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运志愿服务为契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_志愿服务论文

以奥运志愿服务为契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志愿服务论文,思想道德建设论文,青少年论文,奥运论文,为契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届奥运会都动员了数万志愿者参与奥运服务,以保证奥运的正常举行。志愿服务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社会风尚的标志和协助赛事成功举办的一个关键环节。志愿服务可以在弘扬社会新风、培育民族精神中促进社会发展,培养青少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可以磨砺青少年的意志、陶冶情操,提高青少年的综合能力;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的认同感和凝聚力,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观念。因此,以奥运志愿服务为契机,倡导志愿精神,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

一、志愿服务:展现“人文奥运”理念与提升社会风尚的载体

北京奥运推出了三大理念——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其中人文奥运是北京向世界推出的具有独特价值的创新理念。它依托于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展示了北京对世界奥林匹克精神的开掘与发展。奥运志愿服务是人文奥运的直接体现,正如北京奥组委主席刘淇所说:“志愿者的微笑是北京最好的名片”。奥运会志愿者作为奥运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保障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而且将极大地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体现人文精神,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志愿服务具有广泛群众性和广阔发展前景,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参与者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是传播良好道德风尚的有效方式。

(一)奥运志愿服务展现出“人文奥运”的理念

在奥运会的商业化运作趋势增强的同时,奥运的志愿服务凸显了奥运强烈的人文奉献精神。正如萨马兰奇强调的那样:“奥林匹克运动是由富有奉献精神的志愿者组成的,没有他们,要组织像奥运会这样的大型体育赛事是不可能的”,这是对奥运志愿服务者的高度评价和认可。从这个意义上讲,奥运志愿服务是体现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真正价值的重要指标。

一方面,奥运志愿服务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奥林匹克宪章》明确指出:“奥林匹克主义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而奥运志愿者的共同目标和价值理念就是使志愿者和服务对象之间形成一种友爱、互助、进步、奉献的新型互动关系。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地域的体育文化盛会,2008年北京奥运也是“历史悠久的奥林匹克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一次伟大握手,是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一次雄伟交汇”。北京奥运志愿服务者可以尽显东方神韵,把中国文化推广到全世界,让来自全世界的运动员了解中国的风情文化;奥运志愿者的服务可以更好地实现奥林匹克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增进世界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可以说,奥运志愿者以其服务行为和奉献精神对当代体育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另一方面,奥运志愿服务体现了无私奉献、互助进步的人文精神。奥运志愿服务是一种“利用闲暇投身无偿服务,获取精神满足”的志愿服务方式。大多数志愿者都十分辛苦,从事一些单调乏味的工作,比如在奥运村里做清洁、在球场做服务、顶着烈日收门票、在比赛场地来回送记成绩等,根本看不到比赛或者接触到明星。在他们身上体现出崇高的奥林匹克精神,也就是奥林匹克所倡导的“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等元素。

(二)奥运志愿服务是提升社会风尚的载体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以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社会风尚。而奥运志愿服务者热心公益、无私奉献的行为对主办城市乃至主办国的民众都会产生强烈的示范效应,鼓励人们多为他人考虑,为社会着想,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互助互爱的氛围。而且许多志愿者大都是第一次加入志愿者的队伍,是第一次提供志愿服务,所以他们通过奥运会获得的体验,将加深对志愿服务的理解,从而在奥运会之后能更充满热情地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这就为志愿服务提供了雄厚的群众基础。因此,奥运志愿服务以其示范效应提升了社会风尚。根据美国的统计资料,从1980年中期到亚特兰大奥运会结束后的1998年,志愿者的人数有了空前的增加,参加志愿者活动18岁以上的成年人占了一半。这也说明奥运会是加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一个契机,是提升社会风尚的重要载体。

二、奥运志愿服务在青少年道德成长过程中的意义

北京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主要由共青团在奥组委的指导下具体负责,这是由共青团在组织青年、凝聚青年和引导青年方面的优势所决定的。共青团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服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成才。青少年有时可能表现得很自我,甚至很叛逆,但其内心还是有着很深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奉献、乐于回报社会精神的,只是他们需要找到一种恰当的、实实在在的、符合时代特点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爱。而志愿服务活动恰好就是这样一种方式,能较好地满足青年人奉献社会的心理需要;而且,志愿服务活动注重长期性和实效性,不像有些形式主义的活动容易让青少年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们不仅要看到志愿者对举办奥运会的重要意义,还要看到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对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作用。

(一)奥运志愿服务可以弘扬社会新风,在实践中培养青少年“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志愿服务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丰富和发展了道德的精神内涵。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便将奉献友爱、助人为乐作为个体完善德行的重要途径。崇尚“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在价值内涵上高度契合,奥运会因志愿服务而更具人文魅力,志愿服务因奥运会而更具社会影响力、凝聚力。但我们同时也必须注意到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长期注重私德而轻视公德,这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社会公共领域的成长。而志愿服务倡导的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即志愿者在服务社会、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也同时实现自我发展,对社会公德意识的建立和良好人际关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道德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在实践中得以不断发展和完善。奥运志愿服务活动参与的志愿性、主体的广泛性、活动的开放性等特点决定了它是社会主义道德实践的有效形式。首先,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的志愿性,有利于开发青少年的认识潜能。即青少年参与志愿活动不是被动和机械的,而是主动选择的,那么,他们对于志愿服务的投入以及从中开发的潜能就符合自我的个性需求。尤其是奥运志愿服务,青少年通过不同国家与民族的志愿服务交流,发现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的自我能力开发途径多样,从而认识新的自我潜能、自我价值。第二,青少年志愿活动参与的广泛性,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自觉意识。2008年奥运会是一项群众性、全民性的活动。从广义上讲,奥运志愿服务可以被推广成为一个可以由人人在时时、事事进行的道德实践行为,尤其是对在奥运会期间参加志愿服务的青少年来说,有利于培养他们以后经常地、自觉地参与志愿服务的精神。第三,青少年志愿服务活动的开放性,有利于增强青少年的包容意识。奥运会是运动员的盛会,也是志愿者的盛会,青少年在跨越国界、跨越民族的服务、交流、沟通中,可以体验到每一个国家、民族的伦理道德都有特殊价值与魅力,从而改变以往封闭的观念,培养开放包容的思想。正是因为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实践特点,是实现道德理念与道德行为统一的有效途径,所以利用奥运志愿服务的契机,培养青少年培养“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奥运志愿服务可以磨砺青少年的意志,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

奥运志愿者不仅提供行为服务,还要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服务,这就使得他们对服务者的要求要高于一般的志愿服务者。志愿者在提供服务的同时,可能还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而且很多事情看起来简单,真正做的时候却会遇到各种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所以,青少年参与奥运志愿服务,是为对象提供帮助的过程,也是增强自己能力的过程。一位在食堂门口负责查验证件的志愿者曾经这样描述自己的工作:“没想到查证件还有那么多种情况:有的人对你很友好、很配合;有的人忘了带证件,反复跟你解释,甚至还有同学为其作证,该怎么处理?还有人明明不是学生,却不听劝阻,一直往里闯。两个小时的值班,我真的学到了很多。原来看上去简单的事情,要做好却也是那么难!”也正是在这点滴的感悟中,他们自身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奥运志愿服务可以增强青少年对社会的认同感,强化他们的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观念

奥运会作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国际体育竞赛活动,体现出了世界人民爱好和平、追求和谐的努力。自古以来,团结统一,是我们民族的生命,热爱和平,是我们民族的胸怀。一方面,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化,为世界文明和人类社会进步,作出了独特的贡献。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的分化、融合和发展,已融汇成一个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大家庭。在维护国家统一的过程中,各民族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同样,在奥运盛会中,团结统一仍是我们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奥运盛会也将进一步加深我们的民族情感,凝聚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自由、热爱和平的民族。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是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相一致的,主张国家不分大小、强弱,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和平共处。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语: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我们民族热爱和平真诚愿望的生动反映,体现了我们民族的情怀和追求。

因此,奥运赛场是各个国家展示自己国家形象和民族素质的重要舞台,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助于实现社会整合,是各个国家振奋民族精神、增强国民爱国热情的重要途径。在参与奥运服务的过程中,青少年可以增强对社会的认同感,更好地形成集体主义与爱国主义观念。“团结诞生兴旺,凝聚产生力量”这句话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三、以奥运志愿服务为契机,大力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

奥运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阶段性的任务,客观上只有少数志愿者可以参与,但青年志愿服务事业却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为志愿精神是永恒的,每个公民都能体会和践行。因此,我们一定要以奥运志愿服务为契机,大力倡导奥运志愿服务精神,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一)抓好“奥运三步走”工作,弘扬志愿服务精神

要把阶段性的奥运志愿服务转化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最重要的就是把奥运志愿服务精神内化到每一个志愿者的心里。要实现奥运精神的普及化,重点是做好“奥运三步走”工作:第一步是积极开展奥运会志愿服务活动。自2005年6月5日北京奥运会志愿者项目正式启动以来,已经形成了由“迎奥运”志愿服务、奥组委前期志愿者、赛会志愿者、城市志愿者、社会志愿者、奥运会志愿者工作成果转化等6个项目,和“微笑北京”主题活动组成的总体格局。截至目前,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赛会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过73万,城市志愿者报名人数已超过65万,社会各界参与奥运会志愿服务的热情持续高涨,把社会志愿者活动不断推向高潮。

第二步是变一次性的志愿活动为经常性的志愿服务习惯。比如北京市利用奥运契机积极开展日常志愿服务活动,推出156个志愿公益实践项目,不断探索志愿服务长效工作机制,促进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2007年9月,北京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8次会议通过《北京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地位与作用、志愿者的来源与职责、服务对象的构成与领域、物资保障等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界定,有力地推动了北京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

第三步就是普及志愿文化,促使志愿精神沉淀、内化为广大青少年的内在精神。我们要充分利用奥运会的品牌效应,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资源,不失时机地在民众中宣传志愿精神,提升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对志愿服务的认知水平,力求使参与志愿服务真正成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和自觉行动。在此基础上净化和升华青少年的心灵,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发扬和践行志愿精神,并将志愿精神传承到奥运盛会后、播撒到奥运会场外,传递爱心和文明,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和谐。

(二)避免三种倾向,积极引导志愿服务方向

首先,避免活动过程中只注重志愿者的数量,而忽视对志愿者质量上的要求。不同性质的志愿服务工作往往要求志愿服务者具有相应的能够胜任的基本能力,比如奥运志愿服务中的某些工作就对志愿服务者的要求比较高,所以不能在任何志愿活动中都搞“一把抓”。因此,可以由专职的“社工”来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并负责组织管理工作,让青少年志愿者在做中学,不仅仅为了活动而活动,这也是一种比较合理的社会服务方式。

其次,避免盲目求新求异,只讲活动形式,不讲活动内容。以前有部分单位或个人把志愿服务活动当成“形象工程”,远离了志愿服务的根本宗旨。因此,奥运志愿服务既要严格遵守奥运会筹备工作的整体要求,尊重奥运会志愿服务的一般特点,也要切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求,立足现有平台因势利导,抓好常规工作推陈出新。

第三,避免滥用志愿服务资源,防止短期功利行为。志愿服务以为他人服务、不计酬劳为主要形式。在生活中,很多企业事业单位、学校及其他组织在录用招聘人员时,往往优先考虑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广泛参与,但与此同时,也为一些单位滥用志愿服务资源提供了可乘之机。而且青少年如果一味地追求物质和外在的表扬或者更多的就业机会等,就会造成志愿服务的短期功利性,不利于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也有悖于志愿活动的志愿、无偿精神。

(三)正确处理三种关系,提高志愿服务的效能

首先,要处理好大型志愿服务活动与日常志愿服务活动的关系。大型志愿服务具有暂时性的特点,而日常志愿服务活动以社区、一帮一等为主要形式,具有经常性的特点。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重心逐渐下移,将来志愿服务的生长点将放在社区为主的服务资源上。因此,在重视大型活动的同时,还应重点考虑如何利用大型志愿活动的契机,把志愿服务常规化和日常化。比如,可以利用奥运志愿服务的机会,进一步在全社会倡导志愿服务理念,提高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把次数有限的大型活动转化为日常的志愿服务活动。

其次,应正确处理好活动导向与育人为本的关系。奥运会志愿服务首先是一项有明确任务的具体活动,需要实实在在地往前推进。但我们也要看到,奥运会志愿服务是青年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我价值和理想的难得机遇,是动员、凝聚进而教育、引导青年的有效方式。开展奥运会志愿者工作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提供志愿服务,而且是要通过加强志愿者培训和实践教育工作,组织青少年参与奥运志愿服务,着力培养一批青年骨干人才,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盯着志愿服务的每个具体活动的落实,还要赋予每个实践活动的育人功能,让所有的志愿者来有所学、学有所得。将奥运会当成促进青年成才的“大课堂”,帮助青年在奥运会志愿服务中开阔视野、学习新知、增长才干、提高素质。

第三,正确处理好志愿服务与组织管理之间的关系。志愿者工作是志愿行为,但志愿者工作也需要专业而到位的管理。招募、定位、培训、分配、协调、激励等都是管理志愿者的重要环节。比如悉尼奥组委在奥运会期间为志愿者建立网站,保持与志愿者的高频度沟通与联络,给志愿者发送赞助商提供的小礼品等都是很好的做法,避免以往个别赛事管理中出现过的让当翻译的志愿者去搬重物等岗位分配不当、激励不足的现象。志愿者的热情再高,志愿服务的意识再强,也无法保证他们服务工作的高效率,必须有专门而科学的志愿者管理理念和措施来确保。

志愿服务精神是新型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和丰富志愿服务的思想内涵是发展社会主义道德,是提升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当奥运会第一次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拥有4亿青少年的国家举行时,我们要抓住奥运志愿服务的契机,将志愿服务精神的火种传遍社会的每个角落,影响和激励每一个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注释:

①张欣,刘剑.推进奥运会志愿者工作促进志愿服务事业发展[N].北京青年报,2007-11-21.

标签:;  ;  ;  ;  ;  ;  ;  

以奥运志愿服务为契机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_志愿服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