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工程”对高校本科生素质的影响_中南大学论文

“985工程”对高校本科生源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源论文,本科论文,高校论文,质量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468(2014)04-0157-15

       一、研究背景

       2013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的《关于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凡是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动,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以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出台这一文件主要是因为当前很多用人单位把应聘者的毕业高校作为招聘条件,存在出身歧视的现象。以高校师资招聘为例,易连云等人曾对100所重点高校的聘任条件进行了分析,发现“明确规定最高学历应毕业于‘985’、‘211’重点高校的比例为51%;本科第一学历的获得应是‘985’、‘211’重点高校,为44%;而同时要求本科第一学历和最高学历同为‘985’、‘211’重点高校的达到30%”[1]。

       该文件的实施效果如何有待日后观察,但其背后暗含的逻辑悖论让人深思:一方面,政府通过出台并强有力地推行“985”和“211”等含有强烈国家意志的高等教育扶持计划和振兴工程,极大地增强了部分高校吸纳教育资源的能力,把它们推到了高等教育分层结构的顶层,同时使得非“985工程”和非“211工程”高校落到分层结构中较低的位置,这客观上导致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因其不同的高校出身而处于不同的结构性位置;另一方面,当市场做出相应的反应,把毕业生据此划分为三六九等时,政府又判之违反了公平原则,应该禁止。这是一个典型的默顿意义上的行动“非预期后果”[2]的例子,即招聘市场的反应是“985工程”和“211工程”政策制定者未预期到的后果。

       这样的市场反应也将对我国未来高等教育的格局产生很大的影响。一个潜在的后果是:一些非常出色的专业类高校如北京外国语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因为未进入“985工程”,其毕业生面临尴尬的处境,例如任职重点高校的机会微乎其微。可以想见,在不利的市场反馈下,这些高校对学生的吸引力逐渐降低,它们的发展会日益逊色于综合性更强的“985”高校。如果说就业市场——毕业生的出口——的反应已经引起了相当的关注,那么,从招生——学生的入口——来看,这些国家意志的工程是否正在导致高质量生源向这些“工程类”高校集中,从而使得“非工程类”高校处于相对劣势的位置呢?

       研究“985工程”和“211工程”对本科生源质量的影响,有助于回答以上疑问。但目前尚缺乏研究“211工程”影响的数据条件,因为该研究需要搜集上百所高校自20世纪90年代至现在关于生源质量的纵向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庞大,而且短缺。相对而言,研究“985工程”的影响,涉及高校数目较少,且时间跨度也较短,具有较大可行性。

       本文试图聚焦于“985工程”,研究“985工程”对本科生源的影响。“985工程”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成为高考志愿选择的指挥棒,从而导致高分数群体集中在“985”高校,并使得非“985”高校在生源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值得注意的是,“985”高校集团并非铁板一块,各个成员的历史声誉和现实地位存在很大差异,其中既包括相对公认的中国最顶尖一流大学,也包括一些出于地域、民族或专业等因素考虑而被纳入的重点但非顶尖的大学,那么,这些高校是否因为类属于“985”而增加了其对高分考生的吸引力?增加的幅度如何?反过来,那些没能跻身“985”、但在历史上一直具有很高生源质量的高校是否在步步倒退?倒退的幅度又如何?

       “985工程”虽然是一个热点问题,但关于该政策所产生影响的研究并不多见,更为常见的是以“985”大学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办学效率、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质量、组织结构、科研产出以及生源分布等方面。在有限的关于“985工程”政策影响的研究中,研究焦点主要集中于“985工程”的实施对于提升我国高校科研实力的影响力。例如,笔者从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检索到的最早分析“985工程”政策影响的研究是上海交通大学刘念才团队2003年发表的文章,他们从世界名牌大学学术排行的变化证实了“985工程”一期取得的成效,并呼吁第二期工程尽快实施。[3]之后又有数篇同类文章陆续发表。[4-6]还有些研究分析了“985”大学的招生公平性问题[7][8]以及影响这些大学之间生源质量差异的因素[9],但这完全不同于本文所关注的“985工程”对本科生源质量的影响问题。

       二、理论和机制分析

       组织场域理论的一个重要发现是:国家是现代社会中组织场域结构化和制度化的最主要力量之一。[10]我国的国家体制属于高度集权,高等教育机构又是作为公共部门存在,所以可以想见,国家对我国高校组织场域的重要影响力。近20年来,国家施展影响力的一个最为重要的机制是推行工程和项目,从而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再分配,并重塑高等教育结构。在众多工程和项目中,“985工程”因其目标非常明确——旨在打造世界一流和高水平大学,对象非常集中——只有39所高校,以及巨额资金投入——政府三期投入共达906.76亿元人民币,从而成为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最受瞩目的工程,并作为一种制度性力量直接影响到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

       但在制度性力量与结构变化之间有一个关键的中间环节,即个体行动者的行动。一切制度性力量的运行都必须依托于行动者的行动,行动的互动和集体汇合再次成为一种结构性的力量。“985工程”作为一种制度性力量作用于高校生源格局,也必须落实于考生个体对高校的选择,并进一步由若干考生的选择构成一种高校生源发生改变的局面。

       学生对高考志愿的选择受多重因素的影响[11],除了考虑高校声望、个人兴趣与特长以及重要的他人影响之外,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参照系——往年的高考录取分数,即学生根据高校录取分数的历史经验来决定自己的志愿选择。这个选择机制被称为经验机制。经验机制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所有考生大都根据往年的高考录取分数来填报自己的高考志愿。如果某年有相当数量的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违背了这一参照系,这种机制就会失效。以安徽省的文科法学专业为例,北京大学在该专业的录取分数线每年都要比复旦大学高,假设在某年,有一批在北京大学分数段的学生,一起约定不报北京大学,而选择复旦大学,那么当年复旦大学的高考录取线就会提高,从而打乱该历史经验的作用机制。但在现实中,这种假设是不太可能发生的。所以,经验机制具有非常高的路径依赖性,同时,这也导致高校在生源录取上具有相当的稳定性,偶尔会有一些波动,但是波动的范围不会很大。

       那么,“985工程”作为一种制度性力量是否会打破这种经验机制呢?从理论上说,“985工程”可能通过两种机制来影响学生的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第一,通过就业市场的反馈。如上文所说,就业市场对“985”高校的毕业生有明显的偏好——更多的就业机会、更高的工资和更大的发展前景。这样的就业市场信息会很快反馈至考生及其家庭,从而影响他们做出有利于“985”高校的选择。当前,紧张的就业局势和发达的网络媒介会进一步加快和加大这种影响的速度和力度。第二,通过文化符号的区隔意义。“985工程”正在日益符号化,就读于“985”高校意味着进入了中国最好的大学,拥有了有别于他人的学缘身份,这对于有重视教育传统的中国家庭和中国人来说,是一种极大的荣耀。

       “985工程”对于本科生源是否产生了影响,需要用数据来检验。这正是以下研究开展的工作。

       三、分析策略与数据

       (一)分析策略

       本文运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中的中断式时间序列准实验方法(interrupted time-series quasi-experimental)进行分析,即把加入“985工程”作为一个事件,把事件发生前与发生后的高校生源质量数据作为一个时间序列,研究事件对生源质量有无影响及其影响程度。该方法属于准实验方法,不同于实验方法。实验方法的逻辑是:把被试随机分配于实验组和控制组,保证两组尽可能地相似,对实验组进行干预,对控制组不干预,然后对二组进行测试,并比较测试结果,干预前的随机分配和两组的相似性排除了其他可能性,测试结果差异可以合理地归结为由实验干预产生。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会科学研究经常需要评价一个现实事件带来的影响,事件本身并非研究人员所能控制,事件发生的对象也非随机选择,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中断式时间序列法来研究这一事件带来的影响,即比较单组对象在事件发生前后产生的变化。其逻辑如图1所示。

      

       具体到本研究,“985工程”就是这一事件,笔者要分析这一事件是否导致相关高校的本科生源质量发生变化。“本科生源质量”的操作化定义为高校每年录取学生的高考平均分数排名。“相关高校”包括两类:一类是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另一类是本科生源质量排名虽然靠前但是未能进入“985工程”的高校。这里的“排名靠前”是指进入高考平均录取分数排名的前38位。我们可以假设一种生源极端集中的情况——38所“985”高校拥有最好的本科生源质量,它们占据了本科生源质量排名的前38位,这就意味着非“985”高校被逐渐挤出前38位。当然,现实并非如此,但是这个过程是否正在发生?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目前共有39所“985”高校,其中,国防科技大学属于军事院校,比较特殊,此处不纳入分析。

       具体来说,本分析包括如下两方面的比较。

       第一,对自身排名变化的比较,这属于单组时间序列实验(one-group time series experiment),包括两项比较:其一,将进入“985工程”的时间作为一个节点,比较该节点前后38所“985”高校在本科生源上是否发生了变化;其二,某些本科生源位于或曾经位于前38位的非“985”高校,其生源是否因“985工程”的实施而受到影响。由此本文提出3个研究假设。

       假设1.优势地位维持假设:对于生源质量本来就在前38位的高校来说,进入“985工程”有助于维持其优势地位。

       假设2.生源质量提升假设:对于生源质量本来不在前38位的高校来说,进入“985工程”有助于提升其排名。

       假设3.生源质量下降假设:对于生源质量本来在前38位的高校来说,没有进入“985工程”导致其排名下降。

       第二,与同类高校的比较,这属于多组时间序列实验(multiple-group time series experiment)。这里的同类高校类似于实验中的参照组,而进入“985工程”的高校则类似于实验组。寻找与“985工程”实施前生源质量具有可比性的若干所高校,以是否进入“985工程”作为分界线,分析“985工程”事件导致的分处“985”集团内外的高校在排名上的变化差异。由此,本文提出第4个研究假设。

       假设4.生源质量差距拉大假设:“985工程”扩大了“985”高校与没能够进入“985”的同类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差距。

       (二)数据

       关于生源质量的计量,本文认为中国网大的方法相对科学,主要参考他们的计算方法。[12]首先,对各高校的录取平均成绩分文科、理科和其他三科进行分省区打分,然后将其综合起来计算各高校分科全国排名,最后将各高校各分科在全国的表现综合起来,获得全国分数和排名,每一步累加都使用相关录取人数作加权平均。具体计算公式为:

       1.单科各省排名

       每省单科录取平均分最高的院校得分为100分,排第一名,该省其他院校该单科得分为其录取平均分与第一名院校平均分的相对分。公式如下:

       省内单科得分=省内单科录取考生平均分/MAX(各院校省内单科录取考生平均分)×100

       2.单科全国排名

       各院校的分科各省排名得分,按照各省单科招生人数加权累计求算平均值,并将计算结果标准化。公式如下:

       单科全国得分=∑省内单科得分×省内单科录取人数/∑省内单科录取人数

       3.全国综合排名

       各院校单科全国得分,按各科全国录取人数加权求算术平均值,并将计算结果标准化。公式如下:

       全国综合得分=∑单科全国得分×单科全国录取人数/∑单科全国录取人数

       具体数据主要运用网络上公开发表的中国网大大学排行榜中关于生源质量这项数据。中国网大的该项数据完全依据各所高校招录新生的客观分数计算,避免了围绕大学排行榜所引发的关于排名指标和权重的种种讨论和质疑。

       本文采集的数据包括1998级、2001—2006级、2010—2011级高校新生,横跨14年,共9个年级的生源数据。[13-21]1999—2000级、2007—2009级、2012—2013级等七个年级的生源数据之所以缺失,是因为中国网大虽然提供了从1999年(依据于1998级新生数据)到2008年(依据于2006级新生数据)、从2010年(依据于2009级新生数据)到2013年(依据于2012年新生数据)的排名,但是2000年的来源数据实则与1999年相同,都是1998级新生数据,2007年的与2006年的相同,都是2005级新生数据,2013年与2012年的则同是2011级新生数据。因为源于2000级新生情况的2001年数据和源于2009级新生情况的2010年数据只给出了学生综合情况(既包括录取新生高考成绩,也包括研究生在全校学生中占的比例)前100名的数据,存在遗漏部分高校新生质量数据的情况,所以为保证分析的准确性,本文舍弃这两年的数据。

       另外,为了增加可比性,本研究对数据做了三方面调整:1.对分数统一为小数点后只保留一位,对于某些年份的两位小数的分数,做四舍五入的处理;2.排除1999年前后并入其他高校的高校排名数据;3.考虑到艺术、体育等特殊专业类高校招生的独特性,本文也排除了这些高校的数据。表1是38所“985”高校的一些基本情况。

       四、分析结果

       (一)38所“985”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变化分析

       1.优势地位维持假设

       如表1所示,在进入“985工程”前,38所高校中有20所高校其生源质量排名位于前38位,到2011年,除了华中科技大学外,其他19所高校仍然位于前38位,基本保持了自己的优势地位。进一步细分,进入“985工程”后,始终处于前38位的高校有15所(75%);北京理工大学和大连理工大学曾经各有一个年份(分别是2003和2010年)跌出前38位,但紧邻38名的边界(分别为41名和40名),这可以理解为合理范围的波动;浙江大学和武汉大学曾分别有两个和三个年份跌出前38位,其他年份一直位于前38位;只有华中科技大学有三次跌出前38位,且2010年和2011年连续两年排名靠后(68名和69名)。整体上来看,这些年来绝大部分本来处于优势地位的高校保持了自己的优势地位,验证了假设1。

      

       2.生源质量提升假设

       进入“985工程”前生源质量排名不在前38位的高校有18所,其中5所——山东大学、厦门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现已进入前38位(见图2);中国海洋大学(见图3)也在进入“985工程”后名次有了极大的提升,并在之后的连续6年里进入前38位,但是最近两年名次出现下降(46名和49名);比较异常的是电子科技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前者在经历短暂上升后转为平稳,并有逐渐下降的趋势,后者在名次上有极大震荡,可以推测这与其独特的经历有关系,需撰文另加分析,但这两所高校都曾经在某些年份进入过前38位。

      

       图2 5所已进入前38位的“985”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图3 2所曾进入过前38位的“985”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另有10所“985”高校其生源质量排名从来没有进入过前38位,它们分别是:吉林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但是,通过它们这些年来的排名折线图可以看出,除了吉林大学起伏较大,很不稳定之外,其他高校的生源排名都有所提升,而且几乎都是在2002年或2003年发生了跳跃式上升,它们的区别只是上升的速度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其中,兰州大学、中央民族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见图4)上升快,但上升持续时间短,很快处于稳定状态;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见图5)则连续几年处于上升状态,之后虽经历了起伏,但是整体上升较多。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重庆大学、四川大学、东北大学、兰州大学的排名之所以是在2002年或2003年左右发生向上流动,是因为这些高校基本都是在2001年或2002年进入“985工程”。至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三校,为何也是在2002年或2003年开始向上流动,而不是严格的“985工程”签约当年,一个较为合理的解释是,在正式签约之前,高等教育市场已经有很多关于“985工程”高校进入者的信息传出,从而使得行动者反应提前。综上,“985”高校中排名较为靠后的18所高校中至少有15所(83%)极大提升了自己的名次,从而验证了假设2。

      

       图4 上升持续时间短的3所“985”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图5 上升持续时间较长的6所“985”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二)部分非“985”高校生源质量排名变化分析

       “985工程”政策对非“985”高校生源质量有影响吗?曾经的高质量生源高校是否因为没有进入“985工程”而日益失去高质量新生?

       十几年来生源质量一直位于前38位的非“985”高校有7所: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和外交学院则各有一次,北京语言大学有两次未能进入前38,其他年份则全都位列其中。有趣的是,这10所高校都属于非综合性专业特色类高校,包括3所财经类高校、3所语言类高校、1所政法类高校、1所外交类高校、1所信息技术类高校和1所交通类高校。从排名变化折线图可以看出,虽然3所财经类高校(见图6)的生源质量总体上仍然在提升,但是中央财经大学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生源质量排名的提升速度明显下降,3所语言类高校(见图7)的生源质量排名稳定中有微弱下降,其中,2001年和2002年是重要的分水岭。北京邮电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见图8)近些年的排名一直在下降,北京交通大学在经历急剧下降后现在比较平稳,外交学院则是在保持了多年的高生源质量排名后在2011年出现直线下降(该下降是个例外还是趋势,需要以后更多年份的数据来分析,目前尚且难以判断)。

      

       图6 3所排名处于前38位的财经类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图7 3所排名处于前38位的语言类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图8 4所排名处于前38位的其他专业类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这一方面说明没能进入“985工程”的确导致生源质量下降,另一方面也说明“985工程”不是影响生源质量的唯一因素,还有专业的影响。其中,财经类专业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以至可以冲抵没能进入“985工程”的不利影响。为了说明此点,本文就几所财经类高校做一比较。部属财政类高校共有8所,鉴于山东财经大学规模较小,且教育教学资源较多地向在职培训倾斜,因而本文不予比较,拟对其中7所高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予以推理分析。如果没有进入“985工程”导致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在生源质量排名上有所下降,而专业的吸引力又提升了所有财经类高校的生源质量,那么这3所高校与其他4所高校之间的生源质量排名的差距会逐渐缩小。图9关于7所高校生源质量排名的折线图证明了这一推理。一方面,7所财经类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都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其他4所财经类高校与这3所财经类高校之间的生源质量排名差距的确在逐渐缩小。

      

       图9 7所部属财经类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财经、政法和语言类高校因为学科范围较窄,没有能够进入“985工程”,但是由于其就业优势,它们对于学子来说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吸引力。专业对本科生源质量的具体影响程度究竟如何,以及“985工程”和专业的影响孰轻孰重,需要做更为复杂的变量控制研究。

       此外,还有一些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曾经位于前38位,但是现已逐渐下行(见图10),如北京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等,它们的生源质量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这验证了本文的假设3。

      

       图10 6所曾经进入前38位的非“985”高校的生源质量排名

       (三)同类高校生源质量排名变化比较分析

       “985工程”以综合性和理工科高校为主。本文以同属理工类且在“985工程”政策前生源质量排名相当的一些高校为例,通过比较他们后来的生源排名变化,分析进入“985工程”与否对他们生源质量所产生的影响。

       具有鲜明差异的是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图11)。1998年,两校的生源质量排名分别是37位和39位,在经过几年的胶着状态后,从2004年开始,两校的差距开始拉大,没有进入“985工程”的华东理工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明显低于北京理工大学。

      

       图11 北京理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

       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的比较也很有意思(图12)。北京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其前身之一是中南工业大学)都曾经是冶金部所属的实力很强的高校,因具有北京的地域优势,北京科技大学的生源质量一直优于中南大学,如图12所示,但是自2001年中南大学进入“985工程”以后,二者的生源质量排名差距逐渐缩小,到2012年二者的生源质量排名已经非常接近。

      

       图12 中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

       另一比较有趣的对比是同处北京且都以工科见长的5所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的比较。从图13可以看出,在“985工程”政策前,北京邮电大学排名最靠前,之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但是自北京理工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进入“985工程”后,这2所大学的生源质量都有提高,而3所非“985”大学的生源质量都相对下降或持平。

      

       图13 北京5所工科大学的生源质量排名

       综上可以看出,“985工程”的确扩大或者缩小了进入者和未进入者的生源质量排名差距,从而验证了假设4。

       五、讨论与结论

       “985工程”对于本科生源的确存在一种聚集效应:对于那些生源质量排名本来就靠前的“985工程”高校来说,进入“985工程”巩固了它们的地位;对于那些生源质量排名原本较为靠后的“985工程”高校来说,进入“985工程”提升了它们的生源质量排名。无论通过对单个高校生源质量排名的历年比较还是对多所高校生源质量排名的历年比较都可以验证这个效应。以现有的数据,本文尚不能全面揭示那些生源质量排名本来靠前的高校因为没能进入“985工程”而受到的影响程度,这需要更为深入的比较。例如,若是可以对这些非“985”高校近几年来各专业平均录取分数与“985”高校同样专业进行比较,本研究推测:本来生源质量更好的非“985”高校与“985”高校相同专业的差距会越来越大,而那些本来比生源质量差的“985”高校与非“985”高校相同专业的差距会越来越小。因为缺乏数据,这个工作只能留待以后。

       另外,还需要考察几个因素。首先,招生人数是否会影响分析结果?各高校间每年的招生规模差异很大,如北京大学(不含医学部)2010年招收的新生不足3,000名,而吉林大学同年招收的新生多达10,000余名,这是否会对生源质量排名产生影响?笔者认为不会。因为招生人数是个比较中性的影响因素,某高校在其录取分数高的省区投放的招生数量越多,越有利于其整体的生源质量名次的提升;反之,在录取分数低的省区招生越多,则越会导致其整体生源名次的下降。二者中和的结果虽不能完全抵消,但是可以避免向一个方向倾斜的偏误。

       其次,2000年前后我国高等教育界发生的合并潮是否会影响分析结果?一些高校生源质量变好或者变差是否是合并了其他高校的缘故?笔者认为不会,以坐落在武汉和长沙的4所高校为例。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均是合并或新组建的“985”高校,其中,地处长沙的2所大学生源质量排名提升了,武汉的两所则下降了。仔细分析它们所合并的高校,武汉大学合并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和武汉科技测绘大学在合并前的1998年生源质量排名分别是77名和106名,华中科技大学合并的同济医学院和武汉城市建设学院分别为17名和203名。而湖南大学合并的湖南财经学院排在211名,中南大学合并的湖南医科大学和长沙铁道学院则分别排在392名和395名,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并没有因为合并这些生源质量排名低的高校而降低自己的生源排名,反而提升了排名。

       本文基本证实了“985工程”加入与否这一事件对相关高校的生源质量产生了根本性影响。学生的反应几乎是即时发生的,某高校一旦加入“985工程”,在一到两年内,根据该高校录取分数的历史经验来决定自己志愿选择的、具有惯性的经验机制就会被打破,生源质量会发生一些跨越性的提升。与之相应,没能够加入“985工程”的高校的生源质量则大幅度下降。但这种提升是否来自上文所讨论过的两个机制——就业市场反馈机制和文化符号区隔机制,还需要做进一步的基于学生调查数据的研究。

       本文的不足是数据不够齐全,如果能得到2001年之前的5年内各高校生源质量排名数据,关于“985工程”对于本科生源影响的结论会更坚实。

       “985工程”虽然只是众多教育工程中的一项,但是该工程已经显著影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场域,正在重塑我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尤其是那些顶级的专业特色类高校,它们的地位面临严峻的挑战。我们提出“985工程”影响本科生源的重要机制之一是就业市场的反馈,虽然教育部出台的有关严禁高校出身歧视的文件旨在打破这个机制,但是其文件执行范围也只能囿于隶属其管辖范围的“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举办的就业招聘活动”,对管辖范围之外的就业市场却爱莫能助。在就业市场中,每个毕业生都拥有双重求职条件,一是就读的高校,一是所读的专业。就业市场目前对高校排名的重视远远大于专业排名,这将引导高校选择综合发展的思路;就业市场若是更加重视专业排名,这对富有办学特色的专业类高校将产生莫大的激励作用。

       致谢:作者感谢两位匿名评审人提出的宝贵意见!

       收稿日期:2014-05-07

标签:;  ;  ;  ;  ;  ;  ;  ;  

“985工程”对高校本科生素质的影响_中南大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