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赛艇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训练①
谢海东
(上海浦东新区第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 上海 201299)
摘 要: 本文对赛艇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的有效方式展开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提出了注重力量素质训练、测功仪、水上练习、把控训练强度、解决专项化问题、提高有氧能力等有效方式,旨在通过对赛艇运动员实际情况的分析,利用合理的专项能力训练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赛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键词: 赛艇运动员 专项能力训练 力量素质训练 水上练习
目前人们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赛艇等项目逐渐受到人们的喜爱,但要想在赛艇比赛中获得良好的成绩,就要进一步加强对于赛艇运动员专项能力的训练,进而不断规范化赛艇运动员的动作。但就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于赛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训练还处于起步阶段,影响着运动员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针对于赛艇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的主要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专项能力训练措施,进一步提高赛艇运动员的实际能力。
1 赛艇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的有效方式
1.1 注重力量素质训练
在赛艇运动中,力量素质是最基本的因素,主要就是指赛艇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需要克服自身的内阻力与外阻力,对于发展运动员的其他素质也尤为重要。因此,教练员在对赛艇运动员进行实际训练的过程中,要锻炼运动员的耐力及力量,使赛艇运动员自身能够明确力量训练的重要性,下面以第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为例,选取20名男队员进行力量素质训练的分析。
第一,对10名运动员进行最大力量与6min耐力力量测试,教练员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接着,教练员结合运动员的具体情况,经一步构建训练方案,依据方案进行联练习,可以通过定期练习的方式,分别与周二、周四、周五进行练习。第二,给运动员制定对应的训练计划为:周二组织力量训练活动,运动员结合自身情况增加力量,15次三组,鸭步走50m,转体15kg、保证卧拉、深蹲及测功仪20桨,可以采取10桨慢,10桨快的形式,要保证运动员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周四,运动员要完成12项力量训练,训练时间为50s,其中包括高提、收腹举臂、高架腹肌及训练背肌等,最后进行水上30min。周五进行力量四项的训练,含括高翻、卧拉、卧推、深蹲四项。运动员根据自身最大力量的80%,做10次。利用这种方式对运动员进行训练,经过阶段性的练习,使运动员在实际的练习中提高自身的力量,这种训练方式对于赛艇运动员提高专项能力来说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力量耐力及速度力量,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运动员在后期划桨训练的过程中发挥用力效果,促进专项能力的提升[1]。
1.2 测功仪
通过进行测功仪测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赛艇运动员的滑行时间、总距离及分段成绩、功率等进行较为详细的记录。赛艇教练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结合运动员的实际表现,还要结合实际的数据进行分析,从根本上保证数据比对与分析的全面性。
运动员在训练中,没有将水上练习与测功仪进行结合,导致赛艇运动员在划船过程中会出现技术措施,这些错误都是运动员经常犯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教练员应当发现运动员的薄弱环节,并及时进行指正。其一,在拉桨动作结束后没有迅速按桨复位;其二,运动员因腿部用力过度,导致腰部支撑力不足,滑座后移的现象过快。其三,运动员在拉桨动作结束后,身体过早前屈[2]。
地形图中应标示测绘范围内的测量控制点、建(构)筑物、道路、绿地、水系、管线及附属设施等地物、地貌要素以及地理名称、注记等。对建筑物单体原则上不综合取舍,要详细测绘建筑物轮廓及阳台等其他附属设施,如柱廊、檐廊、架空通廊、底层阳台、门廊和室外楼梯等。对及涉及保留和拆除要求的建筑物也要进行测绘。对项目所属的配套工程,如绿地、停车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物业管理设施、市政公用设施等,要进行测绘。
首先,针对于赛艇运动员正处于形成正确技术动作的过程中,应当从训练方式入手,进一步解决实际的专项化问题,神经对肌肉的控制需要进一步形成与划船动作较为相似的模式。因此,要保证肌肉收缩的时间、速度与顺序能够与专项接近一致。
教练员若想提升赛艇运动员的划船能力,就需注重引导他们将桨叶控制与发力结合起来,随着桨叶做做功的大小,对赛艇的速度进行调整,从而找出适当的运行速度。以某1000m赛艇比赛为例,赛艇运动员在比赛中划桨120次左右,因此,平时训练的数目务必要大于120次,从根本上为赛艇运动员在比赛时能够进行合理划桨奠定基础,进而取得更好的成绩。运动员正确的入水动作为,在刚进入水时不能使用爆发力,只能够感觉到水与桨之间的连接,并通过匀加速的方式进行快速拉桨用力,紧接着回桨到小腿上方时开始转桨,并利用滑座滑行到前段,在距离剩下10m时,运动员的手臂向前移动,并自然的抬起手,使桨叶顺势滑落,务必要保证最佳的运动状态,进而对运动员的全身细胞进行合理调动
在这期间,他找来了不同身份的人,这些人按照古意的指示怀着共同的目的来接近我,可是要不了一个星期,他们就会自动识趣地离开古意的这所大房子。
1.3 水上练习
近年来,按照中央、省委农垦改革发展文件以及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茶叶产业“三年提升”计划和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农垦改革发展的实施方案》精神,安顺垦区大胆探索创新经营管理体制机制,突出特色产业发展,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品牌,严格把控茶叶安全。
因此,正确完成拉桨动作后,运动员应当感受到桨入水后匀加速的推动船身,而不是通过桨推水、打水的方式。另外,运动员在划桨时要注重富有一定的韵律感,从18~20桨/min的训练过程中得到提升。在赛艇运动员的训练过程中,运动员务必要体会与掌握划船的基本要素:第一,可以利用较低的桨频提高船速。第二,单桨的划桨角度应当达到90°,双桨则应当达到110°。第三,运动员的腰部、退避及臂部三个部分肌群应当得到合理的应用。在赛艇比赛中,起航15~20桨后就要注重以上三点要素,利用这种方式保证运动员划桨动作的协调性与规范性,有效提高赛艇运动员的专项能力水平[3]。
2 赛艇运动员专项能力训练的建议
2.1 有效把控训练强度
对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能力的训练,主要问题就在于把握训练强度,可以利用降低强度、桨频及延长训练量的专项耐力训练为主,将发展有氧能力为目标,根据运动员的实际训练情况,进一步增加高强度的训练方式。
2.2 解决专项化问题
在观察运动员训练过程时,要利用以下的方式进行水上练习,希望对赛艇运动员有较大的助益:(1)运动员可以闭眼划桨,进一步达到节奏平衡的状态与感觉。(2)将全桨与半桨有机结合起来,让运动员感受正确的腿部用力方式。
2.3 提高有氧能力
虽然低强度的有氧训练对培养青少年运动员的正确技术作用不是很大,但是只有提升有氧能力才能够对无氧能力及专项耐力起到极大的支持。在实际的训练过程中,务必要规范化运动员的划船动作,稳定划船的节奏[4]。
三是“互联网+农产品”品牌模式,主要是研究在农产品电商化的过程中建立优质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进而实现口碑营销,如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品牌农产品等;
2.4 创新专项训练方式
教练员要针对于赛艇运动员的身体机能及其能量代谢特点有基本的了解,并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探索全新的训练方式,明确运动负荷对于运动员功能系统的影响,并以此为 基础,进一步构建能够符合赛艇运动员基本特征的训练实践平台。探究机体不同的功能系统需要通过哪些不同的运动符合及训练方式进行改造,并对专项训练结果进行分析,进行不断的总结与探究。
3 结语
综上所述,对赛艇运动员进行专项力量训练,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运动员的专业能力,还能够为日后比赛提高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实际的专项能力训练中,要保证系统性、科学性的训练原则。另外,教练员务必要从转变训练方式入手,完善与改进专项技术,使赛艇运动员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 黄子健,吕凡普.男子赛艇轻量级运动员有氧和无氧能力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8,37(10):900-901.
[2] 孟志军,高炳宏,王玉新,等.优秀赛艇运动员专项有氧能力对高原训练应答的差异[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8,42(5):99-104,110.
[3] 韩连伟.赛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其训练方法[J].当代体育科技,2018,8(26):26-27.
[4] 焦玉庆,李艳,邹丽华.简析青少年赛艇运动员的力量素质及训练方法[J].运动,2018(15):20,31.
中图分类号: G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4(b)-0023-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1.023
①作者简介:谢海东(1979,10—),男,汉族,上海人,本科,中级教练,研究方向:赛艇项目类。
标签:赛艇运动员论文; 专项能力训练论文; 力量素质训练论文; 水上练习论文; 上海浦东新区第一少年儿童体育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