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_县域经济论文

论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_县域经济论文

论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贫困地区论文,县域经济论文,论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333(2003)04-0106-03

我国共有2862个县级行政区,由于各县经济发展基础不同,因此应按照各县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如区域环境、发展历史、特殊资源、交通条件等来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本文对此进行简要概括,并加以比较分析,力求通过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基本特点,找出其发展落后的原因。

一、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状况

我国的县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广大农村为腹地的一种区域经济,总体上属于一种部门齐全、行业众多、领域广泛、功能完备的经济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经济运行体系。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现实情况,可以将县域经济分为发达县与贫困县。发达县是相对于国内不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而言的;而贫困县是指贫困地区具有交通不便、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等特征,因而其县域经济仍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多数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以农业为基础,农业仍然是县域的主要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由于农业生产直接受制于土地,土地又具有固定性,并且县域经济以乡、村集体所有制为主体,经营活动客观上比较分散,点多面广,空间聚集性较弱。县域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主客观因素在动态组合中多种优势因素长期积累的结果。从整体上来看,发达县一般具有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交通运输比较发达、与外界联系广泛、科技文教发达、人口密度较高、人均收入水平高等特点,而这些恰恰就是贫困县经济发展所欠缺的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县域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深刻地反映了县域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和县域自然资源、经济资源的开发利用状况,因此可以按经济发展程度,以主导或先导产业为依据将县域经济分为农业主导县、工业主导县和服务业主导县。农业主导县是农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是农业及其延伸产业的发展,是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力量。我国大多数县域经济属于农业主导型,但由于资源条件和开发利用情况的差异,其发展各有特色:有的以种植业为主导,有的以畜牧业为主导,还有一些以渔业为主导。我国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多属于农业主导县,但是相对于那些农业发展比较好的县,贫困县无论是从资源上、环境上,还是从技术上都有一定的差距。工业主导县是工业主导型的县域经济,其主要特点是农村工业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比重较高,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已发展成为我国许多地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主导县是以服务业为先导的县域经济,一些具有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的地方,其经济发展就有可能成为服务先导型的县域经济。

贫困地区的县域经济大部分属于农业经济和内陆经济,自然经济成分占相当大的比例,工业和服务业一般发展迟缓或滞后,因此在本质上仍属于农村经济。在贫困地区,农业在县域经济中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县域主要的就业渠道和重要的收入来源,其他部门的经济活动都或多或少地与农业生产有联系。改革开放以后,尽管农村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贫困地区仍存在农村产业结构单一、市场经济发展迟缓,资金匮乏,技术落后,文化教育水平低下,资源得不到有效地开发与利用的状况,贫困地区的集体经济、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相对于发达地区还十分落后,不能对县域经济的发展给予应有的推动作用。

二、贫困地区贫困的根源

我们对贫困地区贫困根源的探讨,可以从现实与理论两方面来分析。

(一)现实条件下贫困地区县域经济不发达的原因

1、自然条件较差。贫困地区多处于自然条件较差的区域,如高原、山地、丘陵、沙漠、喀斯特地形等,这些地区或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或是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如喀斯特地形;或是高寒阴冷,有效积温严重不足;或是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灾害频繁,而且,多数贫困地区都较为偏僻,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十分不利。

2、资源贫乏,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条件较差。这主要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电力供应不足。另外,贫困地区多数处于偏远山区,交通闭塞,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贫困县乡村不通公路。农业劳动工具也十分落后,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刀耕火种”的古老生产方式。

3、人口增长过快,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由于经济落后,贫困县长期处于财政赤字状态,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公共基础设施,强化办学条件,因而造成贫困的恶性循环:人口增长过快,生活困难,适龄儿童失、辍学率高,轻壮年文盲比例偏大,低素质又加深了贫困地区的落后程度。由于人地矛盾突出,基本生存条件恶化,贫困地区人口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同时,近亲结婚和水土条件造成的地方病现象也相当严重。

(二)贫困地区贫困的理论解释

上述分析并不能有效解释贫困形成的原因,因此有必要从理论上做进一步的阐述。

拉格纳·纳克斯(Ragnar·Narkse)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贫困的恶性循环”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长期存在的贫困,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恶性循环系列”造成的,其中“贫困的恶性循环”居于支配地位,资本形成的不充分是产生贫困和恶性循环的关键因素。他从资本形成的供给和需求两方面论述了恶性循环的过程,从供给方面看,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普遍过低,人们绝大部分的收入用于生活消费支出,导致储蓄水平低下,资本形成不足,进而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率都难以提高,导致人均收入低下,如此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低收入在需求方面则意味着发展中国家人民生活贫困,人均收入水平低,消费能力弱,国内市场容量狭小,使得投资诱因不足,缺乏足够的资本形成,致使生产规模小,生产率低下,产生恶性循环。供给和需求两个循环相互联结、相互作用,形成了发展中国家在封闭条件下长期难以突破的贫困陷阱。纳克斯认为,产生供给和需求两个恶性循环的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过低,其原因是资本稀缺,而资本稀缺的根源又在于人均收入过低,低收入和贫困无法创造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储蓄,而没有储蓄就没有投资和资本形成,其结果又导致该国的低收入和持久贫穷。这也是一个难以打破的恶性循环。由此纳克斯得出一个著名的命题:“一国穷是因为它穷”。这一理论的核心说明:资本缺乏是产生“贫困的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约束条件。

纳尔逊(R·R·Nelson,1956)则从另一个角度进一步证明了发展中国家贫困再生是一种稳定的现象,并揭示了这种稳定均衡的内在机制对突破贫困均衡的临界条件。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表现为人均收入处于维持生命或接近于维持生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即所谓“低水平均衡陷阱”。只要人均收入低于其理论值,国民收入的增长就会被更快的人口增长所抵消,使人均收入退回到维持生存的水平上,并且固定不变;当人均收入大于这一理论值,国民收入超过人口增长,从而人均收入相应增加,直到国民收入增长下降到人口增长为止,在这一点上,人口增长和国民收入达到新的均衡,因此,在一个最低人均收入水平增长到与人口增长率相齐的人均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个“低水平均衡陷阱”,在这个陷阱中,任何超过最低水平的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都将由人口增长所抵消。如果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均衡也是稳定的。发展中国家必须进行大规模的资本投资,使投资和产出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才能冲出“低水平均衡陷阱”。它表明,人均收入过低,导致储蓄能力过低,投资量小,资本形成不足;而人均收入低的原因又在于资本形成不足,资本形成不足是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和关键所在,是发展中国家经济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

在上述两种理论的基础上,哈维·莱宾斯坦(Harvey·Leibenstein,1957)提出了经济发展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探讨了发展中国家贫困、经济长期停滞不前的原因在于资本形成不足,并指出了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的途径。他认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这种困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初始阶段实行大规模投资,使投资水平或投资率达到足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增长,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的水平,从而产生一个“临界最小努力”,以巨大的投资力量“大力推动”经济走出“低水平均衡陷阱”,实现长期而稳定的增长。

冈纳·缪尔达尔(Gunnar·Myrdal)则通过对亚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经济贫困、制度落后等问题的考察,提出了“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分析了低收入水平是导致发展中国家贫困产生的原因。他认为,在欠发达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很低,导致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低下,医疗卫生状况恶化,教育水平低下,从而使人口的质量下降,劳动力素质不高,就业困难。劳动力素质不高又导致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进而引起产出增长停滞或下降,最终低产出又导致低收入,低收入进一步恶化了贫困经济,使发展中国家总是陷入低收入与贫穷的恶性循环的困境之中。

从上述分析来看,经济发展缓慢或停滞不前、人均收入水平低下、资本形成不充分是发展中国家贫困的根本原因,而这些原因是由社会、经济、政治和制度等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些分析也同样适用于我国的贫困地区。此外,造成我国贫困地区贫困的原因还在于机会的不平等,正如吴敬琏指出,当前我国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不平等加剧的现象,主要不是由结果的不平等造成的,而是由机会不平等造成的,有些人“致富”的机会很多,总是比普通百姓、弱势群体多得多。因此,贫困人口首先应在“机会贫困”上脱贫。

三、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贫困地区县域经济

贫困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多数还处在自给、半自给的自然经济状态;同时,受资金、交通等条件制约,生产水平提高缓慢,优势难以发挥,因此贫困县想尽快治穷致富,除了在政策、科技、资金、教育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扶持外,贫困县要有创造性的独特对策,而不平衡发展正是贫困县跃进式前进的有效途径。不平衡发展是依据一个县在把握环境变化趋势和充分分析自身能力与条件基础上,确立与外部总体发展趋势不平衡的经营思想,进行独特的决策,在不平衡中求发展,实现与目标的动态平衡,以求得较快的发展速度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加快商品生产发展,促进经济腾飞。

贫困地区县域经济传统上成封闭状态,原有的产业基础绝大部分以满足县域内的农村市场为主体目标,其有限的市场容量,难以刺激和促进县域内现代高新技术工业和特色乡镇企业的发展。就资金而言,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和财政严重制约着产业发展的资金需求。虽然国家的扶贫“输血”能使部分地区脱贫,但对绝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地方财政入不敷出,难以筹措工业发展的资金,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需要对县域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要遵循“有限目标,突出重点”的原则,利用新技术改造现有传统产业,培训掌握使用新技术的队伍,同时,要积极加强基础部门的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改善贫困地区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实践证明,农业要多产出就要多投入,就要改革“以工补农”的方法,建立健全资金制度,即“以工建农”制度,在高层次上加强乡村工业与农业的结合。其资金来源有乡镇企业税收利润的一部分;乡村分别留用的乡镇企业奖金税;国家从乡镇企业工商税和所得税增长部分返回给市、县的款项;以及县交财政留用的一部分。另外,贫困地区农业县要大力发展“三高一化”农业,即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重视多种经营的综合开发,推进贸工农一体化,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形成农业发展的新优势。此外,大力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形成更高层次的生产经营方式,产生一批现代化、集团性经营的乡镇企业群体,对农村工业与农业的均衡发展、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农民积极性的不断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关键。

产业发展点的确定和选择是贫困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作为贫困地区县域产业发展的生产点,其所含的产业应是能够实施规模生产、高效益生产的产业,是相关产业生产组合链的核心,产业生产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调整过程,在寻求产业发展的正确道路过程中,必须面对现实,客观分析、研究和选择自己最佳的产业生产点,最佳的产业生产组合链模式。对于资源丰富的县域,资源型工业的建设和发展是其工业发展最基本的选择导向。这类选取的优势资源应在资源量、资源质和资源未来产品的潜在市场上有明显的发展潜势。资源型工业,或采掘、或加工、或销售,其形成各异,但却改变着资源型工业的内核,以及资源的直接开发与利用。贫困地区县域的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多有差异,其产业发展应从大区域的市场背景着眼,组织生产具有地方特色的名优特产品,作为跨地域市场需求的生产部门,向集团化、区域化生产发展。对于农业主导型县域,贫困地区还需要把握好商品生产峰期与各期的周期变化频率,实施正确的错差战术。利用项目差,结合城市“菜蓝子工程”,建立城市副食品生产基地,形成以种植业、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生产结构。一般来说,以鲜活农副产品为主的农业生产体系,是贫困地区县域经济首要的生产部门,只有适应市场变化,才能使生产结构协调发展。此外,利用启动差把握好发展商品生产的最佳时机,以超前的或拖后的错差启动,使贫困地区可以向城市进行人口迁移,发展城市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成为城市发展的服务基地。

收稿日期:2003-01-05

标签:;  ;  ;  ;  ;  ;  ;  ;  ;  

论我国贫困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_县域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