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期间36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采取X线与CT模拟定位,然后采用放射治疗。结果:3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治疗后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为88.9%。33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4~48个月;所有患者治疗后的1、2、3年病情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6%、69.4%、44.4%;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0%、61.1%、41.7%,中位生存期34个月。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61.1%、33.3%。结论: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临床有效,值得推广。
关键词: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
Therapeutic effect of radiotherapy in esophageal cancer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radiotherapy for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Method: 36 cases of cervical June 2016 to December 2017 period,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patients, taking X-ray and CT simulation and radiation therapy. Results: 36 patients completed the treatment plan, the total effective (complete CR + PR) was 88.9% after treatment. Thirty-thre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24 to 48 months. The local control rates of all patients in the first, second, and third years after treatment were 80.6%, 69.4%, and 44.4%, respectively. The survival rates were 1, 2, and 3 years. They were 75.0%, 61.1%, and 41.7%, respectively, with a median survival of 34 months. The tumor-free survival rates of 1, 2, and 3 years were 75.0%, 61.1%, and 33.3%,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and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which is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cervical upper thoracic esophageal cancer; 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 curative effect
前言:食管癌是发生在食管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占所有恶性肿瘤的2%。由于食管癌的发病部位位于颈胸的上段,其特殊的解剖部位增大手术难度,临床上多采用放射治疗方法。我们收集并分析了2016~2017年本院收治的36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临床资料,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到2017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36例颈段、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其中男性24例,女性12例,年龄46~76岁,平均62.3岁。所有患者均按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恶性肿瘤TNM分期标准中所采用的食管分段标准:从食管入口处到胸骨柄上缘平面为颈段,其下为胸段。胸段食管进而分为:上、中、下三段,即:从胸骨柄上缘到气管隆突处为胸上段食管;从气管分叉平面到贲门口平面的中点以上为中段食管;剩下部分为下段食管,包括腹段食管。此分段方法是以气管分叉和贲门口作为标志,因此在患者的钡餐照片易于辨认。因此,UICC所发表的分段标准为诊断能适应临床治疗需要和癌肿侵犯周围组织器官的评估提供了基础。
1.2入选标准
入选患者均符合:患者除锁骨上淋巴结外,均无远处转移,所有患者卡氏评分均≥60分,食管无穿孔征象,经检查患者均无其他严重疾病且患者未经过放射、化疗及手术等方式的治疗。此36例患者中,发病部位在颈段的有11例,胸上段25例,病变长度为4.5~11.3cm,平均7.4cm。CT诊断表明,17例原发肿瘤浸润深度未超过食管外膜层,19例肿瘤的浸润程度超过食管外膜层。14例患者无区域淋巴结转移,22例患者伴有区域淋巴结的广泛转移。9例患者的卡氏评分为60~70分,27例患者的卡氏评分≥70分。经病理检验证实36例患者均属于食管鳞状上皮癌。
1.3方法
采用食管吞钡剂后于患者食管的前、后、左、右部位取定位片,然后患者俯卧于CT模拟机上,并采用热塑膜、泡沫枕头等固定患者的头、颈部后,在患者的体表标记相应的放射治疗的区域。为了使病灶显示清楚,在扫描前口服稀释的泛影葡胺50rnl。CT扫描图像输入治疗系统。首先勾勒出患者肿瘤的大致体积(GTV)、临床靶体积(CTV)、计划靶体积(PTV)以及放射可危及的器官(OAR)。GTV的范围包括肿瘤的原发病灶及转移的淋巴结,将GTV的边界上下扩展3cm、前后左右扩展1cm即为CTV,以CTV范围向四周均扩展0.5~1.0cm即为PTV。通过射野方向观视及医生方向观视并结合X线模拟定位,对患者采用以PTV几何中心为放射野中心,进行病灶部位前、后、左、右不同部位的照射治疗,并采用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并进行优化,确保患者的重要组织器官所承受的的照射剂量在安全的范围内。患者的放射治疗采用varian1800C直线加速器8MeVX线照射,每次的照射剂量为2Gy,一周5次,共进行6~7周的治疗,患者的照射剂量总计为:60~70Gy。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对患者进行Kaplan-Meier生存率计算。
2结果
36例患者均完成治疗计划,36例患者经放射治疗3个月后21例症状完全缓解(CR),占58.3%;11例症状部分缓解(PR),占30.6%;1例病情基本稳定(NC),2例经放射治疗,病情未见好转(PD)。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为治疗的总有效病例,总有效率(CR+PR)为88.9%,详见表1。33例患者获得随访,截至到2010年12月止,累计随访时间24~48个月,3例患者治疗后失访,随访率为91.7%(33/36);所有患者治疗后的1、2、3年病情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80.6%、69.4%、44.4%;1、2、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75.0%、61.1%、41.7%,中位生存期34个月。1、2、3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5.0%、61.1%、33.3%。
3讨论
目前,对食管癌的治疗通常首先在X线模拟机上对患者肿瘤区域进行定位。本研究采取了X线模拟定位机与CT模拟机相结合的办法,以保证达到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治疗。36例患者经放射治疗3个月后21例症状完全缓解(CR),占58.3%;11例症状部分缓解(PR),占30.6%;总有效率(CR+PR)为88.9%。由此可见,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食管癌的总体疗效较高。综上所述,采取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颈段胸上段食管癌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传建. 复方苦参注射液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7.
[2]汪红艳. 老年食管癌放射治疗疗效及预后相关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6.
[3]葛龙,毛蕾,田金徽,石芳毓,娄丽丽,邱霞,李金龙,杨克虎.食管癌放疗过程中如何选择中药注射剂的网状Meta分析[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8):3674-3681.
论文作者: 王莉娜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0
标签:患者论文; 食管癌论文; 食管论文; 放射治疗论文; 生存率论文; 上段论文; 分别为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8年第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