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价值观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为人民服务论文,价值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们正处在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空前伟大的事业,必然要求有一套与之相应的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价值观,作为具有高度凝聚力和推动力的共同理想、信念,为我们事业的成功提供有力的精神保证。这要求我们必须高举起自己的旗帜,切实加强主导价值观的建设,以使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人类文化发展的关键时刻,做出无愧于历史的贡献。
一、为人民服务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宗旨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伟大事业,自始至终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根本价值观的指导和鼓舞。这一价值观的中心内容和精神实质,可以表述为“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五个字简明通俗,却有着深厚的理论根基和丰富的历史内涵。它是共产党人的宗旨。“宗旨”就是最高标准、最高原则的意思。毛泽东把中国共产党的宗旨表述为:“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从理论上看,这里所回答的正是一切价值观共有的核心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在价值观中,“为什么人的问题”就是确立价值体系的主体和标准问题:一是价值主体和客观标准,为什么人,就以他们为价值主体,以符合他们的根本利益为客观的价值标准;二是评价主体和主观标准,为什么人,就要以他们为评价主体,以符合他们的意愿为主观评价的依据。主体和标准问题在一切价值观中都居于统率和决定的地位,其他方面的原则和取向都由此确定。世界上各种对立价值观之间的根本区别,归根到底在于究竟是为什么人。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从价值与评价、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高度,明确而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它反映了党和党的事业的性质,代表了党的价值观的最高原则。
从思想来源看,党的宗旨是凝聚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观的精神实质的价值取向。我们知道,马克思主义所创立的,是一套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的全新价值观。这一价值观的科学基础,在于以先进的世界观方法论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历史趋势;而这一价值观所特有的价值取向,它所包含的全部信念、信仰和理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则是自觉无条件地站在历史的主人——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立场上,去争取实现人类自身的彻底解放和美好前途。这是一种达到了与科学历史观相统一的革命价值观。
一百多年来,这一价值观以其强大的逻辑力量和高尚的人类情感动员鼓舞了亿万人民,成为改变世界面貌的一个精神源泉。中国共产党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原理并结合中国的实际,认清了“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这一历史真理,并把它与党的使命和每个共产党员的人生准则联系在一起,从而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长期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中华民族无数忠诚的儿女聚集在党的旗帜下,坚贞不渝地奉行这一根本价值观,为人民解放和祖国振兴而前仆后继,从而也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和拥护,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辉煌成就的巨大动力和精神保证。
二、社会主义社会条件下为人民服务的新特征
为人民服务的具体内容和形式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发展。如果说,在革命战争年代,“为人民服务”还只是共产党人所代表的一部分最先进、最有远见并富有献身精神人士的自觉价值观,还只能通过人们为推翻旧制度而奋勇斗争的行为来体现它的崇高追求,那么在共产党已经取得政权、建立起“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则意味着它具有了全新的性质和形式,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更广阔的天地、更切实的保证和更高的标准。
具体说来,社会主义条件下的为人民服务,被历史地赋予了以下两大新的特征:
首先是服务者与服务对象的一体化。社会主义的标志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这意味着国家社会的事业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的个人利益、一部分群众的集体利益与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之间,是根本一致、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着的,不应再具有分裂甚至对立的性质。人民的事业依靠人民自己来实现,社会分工也不应再有高低贵贱的差别。在这一前提下,全体人民既是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服务者,又是一切社会服务的对象即享有者,两种身份走向高度的统一。人人既是服务者,又是服务对象。“为人民服务”从根本上具有了人民群众“自我服务”的性质,即全体人民通过分工和相互服务而实现自己共同的福利。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性质,决定了“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具有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现实基础。通过实践体验和必要的思想教育,广大群众在充分认识自己根本利益的基础上,就会对“为人民服务”产生自觉自愿的共识。这是党的先进意识变为人民群众普遍价值观的客观条件,也是它的必经途径。
其次是为人民服务成为国家社会的制度化特征。从价值观的高度看社会主义制度,意味着为人民服务作为国家社会的主导原则,必然要超出思想观念的范围,普遍地贯彻于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的方方面面,进一步成为各项事业的共同性质和目标,成为社会实践的普遍特征。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内在目的和要求,是使为人民服务落实到社会各个领域的基本制度、体制、管理的程序和规范中去,成为它们本身的动力源泉、有效机制和客观效果,并且成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成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现实”。否则就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充分到位。
从上述两点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比起推翻旧制度来,建设社会主义新制度需要更加深入全面地贯彻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实现为人民服务的方式和效果如何,直接成为确证和检验社会主义的标志,它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死存亡,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这一点已为现实的正反面经验所证明。所以我们要从大局和整体的高度把握为人民服务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
但现实表明,不少人至今还不善于、或者是不懂得要从大局和整体的高度上,深刻把握这一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之间的内在联系,而是对它产生了种种表面化、简单化甚至庸俗化的误解。其主要表现就是仍然把“为人民服务”完全当作一个个体化、道德化的概念和现象,如把“为人民服务”只当成是纯粹个人的高尚道德行为,与所谓古代的“仁爱之心”联系在一起,说成是似乎某种无缘无故的施舍或牺牲;或者以为它只是意味着要求人们去多做一些额外的“好事”;甚至以为它就是要人们都去付出无偿的劳动,等等;并且以为它是可以不区分对象、不界定范围,不加区别地向一切人发出的一个一般号召;此外也有人把它看作是对领导干部“联系群众”的一个必要理由和手段,仅仅视为工作方法和作风的要求……,等等,总之是完全从个人行为和道德表现的角度去解释和对待“为人民服务”,从而淡化、转移、甚至无视它与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之间的联系。这种倾向十分值得注意。它不仅在理论上混淆了许多重大是非的界限,在实践上更将导致对社会主义建设极为不利的局面。
当然不是说,不应该向广大群众宣传为人民服务,但是就为人民服务的主体和对象而言,一定要首先明确两点:
第一、社会主义的标志是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国家社会的事业也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在这一前提下,人民在总体上占有和享用社会劳动的成果,与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来提供这些成果,两者之间是互为前提、相互统一的,没有这种统一就没有社会主义。因此一般地对普通群众去讲要为人民服务,并不是问题的实质和关键。因为人民群众从来就是自我服务者,为人民服务并不是要人民为“他人”服务。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根本利益,就一定会对“为人民服务”产生强烈的要求和自觉的愿望,这是“当家做主人”的应有意识。“服务者与服务对象一体化”的意义,在这里只是意味着,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具有了先进性和广泛性相统一的现实基础,是使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意识变为人民群众普遍意识的客观根据,而不能用它来代替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原则的特殊意义。
第二、说到应该向谁强调,强调谁要为人民服务的时候,决不应该忽视了这里的主要对象——一切职业岗位和岗位上的服务人员,特别是国家的公职部门和公职人员,即“公仆”们。在这里,为人民服务是他们职业和特殊职责:他们手中握有属于人民的资源,并享受人民给予的相应待遇,他们职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们的服务仍属于人民自我服务的范畴,并不是纯粹为“他人”付出无偿劳动,因此也无权要求另外的回报;并且他们还无权以“我也是人民一员”为理由,把手中的公共资源据为私有,否则就是不称职,甚至犯罪。
三、围绕“核心”开展价值观建设
社会主义价值观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包含许多方面的具体内容和层次。作为国家社会的主导价值观和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观,它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原则就是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价值观建设的关键,也在于结合新时期的条件和特点,从理论和实践上把为人民服务原则更深入全面地贯彻于各个方面,使它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这一理论在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原则和战略问题的同时,也阐述了丰富的价值观思想。其中对科学社会主义观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观全面具体地贯彻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标准和各项具体政策等等的理解和规定之中。例如,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在于要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精辟概括;关于一切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解放思想,走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论述;关于必须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来衡量我们事业的是非成败的价值信念;关于要面向群众、面向实践,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为判断依据的评价准则;关于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导向、两个文明一起抓、造就“四有”新人、以实现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规定;做出“一国两制”的决策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等判断时,所运用的富于时代感和创造性的价值思维方式;等等。这些都非常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实质和风格。这些思想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内容深刻,逻辑完整,现实针对性强。而其始终如一的价值导向,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所作的精辟概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邓小平理论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提供了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确立了新时期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和基础。我国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显示了邓小平理论及其价值的巨大威力,同时也为进一步加强价值观建设提供了新的基础、条件和要求。我们要沿着这一理论的思路,深入完整地理解和阐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体系。
江泽民在十五大报告中,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和路线、包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目标和原则,都作了明确的论述。这些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所要确立的具体内容和原则。在使它们变成全国人民共同一致的思想感情、信念和行动的过程中,价值观的建设就要注重面对现实,从根本价值观的高度去回答和解决一些深层问题,打好基础。例如:
树立健全的主体意识,是在我国人民中确立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基础。这是我们在价值观建设中倡导各种积极思想意识的共同出发点和落脚点。例如: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为人民谋利益并且依靠人民的论述,已经彻底地表明了社会主义的事业与人民主体地位的统一;再如: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是建立在祖国的命运、人民的荣辱与社会主义前途的现实联系基础之上的。人民自己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主人这一点,是实现爱祖国和爱社会主义相统一的保证;又如: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之所以区别于已往的各种群体主义,如家族主义、小团体主义、宗派主义、地方主义、民族主义、国家主义等等,根本在于它不是以某个特殊群体的利益为本位,而是以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利益为本位的。人民群众在自己的集体中,首先是主人,而不是附属品,正因为如此,个人的发展与集体的发展才是根本上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在一定情况下要求个人服从集体也是必要的而不是多余的,是有利于人民群众而不是与他们相悖的;等等。从这些道理中不难理解,在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中首先确立起健全的人民群众主体意识,是一项带有基础性、普遍性的思想建设内容。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也必须以人民为本位,定位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下才是正确的,否则便不能把它与其他性质的小团体主义、宗派主义等区别开来。
在人民内部,人们的“主人意识”与“服务意识”的切实统一,是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价值观的集中体现。人民在总体上占有和享用社会劳动的成果,与人民通过自己的劳动服务来提供这些成果,是互为前提、相互统一的,没有这种统一就没有社会主义。在现实中,这种统一要求有充分体现社会主义“责、权、利一致原则”的管理体制和规范作为基础和保证。在观念上,则意味着绝不应把二者分离开来,孤立片面地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例如,既不能把主人地位等同于只享受保障而不须承担风险,也不能把岗位服务说成是纯粹为他人的无偿劳动。结合现实看来,在价值观建设中充分落实主人意识与服务意识的统一,其中特别是服务观念的加强,具有十分紧迫的意义。这不仅是针对提高普遍的思想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端正行业风气而言,更是针对一些有重大影响的领导方式和干部作风而言。邓小平同志曾十分明确地说过:“领导就是服务”。然而,目前有些管理方式和工作作风仍不能体现这种实质,因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人只把自己当作是所掌管的那一部分权力的特殊“主人”,而忘记了“服务”的职责,或把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摆在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只用权力来为自己和小圈子服务。事实证明,这种在“公仆”与主人关系上的割裂和颠倒,正是导致干部和党员队伍中滋生腐败的价值观特征。
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祖国走向富强、民主、文明作为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和目标,是我们价值观建设的现实内容。人们的社会理想是人们对一定社会关系、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方式、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追求,它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和路线,包括在一定时间内把祖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和规划等,反映了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提供了共同理想和目标的蓝图。我们要把这个最现实的理想和目标作为理想和信念建设的重点,用它来团结和鼓舞大家。因此就需要结合实际去说明,我们追求的社会主义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特点和优越性,为了实现它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条件、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代价等等,其中包含了价值观的大量问题。这一切都要在全体人民中形成积极明确的共识,才能变成改革事实的巨大力量。考虑到我们正做的是一项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创造性事业,那么就决不应轻视这个具体层次的理想建设,不应把它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对立起来。
离开现实空谈大目标,或用庸俗、片面的观念代替崇高目标,都是要不得的。
在全社会造就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风气,使一切行动有利于振兴祖国的伟大事业,是我们价值观建设所需要的社会心理状态。成就伟大的事业必须有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健康心理,消极落后的心态必然贻误事业。社会风气往往是反映人们心态的镜子。因此,检验价值观建设效果的一项指标,就是要看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是否得到了倡导和保护,成了社会风气。对我们来说,这种心态的实质,就是要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变为大家共同的思想方法;就是要让“三个有利于”、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和评价标准切实贯彻到各项事业中去;就是要做到重在建设、以立为本、勇于探索、勇于实践、创造出适合于我们的秩序、规则和成果;就是要注重实效、尊重科学、尊重实践、尊重群众,让符合人民利益的东西成为主导,等等。总之一句话,就是要让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与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充分地结合和体现出来,成为我们民族走向新世纪的精神风貌。
标签:为人民服务论文; 社会价值观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理想社会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