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论文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论文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

邢 奕,赵 团

(内蒙古科技大学图书馆,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摘 要: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的传统功能受到冲击,大学生的阅读动机与阅读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知识积累碎片化、“拿来主义”消解刻苦精神、缺乏深入思考的浅阅读等表象。文章对此提出相应对策,包括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导、强化阅读动机;加强学风建设、弘扬刻苦精神;全方位优化环境;围绕创新主题,普及创新规律等方面。

关键词: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

0 引言

新时代、新形势对教育和学习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图书馆作为高校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职能是教育和信息服务。图书馆的功能既有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共性,又具有生存、专业、创新、交际等独特的培育功能。随着信息化、云计算、大数据的迅猛发展,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空前激烈,新时代也被冠以“信息时代”“快餐时代”“E时代”“搜索时代”等称号,猛烈冲击、弱化着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

1 新时代视野下高校图书馆功能面临的冲击

1.1 “信息化”双刃剑弱化学子的阅读动机

“信息时代”的显著标志就是信息化,主要表现在信息量剧增、信息传递迅速和信息获取便捷3个方面。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人们经常陷于信息的汪洋大海中而茫然无措,一方面,需要的信息找不到或者很难找到;另一方面,相关的信息“多如牛毛”,真假难辨,相互矛盾,令人无法适从。大学生固然有自身的优势,但由于知识储备与知识结构还有待充实和完善,欠缺实践与人生经验,自制力较差,经常率性而为,导致大学生上网学习、读书的初衷经常迷失在网游之中,“手机控”“网聊控”逐渐成为习惯、成为主业,而阅读反而成为副业、成为点缀。

许多大学生认为,既然图书馆纸质图书阅读是为了获取知识,那么上网同样也可以获取知识,而且快速、便捷,何乐而不为。2018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互联网的娱乐功能占据很重要的位置,有72.0%的网民将“网上聊天、交友”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有51.5%的网民将“看视频”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只有21.7%的网民将“阅读网络书籍、报刊”作为主要网上活动之一[1]。据笔者调查,大学生更是如此,网上浏览娱乐信息、聊天、游戏、购物、观看影视的比例远高于阅读。即使身在图书馆,更多的大学生也是在做作业、看视频、发微信,真正埋头苦读、认真思索、积极研究的大学生比例并不高。阅读动机的弱化,阅读积极性、主动性的降低,造成不爱读书,甚至包括专业参考书也很少阅读的情况存在,已是不争的事实。

从宏观方面(漓江生态系统模拟和动物的行为)呈现酸雨对生物的影响,建立模拟漓江生态系统,设计对照试验,模拟降酸雨,从黑藻细胞的叶绿体数量和黑藻生长情况变化,反应酸雨对生物的影响。从鼠妇、蚯蚓等动物被酸雨侵袭后的行为,推断酸雨对动物的影响。

1.2 “快餐文化”改变着学子的阅读习惯与方式

“快餐文化”亦称“即食文化”,随着改革开放而迅速传入我国。由于最大特点是“快”,可以大量节约时间成本,因此快餐性读物不断“开疆扩土”,古今中外经典名著出现各种缩写本、简易本。于是,通过“戏说”了解历史,通过“综艺节目”获得知识,通过各种“秀”掌握技能,通过影视节目了解传统文化,已经成为越来越多青年学子的生活习惯和学习方式。“夙夜苦读”的为学之道不再被多数学子信奉,“学而时习之”的习惯已成为凤毛麟角,“纸上得来终觉浅”的古训大多被遗忘,“问”与“思”的学习方式也很少有人再坚持。

再次,充分运用校园LED屏、校报、校园网及时宣传、报道图书馆以及学校举办的各种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持之以恒,以养成习惯。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对教师教学的基本要求。就小学语文朗读教学而言,仅仅依靠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是难以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本着“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将朗读训练延伸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环节,通过自主朗读训练的开展,激发学生朗读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首先,预习环节的朗读训练。在课前预习环节,教师要指导学生大胆、大声朗读,熟悉文本的生字词,能够结合自己的理解,有感情朗读,促使学生语感的形成。其次,在复习环节,学生要结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指导进行自主朗读,改正自己在预习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使自己的朗读更加完善,促进学生朗读能力的提升。

1.3 “搜索时代”的搜索引擎消解着学子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

对有学识、有才能者,古人以“学富五车”“满腹经纶”来形容,今天人们以“学贯中西”“国学大师”来夸赞。古人以“头悬梁、锥刺股”“囊萤照读”“凿壁偷光”等典故激励士子苦读不缀,今天人们用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引导学子不畏艰难。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读书、学习本身就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不但需要克服外部环境、条件的阻碍,更需要强大的内在动机和精神的支撑。要学有所成,需要心力、体力、财力、时间的付出,不仅要沉得下心,更要“坐得住,耐得住寂寞”。然而搜索时代的到来、搜索引擎的出现,使得这一切都发生了变化。

首先,在新生入馆教育计划中,可以安排一项“认识名师”的内容,请学校的3~5位名师介绍自己教学、科研成果,重点介绍攻坚克难过程中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刻苦耐劳的事迹。这类名师言传身教的宣传引导要持续不断地进行,每当学校教学科研有重大突破、有获奖,就举行报告会,给学生持续的激励和引导。

实际上,使用积累平均背景相消法在理论上是准确度最高的背景均值估计算法,但是按照式(3)分析,该算法只能事后处理,不具有在线实时处理的能力,同时也对雷达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容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为了使该算法具有实时处理能力,同时减小其对存储容量的要求,改写式(2),使得兼顾实时性的同时解决存储数据大的问题:

1.4 “浅阅读”已成为大学生的阅读特点和创新短板

“浅阅读”就是阅读不进行思考,采取跳跃式的阅读方法,所谓囫囵吞枣、一目十行、不求甚解,所追求的是短暂的视觉快感和心理的怡悦[2],当代大学生正是这种“浅阅读”的主要群体。“浅阅读”既无益于大学生积累系统的理论知识基础,也不利于大学生养成思考、研究、探索的行为习惯,反而丧失了发现问题、寻根溯源的兴趣,养成不求甚解、浅尝辄止、照抄照搬的习惯。长此以往,不仅会继续弱化大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而且会固化这一短板,对大学生个体成长、成才有害无利,对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有害无利。

2 强化高校图书馆功能的对策

2.1 积极引导,强化大学生阅读动机

首先,针对新生开展的入馆教育活动要强化“知识改变命运、阅读改变人生”这一信念,请专家、学者精心准备,把题目讲深、讲透、讲生动,尽可能给新生留下深刻的记忆,并且要通过相同主题的演讲、征文、辩论比赛,持续不断地强化这一信念,激发、强化阅读动机。

首先,图书馆应当建立工作小组,主要职责就是通过协调、聚集资源,强化图书馆功能;通过全面规划、设计方案,来优化环境;通过每周有活动,活动有连续性,实现阅读率不断提升,阅读动机得以强化。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丰富活动内涵,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以增强文化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3]

最后,选派图书馆员担任不同学生社团的顾问,引导各类学生社团举办“好书评介”“经典品读”“佳作评选”“共读一本好书”等各种活动,既可以请各学院专家主讲,也可以由学生自己评价、推荐、评选,自己谈见解、感想、体悟。既可以相互影响,又调动、发挥了大学生主动性、积极性,还强化了阅读的氛围,可谓一举三得。

2.2 弘扬刻苦精神,养成阅读人生

其次,图书馆要与学工、团委、学生会紧密合作,把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与阅读结合在一起,例如评选、表彰学生中的“十佳读者”“学以致用模范”,请“十佳读者”介绍阅读初心、收获与感悟,发挥示范、表率、带动的作用。

最后,协同体育部门,聘请专业人士举办意志训练营,既从理论上介绍意志品质的重要性,又通过各种有趣的项目训练提升大学生的意志力,并且在训练结束后,通过定期组织测试,表彰优异者,不断加以强化。

百度、谷歌、搜狗等主流搜索引擎提供信息收集、整理和用户查询等既快捷又方便的服务,深受广大学生喜爱,甚至流传着“有问题,找度娘”的俚语。生活、学习方面遇到问题都可以上网搜索到答案或相关的内容,既不做甄别,也不做论证,拿来便用。既然可以省时、省力,为什么要耗时、费力呢?原因很简单,一是省时、省力,二是习惯而已。一旦成为习惯,便习以为常,刻苦精神逐渐消解,一丝不苟、求真务实的作风一点点丢弃,价值观也会一步步偏离正确的轨道。

“90后”“00后”大学生都知道“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一名句,也大都懂得勤奋、刻苦乃为学之道,然而面对虚拟空间、网游世界的各种诱惑,意志力薄弱、自制力不强就只能表现出“刻苦、勤奋一、三、五,懈怠、迷失二、四、六”,难以对阅读持之以恒。因此,培养意志、强化自制力乃是治本之策,加强学风建设,弘扬刻苦精神亦是题中之义。显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统筹规划,全方位协作,图书馆亦可大有作为。

摘 要: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迅猛,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领域,促进了教学改革趋于信息化方向发展。因此,在新时期教学环境下,物理教师需要结合初中生物理学习需求,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利用多媒体构建信息化物理课堂,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物理学习体系。围绕多媒体和信息化教学在初中物理课程中的具体应用,展开有效分析,从而为实现物理教学的课堂改革,提供重要的依据。

在宜科看来,智能制造是一个生态体系,而自动化与信息化技术的结合则是其中的核心环节,宜科将凭借自身对于自动化技术的经验总结以及在信息化领域的技术创新,帮助用户从实际出发,有步骤地推进数字化工厂的落地。

2.3 运用各种信息手段全方位优化环境

其次,图书馆内部环境的设计与布置也要突出类似的主题,例如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指出阅读的25种力量等名人名言的相关内容可以通过图片、标语等形式优美地展现在恰当的空间里,营造出浓厚的阅读引导氛围。

2013年尚水信息成功研制了国际首例同步测量超大范围流场系统、PLIF浓度测量系统、三维模拟决策分析平台等创新产品。公司以多年积累的数字实验室经验为技术依托,更将水利水运行业数字实验室中的尖端科技引入至水利水运原型测报与分析领域当中,为山洪灾害预警监测、水资源监控及管理、中小河流监控及管理、智慧水务等方面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完成了“智慧城市——城市内涝监测系统”“湘江航道航标遥测遥控通讯平台”“环保公益课题——水文监测项目”等多个项目。

其次,图书馆利用自己的网页以及各学院网页建立“读书有感”“好书评介”“书友沙龙”等栏目,以精选的学生社团为栏目主办者,聘请资深馆员、退休老教授为指导教师,并由其亲自撰稿,以引领校园阅读,营造阅读氛围。

由此可见,快餐文化对大学生的阅读习惯与学习方式冲击不小,直接带来的负面效应显而易见。首先,是学习掌握的知识杂乱、碎片化,难成体系。其次,是浅尝辄止,浮于表面,欠缺深度,难以实现创新、创造。最后,是“拿来主义”的被动接收,有学无问,提不出问题;有见无识,没有自己的判断与观点。

最后,充分利用“文献检索课”。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检索爱国、爱情、田园的唐诗、宋词及其解析或检索不同学科诺贝尔奖获得者简历,以专题形式汇总成检索报告,使不知者知之,知者知其所以然,以潜移默化地实现效果。

此外,可将举办的各类与阅读有关的活动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建成专题数据库,既可作为学校特色馆藏数据库保存资料,又可选取高质量活动进行影像录制,打造阅读活动品牌,供后人鉴赏。

2.4 围绕创新主题,普及创新规律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社会发展的源泉,同样也是个人价值的体现。大学生普遍渴望实现个人价值,渴望能够建功立业,然而如何实现,却知者寥寥。针对这一特点进行,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要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为人的职业生涯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学生是学校培养人才的主体,也是图书馆读者的主体。图书馆组织的各种活动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为他们提供参加各种实践的机会,辅导、帮助他们分析、思考、解决实际问题[4]

图书馆每年都应聘请学校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以创造、创新为主题的讲座,重点普及其规律,使大学生明确把握、体会到:首先,要善于发现有价值的问题;其次,才可能去研究、了解、把握问题的来龙去脉;最后,才可能找到办法解决问题。引导大学生去“浮躁、沉下心”“去知识积累碎片化,重系统性”,摒弃浅阅读,重拾深、专、研。

围绕创造、创新的主题,可以举办辩论、演讲、征文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普及创新规律、强化创新意识,明确创新前提、条件,把握创新实现途径。

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的百矿关闭行动,减少了矿区面积,降低了污染面积,为土地的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对无证勘查开采的矿山,从严从重打击,依法严格取缔;对重要风景区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城市规划区、铁路和重要公路沿线“三区两线”环境敏感地带的矿山,“十三五”期间一律关停;对生产规模达不到最低标准的矿山,限期整改后仍不能达标的一律关停;对需要环境整治的矿山,限期整治不达标的一律关停。调研发现,2016年至2017年9月,关闭取缔矿山企业155家,减少矿区面积32.24km2,减少采矿、运输、加工等生产过程等生产过程扬尘污染面积约80km2。

3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传统的功能受到冲击是客观事实,只有积极面对,深入研究、探索新情况、新方法、新对策,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去丰富、完善,才能作出有益的贡献。正所谓任重而道远,应不忘初心,携手前行。

参考文献

[1]佚名.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EB/OL].(2018-04-18)[2019-10-05].http://book.sina.com.cn/news/whxw/2018-04-18/doc-ifzihnep4386289.shtml.

[2]王昭辉.论浅阅读时代图书馆对大众阅读的深度引导[J].科技视界,2014(20):197.

[3]杨斌.论新形势下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的强化[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15(4):7-10

[4]宋庆功,李娟娟,季甲.高校图书馆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探讨[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11):48-52.

Analysis of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the university library in the new era

Xing Yi,Zhao Tuan
(Library of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Science&Technology,Baotou 014010,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era,the traditional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ibraries has been impacted,and the reading motivation and reading method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ve changed a lot,which shows the fragmentation of knowledge accumulation,the elimination of assiduous spirit of “borrowing”,and the lack of in-depth thinking of shallow reading.The paper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including the university library should actively guide and strengthen reading motivation;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hard work;comprehensive optimization of environment;around innovation theme,popularize innovation law and other aspects.

Key words: the new era;the university library;traditional function

中图分类号: G252

文献标志码: A

基金项目: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内容驱动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NGJGH2018130。

作者简介: 邢奕(1983—),女,内蒙古包头人,副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

(责任编辑 顾培培)

标签:;  ;  ;  ;  

新时代高校图书馆传统功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分析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