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二局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青岛管理中心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我国目前发展现状来看,对于整个建筑施工工程来说。最重要的部分在于安全管理的问题,但是安全管理问题因不受到重视且工作内容相对复杂等一系列的问题来看,我国没有对安全问题受重视,这容易引起事故的发生,人员对施工建设进行有效的安全控制的检测,这样才能使建筑工程的安全效果显著提高,在面对建筑工程数量逐渐提高时,也应该做到安全问题的保障。
关键词:BIM技术 建筑施工 安全管理;应用
1 BIM技术的含义
BIM是建筑信息化模型的英文缩写,是工程项目在不同阶段的信息、资源和过程在三维数字技术模型中集中被模拟的一项新型技术,建筑空间信息、设备信息和材料信息甚至工作人员的相关信息都可以在BIM模型中展示,模型与整个工程的生命周期有着密切的关系。项目规划设计、施工运营和维护保养这几项工作也可以借助模型表现出来,有效化解冲突检测、方便成本管理工作的进行,掌握项目进度,为运营管理提供可靠保障。设计人员和现场人员可以借助网络分享数据模型,通过模型完成信息交流和工作内容的沟通讨论,有助于完善设计方案。
2 BIM的发展过程
BIM技术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美国,在2002年正式由Autodesk软件公司提出BIM理念。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应用,BIM技术被美国大部分项目广泛使用,美国政府特别制定并且颁布实施美国国家BIM标准。随着BIM技术的普及和成熟,这项先进的技术理念逐渐被世界各国接受。在英国针对BIM技术的研究和发展,多家相关企业成立了标准委员会,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于2011年5月正式发布《政府建造战略》,战略中涵盖BIM技术在建筑行业应用的目标,并且在实际执行环节制定了详细的规划成立专业的执行团队。我国最早使用BIM技术的是建筑行业,2010年清华大学的BIM课题研究组提出了中国建筑信息模型标准框架,2012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启动BIM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目前我国大城市的很多大型建筑工程项目采用了BIM技术,如上海中心大厦等。
安全施工是工程施工管理中必须要注重的一项工程管理内容,在BIM技术应用下,能够采用建模管理技术对整个工程管理中的施工安全检查进行分析规划,以科学的碰撞检查规划作为整个安全施工管理检查中的重要性管理因素,及时的排除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安全性隐患,为工程现场施工管理的科学性提升奠定基础。同时还能保障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实施中,能够将整个工程管理工作开展水平提升,促进工程建设管理质量优化。
3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现状
施工建筑过程中环境的多变性以及施工人员也存在流动性导致施工建筑在施工过程活动十分的复杂以及多变。而且,针对于施工连续性的工作以及对于施工工作人员的个人安全意识都比较浅薄,对于安全的问题不受到重视,导致建筑工程的施工出现较大的难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面对这些状况,如果管理人员不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那么长久以来,就会导致建筑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有所增加,从而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进度以及质量问题有所亏欠。由此可见,建筑工程中安全性的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而对于建筑工程中危险的源头,要有一定的确定性,并且做好一定的防护作用。对于我国目前的现状来看,对于建筑安全的管理措施十分的保守,管理水平也比较低下对于建筑单位仍然按照管理手册预防危险因素,利用图纸来比较施工现场,从而确定安全问题,这导致效率大大降低。而针对于管理人员对于管理水平以及实践经验都比较差,导致安全管理的水平也受到一定的波及。因此我们要用科学手法进行管理,而建筑安全管理问题成为了首要应该解决的问题。
4 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4.1场地立体规划
在运用BIM技术规划相应的建筑施工场地时,首先需要对新建筑物周围建筑空间位置数据以及红线范围内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后运用BIM技术,将各类信息进行综合性的集合,然后创建一个三维模型。相关的项目决策工作人员需要依据三维模型中的不同建筑物立体空间位置以及施工的具体顺序对有限的场地进行更为合理化的布设,尽量避免由于CAD平面图无法对各建筑物的空间位置进行立体客观的呈现而导致的安全距离不够,或是重复多次的搬运施工材料等状况。
4.2有效地识别危险因素
建筑施工安全需要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提前控制。在BIM技术为前提下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包含了各种信息,比如建筑的构件信息以及施工进度等,因此,所有的活动信息都囊括在整个施工具体进度过程中,并且还可以运用4D模型的办法将其进行立体呈现,从而使施工人员在对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隐患进行有效识别,然后,再依据不同的危险源通过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技术等各类方法来进行综合性的处理,从而使危险因素能够有效解除,以免引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例如,危险识别系统是基于射频识别技术前提下的,这种系统能够使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安全方面的风险因素预先进行识别,进而提前采取一些后期的应对措施。
4.3施工安全措施的制定
BIM技术的安全管理系统,可依据不同类型管理需求自动列出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并根据设定的安全管理方法使施工安全性得到保障。但这种施工安全方面的措施都要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安全管理人员在综合具体施工情况后,才能进行编制。这些措施都是在BIM技术为前提下所形成一个独立性的安全管理模式,还需纳入到安全操作规程中,后期制定的相应措施都是从编制的安全操作规程中获得。在具体的安全管理中,使用BIM技术能够通过工程的进展动态,实时地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不断地调整与更新,而且还可以在全过程动态模式下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每一项措施都落到实处。
4.4运用BIM技术进行安全培训
在传统的安全培训中,内容主要是在于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对于真正的安全隐患以及安全隐患的消除方法提到的比较少,口号多于实际,并且培训方法单一,这种方法进行培训受到的效果微乎其微。后来在安全培训中增加了信息技术的使用,使得安全培训更加形象化,但是仍然缺乏数据,实际应用性比较差,长此以往就造成了安全培训的流程化。如上所述,BIM技术具有可视化的特点,因此,可以在建筑施工中通过模型的建立查看施工现场的动态变化,了解现场信息,排除施工安全问题。利用BIM技术,还可以创建安全内容数据,有安全培训数据的人员可以学习新的施工方案,新机械的操作方法等,通过这种形式的学习,大大提高了相关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准,提高操作的规范性,安全施工培训才能达到预估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结束语:施工安全管理的完善可以有效减少安全事故率,降低施工损失,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本文首先梳理了目前高层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BIM技术,从BIM的事前控制、施工模拟、安全监测及安全教育培训等方面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了有效的管控,从而总体上改善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童.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8,37(03):27-28.
[2]李宏远.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研究[J].价值工程,2018,37(11):1-4.
[3]石宝虎.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绿色环保建材,2018(08):164-165.
[4]何喜谷.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BIM技术的运用[J].建筑安全,2017,32(03):28-31.
[5]曹坤.BIM技术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思考[J].工程技术研究,2017(01):146-147.
论文作者:苏哲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0
标签:技术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建筑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危险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