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设计余热锅炉时必须考虑的若干问题论文_高伟莹

上海运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上海闵行 201100

摘要:余热锅炉是重要的换热设备,主要利用工业系统中排放烟气中的余热加热锅炉系统中的水,使其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或者输送到其他设备中进行利用,这大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由于余热锅炉的工作状态一般比较复杂,所以其设计布置也是一道难题。本文根据余热锅炉特点进行分析,对余热锅炉的设计进行研究,以提高余热锅炉的使用效率。余热锅炉在能源节约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作用,能够回收工业产生的余热,提供给其他设备使用。

关键词:设计;余热锅炉;必须考虑;若干问题

引言

当前,能源问题已经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但低品位能源的回收和利用却没有得到重视。内燃机工作过程以及许多工业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烟气余热,如钢铁、水泥、玻璃和石油化工等行业的生产过程。对烟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小热污染,还可提高能源利用率,并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氧化氮、氧化硫等排放,此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水蒸气朗肯循环SRC(Steam Rankine Cycle)作为一种回收利用低品位能源的有效方法,已在现有的烟气回收设备中得到了大量的利用,并且已经成熟利用到实际系统中,如水泥窑余热发电系统和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等。当烟气热源的初温相对较低时,水作为循环工质存在不足之处。如水是典型的湿流体,吸热过程需较大过热度以提高膨胀终态干度,从而限制了蒸发温度的提升,影响循环热效率;吸热过程中潜热与显热之比过大,对于烟气余热的有限容量热源情形,液相段吸热量在总吸热量中占比过小,影响循环自热源的吸热量等。采用临界温度相对较低的有机工质作为循环工质,可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提高循环性能。

1余热锅炉的结构及特点

该余热锅炉为烟道式余热锅炉,双锅筒纵向布置,主要由锅炉本体、烟道调控装置、水处理装置、给水泵、阀门仪表、平台扶梯、炉墙保温及控制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锅炉本体制造及检验按TSGG0001-2012《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GB/T16507.5-2013《水管锅炉第5部分:制造》、GB/T16507.6-2013《水管锅炉第6部分:检验、试验与验收》的规定进行。高温烟气直接冲刷对流受热面,后经烟囱排入大气。锅炉本体部分由Φ900mm×14的上、下锅筒与Φ51mm×3对流管束、下降管Φ133mm×6(54根)组成;锅炉炉墙为重型炉墙,里面由耐火砖砌筑,外部由红砖砌筑,起着支承锅炉和保温密封作用,以减少散热损失,确保运行工作人员所处的工作环境安全。选用可靠的控制装置及优质的阀门仪表可以确保锅炉运行安全可靠。

图1 烟道式余热锅炉

2余热锅炉的设计原则

2.1按照烟气特点完成余热锅炉选定

按照炉烟气的特性,并参考关于世界余热锅炉最新研究成果,锅炉主要类型选定应当遵循以下几个规律进行完整研究。

(1)完善配置应当按照各类条件可以划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水平直接烟道构造,废气整体运动为水平方向;另一类是为多回程垂直冲击烟道构造。对于前者而言,一般烟气运动为直线型,可降低烟气运动及灰尘遍布差异性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有效避免移动灰尘直接在一些死角与转角积压,甚至对一些位置产生过度摩擦损伤;对于后者而言,则是通过增加管屏间节间隙,导致灰尘无法聚集成堆,而且烟气运动方向是从下向上,则能够有效分散部分大颗粒灰尘,减少其浓度,而且占据区域不大,较为便捷。当然,在烟灰浓度过高的情况下,第一种类型则为首选。

(2)余热锅炉可以构建为内部中空,且设定辐射室,同步加大辐射受热范围,以便温度下降至结渣指定温度以下,表现为熔融状态,从而逐步成为固态颗粒落下,避免再次运动至对流受热位置出现结渣、堵集等问题。

(3)锅筒不直接受热,而将锅筒移至锅炉上部,从而便于受热面的有效管控。

(4)炉膛水冷壁内部应当选择膜式构造,因为其管径足够宽,内部核心距离小,能最大程度保证辐射传导效果,从而完整保护整体结构的封闭,便于炉渣清理。

2.2按照热源特征规定运作方法

因为进入余热锅炉的热源负荷存在不定性,这也是由于烟气含量及温度呈现出定期的波动导致。特别是一些进行间隙工作的锅炉,即如烟化炉等等,这些锅炉的烟气含量一直出现最小值至最大值的反复改变,就算是针对长期运作的锅炉,依然存在相应的间歇流程,诸如投料、清渣等等,这也容易产生温度及烟气含量变化的问题。此外,要避免余热锅炉低温条件下产生水循环障碍问题,最有效的处理方法是用强制循环,特别是针对受热不集中的状况下,强制循环往往可以达到一定效果,而且其还能保证出现不稳定问题时,锅炉组件的伸缩变化,进而避免锅炉部分位置温度过高。而且热源负荷不定性会导致蒸汽温度改变,所以需要采取几个余热锅炉并行运作方法,从而有效分散余热源运作周期。

3余热锅炉基本参数设计

3.1烟气及工质参数新型干法

水泥窑系统生产过程会产生2股废气余热,分别来自窑头冷却机和窑尾预热器,温度在300~400℃之间。窑头余热可全部回收,窑尾烟气余热经余热锅炉放热至一定温度后,再用于烘干物料。水泥窑窑尾烟气工况如下锅炉进口烟气温度t5为363℃、锅炉出口烟气温度t7为223℃、烟气流量qv为180068m3/h。根据此烟气工况,设计窑尾烟气余热锅炉,产生水或者有机工质饱和蒸汽。相关研究表明,在热源温度范围内,正烷烃、芳香烃及醇类工质循环性能良好。选取研究工质为甲醇、乙醇、甲苯、辛烷、庚烷、水。

工质侧设计参数如下:进口温度t1为30℃、预热段结束温度t2为217℃、蒸发温度t3为225℃、蒸发段出口温度t4为225℃、接近点温差Δtap为8℃。烟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所占的体积分数分别为65.29%、5.52%、25.18%和4.01%。

3.2换热管参数

烟气与工质换热过程中,热阻主要在烟气侧,因此采用环形翅片管以减小烟气侧对流传热热阻。翅片的存在增加了烟气侧换热面积,使得换热器更加紧凑。同时,其改变烟气流动状态,增大扰动,减小边界层厚度,进而强化传热。环形翅片管的相关参数如下:换热管外径D0为38mm、换热管内径Di为31mm、翅片高度H为15mm、翅片厚度t为1mm、翅片间距Y为5mm。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锅炉行业从设计制造到使用运行水平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设计余热锅炉时,人们应根据烟气的特性,了解锅炉的生产过程,减少余热锅炉工作时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从而节约能源,降低烟气温度,保护环境。

参考文献:

[1]赵钦新,陈晓露,邵怀爽,王云刚.工业锅炉技术创新及发展[J].工业锅炉,2016(06):1-23.

[2]张杰,张兰芳.一台废气处理余热锅炉的选型与设计[J].工业锅炉,2016(05):23-25.

[3]项建伟.余热锅炉优化改造可行性探讨[J].发电设备,2016,30(03):206-209.

[4]蒋敬丰.电站余热锅炉滑压参数及给水系统优化[D].华南理工大学,2016.

[5]孙晓丹.余热锅炉控制系统上位机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6.

论文作者:高伟莹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  ;  ;  ;  ;  ;  ;  ;  

论设计余热锅炉时必须考虑的若干问题论文_高伟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