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霞
鹤岗市惠民医院;黑龙江鹤岗154100)
摘要:目的:探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价所有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实验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并能够起到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效果,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术后并发症;循证护理
急性阑尾炎是一种临床外科上常见的急腹症,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患者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麦氏点有压痛感,经临床多种方式诊断后,可轻易确诊[1]。在临床上对于阑尾炎进行治疗时,往往采用阑尾切除术进行治疗[2]。但在手术后患者也往往容易出现肠梗阻以及肠粘连等术后并发症,所以也要加强患者的手术期护理,以保证患者的手术效果,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究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工作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间收治的20例急性阑尾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10例患者。对照组中包括男性患者6例,女性患者4例,患者年龄为28-56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1.5±6.9)岁;实验组中包括男性患者5例,女性患者5例,患者年龄为27-55岁,患者平均年龄为(42.1±8.1)岁;所有患者经临床诊断均确诊为急性阑尾炎,所有患者均进行阑尾炎手术,所以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主要包括对患者进行日常随访做好患者的体征检测工作。而实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循证护理,具体方式如下,
1.2.1 建立循证小组
首先选择我院中具有较高资历的护理人员作为循证小组长;小组长应当组织小组内成员根据患者的具体资料进行护理计划制定;护理计划的制定,应当由护理人员通过各种数据库进行文献资料收集,并做好相应的资料整理工作。有小组所有人员对护理计划进行制定和探讨,每一个步骤都应当有相应的理论支持,以保证循证护理的可信度。
1.2.2 护理措施
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应当帮助医师对患者切开后的腹腔进行保护,观察患者腹腔内部是否存在脓液或其他可能会引发感染的液体,如果有应当及时告知医师,并做好相应的处理工作,避免对患者的切口造成感染,影响患者的术后康复。将患者体内脓液吸净后,配合医师完成患者的阑尾切除手术。手术完成后,应当根据患者的具体状况放置引流管,引流管放置位置应在切口低位利于引流.
在患者手术完成后,护理人员应当叮嘱患者在12h内禁食禁水,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做好相应的监测工作。如果患者胃肠内压力过大,还应当做好相应的胃肠减压工作,保证引流管通畅,并对患者的引流液量和颜色性质进行记录,做好相应的备查工作。
在患者完成手术当天,应当禁止食用任何食物,在手术完成三天左右,才可适当摄入部分流质食物。所以护理人员应当做好患者的营养支持工作,保证患者在手术后恢复过程中,能够以最佳身体状态进行恢复,提高患者的术后恢复速度。
在患者手术完成后5d,护理人员可以指导患者进行正常进食,食物应当以清淡营养为主,切不可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对患者的胃肠道造成刺激,影响术后康复。护理人员还应当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纠正,切不可让患者在术后恢复过程中饮酒和吸烟,保证患者的健康生活习惯,禁止患者熬夜。
1.3 评价标准
采用我院中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评价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记录所有患者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主要包括肠梗阻、肠粘连、切口感染。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患者的临床基础资料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或是SPSS19.0处理,其中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计数资料用率(%)的形式表达,数据采取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检验,若p<0.05,则证明统计学意义存在。
2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循证护理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护理方案。这种护理方案主要通过将临床经验和理论相互联合,配合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内容,根据患者的具体个人状况,对其进行相应的护理,能够提高护理的有效性,使护理资源能够得到最大化的利用[4]。这种护理方式较常规护理更为可靠和灵活,通过将护理方案建立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和所学知识,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制定出更为复合的护理方案,使患者住院过程中能够得到最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患者的恢复速度[5]。
综上所述,将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手术后护理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手术效果,提高患者的手术满意度,并能够起到降低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效果,对于急性阑尾炎手术具有十分积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孙丽艳.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02):148-149.
[2]唐玉湘.对手术的急性阑尾炎患者在术后进行循证护理对预防其术后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6):12-13.
[3]张宁.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1):225-226.
[4]王晶晶.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11):125-126.
[5]张焕珍,李雪梅,张汉群,孟美.循证护理在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231-232.
论文作者:庄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患者论文; 阑尾炎论文; 并发症论文; 术后论文; 手术论文; 实验组论文; 效果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