勃的季节,可春天的黄昏是这一切美好事物将要逝去的时刻,诗人借此来表达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悲痛的心情,使诗愈发的悲壮、动人。”
学生被教师的语言所感染,使他们能够体会到词人当时的心境,也能用他们富有个性的语言来解读作品,从而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能力。
五、睿智的点评语言
凡是听过董一菲语文课的人,都会被她睿智的课堂点评语言所折服。她的点评语言机智敏锐,常常用极富诗意的长句,喷薄泉涌般的铺陈排比,创设一种美的意境,让学生深受感染,继而激活思维,产生个性化顿悟。
例如,教学《西地平线上》,她让学生说说自己所熟悉的西部自然景观时,学生说:“人都说大漠的月亮很漂亮。”她这样点评:“这词很耐人寻味,应该说天下的月亮是一般圆,但人们爱说他乡月更圆,或者说大漠月更圆,很有哲理。以后我们在研究边塞诗时,要想想为什么大漠边关的明月是天下最圆的明月,最漂亮的明月。”进而,在下面就有学生提到古代诗人写边塞诗的很多,并且继续补充内容:“我想到了大漠、孤烟、戈壁、胡杨和百草”,这正是边塞诗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启发学生想到的内容,而这一内容中所提到的胡杨和百草正是西部落日所呈现出的人文内涵的一个表现。
她敏锐地把握住学生回答的言外之意,随即机智巧妙点评,用她那诗一般的语言,内蕴十分丰富,言有尽而意无穷。这种点评的语言诗意而充满智慧,因为她打开了学生想象的空间,师生合作描绘出“西部落日的壮阔景象”。
再如,教学《乡愁诗鉴赏》,她表达了“用简单的意象表达最深的乡愁,就是本诗成功所在”观点,而当有学生在赏析诗句时引用其他诗句时,董老师立即指出“用诗歌来解释诗歌,善于联想。暗含时间的绵延,是大开大阖的空间,偌大的空间中,小小戍卒,他的悲欢离合、他的爱恨情仇,才显得如此的真挚,如此的扣人心弦”。
教师用诗化的语言点明了学生发言中最闪光的部分,也对全诗的意象进行了一个高度的概括,并突出了凝聚于意象上最真挚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引导他们将探究的重点转向探究诗歌的情感。
同样是教学《乡愁诗鉴赏》,当学生回答自己从戴叔伦的《调笑令》的诗句“山南山北雪晴,千里万里月明”中读出了横越山南山北的征人的乡愁与胡人的音乐相通的感受。这一观点似乎有些背离了诗人的原意,但董老师说:“(胡笳的演奏)谁人有此情?谁人奏此曲?其实普天下战争带给人永远是创作,于是海明威会说‘永别了,武器’,李益会说‘胡儿眼泪双双落’,战争带来的创伤不仅是中原,也有胡人的眼泪,于是一曲胡笳谁在弹奏?山那边,雪中的,一轮明月,共同照耀的胡儿。”
这哪是一般的思维方式,也不是一般的语言表达方式。感性而充满逻辑性,理性而耐人寻味。睿智的点评语言极富诗意,但给人的感觉却是这么真实。学生在诗意氛围的创设中被感化,被牵引,继而思维被激活,瞬间便产生了顿悟。
“教师的语言是人类最美最美的语言,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曼妙、细腻、惟美、豪迈;教师的语言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想,深邃、练达、智慧、仁爱;教师的语言是一种功力更是一种品位,情趣、意境、修炼、魅力。”⑤董一菲正是用这种标准来修炼自己,才让我们看到了她教学语言艺术所焕发出的别样的风采。
注释:
①②③董一菲.董一菲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9:61、62、64.
④董一菲.生成之美——《乡关何处》教后反思[J].江苏教育研究,2011(6C).
⑤郭元祥.感悟“教师人生”[N].中国教育报,2006-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