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县中医医院 湖南湘潭 411228
【摘 要】目的:分析评估无痛分娩对母婴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145例初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分娩方式,观察组采取无痛分娩,观察两组母婴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催产素应用率和中转手术剖宫产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无痛分娩有助于缓解产妇疼痛,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效能,降低剖宫产率,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关键词】无痛分娩;疼痛;产程进展;剖宫产
大多数产妇倾向于选择自然分娩,但难以耐受产时疼痛,容易产生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导致产程进展缓慢,甚至引起难产、滞产等问题,剖宫产率随之提升[1]。随着现代产科技术的发展和临床麻醉技术逐步成熟,无痛分娩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本研究就此分析评估无痛分娩对母婴预后的影响,希望对产科临床工作有所帮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纳入2016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45例初产妇,入组对象均无无痛分娩麻醉禁忌症,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按照床位单双号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单号)中73例,年龄23~34岁,平均26.4岁;孕周38~41周,平均孕周39.4周;体重57~64kg,平均体重60.7kg。观察组(双号)72例,年龄25~32岁,平均26.1岁;孕周38~42周,平均孕周39.6周;体重59~67kg,平均体重61.5kg。两组年龄、孕周、体重等基线特征近似,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自然分娩方式,观察组产妇行无痛分娩助产,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宫口开至3cm时即可开始镇痛,于L2~3椎体穿刺,置入导管并给予5μg舒芬太尼+0.15罗哌卡因推注至硬膜外腔,帮助产妇调整体位,同时连接PCEA泵,注射药物为0.15%罗哌卡因、舒芬太尼,5ml/次,每隔10min注射一次,或结合临床镇痛效果对用药剂量作适当调整。宫口开全以后应停止镇痛,待产妇顺利娩出胎儿后继续给予镇痛药物,术者在此基础上缝合阴道侧切口[2]。在此期间应对产妇产程进展、各项生命体征、胎儿心率变化和母体血氧饱和度实施持续性监测。
1.3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3]
统计两组催产素应用率以及中转手术剖宫产率,另对比产妇第二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情况。采用目视模拟评分评估两组围产期疼痛程度,满分为10分,得分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评价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收集的数据均通过SPSS18.0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检验分别为t、x2,P<0.05时提示样本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催产素应用率与中转剖宫产率对比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催产素应用率和中转手术剖宫产率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2.2 两组临床观察指标对比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注:两组数据对比aP<0.05
3 讨论
围产期宫缩、胎儿压迫盆底组织、宫颈以及宫颈下段扩张是引起分娩疼痛的主要因素,此外分娩时盆底组织不同程度撕裂伤也是导致产妇产时疼痛的一个重要因素,此类疼痛多分布于直肠、会阴以及阴道等神经血管丰富的部位,产妇往往难以耐受[4]。尤其是现代的八零九零后产妇,以娇惯溺爱的独生子女较多,无法耐受分娩疼痛而选择剖宫产的产妇也越来越多。但是剖宫产是临床用于解决无法正常分娩的手术方式,符合胎儿因素或者产道因素引起的难产、胎儿宫内窘迫、妊高症、胎位不正导致难产等指征者方可采用剖宫产。同时,剖宫产作为一项手术也存在弊端和风险,可能引起羊水栓塞、麻醉意外、感染以及大出血等危险事件。因此,临床应采取有效方式缓解产时疼痛,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效能,降低非必要剖宫产率,为母婴安全提供有效保障。罗哌卡因是临床常用的一种局麻药物,可对神经细胞钠离子通道传输产生抑制作用,进而阻断神经传导。同时不会引起运动神经阻滞,心脏毒性较小,可发挥类似于肾上腺素的缩血管效应,对娩出胎儿后大量羊水流出导致的休克或者低血压有较好的预防效果。本研究针对观察组产妇实施以罗哌卡因+舒芬太尼硬膜外阻滞麻醉为主的无痛分娩技术,取得了满意效果,观察组产妇催产素应用率、中转手术剖宫产率、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无痛分娩有效缓解产妇产时疼痛,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
综上所述,实施无痛分娩有助于缓解产妇疼痛,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效能,降低剖宫产率,建议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世辉,黄希照,胡祖荣等.0.1%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对母婴一氧化氮及皮质醇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2,33(6):851-853.
[2]林玉萍,张玲珍.早期盆底肌锻炼在降低无痛分娩产后尿潴留中的作用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4,(12):1144-1145.
[3]白润芳,张雅,田飞娟等.枕横位及枕后位产妇在无痛分娩待产中体位管理的对照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6,32(7):520-522.
[4]宗银东,聂颖,姜义铁等.罗哌卡因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的无痛分娩效果及应激反应的临床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17):2407-2409.
论文作者:郑翠娥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17
标签:产妇论文; 两组论文; 疼痛论文; 对照组论文; 胎儿论文; 母婴论文; 差异论文; 《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