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2710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124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2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62例结合护理干预,探究两组间患者心理状态。结果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 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明显的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普及与运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护理干预;临床效果
冠心病是心血管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血管中脂肪发生沉淀后形成斑块造成粥样硬化,从而引起狭窄甚至堵塞,心绞痛是冠心病较为典型的临床类型,主要表现为胸部的不适及疼痛[1]。一般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3-5min,多在剧烈运动或情绪起伏较大时发病,临床中以40岁以上的男性较为多见。该病的发生给患者的生活、心理、生理上均造成了较大的负担,患者多数出现恐惧、抑郁、焦躁的情绪,影响了患者的预后[2]。为改善此种现象,现选取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124例进行研究,其中62例结合护理干预,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124例均为2012年3月至2013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投掷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中男性32例,女性30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为(60.2±4.8)岁。研究组中男性33例,女性29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为(60.7±4.4)岁。上述资料无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待医师开据医嘱后对患者进行给药,告知患者具体的服药方法及用量,病人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对病室进行消毒,床单定期予以更换,保持通风。研究组:结合对照组的护理措施增加(1)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年纪较大,受教育程度不一,且该病的发生与患者的情绪有一定的关联,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上的支持,耐心倾听患者诉求,并给与适当回应,在交流过程中注意言辞,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对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2)疼痛护理:在患者发病时,应帮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半卧位、端坐位),告知患者放轻松,调整呼吸,并给予药物。(3)饮食护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主要限制脂类、糖类、盐类的摄入,减少发病的诱因,增加纤维食物、维生素的摄入量。(4)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主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其疾病的相关知识及预防措施,减少顾虑,积极治疗。
1.3 疗效评价标准 探究护理后两组间心理状态对比。根据心理状态评估量表(MSSNS)评分[3]:共38项,根据患者焦虑、抑郁、孤独、愤怒等心理情绪进行评估,(1)1分:无或很少;(2)有时有:2分;(3)较多的时间:3分;(4)绝大部分时间:4分。评分愈多表明患者情绪强度愈高[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心理情况 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情况对比(n=62,分)
组别MSSNS
护理前 护理后
研究组108.23±10.5544.76±7.32
对照组108.87±10.1268.21±8.53
t0.3416.43
PP>0.05P<0.05
3 讨论
心绞痛常见的发病部位为胸骨的后部,近些年来,该病的发生率不断的升高,引起该病的诱因较多,如情绪、劳累、温度等,因此,对可控制的诱发因素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明显的降低患者的发病次数[4]。护理干预主要是对某种具体的疾病,通过判断、评估后,结合患者的病情程度及护理人员的能力水平做出的具体的护理措施,以促进病人的健康为目的,以科学知识为基础,提高患者的预后。
有研究显示[5],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使患者的发病几率降低,改善了疼痛的程度及心理状态,提高了治疗依从性,维持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前研究组与对照组心理状态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水平相比于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果提示,心理上的护理干预能够帮助患者缓解对疾病的恐惧感,从而减少发病率,增强对治疗的积极性,提高配合程度,从而提高后续治疗的质量,饮食及生活中的干预,能够有效的控制原发病,减少发病几率,促进患者的转归,本次研究结果与文献一致。
综上所述,结合护理干预后明显改善了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普及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卢玉兰.综合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07(24):39-41.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0.24.021.
[2]王玉芳.循证护理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和心理状态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5):95-96.DOI:10.3969/j.issn.1006-7256.2011.25.064.
[3]张巧宁.整体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4):748-750.DOI:10.3760/cma.j.issn.1673-4351.2013.04.039.
[4]刘焕,罗湘玉.认知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3):637-638.
[5]兰洁,廖光荣,方向红等.行为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09(17):4-6.
论文作者:高丽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8
标签:患者论文; 心绞痛论文; 冠心病论文; 心理论文; 状态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2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