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体育课程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_林立科

论体育课程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_林立科

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永湖中学 516000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学生的主体地位逐渐得到凸显,任何一门学科都应充分考虑这一因素,中学体育这门学科也是如此,体育教师应充分利用体育课,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德育教育。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过程中,也应加强锻炼,个人的身体素质对其今后的发展至关重要。强调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借鉴国外先进教学经验,不断提高自身体育教育水平,把握正确德育教育时机,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拥有特别收获。

关键词:中学体育 德育教育 有效措施

一、初中体育教学结合德育工作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

教师应明确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两者之间的关联,才能够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将德育教育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体育教育更加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根本。而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为了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与健全的人格。这两者之间看似没有任何关联,其实不然,体育这门学科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它可以对学生的行为与活动进行规范,进而转变学生的主观认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与行为。

(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观念

尽管体育教学是以学生运动为主,但可以以此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动态教育,进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学体育不仅能够有效的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一系列活动当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也会有所提高。另外,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还可以融入相关游戏与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一些行为动作影响学生的思想。开展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能培养其团队精神、好胜心里、判断能力等,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健康正确的观念。

二、当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学体育教学方法陈旧

我国大部分中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依旧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首先对学生进行大量理论知识的讲解,例如在学习立定跳远这节课的内容时,会将动作要领逐一解刨,摆臂时间、顺序与时间等方法理论知识进行讲解,然后对学生进行示范,让学生对这个工作产生一定认知,最后再让学生进行自主训练。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缺乏交流互动,教师无法及时了解学生的训练进度,难以对其采取针对性的指导。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只会削减学生对学门学科的兴趣,进而导致教学质量的下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中学体育教学缺乏规范

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当前的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放羊式”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教师所延续,教师会在体育课堂上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根据自己的兴趣与需求选择合适的体育项目进行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脱离最原本的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的过程中,难以完全掌握各项体育项目的技能,身体素质也没有得到有效锻炼,体育课程的价值难以完全发挥。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方法还会使学生忽略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缺乏锻炼身体的意识,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忽略中学体育的重要性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与改革,中学体育这门课程的重要性被逐渐凸显出来。但是,因为部分家长、教师与学生受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认为中学体育这门学科无关紧要,学好语数外这类课程才是关键,学生会习惯性的将学习重点放在这类学科上。中学体育与这些学科相比较,存在被严重忽略的问题。再加上学生本身并没有对体育这门学科给予重视,也会影响体育教师的教学兴趣,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不愿意积极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导致中学体育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难以得到锻炼与提高。

三、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

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榜样教育,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使其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等,都属于德育教育的内容,这些德育教育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增强学生的辨别是非能力,使学生在思想上形成坚定的理念。将体育实践活动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会产生更好的效果与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正确的认知,为其讲解李宁、姚明等人的事迹,加深了解我国灿烂的体育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在教师言行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师在课堂当中充当着领导者的角色,在学生心目中高达威武,他们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影响到学生。因此,中学体育教师应时刻注重自身的行为举动,为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更好的践行德育教育,进而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在要求学生完成某项任务时,教师必须严于律己,在体育课上必须穿运动服,教师也应这样要求自己,为学生做一个正确的规范,不仅能使学生更加信服教师,还能充分理解体育精神。

(三)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德育教育

尽管体育这门学科在学生眼中并没有那么重要,但其中也蕴含着许多德育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出这样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渗透。例如,长跑类体育运动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在长跑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应教会学生坚持,对待跑步速度较慢的学生,也应给予鼓励与帮助,让学生拥有信念,在每一次的训练过程中能够坚持到底,还能不断提高其体育能力。无论是哪方面的教育,在学生今后发展的过程中,都会起到至关中的作用。

(四)在教师评价中渗透德育教育

对于学生而言,教师的评价意义非凡,甚至会影响到其积极性与心理状态。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应秉承着客观合理的态度,对其渗透德育教育,使其能够正确了解自身的长板与短板,并帮学生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当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时,教师应给予其充分的肯定与表扬,既是认可这为学生的努力,也能够在无形中激励其他学生,学会欣赏别人的优点,再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修养。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德育教育也是中学教育的工作之一,体育教师同样承担着德育教育的职责。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在对其进行正确引导提高他们对体育这门学科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应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

五、参考文献

[1].剑锋磨砺出 梅香苦寒来——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挫折承受力的培养[J]. 徐晓华. 教育观察(中下旬刊). 2014(03)

[2].浅析“幸福课堂”下初中体育教学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J]. 郑志伟. 名师在线. 2016(04)

[3].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德育教育[J]. 李光明.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6(12)

论文作者:林立科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7年12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0

标签:;  ;  ;  ;  ;  ;  ;  ;  

论体育课程对中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论文_林立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