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莹芳 (四川省司法警官总医院 四川成都 610000)
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患者中抽取89例,随机分成两组:44例基础护理对照组,45例优质护理观察组,评定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结果 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4.85±1.32)d,住院时间(7.68±1.67)d。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7.96±1.67)d,住院时间(11.40±2.85)d,统计有意义(P<0.05);观察组心理支持、环境护理、语言交流、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结论 给予心血管内科患者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模式;心血管内科;护理效果
心血管疾病是由血压、血脂等指标异常引发的疾病,具备病程长、起病急的特征,随着病情进展,易出现缺氧、器官供血不足等情况,降低生活质量。调查结果显示,心血管疾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优质护理,能提高治疗结果[1]。为进一步判定优质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我院心血管内科患者资料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从我院2015年1月-2017年2月心血管内科收治患者中抽取89例,随机分成两组:44例对照组由16例女性、28例男性组成,年龄44-86岁,平均(62.2±2.6)岁;疾病类型:高血压14例,心力衰竭5例,冠心病19例,脑出血6例;45例观察组由17例女性、28例男性组成,年龄44-87岁,平均(62.3±2.7)岁;疾病类型:高血压13例,心力衰竭6例,冠心病20例,脑出血6例。2组疾病类型、年龄等基线资料统计无意义(P>0.05),可比对。
1.2方法 44例对照组行基础护理,如叮嘱患者按时作息,帮助更换体位;指导患者合理膳食,控制每日摄盐量;45例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包括:
1.2.1心理护理 由于心血管疾病多为慢性病,患者长时间受疾病折磨,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影响治疗结果。因此,护理人员需多和患者交流,及时了解患者心理特征,并向患者讲解不良心理对自身健康、病情恢复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自己感兴趣的娱乐活动,如打牌、下棋等,消除不良情绪,提高治疗信心。
1.2.2健康教育 临床实践证实,多数心血管疾病患者并不了解自身病情,有的甚至都不了解自身疾病所产生的危害,这对治疗活动的开展、病情的康复非常不利。故而,护理人员需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认真、详细的向他们讲解疾病病发原因、治疗方法等,并耐心解答患者问题,情况允许时介绍疾病成功治愈的案例,在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认知度的同时,进一步消除负性情绪,提高治疗配合度。
1.2.3饮食指导 患者临床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为其制定合适的饮食方案,以谷类食物、新鲜蔬果为主。同时,告知患者尽量少吃蛋白质丰富、高脂肪食物,以降低血脂水平,减轻心脏负担。报告显示,饮酒、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加重心脏负担。故而,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戒烟酒;让患者每天清晨空腹摄入适量温水,促进肠胃蠕动,预防便秘。
1.2.4用药指导 针对心血管疾病,临床多给予药物治疗。为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用药指导,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服用方法、剂量和注意事项,特别是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
1.2.5监测心功能 临床研究表明,心血管疾病会影响患者心功能,情况严重时诱发心力衰竭。因此,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心功能,每天2次心电图检查或行24小时的动态心电图检查。一旦发现患者心功能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帮助处理。此外,还要做好感染的预防处理。为患者营造温湿度适宜的环境,按时开窗通风、消毒患者常接触的部位,及时更换床上用品。针对疑似感染的患者,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1.3判定项目 首先统计患者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然后统计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心理支持、环境护理、语言交流、护理技能为代表,分数越高,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包SPSS18.0分析数据,计量类资料用(x±s)的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P<0.05,统计有意义。
2结果
2.1患者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4.85±1.32)d,住院时间(7.68±1.67)d。对照组症状消失时间(7.96±1.67)d,住院时间(11.40±2.85)d,统计有意义(t=9.758,P=0.000;t=7.533,P=0.000)。
2.2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结果显示,观察组、对照组的心理支持、环境护理、语言交流、护理技能评分统计有意义(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老年人口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病发率不断上涨。由于心血管疾病病情凶险,再加上治疗时间长、心理压力大、护理难度高等,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2-3]。因此,临床除给予患者有效治疗外,还要转变护理模式,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结果。
优质护理是临床上的新型护理模式,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患者住院期间提供优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能让他们真实的感受医护人员的关怀,提高护理效果。根据患者心理特征制定个性化的疏导方案,能消除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向患者宣讲和自身疾病相关的知识,能纠正对疾病的错误认知;饮食指导能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增加机体营养,促进康复[4-6];为患者营造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能降低感染发生率,提高住院舒适度;对患者心功能进行监测,能及时发现突发事件,保护患者生命。本研究中,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照组行基础护理,从结果上看: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都低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说明:将优质护理模式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中,能加快患者症状消退,缩短住院时间;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心理支持、环境护理、语言交流、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统计有意义(P<0.05),进一步证实优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
综上,给予心血管内科患者优质护理,能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肖艳芳.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0(1):76-78.
[2]程丽萍,徐丽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6):172-173.
[3]谢呈惠,米波,于珠珠,等.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272-273.
[4]严长勇.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108-109.
[5]郭晶晶.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2):99,102.
[6]丁玲敏.优质护理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3):245-245,246.
论文作者:唐莹芳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患者论文; 内科论文; 时间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血管论文; 《航空军医》2018年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