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庭院绿化设计要点论文_马君

城市庭院绿化设计要点论文_马君

滨州市滨城区园林工程处 山东滨州 256600

摘要:城市化的高速发展,给自然生态系统下的大环境、大空间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人们通过庭院空间来感受和亲近自然。庭院是建筑与环境结合的成果,但对庭院的认识往往局限于建筑的功能性,其实它是一个空间景观设计的整合。要提高城市居住的生活环境质量,庭院绿化是构成整个城市绿化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同时重视庭院空间设计亦是提高人民生态意识的一种方式,从而达到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目的。本文对城市规划中庭院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进行分析,提出具有人性化、生态性的规划设计理念。

关键词:庭院;园林绿化;设计要点

翻开一张城市地图,会发现其中机关、工厂、学校、居民区在城市中占绝大部分面积,由此想到,要实现整个城市园林化,就必须从这些基本单元入手,要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必须重视庭院绿化。随着人民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城市居民绿化美化庭院环境的意识得到了空前提高,很多企事业单位开始下大力气搞庭院的绿化工作。花园式庭院的出现进一步激发了人们绿化美化环境的热情,带动了更多的单位庭院向花园式标准迈进,这种形势,对园林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园林景观绿化的意义

好的住区环境有助于提高住区的市场竞争力,增加销售速度与入住率,提升开发利润。随着人类对环境问题的日益重视,良好的社区内外环境已成为房产市场中的有利因素。 由于地处住宅区内,小区园林景观以其自然、宁静的环境而成为那些钢筋水泥丛林的金融办公环境的缓冲器。亲近、宜人的居住环境是城市人内在的需求。环境是人创造的,又反作用于人的性情、心理和行为。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生活。良好的住宅区园林景观环境可以给居民以美好的感受。城市居住区本身就是一个完善的生态系统,住宅区园林景观是住区构成要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系统,给住宅区以及整个城市带来良好的生态服务功能。

2 庭院空间的特点

2.1 强渗透性

随着设计条件的变化,特别是用地的限制,庭院出现于建筑的内部,并渗入功能性空间之中,甚至成为交通枢纽。例:商业建筑多釆用中庭的建筑形式,承载着多种功能要求,强调“人看人”的心理暗示。庭院出现在建筑的外部环境中,阳光、空气、自然元素可以直接进入其中,人们可以直接的与自然接触并参加各项活动,满足人们休闲、放松的心情。

2.2 立体化

从水平方向的拓展转化为垂直方向上的延伸,庭院从二维平面空间进入到三维立体空间,使得其处理方式可以迥异于传统庭院。它可以是自身构筑元素的立体化:如将功能要素、景观要素向垂直方向,扩大空间层次;也可以是多个庭院的立体化组合,如通过互相咬接、相错、局部贯通等手段实现空间的分隔与连通。

2.3 多义性

传统庭院通常仅致力于提供赏心悦目的美景,满足作为参与主体的“人”的需求。而现代庭院则在此基础上拓展,特别是在生态建筑中,它被赋予了生态和节能的意义。庭院不仅是人交流活动休闲的空间,也是获取自然通风、自然采光、净化空气的工具。在某些形式下,还可以起到隔热、隔声的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它还作为避难层使用。

2.4 多样性

由于突破了单一平面的限制,庭院可以在不同标高层面上作出不同的空间组合,创造新的空间形态。如拙政园,在每一空间里一个内花园,并通过蜿诞的道路,来获得一个极富动感的新的空间形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城市庭院绿色设计的要点分析

3.1 门前区设计

门前区即庭院大门和透过大门目力所及范围,门前区的外貌是人们对该庭院的第一印象,是对职工、学生或居民心理和精神上发挥积极作用的前奏,同时也是市容的组成部分。庭院大门如同照像机的取景框,景框内不应是乏味的道路、树木或建筑物山墙等,而应该是雕塑、喷水池、假山盆景或建筑物正门等。门前区的外部绿化应与该街道的绿化风格相谐调,而内部绿化又要有自己的风格,门前区与主建筑物的立体构图应是具有丰富韵律感的,是经得起艺术推敲的,这样才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3.2 道路、建筑小品及雕塑的设计

在庭院绿化设计中应首先确保必要道路交通面积,剩余的地面才能考虑绿化。庭院内交通主干道应以能上载重车为标准,园中小路等非上车路面可铺设步道板、镶鹅卵石等。在建筑小品设计中,亭子的出现,是庭院的重点内容。亭子小而集中,具有独立而完整的建筑形象,适合园林布局的要求,在功能上解决外出过程中驻足休息、纳凉避雨、纵目眺望的需要,它与山石、绿化相结合,形象更丰富。亭的造型与类型是多样的,从繁到简,施工方便。现代仿古建筑,多以混凝土为柱以下部分,顶有木制外罩硫璃瓦,或全部用钢筋混凝土制造。

3.3 庭院空间的声环境

庭院相当于是建筑空间中的小型广场,并具有比城市广场更优越的条件,能遮风避雨,阻挡烈日和严寒,且有山有水、有树有花有草,有阳光有温暖。但是作为建筑环境中的一部分,庭院的环境是人工的环境,在于设计师以及其他科技人员的合力创造,因此,创造良好的物理环境也是庭院景观设计的重要任务。比如人们在交谈、休息时,不希望受到干扰,欣赏音乐时,希望音乐声能清晰的听到。因此,庭院的嗓声控制很重要。一般情况下,主要手段是吸声,庭院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围护立面采用玻璃,但坡璃的吸声系数较小。我们可以采用微穿孔技术,把坡璃做成徼穿孔板,类似于室内吸音孔板样子,能提高吸声系数,吸收噪声声能。庭院四周的墙壁及栏杆等表面不要太光滑,表面应粗棱或采用喷涂式吸声材料。

3.4 庭院空间的自然景观营造

庭院空间的自然景观的塑造,不仅仅是建造和美学上的艺术创造,它更应具备科学性,满足植物与环境生态适应上的统一。庭院空间虽然具有一定的自然特性,但给植物提供的生存环境条件(温度、水分、光照、土壤、空气等)不是完满的,受到建筑的影响较大。我们在对庭院空间的构景要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同时,那么如何将这些要素更好的结合,运用到庭院空间中去,仍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总结的。比如在庭院光照不足的地方选择耐阴植物,如一些地被植物:杜鸦、沿阶草,鸯尾等,有喜阴或耐阴的生态习性;多选择当地的乡土树种,有很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或是保留庭院原场地的可利用植被,甚至是一些野生植物,遗存场所的历史记忆,他们是最适合此场地的植物。

3.5 庭院空间的色彩

色彩是庭院空间界面最重要的属性之一。色彩是眼睛对不同波长的光的感受而形成的视觉刺激。色彩使空间界面生动、完善、详尽,具有诸如冷暖、轻重之类的个性。在空间界面上界定的形式是眼睛根据表面的亮度和色彩的差异而推导出来的。除此之外,色彩还能够传达某些独特的信息,表达特定的涵义。色彩的表达是直接的,无需通过感知的加工处理。本质上,色彩能够在空间中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使形式在空间中位置产生“位移”,对形式造成一定的影响。

综上所述,在规划设计中,要注重园林景观的艺术性、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突出园林规划设计的前卫性,重视庭院景观的人性化设计及生态性设计等基本理念。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经济合理性的原则,以最少的投入创造出宜人的的景观环境。

参考文献

[1] 吴庆玲. 浅论城市规划中庭院园林绿化的规划与设计[J]. 科技与企业,2013,07:167.

[2] 姚彬. 关于庭院空间景观设计的研究分析[D]. 浙江大学,2013.

[3] 徐苏海. 庭院空间的景观设计研究[D]. 南京林业大学,2005.

论文作者:马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2

标签:;  ;  ;  ;  ;  ;  ;  ;  

城市庭院绿化设计要点论文_马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